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日 星期二

列王紀上分段

 

(一)統一王國一章-十一章)

 

1.鞏固時期(一章-四章)

 

2.全盛時期(五章-十章)

 

3.墮落時期(十一章)

 

(二)分裂王國(十二-二十二章)

 

1.兩國對敵(十二-十六章)

 

2.以利亞與亞哈(十七-二十二章)

 

 

 

列王紀上重點

 

1.本書不單是歷史,更是帶著從上帝而來重要的資訊。本書詳細記載上帝選民在地上的國度興衰的原因、過程及結果。當王與眾民敬畏上帝時,國家就興盛,當他們離棄上帝而又不聽從上帝藉先知所傳的資訊時,國家就衰敗、分裂甚至淪亡。

 

2.從所羅門建造聖殿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得許多建造教會的教訓。(五-六章,代上二十二,代下二-七章)建造聖殿:

 

起因--上帝的旨意,不是人的意思。

 

目的--為耶和華上帝的名,不是為傳揚人的名。

 

基地--在阿珥楠的禾場上(代下三:1),即建造在審判罪惡、悔改認罪、獻祭贖罪、上帝的公義得到滿足的基地上,不是建造在金錢、儀式。教義、人教的基地。

 

根基--又大又寶貴的石頭,即基督和使徒、先知的基礎上(弗二:2022)。

 

材料-金、銀、銅、鐵等,雖出於土卻經火鍛煉,又因甘心奉獻、歸上帝為聖。

 

圖樣-上帝的靈所啟示,上帝的手所圖(代上二十八:1219),不是出自人的聰明智慧。

 

造者-所羅門與千萬工人所建造,建造時沒聽見錘子、斧子和別樣鐵器的聲音(六:7)。教會的建造是基督和千萬個基督徒所共同有分,建造時也該是和諧沒有噪音的配搭。

 

3.所羅門是本書第一位傑出人物。他名的意義是和平,這方面實是基督的預表(賽九6),並且他像基督一樣建造聖殿(林前三16,17;太十六18;弗二20-22)。所羅門登基時非常年輕,他在上帝面前不求財富,能力和長壽,只求治理百姓的智慧,上帝喜悅他並賜下智慧。他為上帝建殿實在是他一生最高的成就,在他獻殿的祈禱中,清楚指出聖殿並非為耶和華提供居所,增加上帝的威榮,乃是向以色列人見證上帝守約,信實,這也成了選民在聖殿祈求和悔罪的基礎。所羅門繼位後更將國家帶進昇平、豐盛、璀璨的巔峰期,同時富麗堂皇的聖殿也建成了。當時物質之豐盛、民生之安泰、國勢之威榮,均是空前絕後。所羅門的財富聲譽隨之遠播,列王帶著貢物來求見,要聽上帝賜給他智慧的話(十:1429)。可惜好景不常,所羅門在此輝煌時刻就開始墮落。他過淫佚奢靡的生活,與異族通婚,多納妃嬪,被他所寵愛的異族女子誘惑去拜偶像,為外邦人的神造邱壇(十一:18),這埋下了日後國家分裂的主因(十一:913)。又因大興土木建造皇宮而勞民傷財,以致民怨沸騰。加上繼位之羅波安的傲慢和愚昧,導致以色列十個支派背叛大衛家,在耶羅波安帶領下正式分裂為南、北兩國,最終亡國被擄。何等的教訓!

 

4.上帝當初從大河那邊呼召亞伯拉罕離棄偶像之地來到迦南歸向並敬拜那獨一的真神,但現在他的後代又轉回去拜偶像,這麼一位絕頂聰明的所羅門王竟作了宇宙間最愚昧的事,被引誘去拜偶像,上帝只好讓他們被擄回滿地是偶像的巴比倫(王下二十五),讓他們去拜個夠,拜到怕,以便日後徹底醫治這喜歡拜偶像的病。仇敵撒但最大的詭計就是引誘人離棄真神,去拜偶像。

 

5.列王時代,上帝的話常藉先知臨到諸王,把上帝的旨意和警告帶給人。王或百姓若肯悔悟,便可得生機,不然便遭審判和刑罰。本書最突出的一位先知--以利亞,他名字的意義是‚ 耶和華我的上帝。在王和百姓拜巴力(迦南人之神)的時代中,這名字是何等剛強的見證。他是一位行動的先知,又是一位禱告的戰士。他的勇氣、熱心和信心,工作所帶來的影響力,使他成為以色列歷史中一位奇特的人物,在那漆黑及危機的時代中,無疑是上帝所興起的一顆明星,顯出光芒和盼望。

 

6.本書從十七章起一直到王下二章,記載以利亞的傳記。‘以利亞’這名字的意義是‘耶和華我的上帝。’在王和百姓拜巴力的時代中,這名字是何等剛強的見證。他的一生可以用下列幾個名詞來說明:撒勒法、俄巴底、迦密山、何烈山、以利沙、火車火馬。在他一生的事跡中,有兩件事可以特別注意:

 

