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3日 星期六

創世記之來歷

 

         創世記的希伯來文名稱乃「起源」之意,它不僅講到天地、萬物、人類的起源,也講到人類的婚姻、家庭、罪惡、社會、國家、種族、文化、宗教、法律、政治及城幣等的起源。

         據歷代希伯來人與基督教會的傳統說法,本書的作者是摩西應用尚存的古時文件,在曠野受聖靈的引導,得上帝的啟示而寫(徒七22、30。36-38)。這些文件就如本書一再出現的,「某人使後代記在下面」或作「來歷」和「記略」(創二4,五1,六9,十1,十一10、27,廿五13、19,三十六1、9,卅七2)。考 古學家證明在摩西之前,文字已普遍被使用,所有的發現都與聖經吻合。

   新約著者曾引本書六十餘次,主耶穌也數次引用,並認為摩西的書是從上帝而來,有絕對的權威(太十九4-8;路十一5l,廿四27、44)。本書內容包括的時間約有2315年,自主前4004到1689年,而本書約寫於主前1500年。

2023年5月12日 星期五

創世記之特色

 

  (一)上古近東已知的文件中,沒有一份像創世記涵蓋這樣長的時間。巴比倫史詩中有些講到創造,另有些講到大洪水,其中最長的版本是亞特拉哈西斯史詩(Epic of Atrahasis),超過一千兩百行,包含創造與洪水的故事,與創世記一至八章有些類似。

    (二)創世記的希伯來文書名是用本書的第一個字來命名:「起初」。

    (三)近代的一些考古研究中發現創世記的記載中,有一些準確的反映出西元前2000年中東地區的風俗習慣。

    (四)創世記中有以下的七個要點,一再重現在整卷創世記中

          1.起源:世界的起源、人類的起源,與以色列人的祖先。

          2.歷史:人類的歷史不是偶然發生,而是經過計劃下的產物。

          3.祝福:上帝將祝福加給祂所造的一切,特別是以色列人的始祖。

         4.立約:上帝與人立的約。

          5.上帝處罰邪惡:上帝被激怒並非祂喜怒無常,而是因為人失敗於維護公義道德。

          6.爭執中通常是較年幼的勝出:顛覆了長子優先權的自然律,顯示出是上帝而非自然在主宰人的事物。

          7.考驗:上帝考驗那些努力活出祂使命的人,而考驗帶來的是人格的成長。

                 (五)創世記可分為4個大段落:

  第一個段落是上古的歷史(1:1-11:32),敘述創造和早期人類的歷史,最後在美索不達米亞作結。

          第二部份開始(12:1-25:18|)是亞伯拉罕以色列人始祖的故事。

          第三部份(25:19-36:43|)主角換成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

          第四部份(37:1-50:26|)是約瑟的故事,和以色列族如何到埃及並定居。

          這四個段落的架構列出來,有出人意料的一致性,如下所示:

          段落1:

            被揀選的人:挪亞

            手足之間的仇恨:該隱與亞伯(對次子的偏愛)

             血脈的延續受到威脅:亞伯被謀殺

            結局(死亡):

  (1)人類生存的威脅(大洪水)

                        (2)遠離應許之地(到哈蘭)

  段落2:

            被揀選的人:亞伯拉罕

            手足之間的仇恨:以實馬利與以撒(對次子的偏愛)

            血脈的延續受到威脅:

  (1)撒拉不孕

                                (2)以撒差點被獻為祭

             結局(死亡):

  (1)妻子間的爭執(夏甲與撒拉)

                        (2)撒拉不孕

                        (3)妹妹?妻子?( 12:1-20;20:1-18)

                        (4)未承受應許的血脈(以實馬利)

  段落3:

            被揀選的人:雅各

            手足之間的仇恨:雅各與以掃(對次子的偏愛)

            血脈的延續受到威脅:雅各差點被殺

            結局(死亡):

  (1)妻子間的爭執(拉結與利亞)

                        (2)拉結不孕

                        (3)妹妹?妻子?( 26:1-35|)

