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瑪拉基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瑪拉基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瑪拉基書之特色與重要性




    瑪拉基書是舊約中最後一卷的預言書,最後一卷預言彌賽亞將來到的書。他的信息結束了舊約時代的信息,同時又為新時代介紹了一位「立約的使者」。在這卷書之後,有四百多年的「沉默時期」。直到主來。

    瑪拉基書是一卷將事奉和生活見證,從儀文轉進到心靈層次的書。上帝差遣瑪拉基所傳的話,是更深一層次的話語。事奉有儀文的一面,更有心靈的層次。真正的事奉,不僅要按著上帝的定規獻祭事奉,而獻祭更是表達獻祭者的心靈實意。上帝是鑑察人心肺腑的上帝,人若虛情假意或不甘心樂意,上帝豈能不知。不是誠心實意的祭,絕不能蒙上帝的悅納,還不如不獻,上帝厭惡虛有其表的獻祭和事奉。同樣地,在生活見證上,也是如此,一個真正敬畏上帝的人,必定誠心誠意的遵行上帝的話,在他的奉獻、婚姻、和待人接物上,都必自然的顯明出來。

    瑪拉基書是一卷叫人在心靈上蒙光照的書。書中的信息著重在獻祭者的心靈和態度,日常生活為人的心靈狀況。回歸的以色列人在信仰上,已經不再是偏離偶像的問題,而是心靈是否真誠的問題。瑪拉基書一面指出子民虛情假意的實情,要叫他們蒙光照,要叫這些子民從虛假墮落中警醒覺悟過來,不致繼續往下滑跌,以致沉淪,失去上帝對他們的祝福。另一面,上帝也要他勉勵那些真正敬畏上帝的以色列子民,要他們預備好,上帝有更大的祝福和救恩要臨到他們,上帝要用記念冊,永遠記錄分別他們(瑪311121618)。

    瑪拉基書是一卷預備上帝子民迎接那位「立約的使者」來到的書。在瑪拉基書中他明確的預言,上帝自己就是那位要來的彌賽亞,在書中用了好些不同的名詞來稱呼祂:「你們所尋求的主」、「立約的使者」(瑪31)、「公義的日頭」(瑪42)。其中尤以「立約的使者」最為特別,這名說出祂要帶來「新約」。這個信息是與先知耶利米的信息相呼應的(耶313133)。瑪拉基書更明確指示上帝的子民,要怎樣預備他們在事奉上,和在生活見證上的心靈,來迎接這位他們所尋求的主。這些信息不僅是為著舊約的子民,預備迎接基督的來臨所需要;也是為著新約之下上帝的兒女,預備迎接基督第二次再來所需要的。

    瑪拉基書是以對話辯論的方式來傳達上帝的話。從這些對話的談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一面看見子民對上帝,是何等的傲慢和自以為是的光景,他將子民隱藏的邪惡詭詐與敗壞,在對話中暴露無遺;另一面又看見上帝對子民,是何等的忍耐與慈愛溫柔,又將上帝公義與慈憐的心懷,在對話中極其細膩的呈現出來。只用短短的四章內容,就將上帝的子民不該有和該有的光景描繪了出來。這真是一卷平易、嚴肅、親切,誠懇、簡潔、又精彩的傑作。

    瑪拉基書對事奉上帝的祭司,有極關鍵的責備和期許。祭司兩項最大的罪:

(1) 就是不敬畏的妄獻之罪;他們將不該獻的、污穢的,次等的,不義的、詭詐的、敷衍的獻上,使上帝的名受到褻瀆。(瑪1614


(2)   就是不將上帝的誡命(即上帝的話)放在心上的罪;以致他們的事奉不能蒙上帝賜福,他們被眾人藐視,使人看他們為下賤。(瑪219

上帝對祭司的期許,非常簡單,只要他們:

(1)    誠心實意的敬畏祂如主人,如父親;使祂的名在外邦中尊為大。

(2)    將祂的誡命放在心上;那是上帝與子民所立「生命和平安的約」。

所以,一個真正事奉上帝的好祭司,他的情況是「真實的律法在他口中、他嘴裏沒有不義的話‧他以平安和正直與我同行、使多人回頭離開罪孽。祭司的嘴裏、當存知識、人也當由他口中尋求律法、因為他是萬軍之耶和華的使者。」(瑪267