他是一個禱告的戰士;禱告對於他是能力是源頭,是成功的秘訣。他是極會禱告的一個人。他禱告:求天不下雨,(雅五17,)求寡婦的兒子活過來,求火從天降下燒祭牲,求天降雨,兩次求火從天降下燒滅亞哈謝王所差遣的軍兵都蒙上帝答應。從他求天降雨的禱告中,我們可以找出好幾個關於禱告的特點:

 

甲,憑上帝的旨意;(王上十八1;)

 

乙,專一;(雅五1718;)

 

丙,懇切;(雅五17;)

 

丁,虔誠、謙卑;(王上十八42;)

 

戊,信心。(王上十八4344。)

 

‘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雅五1718。)因此,願意上帝在教會普遍荒涼、枯乾的情形中,在我們中間興起像以利亞那樣禱告的戰士來,求上帝降下及時的恩雨。

 

以利亞的一生中亦有失敗。在迦密山上,他證明瞭耶和華是上帝,巴力是假神,又除滅了巴力的先知;此後他本應該繼續作工,帶領亞哈王及以色列百姓敬拜上帝。可是經不起耶洗別的恐嚇,(王上十九13,)他逃跑到猶大地,坐在羅騰樹下求死。(4。)上帝正要大用他的時候,他反因怕死而躲藏起來。結果上帝就另外興起以利沙來繼續他作先知。(1621。)雖然以後還有一兩次上帝藉著他向亞哈說話,可是上帝不再像以前那麼樣大用他。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列王紀上概論

 

一、書名

 

希伯來文以首句字' 大衛王' 為本書之名而不分列王紀上、下。中文依七十士譯本分為上、下兩卷,兩卷均記載猶大國和以色列國諸王的事蹟,故稱為' 列王紀'。本書已如前述,與列王紀下原為一卷,前接撒母耳記下,後及歷代志上下,全部記載大衛,所羅門與分裂以後諸王朝的史實,前後事蹟連貫,有不可分離之關係。

 

二、作者

 

本書作者不詳。猶太人的傳統以先知耶利米為作者,有的說是先知耶利米所寫,但也有人認為是文士以斯拉所作,或是一位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太人所寫。雖然我們不能斷定究竟是誰寫的,可是耶利米是本書的著者的可能性較大,因為:

 

()寫本書時第一個聖殿還在,(八8,)

 

()書中句法多与耶利米書的句法相同,因王下二十四:18-二十五:30 幾乎與耶利米五十二章完全相同。

 

三、寫作時地時間:約於主前六世紀的中葉。地點:巴比倫或埃及。

 

四、主旨

 

列王紀的作者寫下這一切史實來證明以色列民的興亡,完全繫於是否敬畏上帝,遵守上帝的律法;而一個王的好壞,並不看他的政績如何,武功怎樣,乃是看他是否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十五:11),或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十五:26)。

 

本書內容包括:大衛的晚年、所羅門的登基、聖殿的建造、所羅門的晚年和墮落、國度的分裂、猶大國王-從羅波安貣到約蘭止-的記事、以色列國王-從耶羅波安貣到亞哈謝止-的記事、以利亞的傳記。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將新約聖經「非神話化」

 

「非神話化」(Demythologizing)不是指刪除神話,丟棄神話,而是通過解釋學的活動,將隱含在神話中的真正意義解釋出來。布特曼認為聖經受當時作者所接觸的世界圖像所影響,因此若要瞭解聖經的原意,我們就必須仔細來探討聖經成文當代使用字詞的歷史、字意、社會、與宗教上的意義。這樣的聖經觀透露出布特曼認為新約聖經中的觀念並非上帝所啟示的,而是由當時的宗教與哲學借用而來。他同時也認為在新約聖經中已經正式開始了「非神話化」的工作,並引證約翰與保羅書信的部份經文作為他的立論佐證。

 

布特曼「非神話化」的工具,即是所謂的「形式批判」(Form Criticism)。這個名詞的德文原意是追溯某一個文獻中所含有的那個文學形式的歷史。文化形成了一些形式、模式、以及文學的類型,而他們的傳統就藉著這些形式、模式、或文學類型而代代相傳下去。新約作者與其他文化中的作者並沒有什麼差別,他們寫作時也採用當時的形式。布特曼認為解釋福音書時,我們一定要瞭解他們所用的形式。他們所採取的形式有比喻、格言、預言、法律、文法、故事等等。形式批判者花了相當大的功夫來判斷、分析福音書,看其中有哪些合於科學的精神,並且有存在意義與價值。不過這樣的作法似乎認為新約聖經是文化的產物成分居多。

 

我們並沒有發現布特曼有任何否定「神話」的意圖。布特曼的「非神話化」有積極的意義。他相信聖經裡面有一個要被宣揚的「福音宣告」,是不應該連同它那古老的神話背景一起被摒棄的。而「非神話化」的目的,即在將所有的神話外殼除掉,使福音宣告能對當代人說話。這和自由主義神學家想消去任何聖經中任何「神話」色彩的努力恰好是相反的。我們實在無法從布特曼的論文或是其他他的著作,中看出他與自由主義神學家蔑視所有神話的相同立場。另外,不是每個做形式批判的神學家都持與布特曼一樣懷疑聖經的態度。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