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4日 星期六

腓立比書之作者與寫作日期和地點

. 作者

腓立比書像哥林多後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後書,和腓利門書一樣,是以保羅和提摩太的名義發出的。然而,提摩太的名字出現在這些書信的開頭,可能只因他是保羅的書記,而並非在著作上曾有任何重要的參與。

. 寫作日期和地點

  雖然我們很清楚保羅是在監獄中寫作此書(1:1213),但卻不知道當時他被囚禁在哪裏。最大的可能性是羅馬,若是這樣,便是在主後62年左右。

然而,有些人認為四章16節和二章2526節所暗示的旅程,使羅馬這遙遠的地方顯得不甚可信(腓立比人聽聞保羅被下監,便派以巴弗提把禮物送給保羅;以巴弗提在羅馬聽聞腓立比人知道他病了)。因此,另一些建議的地點是以弗所(約主後55)和該撒利亞(約主後58)。我們知道保羅曾在該撒利亞遭監禁(23:33-35),若本書是在那裏寫成,則很難解釋「在該撒家裏的人特特地問你們安」這句問安語,雖然名字剛巧相似。以弗所與腓立比較接近,可以容易解釋人和物的來往和交換,但使徒行傳並沒有記載保羅曾在那裏被囚禁,若依這說法,我們就要假設路加在使徒行傳十九章的記載不完全,也許保羅在當時的暴亂中受到軟禁的保護(參徒19:3031),但這種監禁並不會使保羅擔心「離世與基督同在」的時候已到(1:23)。在寫這信的時候,他顯然是面臨一個足以把他置諸死地的控訴。

  傳統所指出的地點似乎是最令人滿意的,尤其是當我們想起保羅在羅馬被囚最少有兩年之久(28:30 ),而羅馬與腓立比之間的路程約需3星期。


以弗所書論及上帝、耶穌、聖靈之經文




     /  身  
  
 
 
 
 
 1. 是我們的父
  1:2
 2. 曾賜給我們各樣福氣
  1:3
 3. 曾在創世前揀選我們
  1:4
 4. 有豫定的旨意和行事的計劃
  1:8-9
 5. 是賜人智慧之靈的上帝
  1:17
 6. 能照明人的心眼
  1:18
 7. 所顯之能力無限
  1:19-20
 8. 有豐富的憐憫和恩典
  2:4,7
 9. 使我們死而復活
  2:5-6
 10. 是屬靈大家庭的家主
  2:19, 3:14-15
 11. 是成就我們所想所求的上帝
  3:20
 12. 是新人所肖像的上帝
  4:24
 13. 是信徒當效法的
  4:32, 5:1
 14. 是各樣祝福的源頭
  6:23

 
 
 
 
 1. 是上帝的愛子
  1:6, 4:13
 2. 是在創世之先與父同在的
  1:4
 3. 是用寶血救贖我們的主
  1:7; 2:13,16
 4. 是為我們道成肉身的主
  2:15
 5. 是獻上自己為祭的
  5:2
 6. 是由死復活的
  1:20, 2:6
 7. 是超升高天的
  1:20-22;2:6;4:8,10
 8. 是賜下各種恩賜的
  4:7-8
 9. 是教會的元首
  1:22-23;4:15-16;5:23
 10. 是教會全體的救主
  5:23
 11. 是靈宮的房角石
  2:20
 12. 是住在信徒心裡的
  3:17
 13. 祂的愛是莫測高深的
  3:19
 14. 是充滿萬有而充滿教會的
  1:22-23

 
 
 
 1. 是主所應許的
  1:13
 2. 是信徒的印記和得基業的憑據
  1:14
 3. 是智慧啟示的靈
  1:17
 4. 是引人到父面前的
  2:18
 5. 是使人明白福音的奧秘
  3:5-6
 6. 能使人心裡力量剛強起來
  3:16
 7. 是賜信徒合而為一之心的
  4:3-4
 8. 是為犯罪信徒擔憂的
  4:30
 9. 是願意充滿信徒的
  5:18

 

以弗所書內容摘要

 1. 中心思想

以弗所書的中心思想是萬物要在耶穌基督裡同歸於一。如果你體驗過人與人之間的分隔以及它所帶來的摩擦,例如男女,階級,種族,國家等等,可能你就能體會到「同歸於一」和「和好」有多寶貴。但是人類要合一,這個理想要達成談何容易?人有種族、語言、文化等背景的隔閡,經常容易起衝突,這是人類漫長的歷史所證明的 。以弗所書最主要在告訴我們,這個理想只有在耶穌基督裡可以達成。可能保羅來到羅馬,看見羅馬帝國的統一和秩序,思想到人類合一的理想,才刺激他寫下以弗所書這樣的著作。

2.      教義性真理:教會論

本書思想高超,文字豐富,獨具一格,也是保羅書信中最深奧的一卷。書中不斷出現詩歌形式的教義(1:3-12, 20-23; 2:4-10, 14-18),使全書充滿讚美、禱告的莊嚴氣氛。