這兩個事奉的原則,對於新約的聖徒照樣重要。在新約之下,所有事奉上帝的兒女都是上帝的祭司,他們所有的服事都像獻祭,都不該有藐視與妄獻的光景,對上帝的話都不該陌生。一個對於上帝話語陌生的信徒,他在事奉上不可能不犯藐視與妄獻的罪,他的事奉最多只是討他自己與討人的歡喜,而不能蒙上帝的悅納。所以,一個有心想事奉上帝的人,首先就要立定心志,好好的讀主的話,天天讀主的話,將上帝的話放在心上,存在裏面,使他能作「上帝的使者」。

瑪拉基書對上帝子民生活的見證,也有極簡單明確的描繪。他只要能把握住:

(1) 不懷疑上帝永遠不變的愛,知道祂是信實的主。(瑪125

(2) 在事奉上真誠敬畏主,不妄行,將上帝的話常放在心上。(瑪219

(3)    對待弟兄要誠懇,絕不以詭詐彼此相待。(瑪210

(4)    在婚姻上純一清潔,家庭聖別溫和,產生敬虔的後裔。(瑪21116

(5)    在生活上公義,不行邪術,犯姦淫、起假誓、虧負人、欺壓孤寡、屈枉正直。(瑪315

(6)    在什一奉獻上不奪取上帝的物,使自己能承受上帝的祝福。(瑪3612

(7)    在言語上不頂撞上帝,存敬畏的心談論上帝上帝必記念。(瑪31318

這些原則並不是難行的,若是子民持守,就是子民的美好見證,是一班上帝所賜福,能夠預備迎接彌賽亞來臨的子民。這是舊約對祭司和子民的總結。

瑪拉基書告訴上帝的子民,上帝是可以以真誠去試試,就知道祂是信實美善的。不要以虛假犯罪去試祂。人若真誠,按祂所要求的活在祂面前,祂必按所應許的以恩慈相待,甚至遠超過所求所想。(瑪31012,詩34810

瑪拉基書是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作預備,使子民的心轉為正常。(瑪456

瑪拉基書的神學



        自從在主前538年由巴比倫被擄歸回後,猶太人的餘民在省長所羅巴伯的帶領下,得以在主前515年完成重建聖殿的工程。眼見心愛的敬拜中心再次以簇新的面貌矗立,猶太人亦深深期望自己能去除舊惡,忠心事主。然而,我們從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中得知,在接著的100年,耶路撒冷便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百姓對遵行摩西律法的心志愈來愈薄弱,有些還與外邦人通婚。在主前445年,當尼希米來到猶大當該省省長的時候,赫然發現百姓並沒有依循規矩守安息日,也沒 有按本分作什一奉獻和獻祭(尼十30-3137-39)。由於瑪拉基書亦有提及此等罪行,所以它很可能是寫於尼希米做省長或是他在主前433年回到波 斯之後的那段時期。另有一些學者則採用語言分析的方法,把瑪拉基書的寫作日期定於主前500475年間,即以斯拉回猶大之前的衰落時期。

       
『瑪拉基』(希伯來文malaki)這名的意思是『我的使者』(見三1),可以理解為一個稱號而不是一個人的名字。不過,由於所有先知書都是以作者的名字命名的,所以,本書作者可能真是名叫『瑪拉基』。

    
【上帝對以色列的愛】

       
出現在瑪拉基書第一章的那句話:『我卻愛雅各,惡以掃』(2-3),因為被保羅在羅馬書九章13節引用而變得人所共知。保羅在那段羅馬書的經文中正處理揀選的問題,它幫助我們瞭解所謂『愛』雅各,就等於揀選以色列成為祂獨特的子民。以掃雖是雅各的孿生兄弟,但他所立的以東國,卻因上帝向它傾倒憤怒 而變成為荒地(3-4)。根據俄巴底亞書的記載,以東人為耶路撒冷的淪陷而歡喜快樂,完全沒有給他們的『兄弟』以色列施予援手(10-12)。昔日在西乃山,以色列成了『屬上帝的子民』(出十九5),瑪拉基書三章17節亦是採用這種說法。儘管的確有許多猶太人質疑上帝對他們的愛(2),但耶和華曾經應許,凡敬畏祂的將真正成為祂獨特的子民。上帝永不忘記祂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以致離棄祂的子民(6)。當亞伯拉罕的約圓滿實現的日子,萬國必稱以色列為有 福的(12)

