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問題!在《箴言》中,「聰明」和「智慧」一樣,是核心主題之一,但它們並非完全相同,兩者彼此相關、互為補足。
一、聰明的希伯來文背景
在《箴言》中,「聰明」常用的希伯來字是:
🔹 בִּינָה(binah)
- 字義:理解力、洞察力、分辨力
- 相關動詞:בִּין(bin)= 「分辨、察覺、領會」
這種「聰明」並不只是智力或學識,而是能洞察事理、明辨是非、看透人心、掌握處境的屬靈洞察力。
二、聰明與智慧的關係
在《箴言》中,「智慧」和「聰明」經常搭配出現:
🔹箴言3:13
「得智慧、得聰明的,這人便為有福。」
🔹箴言4:7
「智慧為首,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內,必得聰明(בִּינָה)。」
👉 這表明:智慧是一種方向,而聰明是一種洞察與實踐的能力。
換句話說,智慧告訴你要走哪條路,聰明幫助你分辨怎麼走得好。
三、聰明人的特質(根據《箴言》)
聰明人在《箴言》中常被描繪為有以下特質的人:
特質 |
經文 |
說明 |
能分辨是非 |
箴14:8:「通達人的智慧在乎明白己道」 |
有自省與判斷力 |
懂得沉默與說話的時機 |
箴17:27:「寡少言語的有知識;性情溫良的有聰明。」 |
不輕易發言,慎言是聰明的表現 |
虛心受教 |
箴15:14:「聰明人的心求知識;愚昧人的口喫愚昧。」 |
渴慕真理、樂於學習 |
看遠不看近 |
箴22:3:「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 |
有預見力,能防患未然 |
四、聰明與愚昧的對比
🔹箴言10:13
「明哲人嘴裡有智慧;無知人背上受刑杖。」
這顯示聰明不只是心裡的思考,還表現在話語與行為上。
五、聰明的果效
聰明的人會帶來:
- 平安與穩妥(箴1:33)
- 行為謹慎(箴13:16)
- 遠離罪惡(箴14:16:「智慧人懼怕,就遠離惡事」)
六、誰能得著聰明?
《箴言》教導說:聰明是可以追求的,不是天生的特權。
🔹箴言2:2–6
「側耳聽智慧,專心求聰明...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上帝。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
👉 真正的聰明,來自上帝的啟示與敬畏祂的心,不是靠人自己分析出來的。
七、新約與聰明的連結
新約中,「聰明」也有屬靈的延伸,例如:
🔹馬太福音7:24
「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
耶穌在登山寶訓後的比喻中,把「聰明」定義為:聽道又行道的人。
八、小結:什麼是真正的「聰明」?
在箴言中,「聰明」不只是學識,更是:
- 從上帝而來的分辨力
- 在生活中實踐智慧的能力
- 懂得審慎、沉默、順服與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