                        (4)未承受應許的血脈(以掃)

                   段落4:

            被揀選的人:約瑟

            手足之間的仇恨:兄弟們對約瑟(對幼小的偏愛)

            血脈的延續受到威脅:

  (1)猶大的兒子們死亡

                                  (2)約瑟差點被殺

                                (3)家族差點死於飢荒

            結局(死亡):

  (1)人類生存受威脅(飢荒)

                        (2)遠離應許之地(到埃及)

降臨的上帝:啟示

 

  出一至六

  出埃及記在開始時,敘述雅各的70名子孫,在饑荒期間前赴埃及與約瑟重聚(參創四十六至五十)。以色列人在歌珊安居樂業了一個世紀後,埃及出現一個新的朝代,當時的領袖對以色列人並不友善。為了制止希伯來人口的迅速增長,埃及人強迫他們服苦役,為法老建造積貨城。

  後來更要把剛出生的以色列男嬰殺死。然而,監管接生的婦人沒有依從這項命令,上帝稱許她們,並不表示上帝贊同她們說謊,而是因為她們敬畏和遵從上帝,過於聽 從法老。不久,法老又頒下一道新的命令,要在尼羅河淹死所有以色列的男嬰。有一個特別的嬰孩,放在籃裏,因被法老的女兒發現了,而倖免於難,這嬰孩便是摩西。摩西的母親更被公主僱用來撫育她的親兒,摩西則成了公主的養子,在王宮中長大。

  長大成人的摩西,寧願認同他的希伯來親族,這全歸功於他敬虔的父母早年的教導(參來十一24-26)。他因為救了一個以色列人而逃往米甸──西乃半島 東面邊緣,或阿卡巴灣北端的亞拉伯。摩西娶了葉忒羅(又名流珥)的女兒。流珥(「上帝的朋友」)大概是他的本名,葉忒羅(「卓越」)則是他的稱號。由於他稱 為「米甸的祭司」(出二16),有些學者假設他是基尼人,以此為根據指出摩西接受了岳父的宗教,將它教導以色列人。聖經明言,摩西從上帝直接的啟示中,建立他的信仰。葉忒羅似乎是在看見上帝拯救以色列出埃及後,才開始相信以色列人的上帝(出十八10、11)。

  當以色列人將來的拯救者還在米甸,他們仍然遭受壓迫,在困苦中向上帝呼求(二23-25)。上帝作出回應,祂「來是要救他們」(三8),要為著以色列人而 插手干預。祂在荊棘叢中向摩西顯現,承認自己就是應許列祖那「流奶與蜜」之地的上帝(三17)。摩西在他兄長亞倫的協助下,將會帶領以色列人往那地去。

  摩西得到上帝的同在,以及神蹟奇事的明證後,他帶同妻子西坡拉和兩個兒子前往埃及。在路上,主與他相見,並要將他殺死(四24)。這大概是希伯來人所說 的,上帝以肉身的疾病擊打他。這位要去拯救上帝的百姓的摩西,忽略了立約的記號,忘記替他其中一名兒子行割禮(創十七14)。行了割禮的儀式後,摩西逐漸痊 愈,繼續往埃及去,在西乃山遇見亞倫。以色列人對他們的熱誠接待,遠勝於法老,因為法老不肯尊重那差派摩西前來的上帝。法老不單不准以色列人到曠野向他們的 上帝獻祭,更加重他們的苦役。百姓埋怨摩西,摩西便埋怨上帝。上帝再次向摩西顯現(出六),重新向他保證以色列將會在上帝的大能下獲得拯救。上帝的計劃未曾失敗── 祂只是著手展開行動。

尼希米記真確程度

 

  根據約瑟夫和其他早期作者的記載,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在早期希伯來文聖經是合成一卷的,併稱以斯拉記。最早把兩卷書分開是1448年的希伯來文抄本, 現代希伯來文聖經則分別稱它們為以斯拉記及尼希米記。

