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日 星期日

先知書 Nevi’im


「先知書」(希伯來文:נְבִיאִים,英文拼寫:Nevi’im),紀錄歷史和先知的事蹟,共八卷書,包括「前先知書」四卷,「後先知書」四卷。

前先知書

希伯來聖經的「前先知書」共四卷,內容相等於基督徒以下六卷書:

希伯來文
סֵפֶר יְהוֹשֻׁעַ
Joshua
若書亞之書
約書亞記
若蘇厄書
納維之子伊穌斯傳

סֵפֶר שׁוֹפְטִים
Judges
列審司之書
士師記
民長紀
眾審判者傳
סֵפֶר שְׁמוּאֵל
1,2 Samuel
撒母以勒之
第一、二書
撒母耳記上、下
撒慕爾紀上、下
眾王傳一、二

סֵפֶר מְלָכִים
1, 2 Kings
王輩之第一、二書
列王紀上、下
列王紀上、下
眾王傳三、四

以上的六卷書,再加上〈路得記〉、〈歷代志上、下〉、〈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基督徒合稱「歷史書」。另見《次經》。

後先知書

希伯來聖經的「後先知書」共四卷,內容相等於基督徒以下的頭三卷書,及「十二小先知書」(the Twelve Minor Prophets)。「小知知書」指書卷字數較少,不是他們十二人的地位較低。猶太教的「十二小先知書」當作一卷書,基督徒當作十二卷獨立的書。另外,基督徒把以下頭三卷書及〈耶利米哀歌〉和〈但以理書〉合稱為「大先知書」:

希伯來文
סֵפֶר יְשַׁעְיָהוּ
Isaiah
先知以賽亞之書
以賽亞書
依撒意亞
伊撒依亞書

סֵפֶר יִרְמְיָהוּ
Jeremiah
預知者耶利未亞之書
耶利米書
耶肋米亞
耶熱彌亞書
סֵפֶר יְחֶזְקֵאל
Ezekiel
預知者以西基路之書
以西結書
厄則克爾
耶則基伊爾書

十二小先知書 (תְּרֵי עֲשַׂר)

Hosea
預知者賀西亞之書
何西阿書
甌瑟亞
彌亥亞書

Joel
預知者若以利之書
約珥書
岳厄爾
約伊爾書
Amos
預知者亞摩士之書
阿摩司書
亞毛斯
阿摩斯書

Obadiah
先知者俄罷底亞書
俄巴底亞書
亞北底亞
奧弗狄亞書
Jonah
預知者若拿之書
約拿書
約納
約納書

Micah
先知者米加之書
彌迦書
米該亞
彌亥亞書
Nahum
預知者那孚模之書
那鴻書
納鴻
納翁書

Habakkuk
先知者夏巴革之書
哈巴谷書
哈巴谷
盎瓦庫穆書
Zephaniah
預知者西法尼亞之書
西番雅書
索福尼亞
索佛尼亞書

Haggai
先知者夏佳之書
哈該書
哈蓋
盎蓋書
Zechariah
預知者西加利亞之書
撒迦利亞書
匝加利亞
匝哈里亞書

Malachi
先知者馬拉記之書
瑪拉基書
瑪拉基亞
瑪拉希亞書

妥拉 Torah


「妥拉」或音譯「托辣」,又稱「律法書」(希伯來文:תורה,英文拼寫:Torah)

「妥拉」內容與基督徒稱的「五經」(Pentateuch)、「摩西五經」或「梅瑟五書」(the Five Books of Moses)相同。

傳統認為「五經」的作者是摩西(梅瑟),不過聖經從沒有說「五經」中每個字都是他寫的;聖經只是說,神與人立約後,摩西把神的話(words)和典章(laws (NIV), ordinances (RSV, NASB, MEV), statutes (ISV), rules (ESV))都告訴人民,然後寫下,見〈出埃及記24:3,沒有說明筆錄的字數或篇幅。幾十年後,摩西在摩押(Moab)把律法寫出來,交給祭司,由他們放在約櫃(the ark of the covenant)的旁邊作保存,之後摩西便死了,此事在〈申命記31:924-26 中記載。至於約櫃裡面,則只有兩塊石版,就是神與人立約時,摩西在何烈山(Horeb)所放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東西(列王記上8:9)。「五經」有多少內容是摩西寫的?其餘部份,是誰寫的?何時寫的?這些問題,不在本網站討論,詳見〈本網站不討論的問題〉。

