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8日 星期日

聖經體裁的分類

 


聖經的來源

聖經是基督教的經典,目前 已被翻譯成一千六百多種文字,遍布全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聖經包括舊約及新約,舊約描寫耶穌基督降生之前上帝的作為及預言,是由許多不同的作者完成,其前後連貫涵蓋一千多年的時間,也就是在耶穌降生前四百年編輯而成,根據猶太人的傳說是由文士以斯拉編成的。新約則是在耶穌降生以後約一百年之內由使徒們及當代教會領袖寫成的,到主後三九七年,教會在加太基召開大會,正式承認新約書卷的權威,宣告這些書卷為新約正典,全部聖經共有六十六卷,其中舊 約有三十九卷,新約有二十七卷。

聖經的完整性

舊約第一卷書為創世記,第一句話就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描述宇宙的起源。 新約的最後一卷啟示錄,這卷書的最後兩章描寫上帝為人類預備的新天新地,顯示了這個世界的結束與另外一個全新世界的開始。因此這六十六卷書已經包括了字宙的開始與結束,對人類而言是足夠了,它是一部完整的經典,不需要任何的增添或刪減,至於聖經的文學體裁更是豐富,從一般平鋪直敘的歷史傳記到各種雕飾華麗的文體,如詩歌、比喻、寓言、格言等都包含了,更為了配合不同文體的需要,就有不同的修辭,若能了解這些修辭的技巧,對我們在解釋聖經上將會更有益處。

以下依聖經的寫作體裁,分類如下︰

五經

從創世記到申命記五卷書,一般稱為摩西五經,這五本書都是摩西所寫,也是猶太人的律法書,摩西五經是在主前十四和十三世紀之間完成的。

內容描述上帝的創造,而人卻因為犯罪,最終墮落,與上帝隔絕,甚至不認識上帝。但上帝愛他所創造的人類,因此上帝透過揀選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以色列民族來彰顯他救贖的計劃。五經之所以被稱為律法書,是因作者用了極大的篇幅,講論上帝與以色列民立約,並在這個約下所頒布的律法,做為以色列人親近上帝、敬拜上帝的典章、制 度、和道德規範,甚至也包括崇拜的形式和法典在內。

歷史書

從約書亞記到以斯帖記稱之為歷史書,內容在描述以色列民出埃及至曠野漂流四十年後的歷史。其間包括以色列人與原住在迦南地各民族之間的戰爭,最後定居在上帝所應許的迦南境內,後因社會結構動亂,建立王朝,擴展疆域,南北分裂,北國以色列的覆亡,南國猶大的崩潰,回歸故國,重建聖殿,滅族危機,重建聖城,和宗教改革。時間約在主前一千二百多年到主前四百年左右,前後將近 一千年的時間。

先知書、詩歌類

先熟讀這段期間的以色列歷史,再研讀其後的先知書,可以幫助讀者更易明白。約伯記、雅歌、耶利米哀歌,一般稱之為詩歌書,因為這些書卷是用希伯來文的詩歌體裁所寫成,詩歌有特殊的修辭,因此在解釋時需要特別留意,其實這種詩歌的文體在其他的經卷中也偶爾會出現,在詩歌之中,約伯記、箴言、傳道書及部分的詩篇又被稱為「智慧書卷」。因為作者刻意在此漫談人生的智慧、苦難及生存的意義等,並有許多 日常生活的為人處事態度和經驗,所以讀起來倍感親切、實用。

從以賽亞書到瑪拉基書,一般都稱為先知書,都是先知們所寫,以賽亞書到但以理 書稱為大先知書,其余的十二卷稱為小先知書。所謂大與小主要是指書卷篇幅的長短而言,並不是先知真有大小之分,當時的先知是以上帝的發言人地位發言,向以色列和猶大的君王、官長、貴冑、百姓,宣告所犯的罪行,更宣告上帝的審判和應許。

兩約之間

所謂先知時代,主要是從主前八百年 開始,由北國以色列面臨傾覆危機的時刻至主前四百年左右結束,部份學者用「被擄」作為分界線,把先知分力被擄前的、和被擄期間、及被擄後的先知。瑪拉基書是舊約最後一卷書,在這之後大約有四百年的時間,上帝再沒有差派先知到猶太人中間宣講他的信息,這就是所謂「沉默的四百年」,也稱為「兩約之間」,直到耶穌 降生,才開始了新約時代。

四福音

新約的前四卷稱為福音書,內容是有關耶穌生平,但四本福音書的作者,是從不同的角度來描 寫耶穌及他的教訓、和所行的上帝跡,使人相信耶穌就是救主。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的體裁較相似,所以通稱為「對觀福音」,而約翰福音則自成一格。四卷福音書均用了極大的篇幅,來描述耶穌受難前的生活,直到他復活後向門徒顯現,由此可見福音書並非一般性的傳記,而且耶穌的死與復活在基督教中佔極重要的地位。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屬於歷史性的書卷,是路加所寫,記載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在門徒身上,致使門徒們放膽四處為主作見證、傳福音,使教會在質與量上都得增長。使徒行傳所記載的事跡前後約隔三十多年,從主後三十年左右,教會在耶路撒冷開始,到主後六十幾年,使徒保羅在羅馬被囚為止。