    
【上帝的屬性】

       
雖然某些猶太人的惡念和罪行使上帝蒙羞,但以色列的上帝卻仍然在列國中間被尊為大。上帝使以東和先前的亞述及巴比倫滅亡,表明祂比這些國家所敬奉的神祇大(5)。耶和華是『大君王』,祂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14)。至終,全地都要向耶和華獻上供物和讚美(11)——此預言特別與外邦人將成為新約教會的一分子有關。當異教徒都改信耶和華的時候,上帝的選民以色列竟不尊她們的上帝為大,這真是何等的諷刺(見羅九26-33)

       
以色列人十分善變,但耶和華卻是永不改變的。耶和華對以色列的愛並不因她們犯罪而停止,祂亦永不忘記她們是他的立約子民(6)。但上帝是一位聖潔的上帝,他要求人遵從祂的命令,因此,以色列若然不肯悔改,她便定然遭到審判(6)

       
整本聖經一次又一次地形容耶和華是一位公正和公義的上帝,但奇怪的是,到了舊約的尾聲,竟有人質疑上帝的公義(17)。也許,猶太人是為到他們在波 斯帝國中處於相對卑微的地位,或是彌賽亞的世代遲遲未應驗而深感困擾。三章1315節則顯示有些人因惡人亨通而憤憤不平。無論有甚麼原因引起他們的質 疑,耶和華向他們保證,惡人將要獲得公正的懲罰,凡事奉耶和華的人將蒙受奇妙的祝福(見四1-3)

    
【祭司和百姓的罪】

       
聖殿得以重建理應成為以色列人的一劑『強心針』,推動他們日後過聖潔的生活,可惜,無論是祭司抑或百姓都沒有在生活上榮耀上帝。一章614節指出 祭司立下了藐視獻祭制度的壞榜樣,因為他們竟把瘸腿和有病的祭牲獻上。他們那種輕忽的態度使敬拜變得毫無意義;耶和華命他們把聖殿的門關上,不要再裝模作 樣地做出種種偽善的行為。人若沒有真心實意歸向上帝,單單奉行宗教的形式,完全是枉然的(見賽一11-17)

       
百姓在祭司的誤導下,亦偏離正道,陷於罪中;欺壓窮人和淫亂的事屢見不鮮,離婚也愈趨平常。以斯拉和尼希米都曾經對以色列人與外邦人通婚一事嚴加 指斥,這種通婚可能正是造成離婚的因由。男人背棄他們的婚約,娶外邦的女子,明顯是與拜偶像的行為扯上關係(11-14)。對於他們的行徑,耶和華的立 場清晰:『休妻的事……是我所恨惡的!(16),因為家庭的解體會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壞影響,而且,更難向下一代灌輸屬靈的價值觀。

    
【信靠和敬畏主的賞賜】

       
全書有六處地方勸百姓要敬畏(敬畏、可畏)和全心全意事奉主(見一614,二5,三516,四2)。凡繼續犯罪的祭司和百姓,咒詛必臨到他們 (2,三9),甚至包括迦南人和以東人所受過的咒詛——全然滅絕的最大危機(6;見書六17;賽三十四5)。凡真正敬畏耶和華的人,他們的名字將記在 『紀念冊』上,並獲得適當的賞賜(16)

       
其中一個事奉耶和華的具體途徑,是向祂獻上什一奉獻和祭物。百姓不單不再『奪取』上帝的供物,反而將當獻的都帶到利未人面前;至於耶和華,則會『敞開天上的窗戶』,把倉庫的糧豐豐富富地傾下,『甚至無處可容』(9-10)

    
【主的使者】

       
新約曾經三次指出施洗約翰是在耶穌之前『為祂預備道路』的使者(太十一10;可一2;路七27;參瑪三1)。通常被稱為使者的,都是先知或祭司。 路加亦將瑪拉基書四章56節套用在施洗約翰身上,指出約翰的事奉『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勸以色列國悔改(路一17)

    
【快來的彌賽亞】

       
三章1節亦提到第二位『使者』——這一次是『立約的使者』,經文同時又把祂與『所尋求的主』視作等同。由於『使者』(malak)一詞亦可以譯為 『天使』,因此,這裡提到的『約』便可以是指到耶和華的使者,以及祂在摩西的約中的參與。基督來的目的,除了是完全摩西的律法,更要藉著捨棄自己的生命, 建立新約,救贖人類。彌賽亞在審判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等到他第二次再來時才進行的,但基督在世的時候,卻曾經潔淨聖殿和斥責教法師和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

       
在四章2節出現的『公義的日頭』,是另一個暗指彌賽亞的片語。施洗約翰的父親撒迦利亞稱耶穌為『清晨的日光』,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路一78-79)

