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9日 星期三

約西亞王的宗教改革:律法的重新發現與信仰的復興

 

約西亞的故事是聖經中有關復興和改革的引人入勝的敘述,主要見於列王紀下 22-23 章和歷代志下 34-35 章。約西亞在他的父親亞們被暗殺後,年僅八歲就成為猶大國王。約西亞登基期間,猶大國的靈性氛圍以普遍的偶像崇拜和不敬虔為特徵,這主要是由於他的父親和祖父瑪拿西的影響,瑪拿西引入並鼓勵了異教崇拜習俗。

 

約西亞的改革和這本書的發現

 

約西亞的統治標誌著對以色列上帝耶和華的崇拜的重大回歸。約西亞在位第十八年,在他還年輕的時候,發起了一項工程,修復耶路撒冷的聖殿,該聖殿因多年的偶像崇拜而年久失修和荒廢。在聖殿修復期間,大祭司希勒家在聖殿中發現了「律法書」(可能是申命記或整個摩西五經的重要部分)。這項發現至關重要。當約西亞讀到這本書時,他痛苦地撕裂了衣服,他為人們對律法的明顯忽視以及人們因不服從上帝的命令而面臨的憤怒而深受感動。

 

受到書中所寫內容的激勵,約西亞向女先知戶勒大求教,她預言猶大將因人民拋棄上帝和崇拜偶像而遭受災難。不過,她也表示,由於約西亞的謙卑和悔改,這場災難不會在他生前發生。在這個預言的推動下,約西亞發起了一系列改革,旨在清除猶大國的所有偶像崇拜行為。他摧毀了異教神的祭壇和雕像,恢復了逾越節的遵守,並努力在人民中重建對耶和華的聖約忠誠。

 

今天的實際功課

 

1.     上帝話語的重要性:

 

約西亞的改革凸顯了上帝話語的改變力量。當聖經在一個團體或個人的生活中佔據中心地位時,它們就有能力使人知罪並引導他們走向正義。這強調了定期閱讀聖經對於靈性指導和道德操守的重要性。

 

2.     領導與影響:

 

約西亞的例子顯示了敬虔領導力的重大影響。他願意以身作則,促進和實踐對上帝的忠誠,這對他的王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今天,各種身分的領袖——無論是在教會、家庭還是社區——都可以從約西亞的榜樣中學習積極影響的力量,以及以正直和致力於上帝原則進行領導的重要性。

 

3.     悔改與改革:

 

這個故事教導了悔改的重要性-真誠地遠離錯誤並果斷地轉向上帝。約西亞聽到上帝的道後的行動表明,真正的悔改既包括承認罪,也包括積極採取行動糾正錯誤和追求正義。

 

4.     團契在靈性復興中扮演的角色:

 

約西亞並不是獨自進行改革;祂讓整個團契參與更新他們與上帝的聖約。這強調了信仰的公共層面,集體參與敬拜、督責和靈性實踐在維持靈性活力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約西亞的故事深深植根於遵守聖經所啟示的上帝命令的必要性,它永恆地提醒我們按照上帝的方式生活的重要性、敬虔領導的影響以及共同信仰在實現積極改變方面的力量。

2024年5月28日 星期二

約西亞之死

 

《 歷代志下352027節》

3520 約西亞王為聖殿做完這一切事以後,埃及王尼哥率領軍隊攻打幼發拉底河的迦基米施。約西亞想阻止他, 21 但尼哥傳話給約西亞說:「我打的這場仗跟你猶大王無關;我不是來攻打你,而是攻打我的仇敵。上帝要我從速行事。他幫助我,你不要阻止我;不然,他要毀滅你。 22 可是約西亞堅持非打不可。他不聽上帝藉著尼哥王說的話,於是改了裝,到米吉多平原的戰場去。 23 約西亞王在戰場被埃及人的箭射中;他命令僕人說:「把我帶走吧,我受了重傷!」 24 他們把他扶出車外,放在第二輛車上,帶到耶路撒冷。他死在那裏,葬在王室的墳墓裏。所有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都為他舉哀。 25 耶利米先知為約西亞王作輓歌。直到今天,所有的男女歌手都唱這一首歌來哀悼他;這在以色列中成了一種風俗。這首歌記在哀歌集內。 26 約西亞所有的事蹟,包括他對上主的忠誠,對法律的服從, 27 和他的生平始末都記載在以色列和猶大列王史上。

 

約西亞自8歲作王以後就盡心、盡性、盡意敬拜上主,全面進行宗教改革,並按照法律書規定守逾越節。39歲時,他卻錯誤判斷,固守己見,不尋求上主,也不聽從上主藉埃及王說的話,堅持改裝赴米吉多平原戰場,企圖阻止埃及援助亞述,而在戰場陣亡。

 

約西亞宗教改革期間,巴比倫逐漸崛起,亞述則日漸式微。主前609年,埃及王尼哥計畫率兵往幼發拉底河的迦基米施協助亞述對抗巴比倫。他傳話給約西亞,商議過境以色列,說:「我打的這場仗跟你猶大王無關;我不是來攻打你,而是攻打我的仇敵。上帝要我從速行事。祂幫助我,你不要阻止我;不然,祂要毀滅你。」(3521節)約西亞拒絕尼哥的要求,並上戰場阻止尼哥從以色列過境往迦基米施。約西亞阻止埃及的戰爭行動,導致埃及軍隊延遲對亞述的援助,使巴比倫趁勢壯大,他也付出慘痛的生命代價。

