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亞伯拉罕的生平

a. 事件的記載:

關於亞伯拉罕的記錄共佔約十三章經文,較重要的事件是在他的75100歲之間。

b. 這段落的開首以他的族譜介紹(11:10,他拉11:26-32)

           12:4        75        離開哈蘭
             16:16       86        生以實瑪利
             17:1        99        與上帝立約、行割禮、改名
             21:5        100       生以撒
             23:1        127       撒拉死
             25:7        175       亞伯拉罕死

c. 上帝的呼召(12:415:7;參徒7:2-4)

  - 顯出上帝的主動:「我必...」。 
  - 人必須以信心回應:許多賞賜是今生不能得到的順服的代價。
  - 停留哈蘭:是否遷就他拉的需要(24:2)?哈蘭與吾珥相近,是拜月神的中心。

d. 上帝給亞伯蘭的應許

內容:創12:1-3    13:14-18     15          17          22
      後裔            地土                名聲                使別人得福    與上帝的親密關係

地上萬國因他的後裔得福 (參加3:1629;徒3:25-26)

e. 15章首次提及信心:

   15:6(參羅4:3; 加3:6;雅2:23);信心的對象是上帝自己(4:9-139:7-8)

   1517章均與「約」有關,但兩者相隔十多年。15章表明約是上帝的恩典,(立約儀式由上帝故意藉埃及的經歷訓練亞伯蘭的後代,也是衪對迦南人的寬容)
   
 17章強調人的參與的重要性:行立約的記號(割禮)代表守約。另外,也說明「作完全人」的要求。

f. 亞伯拉罕信心的成長,可從以下各個方面看出:

     - 從吾珥至示劍。
     - 下埃及。
     - 與羅得分開。
     - 拯救羅得 - 記載中的人名、地名,都反映出主前二千年的背景。
     - 以實瑪利的出生 - 當時的習俗之一,以妾存後(主前一千七百年的漢摩拉比法典有此例)
     - 為所多瑪、蛾摩拉代求。
     - 亞比米勒事件(埃及事件之後約25)
     - 趕走以實瑪利。
     - 獻上以撒 - 亞伯拉罕的信心(21:1222:5,參來11:17-19),成為得救信心的典範(4:1624)

2019年7月15日 星期一

巴別塔

a.地方:

        示拿代表米所波大米,即巴比倫(創10:6-10含的後代寧錄居示拿)。在亞喀得文   (Akkadian),巴比倫是「上帝的門」的意思。在聖經中,巴比倫是對抗上帝的象徵(參賽14:13;但4:30;啟17:18)。


 b. 人的罪(創11:4)的背景:人要傳揚自己的名,人不想分散全地。

 c. 上帝的審判:

       上帝把人的言語(11:1有學者認為是指一種流行的國際言語)變亂(原文balel(變亂)與「巴別」babel諧音)。

 d. 事件的意義:

     - 讓我們看見洪水審判後的新人類重走墮落之路,上帝必須以別的途徑完成救恩計劃。

     - 合一的言語,令罪人同謀背逆上帝,但聖經預言將來合一的言語是祝福(參番3:9;徒2:6-12)。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