2020年8月15日 星期六

以弗所書第五章介紹


續上章有關於生活的實踐,闡明基督徒的生活,都按著基督的愛來塑成的(因為內住的聖靈為其能力),所有的關係都以基督為模式。

行事不可仿照外邦人一樣虛妄、愚昧,透過家庭規範的宣告,以免腐敗的世界對教會帶來危害,也透過上帝所帶領的價值觀及生活模式,帶給信徒抵抗誘惑的能力,能生活在上帝大能的保護下。


以弗所書第四章介紹


本章為此書信的第二部分,鼓勵信徒實踐基督徒的生活。

1、 教會生活方面(1-16節)

教會的基礎乃是所傳的信仰(4-6節),告誡以弗所人必須維持信仰,因為一旦失去信心,便會威脅到教會的合一與認同。基督也賜下各種恩賜,「為要成全信徒,各盡其職」來建立基督的身體,在基督為元首的指揮下,個人互相作肢體,整個身體便行在赦免與愛中了。

2、 個人生活方面(17-23節)

基督徒行事不可仿照外邦人,以避免初信徒再受到從前生活的誘惑。





以弗所書第三章介紹



分享基督的奧秘與存在

1、基督的奧秘(1-13

保羅在獄中經過反思,所蘊釀出成熟的思想「因此,我保羅為你們作了基督耶穌被囚的」,顯示為福音受苦並不會阻礙上帝恩典的賜予,說明內住的聖靈讓他們能得著上帝復活的能力。

2、基督的慈愛(14-21

上帝對人的愛無法測度,超越我們所求所想的。保羅也為信徒代求,求上帝讓他們不因保羅下監而喪膽, 反而要憑愛心能有根有基剛強起來。




以弗所書第二章介紹



1、  續上章說明救贖的大恩 在罪中的景況 (1-3

  未蒙恩前,受制於魔鬼的掌控,行可憎之事,為所欲為,沒有資格接受主恩。

2、  蒙恩後的景況 (4-22

本乎恩因著信,讓我們在基督裡活過來,也因此猶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裡連為一體。說明信主後的外邦人與猶太信徒一樣,都是新人類、上帝家中的成員,地位平等。

以弗所書第一章介紹


1、 問安與祝福(1~3節)

保羅以頌讚和祈禱的詞彙,讓信徒重溫對上帝的認識,並加強對自身地位的了解。

2、 說明在基督裡的恩典(4~23節)

告知信徒「都在基督裡」,即是在上帝永恆的計劃中蒙保守,這計劃已於所傳的道中闡明過了(3-9節)。

藉著兒子的名分,基督徒可以分享基督復活得勝的成果,來勝過罪惡的權勢,並一切執政的掌權的。並且同在的聖靈是承受天國基業的憑據(10-14節),當求屬靈的智慧讓我們看清上帝的大能(15-23節)。

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哈巴谷書中心信息–義人因信得生

  哈巴谷被稱為[信的先知],曾有人稱哈巴谷是十六世紀改教運動的鼻祖,因為使徒保羅所傳的,[因信稱義]是根據於哈巴谷,而馬丁路得所力爭的[因信稱義]又是根據於保羅的。原來馬丁路得是一宗教熱心者,追求靠行為得救,他第一次到羅馬,也跪爬主受審時,所站的臺階而上,爬到一半,聽見天上有聲音說:[義人必因信得生]。他大受感動!義人既因信得稱為義,那就不在乎自己行善,不在乎爬臺階得功勞。從此他便堅定意志,反對羅馬教之靠行為稱義,而傳講聖經之因信稱義。

在新約曾有三次引用[義人因信得生](二4)一語,但每次的注重點不同:

  1.羅馬人書是講起初的信心義人必因信得生「注重義字。」(羅一17)

  2.加拉太書是講進步的信心義人必因信得生「注重信字。」(加三11)

  3.希伯來書是講完全的信心義人必因信得生「注重生字。」(來十38)

  先知驚奇上帝容忍猶大的罪,上帝使他確知不久祂要藉著迦勒底人向猶大施行審判。先知更驚奇上帝竟會用比猶大人更壞的迦勒底人作審判的工具,上帝又使他確信迦勒底人也必因罪受審判。上帝能用巴比倫作一個大鐵錘審判選民,但祂用過以後,因牠有罪的緣故,又毀壞這審判的工具(耶五十23)。上帝在此一再給先知看見一個堅定不移的原則,就是公義,聖潔的上帝對罪必須加以審判;而且在事實上,人人都有罪,誰都不能躲過祂的審判。可是上帝不只公義,聖潔的上帝,祂也是慈愛的上帝,當先知發覺人(連他自己)在上帝面前都被定罪,都須受審判的時候,上帝又指給他看見一條[生]路,就是[義人因信得生](二4)。這就是福音。


2020年8月9日 星期日

七十士譯本/次經與偽經/裴羅與約瑟弗

七十士譯本(LXX)

  相傳希臘分裂之南國埃及多利買二世,熱愛藏書,並善待猶太人,乃遣使耶城,請譯希伯來經典。大祭司於各支派精選六人送到埃及(後傳為七十人),王將其分置於七十處譯經,譯成後發現內容幾乎完全相同,大為驚佩,確信乃上帝所為。
  初代教會在希臘化的世界能夠順利傳播福音,LXX的幫助甚大。該譯本也成為後代翻譯舊約聖經的重要參考。

次經與偽經

  在猶太人悠久的歷史當中,特別是在兩約之間的時期,有許多影響深遠的文學作品流傳。這些作品大多主題均圍繞著律法書(舊約聖經)的教義。這些作品在新約聖經(如猶大書、希伯來書、羅馬書等)與初代教會都經常被引用,早期教父們認為它們雖不能列入正典,但其中有些教訓對教導信徒與傳揚福音是有幫助的。
  這些作品當中有一部份在LXX和著名的拉丁聖經學者耶柔米的武加大譯本(今天主教聖經的根源)被收入,KJV聖經將它們獨立為十二卷的著作,稱為次經。沒有被列在這十二卷的則通稱為偽經,當中大多都屬於啟示文學。
  次經與偽經在初代教會時基本上是沒有分別的。現在更正教認為它們的價值介於有教導參考性與毫無參考性之間,天主教則將次經列入正典,偽經列為可參考的次經。

裴羅與約瑟弗

  希臘與其他異教(如祆教)文化思想是新約時代與作者思想背景重要的一環,次偽經當中就有一些深受其影響。裴羅則是最具代表,深受希臘文化影響的猶太思想家。他將希臘的理性哲學與希伯來的啟示宗教連起來,頗似今日的靈意解經。例如亞伯拉罕由吾珥入迦南,被指為由感官肉體世界走向上帝應許之地的靈性旅程。他也用Logos(道)的觀念將絕對超越的上帝與相對有限的世界連結起來。這些觀念,深深影響當時的猶太人與基督徒,乃至於後來的基督教發展。其中有些異端,就成為新約聖經與初代教父竭力防止的對象。
    約瑟弗本為抗羅之猶太軍人,投降之後撰述猶太歷史,雖不完全精確,但由於兩約之間的猶太史料稀少,因此仍極具參考價值。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