新約書信及啟示錄

羅馬書到猶大書都是使徒、或當代教會領袖寫給各人或教會的書信,羅馬書到腓利門書一共十三卷,均出於保羅的手筆,因此也稱為保羅書信。

希伯來書的作者至今還不能完全確定,其他的,則分別由使徒雅各、彼得、約翰與猶大寫成,這些書信都是針對當時教會所發生的問題而作,具有教牧的性質。內容包括闡明教義、批判異端、生活指引、教會紀律,嚴格來說啟示錄也算是書信,是約翰寫給亞細亞;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西部的七個教會。不過啟示錄的文學體裁很特 殊,屬於啟示文學,是主前二百年至主後一百年左右,猶太人中間所興起的一種文學體裁,舊約中的但以理書,也有部分內容是屬於這種體裁。了解這種體裁對我們讀啟示錄,會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啟示錄所講論的多半是未來的事,因此也可以說是一部預言書。明白了聖經書卷大致的分類後,接著就可以討論各卷書解經的原則。

 

黨派及會堂的興起與彌賽亞的盼望

 

文士-以斯拉可算為其遠祖,是抄寫、解釋、教導律法書的人,通常與法利賽人相提並論。兩者後來都淪為形式主義。

 

愛色尼人-類似法利賽人,但群居於死海西岸的地方,生活更加克己,解釋律法更加嚴謹。

 

昆蘭團體-可能是愛色尼人的一支,主要散佈在猶大曠野、死海沿岸。他們的領袖被稱為「公義的教師」。有人認為主耶穌也曾是昆蘭團體的一員。

 

奮銳黨人-一群誓死捍衛律法的激進愛國主義者,馬加比一家可算為其遠祖。他們極端憎惡一切與希臘羅馬有關的人事物,動輒以武力解決問題,終於導致66-70 A.D.的羅馬毀滅猶太地與耶路撒冷。

  除了撒都該人(他們是外表猶太人,裡面外邦人。)之外,其他各種人雖各有多少的不同,但相同的則是對律法與聖約的熱衷。律法因此成為猶太人抵抗希臘文化的核心。

 

會堂的興起

 

  猶太人被擄之後,失去信仰的中心-聖殿,為了進行敬拜,教導律法,維繫信仰,在各個猶太人群居之處,就建立起一個個小型的集會場所,稱之為「會堂」。會堂崇拜的模式,後來就被初代教會用來傳播福音。

 

彌賽亞的盼望

 

  根據學者研究,猶太人從被擄後直到敘利亞王依比芬尼壓迫時期,因苦難流離,可能漸漸傾向無彌賽亞觀念,認為彌賽亞要到末時上帝審判掌權之時才會臨到。

  到了馬加比革命時期,猶太人可能一度以為彌賽亞會由利未支派而出。但當王朝開始腐化墮落之後,他們可能會重新回到聖經所啟示的大衛後裔中等待彌賽亞。然而無論觀念如何演變,猶太人心中的彌賽亞只能是滿有榮耀的民族救星或領袖君王,絕對不是卑微受苦的僕人。因此他們不會同意以賽亞書五十三章是論及彌賽亞的經文。

 

 

安提阿學派之釋經(Antioch School)

 

  安提阿學派是字義解經法(literal interpretation)的另一個代名號。字義解經法就是按照經文字面意義來解釋聖經。除非經文文句本身無法用字面意義加以解釋,例如象徵式的語言,寓言等。

 

  以斯拉常被視為是第一位猶太人字義解經學者。在他的時代,他需要把希伯來文聖經按著字面的意義翻譯成亞蘭文。希勒爾(Hillel)為猶太人定下了七條字義解經法的原則(見猶太人的「米特拉斯」解經法)。經過多年,字義解經法被拉比們過份推崇而走上極端,固執地認為字面的意思才是經文的意思。這被稱為「字句主義」(letterism)。耶穌和保羅針對當時法利賽人及文士的解經,指責他們固執死板地按著經文的字面來解釋。

 

    安提阿學派反對俄利根的寓意式解經法。他們強調按照字義和歷史解釋聖經的重要性。他們所主張的「字義主義」(literalism)和「字句主義」(letterism)不一樣,例如「耶和華的眼目必看顧」不是按字句說是耶和華有眼睛,而是按字義說耶和華會看見或是知道人的需要而照顧他。可見安提阿學派所說的字義乃是指其歷史的和文法的意義。他們也認為舊約聖經事件的意思是在歷史意義之中,而不是像寓意派強調在歷史意義之上。

 

安提阿學派解經法有兩大原則:

 

一.認為啟示是漸進發展的。因此舊約中的基督論還不能清楚明,不如寓意式解經法深入發掘和異想舊約中的基督形像。

 

二.認為整本聖經是貫穿為一体的。貫穿的線是基督論,聯合的結乃是預言(預表性的)。而這些預言必須根據漸進的啟示,以字義和歷史的方法解釋。

 

    安提阿學派的歷史和文法解經法也被奠定為西方教會的解經法。

 

結論:

 

這三個世紀的釋經歷史為教會定下了釋經學的主要路線:

 

      . 教會全權的掌握了釋經的工作,不讓異端者參與。並且,以龔固的信仰規條作為標準,使其他“另類”的解釋法不容易進入傳統教會。

 

      . 安提阿學派的影響力為未來的教會奠下了「歷史–文法解經法」基石,而亞歷山大學派的靈意解經只能成為一個小支派,間中影響一小撮的神學家。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