 

其實,尼哥已經表明不是要跟猶大國爭戰,他只是要借境以色列去幫助亞述抵擋巴比倫,但約西亞擔心亞述復興,堅持阻止尼哥。他不接受尼哥之議,而捲入亞述、埃及與巴比倫的爭奪戰。

 

埃及人在米吉多戰役擊敗猶大國之後,勢力範圍擴張到整個敘利亞與巴勒斯坦地區,猶大國從此成為埃及的附庸國。不過,埃及控制敘利亞與巴勒斯坦的勢力,只有短短幾年。

 

埃及與亞述聯盟時,亞述的勢力已經非常微弱,其首都尼尼微城在主前612年就被巴比倫與瑪代聯軍所毀壞。即使遷都到哈蘭,哈蘭也在主前610年被攻掠。約西亞沒有尋求上主,兀自擔心埃及與亞述聯盟,會使亞述東山再起,這疑慮其實是多餘的。他執意介入戰爭,間接導致亞述在主前605年的迦基米施戰役中,被尼布甲尼撒率軍覆滅,猶大國也從埃及手中轉而成為巴比倫的魁儡國,國途沒落,終至亡國。

 

歷代志作者對約西亞之死的結論是:「約西亞堅持非打不可。他不聽上帝藉著尼哥王說的話,於是改了裝,到米吉多平原的戰場去。」約西亞王之死對猶大國是極為哀慟的憾事,英明領袖驟然身亡,也象徵著猶大國的窮途末路。

 

我們其實也常因為固執地堅持己見,未尋求上主旨意,或未細心查驗來自上主的聲音,以致判斷錯誤、行動失誤,而造成無可挽回的地步。約西亞之死,是我們最好的警惕!

猶大王約西亞重修聖殿時發現了律法書與跟耶和華重新立約

 

猶大王亞們八歲大的兒子約西亞(Josiah)繼承王位,統治期約是主前641-609年(王下21:24-23:30;代下33:25-35:27)。約西亞是猶大諸王中一個備受稱譽的君王,在他統治的二十年裏,開展了一系列的宗教改革,除掉迦南異教的邱壇,恢復敬拜耶和華。

猶大王約西亞毁了迦南宗教的邱壇,將敬拜集中於耶路撒冷。猶大先王瑪拿西和亞們一度推行的鬼魂崇拜被禁止,約西亞趕走全國的偶像祭司,禁止一切異教禮儀和淫行;又廢除在伯特利(Bethel)的祭壇(王下23:15;參 王上13:2)。他把欣嫩子谷(valley of Hinnom)中的異教邱壇徹底污穢,使異教不再恢復。以往摩洛的火祭是在陀斐特(Topheth)燃燒,如今另一種火要點燃,因為那地變為耶路撒冷的公眾垃圾焚化池。

猶大王約西亞親自監督宗教改革,當他滿意於改革了的情況後,便轉而修葺聖殿(王下22:3及下)。在重修及翻新聖殿時,大祭司希勒家(Hilkiah)發現了一卷古律法的抄本,便獻給王。當猶大王約西亞聽了書記沙番(Shaphan)朗讀出來的內容時,便為過往神的律法遭忽視而懊悔。他接受神的一番稱許後,便進行另一次更徹底的宗教改革,這次改革是以那新發現的律法書(Book of the Law)為基礎,由祭司、先知、政府官員及國家所有的資源支持推動。

猶大王約西亞和百姓跟耶和華重新立約(王下23:1-3;代下34:29-33),也就是將這卷律法書視為國家的律法。在約西亞的指導下,很久沒有遵守的逾越節亦重新依據傳統的形式慶祝,慶祝的規模之大,乃是自先知撒母耳的年日以來,從未有過的(王下23:21-23;代下35:18)。

 

猶大王約西亞的宗教改革及前朝敬拜異教神明的影響

 

猶大王約西亞不但在本國推行敬拜耶和華及遵守祂的律法,且將他的宗教改革伸展至以色列境內(代下34:6-7)。這次的宗教改革被後世的歷史學家稱之爲「621大革新」(The Great Reformation of 621),因為發生在主前621年。

 

猶大王約西亞的宗教改革是在兩項有利條件下進行:

 

一、亞述最後的統治者亞述巴尼拔逝世(約主前627年),約西亞從亞述手中奪回猶大國的控制權;

 

二、尼布波拉撒(Nabopolassar;約主前626-605年)在巴比倫登基之後,成功地反抗亞述的管轄,並於主前626年宣佈獨立。再加上這改革獲得先知西番雅(Zephaniah)和耶利米(Jeremiah)大力的支持。

 

雖然猶大王約西亞給猶大國立了敬虔的榜樣,但很多人只是礙於君王的榜樣而表面上勉強地同意宗教改革,而在他們內心卻有反感,因約西亞干預了祖宗傳下來的祭祀形式。正當先知耶利米預見國難將臨時,他深知前朝君王所種下的惡根和人民的道德墮落已深,這些宗教改革已無法挽救,也不足以使耶和華收回祂的忿怒(王下23:26)。

 

結果,不單耶利米言中,女先知戶勒大(Huldah)所預言國家的災禍(王下22:14-20)更迫近眉睫了。在約西亞時代的先知西番雅的訊息裡,已經痛斥猶大拜偶像的罪惡,眾位先知指出上帝必報應,同時亦宣告耶和華是超越任何神明及國家的。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