      在舊約的希臘文譯本(七十士譯本)中,這兩卷書也是合成一卷。在三世紀初,俄利根是第一個人見證這兩卷書是分開的。尼希米記中,大部分是尼希米的個人回憶錄,學者們多認為是真實可靠的。

  本書的歷史背景可從1898至1908年在伊里芬丁發現的蒲草卷中獲得肯定;伊里芬丁是上尼羅河的一個島嶼。森美忒庫二世(主前593-588)曾在此建立一個猶太殖民地。伊里芬丁蒲草卷保存良好,以亞蘭文書寫,是主前五世紀這波斯時代猶太殖民地遺留的文獻。

  這批蒲草卷中最重要的一項,是主前407年一封呈交猶大的波斯總督的信件謄本。在信件寫成的3年前,伊里芬丁的一所猶太人殿堂被破壞了,這件事促使寫信人給耶路撒冷大祭司約哈難(參尼十二12、13)寫了這封信。在那封給猶大總督的信中,他們要求准許重建殿堂,信中也提及他們已向參巴拉的兒子底萊雅和示拿米雅發出同樣的請求(參巴拉是尼希米的對頭,參尼二10、19,四1)。伊里芬丁蒲草卷顯示參巴拉是撒瑪利亞省的省長,多比雅是約但河外的亞捫省的省 長(二10、19)。這又證實了猶大有兩個不同的權力中心:社會的和宗教的,主前408至407年的大祭司是約哈難(十二13)。

      考古學家又發現支持尼希 米記的史實的另一份文件,那是一封在埃及基拉薩發現的信件,信件由「亞捫省長多比雅」發出,為處理猶大的事務。這多比雅大概是敵擋尼希米的「亞捫人多比雅」的後裔。

  亞拉伯人基善(六6)是被波斯國委任管理亞拉伯西北部的官員。

2023年5月11日 星期四

尼希米記作者

 

    (一)傳統上認為歷代志上下、以斯拉記、尼希米記都是同一個作者寫成。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歷代志上下是由其他作者寫成,原因是:

  1.慣用語和重點跟有很大的差異;

  2.異族通婚在以斯拉記/尼希米記是很嚴重的問題,此外,亞述王把異族遷至以色列居住(拉 4:9-10),以斯拉記視為不幸的事,歷代志卻隻字未提;

  3.在希伯來文聖經中,歷代志的位置被放在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之後,是舊約最後一卷書,因為沒有證據顯示歷代志是後來才被納入正典的,因此最令人滿意的解釋是,歷代志上下是最後寫成的一卷書。

    (二)關於上述提到有認有一不知名作者事後才編寫記載的理由有二:

          1.尼希米記似乎是節錄自尼希米的言行錄,從1:1-7:5用第一人稱來敘述記載可以看出,另外11:1-2;12:27-43;13:4-31也可看出。

          2.由於尼希米記與以斯拉記在希伯來聖經中是合為一卷的(撒母耳記、列王記、歷代志在希伯來聖經中也不分上下卷) ,而且在馬所拉文本(The Massoretic Text)計算各卷書的中間節時,以尼 3:32為以斯拉-尼希米記這卷書為中間節。尤其是這兩卷書是連續性的歷史紀錄,並且和歷代志有也特殊的關聯,因為歷代志的最後兩節 (代下 36:22-23)也就是拉一章(拉 1:1-2)的起始兩節經文,內容(希伯來民族簡史)、歷史連續性、神學觀點和詞句基本相同。一致性表現在如下:

  (1)注重聖殿與崇拜禮儀(拉 1:2-4;拉 7:27;拉 8:35)

  (2)注重記載家族譜系與名單(代上 1-9;拉 8:1-14;尼 7:6-73)

  (3)注重記載有關利未人、祭司、歌唱者與其他聖殿服務人員的事 (代上23:2-29:30;拉 2:40-42;拉 2:70;拉 3:8、拉 3:12;拉 6:20;尼 8:11;尼 12:1;尼 12:8)

            (4)強調遵守摩西律法的重要性(代下 23:18;代下 25:4、代下 30:16;拉 3:2;拉 10:3;尼 1:8;尼 8:1;尼 9:13)