「妥拉」或「五經」的名稱如下:

希伯來文
בְּרֱאשִׁית
Genesis
神造萬物書
創世記
創世紀
起源之書


שְׁמוֹת
Exodus
出以至百多書
出埃及記
出谷紀
出離之書
וַיִּקְרָא
Leviticus
論利未輩之書
利未記
肋未紀
勒維人之書

בְּמִדְבַּר
Numbers
數以色耳勒子輩之書
民數記
戶籍紀
民數之書
דְּבָרִים
Deuteronomy
摩西復示律書
申命記
申命紀
第二法典之書
































舊約聖經由來


    《舊約》的內容與猶太教的《塔納赫》(或譯作《泰納克》)相同,基督徒稱之為《希伯來聖經 (Hebrew Bible),視之為神透過猶太人所完成的,見〈羅馬書〉3:1-2,保羅說神的「聖言」或「神諭」交託或托付給猶太人。不過,猶太教卻不相信耶穌是神,所以也沒有所謂「新」或「舊」之分。因此《舊約》只是基督徒用的名稱,猶太教就只有《塔納赫》。

《塔納赫》的內容

《塔納赫》(希伯來文:תנ״ך‎,英文拼寫:Tanakh)當中的TNK,便是指 Torah (תּוֹרָה,妥拉)Nevi’im (נְבִיאִים,先知書)Ketuvim (כְּתוּבִים,文集)三個部份,共24卷。基督徒稱的《希伯來聖經》,內容相同,但把〈撒母耳記〉上、下卷,〈列王紀〉上、下卷,〈歷代志〉上、下卷,都分別當作兩卷計;〈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又分開當兩卷計;「十二小先知書」也分開當作12卷計,所以總共計作39卷了。把經文分為三類,主要是把內容或文體分類,而不一定可對「舊約聖經由來」這個問題提供線索。

    古代沒有印刷機,抄寫古籍過程艱苦,每篇著作都必定廣泛被認為具價值,才會製作和保存大量抄本。從時序看,並非先有24卷書被定義為「正典」,才開始有人抄寫。

    「正典」共24卷書,這個數字首次在次經〈以斯得拉二書〉(2 Esdras) (或譯〈以斯拉續篇下〉、〈厄斯德拉後書〉,又稱〈以斯拉四書〉、4 Ezra)出現,該次經的成書時間約在公元100(EB, 2013, Biblical literature),雖然內容是傳奇故事,但清晰提到24卷書是神聖的。

    當然,這不是說所有書卷都遲至公元100年才取得權威地位;相反,《撒馬利亞人五經》(Samaritan Pentateuch)可以間接證明,「摩西五經」早在公元前五世紀尼希米時期撒馬利亞人分裂出來前,甚至更早,已經被視為神聖。至於先知的著作和〈詩篇〉,也較早取得權威地位,例如〈路加福音〉24:44記載耶穌復活後向門徒顯現及說話,提及「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代表後兩者的地位在耶穌時代已經可與「摩西五經」併排。

    早於公元前132年,在〈便西拉智訓〉(Wisdom of ben Sirach / Ecclesiasticus)的序言,便已經指出,《塔納赫》分為三部份的證據,是:「律法書、先知書、和接著的其他書卷」。〈便西拉智訓〉是次經,約在公元前180年成書,作者是便西拉(Jusus ben Sirach),而序言是他的孫子寫的。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