    
【耶和華的日子】

       
先知書所提到的耶和華的日子,乃表示上帝會在預定的時間,介入列國的事件中間,審判惡人和拯救義人。瑪拉基書側重於強調耶和華的日子乃『可畏之 日』,耶和華會在那日施行審判,行惡的人必被燒盡(15)。有關彌賽亞的審判工作,大部分會在基督再來的時候進行,但是,在三章24節,則是祭司和 利未人要先被煉淨和潔淨。也許,在基督嚴詞斥責當時的宗教領袖之後,聖殿在主後70年被毀,顯示出審判亦可以與祂第一次降世連上關係。但對那些敬畏祂的名 和認祂為救主的人而言,基督的再來便帶來屬靈和甚至是肉身上的醫治(2-3;見徒三8)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立約的使者


     在主前第五世紀晚期,當百姓深陷在自己的苦境中,以懷疑冒瀆的嘲弄埋怨說︰『公義的上帝在哪裡呢?』(瑪二17)就又有一位先知起而回答。

     瑪拉基的回答很簡單︰『你們所尋求的主必來到』(瑪三1)。然而,在他來到以前,耶和華會差遣使者在他面前預備道路,正如以賽亞所預言的(賽四十 1)。為了這樣的降臨,在道德上預備人是很必要的。然而,當立約的使者(瑪三1)進入他的聖殿,不外就是那位應許的彌賽亞,因為眾先知經常提到,他來的日 子也就是主的日子。

     『主』會來到『他的聖殿』;因此,他就是耶和滑(參賽一24;三1;十16,33)。『立約的使者』就是這位中保,他藉著自己內住在他的聖殿中,這 個聖殿的新居所,部份實現於上帝惠臨已建好的聖殿,這與哈該和撒迦利亞所傳講的不謀而合。自此,也結束了結十一23提到上帝榮耀離開的年日。

    但在此,瑪拉基也看到這『立約使者』個人的內住,這位將臨的彌賽亞住在他的聖殿中,甚至,如此強調他的臨在,也包含對罪人的可怕威脅。瑪拉基問道︰『他來 的日,誰能當得起呢?他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瑪三2)因此,這只是出埃及時期應許的重現︰耶和華以上帝使者的身份自我顯現,這就是他在出廿三 20-21所應許的︰看哪,我差遣使者在你前面……,他是奉我名來的……            (參出廿三23;卅二34;卅三2)

     瑪拉基的時代,正如八世紀阿摩司時代(摩五18,20)的聽眾,他們以為主的日子對所有沒準備的百姓會是一種醫治,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期待。主的日子所意味的是他們都將燒盡,因為他的聖潔與他們硬著頸項的道路是不可能相交的(參出卅三3)。

     人們的心必須經過爐中的熬煉,或以鹼來潔淨,使罪的污穢或渣滓得以滌除,這樣的審判會特別落在祭司身上(三3),他們必須經過潔淨,才能再度事奉。

      這位先驅的出現,起先有如一位『使者』(三1),後來卻有如『先知以利亞』(四5)。可能我們勿須想到提斯比人以利亞,有時以利亞不須經死被提升 天的事蹟,是很令人鼓舞的。但在新大衛或第二大衛的比喻中,還有新以利亞或第二以利亞,他將有『以利亞的心志與能力』,正如耶穌指著施洗約翰說,他就是以 利亞,因為他挾著以利亞的『心志與能力來到』(太十一14;十七11;路一17)。如此,第二以利亞的工作,乃是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並使兒女的心轉向父 親。因為人若不肯全心將自己獻給主,至終他會被迫帶著『咒詛』(herem,四6﹝三24﹞)來到地上。這個『咒詛』是一張『驅逐令』,也是『譴責』那些至死都不肯交任何事物給他的人。這些人、事、物原本就該屬於他,也是他最後來到時理當取回的。

但瑪拉基確信,一切事物不會以晦暗絕望結束︰『萬軍之耶和華說,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燒香,獻潔淨的供物,因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瑪一11)
                     
     耶和華的成功在地理上延伸,敬拜他的居所不僅位於耶路撒冷,而是『在各處』,人們會獻上『潔淨的祭物』,也就是說,不再以污穢的手或心使敬拜無效;上帝的名將為『大』,並且在外邦中被高舉。

如此一來,摩西所論及的『地方』與『祭物』,就達到普及與潔淨的地步,雖然在過去與現在歷史中仍屬未知,但卻會成為未來真實的一部份。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