            (5)強調上帝是公義的,所以以色列人遭受磨難是因為背離摩西律法(拉 9:7;尼 9:26-31)

    (三)雖然有許多學者持不同看法,不過一般還是認為以斯拉是在西元前458 年到耶路撒冷,尼希米則在十三年後,也就是西元前445年到達耶路撒冷。尼希米的年代比較沒有爭議,第一任省長的年代是西元前445-433年。

    (四)有些學者認為尼希米是太監,但這並無明確的證據,且太監要在猶太人中成為領袖,有其困難,申 23:1。

  (五)尼希米的字義是「耶和華撫慰」。

以斯帖記的歷史是否屬實

 

     近代(尤其是近百年)有很多人認為以斯帖記是不合歷史的或是虛構的,不應該正典中站一席地位。

 【反對原因】

 1.世界史沒有提到「瓦實提」或「以斯帖」,當時薛西王入侵希臘時的王后為「亞美史特斯」。

          2.在2:5-6提到末底改被擄至巴比倫過,那麼所記載發生事情的年份時末底改年紀已經超過120歲,應無法有所作為。

          3.在1:1提到的省分數目有127省,但是希羅多德記載只有20省。

          【贊成原因】

          1.波斯王的妻妾眾多,有可能寵妃或正妃並不再希羅多德的記載中,沒有記載不能斷定以斯帖沒有做過亞哈隨魯王的皇后。

          2.在2:5-6指的是末底改的曾祖父基士被擄而不是末底改。

          3. 在1:1記載的省分希伯來文可能是指再細分的省分或地區。

 【總結】

          1.Carey Moore:逐一來看,這些困難和矛盾很少嚴重得足以摧毀以斯帖記基本上的歷史性。

          2.John C. Whitcomb: 現在比以前更明顯的是,書中沒有一句話能被證實謬誤。

舊約之印刷出版的譯本

  今天一千八百多種繙譯的聖經,均作大量印刷出版以供需要的人。也有許多古代的抄本和譯本,為提供學術、神學與歷史研究的需要,而印刷出版。希伯來原文的聖經亦不例外。

 

  最早印刷出版的希伯來文聖經是詩篇單行本,於一四七七至七八年在意大利的波隆那(Bologna)刊行。最早的整本希伯來文聖經,是於一四八八年在意大利的遜息奴(Soncino)出版。意大利的那不勒斯(Naples)和布里西亞(Brescia)亦相繼於一四九三和一四九四年印行全本的舊約。布里西亞的版本,就是馬丁路德據以繙譯其德文譯本的版本。

 

  拉比聖經最早出版的是由腓力斯普拉頓西(Felix Pratensis)主編,於一五一七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Venice)由龐白(Daniel Bomberg)印製的。雅各查因(Jacob ben Chayim)根據此版本,加上他自己對馬所拉的研究,又比對幾個抄本而校訂的經文,於一五二四至二五年間,印行了二版的拉比聖經。這第二版拉比聖經,一直被認為是最佳的經文承傳,直到本世紀初。

 

  雖然德國的學者巴珥(Seligmann Baer)和德里慈(Franz Delitzsch)於一八六九至九五年間在來比錫(Leipzig)出版了他們的巨作,且超於馬所拉的傳統而使用了幾種較古的抄本,卻因混雜馬所拉的傳統而被評為「無歷史基礎」的經文。但是,金斯伯(Christian D. Ginsburg)於一九二六年在倫敦出版的四大冊(The Old Testament, Diligently Revised According to the Massorah and the Editions, With the Various Readings from Manuscripts and The Ancient Versions),以及由阿爾特(Albrecht Alt)與艾斯斐德(Otto Eissfeldt)共同合作,依據祈特爾(Rudolf Kittel)於本世紀初所刊行的祈特爾第一和第二版經文而校訂的第三版祈特爾希伯來文聖經(Biblia Hebraica),於一九三七年在德國的司徒加(Stuttgart)出版的,卻凌駕於雅各查因的版本。特別是祈特爾的第三版本,不但使用素為人尊重的提比哩亞派亞設子的馬所拉經文,即一○○八年的列寧格勒抄本,又在經文下端放上兩欄資料:比對各抄本與譯本的異同和編者們的揣測與建議改正。在以賽亞書和哈巴谷書,則更加上第三欄以比對庫穆蘭文件的異同。這版本是凡想研究原文舊約聖經的人,不可或缺的好書。

 

  另一方面,英國和海外聖經公會(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在施耐富(Norman Henry Snaith)主編下,亦於一九五八年在倫敦出版了自一八六六年以來就由該會一直印行,而原由勒特利(Meir ha-Levi Letteris)主編的希伯來文聖經修訂本。這修訂本曾盡量的採用了亞設子的各種抄本,原因是祈特爾的第三版本被評為「太過依靠一種抄本」之故。中文聖經新譯委員會所繙譯的舊約聖經,主要的就以施耐富版本為依據。

 

  中文聖經的書目次序,是依據七十士譯本和拉丁文譯本的系列而來的。這兩類譯本均附有七卷次經,是猶太教人所拒絕接受的,也是近代基督教認為可作教化之用而不能作教義之用。因此而被排除在聖經正典以外的。另一方面,希伯來原文聖經,連今日印刷出版的經文在內,其書目排列次序均是按律法、先知和聖卷而排列的(參看路廿四44)。

 

舊約之武加大譯本

  武加大(Vulgate,源自拉丁文 Vulgata)的原義是「通俗」或「普遍」的意思,所以又被稱為拉丁文通俗本。

       教宗達瑪蘇一世(Damasus I, 305384)因古拉丁文譯本各自有出入,於主後三八二年委任耶柔米(Jerome, ca. 347420)進行修譯。耶柔米首先按古拉丁文譯本修譯新約,其後到巴勒斯坦以十五年多的時間(390405),直接從希伯來原文繙譯舊約。

     雖然直接譯自希伯來文,書目則按古拉丁文譯本而排列。這譯本的缺點是沒有參考七十士譯本的長處。對原文難明的經句作逐字繙譯,甚至自行猜測用意,以致有很多地方詞不達意甚或誤解原意或另加己意等。

    所以這譯本初時幾個世紀均不受歡迎,要到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 the Great, 742814)時,才因為學者的鼓吹而取代了古拉丁文譯本的地位。教會正式批准此譯本為標準定本,卻要推遲到主後一五四六年的天特會議。迨到本世紀的教宗比約十二世(Pius XII, 19391958),就通諭為聖靈默示的譯作了。

 

舊約之古拉丁文譯本

  古拉丁文譯本(Vetus Latina)的繙譯工作,並不是在羅馬而是在北非的迦太基(Carthage)開始的。羅馬在主後第三世紀前,仍流通希臘文,如保羅的致羅馬人書,革利免(Clement of Rome, ca. 8897為羅馬主教)的書信,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the Martyr,死於一六五年)和馬吉安(Marcion, ca. 100165)等居住在羅馬之人的著作,均用希臘文寫成。

    然而,主後一八○年於北非洲殉道的基督徒,在其手袋中已找到有拉丁文的聖保羅的書信;主後二五八年殉道的迦大基主教居普良(Cyprian),在其著作中亦屢次引用拉丁文的聖經,且是定型的譯文,可見古拉丁文的聖經,在主後第二世紀,至遲在第三世紀初期,就已譯成流通了。因此,古拉丁文譯本,是在七十士譯本未經修訂前就譯成了的。之所以稱為古拉丁文譯本,不但在其譯文的古雅,而是用以有別於通俗拉丁文譯本,即武加大譯本。

  現今所知的古拉丁文譯本最少有三十八種之多,但可大別為非洲拉丁文譯本和歐洲拉丁文譯本兩類。非洲拉丁文譯本主要發源於迦太基;歐洲拉丁文譯本卻有高盧(現今法國)版本和意大利版本之別。

    古拉丁文譯本皆轉譯自七十士譯本,所以聖經書目的編排和現今的中文聖經相同,而不是依希伯來文聖經的書目編排次序。故此,古拉丁文譯本不但使我們可以窺知未修改前的七十士譯本,亦可了解現有的希伯來文本在未成定本前的樣貌,是鑑別古代經文的一種良好輔助品。

 

 

舊約之古敘利亞文譯本

 

  今日的敘利亞和中東的回教區域的各國人民,大都講說亞拉伯語。耶穌時代,中東一帶通用的是亞蘭語文。但亞蘭語文有好些方言。那時在地處今日的約但、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和以色列北部與土耳其東部一帶地方的人所用的方言語文,就是我們這裏所稱的古敘利亞文。

  現今所知的古敘利亞文舊約譯本主要有四種。要了解這四種譯本,必先知道在主後四五一年的迦克墩大公會議後,敘利亞的教會分為四派:

  (一)涅斯多留派(Nestorians,這派在主後第七世紀傳入中國後稱為景教),是跟從那重基督的人性而反對童女馬利亞為真神之母的涅斯多留(Nestorius,安提阿的修道士,後為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者;

  (二)馬若恩派(Maronites),是聖馬若恩(St. Maron 死於四二三年)的跟從者,隸屬羅馬天主教但採用安提阿的崇拜禮儀;

  (三)麥基派(Melchites),乃擁王派的意思,是當時拜占庭皇帝支持以反對涅斯多留派的。現為中東一帶拒絕基督一性論的亞拉伯信徒;

  (四)基督一性論派(Monophysites),又稱雅各派(Jacobites)。乃源於伊德撒(Edessa)的主教雅各.巴拉丟(Jacob Baradaeus,死於五七八年)而來,是反對迦克墩會議決定基督具神、人二性,而主張在基督裏的神性和人性化合為一者。

甲 別西大譯本

  別西大(Peshitta,是涅斯多留派的用語)或別西多(Peshitto,基督一性論者的話),原義皆為「簡易」的意思。這本古敘利亞文的簡易舊約譯本,雖然在主後第四世紀曾參照七十士譯本加以修訂,其書目卻仍然依希伯來文本,可見這譯本是從希伯來原文選譯的。因為在古敘利亞語文區,原本有許多散居的猶太人,故此在主前一、二世紀已有部分由猶太教人繙譯的經書,至主後一世紀中至第二世紀,才由基督教的人士搜集接譯其餘部分(連新約聖經在內),藉為敘利亞語文區的信徒使用。這譯本的譯文信實優美,亦曾傳流中國而由景教人士將其部分譯成中文。

乙 非羅森諾譯本

  非羅森諾(Philoxenus 死於五二三年)是敘利亞著名的散文作家及基督一性論派的主教。他委任助理主教負責主持繙譯聖經,並於主後五○八年完成。

丙 六經合編譯本

  敘利亞文的六經合編(The Syro-Hexapla),是安提阿的宗主教亞他那修(Patriarch Athanasius)委派特勒拉的主教保羅(Paul of Tella),於主後六一五至六一七年間,在亞歷山太城依據俄利根的六經合編而繙成的。這是一本逐字逐句的刻板繙譯。譯文雖差,但極忠於原作,甚至連俄利根的六經合編之各種鑑別記號和其他譯文的差異部分,都予照搬,所以使後人能一窺俄利根的原作全貌。特勒拉的保羅也是基督一性論者,因他的譯筆太劣,故此譯本不久即被廢用,而於主後七○五年為伊德撒的雅各(Jacob of Edessa)之敘利亞文六經合編修訂本所取代。

丁 敘利亞文巴勒斯坦譯本

  主後第七世紀,擁王派的基督徒按俄利根的六經合編第五欄之七十士譯本的修訂本,選譯為敘利亞文,故稱為敘利亞文巴勒斯坦譯本(The Syro-Palestinian Version)。譯文雖屬簡陋,但很忠信於原文,故為東方正統教會採用為崇拜禮儀之經課(Lectionaries)。除這些經課所保存的譯文外,這譯本的其他部分今已失傳。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