保羅在以弗所書前三章闡明教義性的真理,指出人唯有在基督裡先與上帝和好,與其他人的藩籬才能消除。第一章,他的重點在上帝的揀選、上帝的榮耀;第二章談到「你們」,也就是在耶穌基督裡被贖的眾信徒;第三章談到「我保羅」,我的職責就是作福音的職事,傳揚福音的奧秘。

以弗所書有名的地方在於保羅的「教會論」。教會原文的意思就是被呼召出來的一群人,教會就是那些在耶穌基督裡蒙救贖、與上帝和睦的人同歸於一的縮影。上面所說人類的合一,就是在教會中達成的。外邦人在此與猶太人一起領受上帝的恩典,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弗 3:6),這是上帝的奧祕,是上帝從創世以來在基督耶穌裡所定的旨意;上帝的智慧在此得以顯明(弗 3:10),上帝也因此在教會中,在基督耶穌裡得榮耀(弗 3:21)。


3.      保羅用三種方式來比喻基督和教會的關係

1)   頭和身體:基督是教會之元首,是萬有之首;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弗 1:22-23、4:12, 15-16)。

2)   房角石和房子:保羅說,「你們」被建造成為主的聖殿,成為上帝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而耶穌基督自己是房角石,也就是房子最重要的奠基石(弗 2:19-22)。

3)   丈夫和妻子:保羅在談家庭生活,論到丈夫和妻子的關係時,用基督是教會的 頭來作比方。妻子要順服

   丈夫,像教會順服基督;而丈夫要愛妻子,像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弗5:22-33)。

教會最主要的功能在於:「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 4:12-13) 換句話說,一個信主的人,有了耶穌基督的新生命以後,他需要在教會中繼續成長;教會中各種不同職份的人就是為這目標而有的。一個人慢慢長成以後,他就不會再被異教之風所搖動,全體教會也會一起增長。  

4.      提到信徒所蒙的恩典。信徒在耶穌基督裡得到:

1)   上帝所賜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弗 1:3)

2)   得蒙揀選(弗1:4)

3)   得到兒子的名分(弗 1:5)

4)   蒙救贖(弗 1: 7a )

5)   罪得以赦免(弗 1:7b)

6)   明白神旨意的奧秘(弗 1:9)

7)   得了基業(弗 1:11)

8)   領受聖靈為印記(弗 1:13)

9)   得以親近上帝(弗 2:13, 3:12)

10)      與聖徒同國,成為上帝家裡的人(弗 2:19)

11) 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弗 3:6)

    這一切,都是上帝所賞賜的:「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 2:8-9) 這一切,實在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弗 3:20)。面對這樣的恩典,保羅禁不住要發出讚美。

  作為耶穌使徒、福音執事的保羅,他為眾聖徒的禱告,令人印象深刻。在以弗所書1:15-23,他求天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他們,好叫他們真知道祂、認識祂的大能大力;在3:14-19 他又禱告,求天父藉著祂的靈,叫他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住在他們心裡,他們的愛心得以有根有基。保羅實在是一個禱告的人。

5.      信徒生活實踐

  以弗所書可以大致上這樣區分:前三章是教義性的,論及教會以及信徒在基督裡所得的豐盛,後三章是實踐性的,論及信徒在基督裡的行為。

  其實在以弗所書 2:10,保羅就說了,「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這就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召我們的目的。因此在以弗所書第四章開始,保羅勸勉信徒,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 4:1)。他舉出許多例子來說明,要他們如何脫去行為上的舊人,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 4:22-24)。舉凡「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等(弗 4:2-3),都是屬於新人的範疇,至於「說謊、偷竊、講污穢言語、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淫亂、貪婪」等(弗 4:25-31),則屬舊人範疇。

  值得注意的是,保羅在這裡提到基督徒家庭生活倫理,論到作兒女的當如何,作父母的當如何,作僕人的當如何,作主人的當如何,作妻子的當如何,作丈夫的當如何。許多人喜歡這段經文,可是卻替別人來讀:作父母的喜歡讀作兒女當如何那一段,作兒女的喜歡讀作父母當如何那一段;作妻子的最愛讀作丈夫當如何那一段,作丈夫的最愛讀作妻子的當如何那一段。如果我們能夠注意自己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而不去要求或期待另一方如何對待我們,家庭必能和諧,家中的成員亦能逐漸成長。以弗所書 6:7 特別提到,這樣做好像是在服事主,而不像服事人;凡事都是為主而做,必蒙主賜福。

  最後,保羅要信徒穿戴上帝所賜全副軍裝,來抵擋魔鬼的詭計(6:11-17)。保羅在羅馬城裡看到許多羅馬兵,事實上,看守他的就是羅馬兵。見到他們訓練有素的樣子,保羅想到基督精兵應該有的模樣。

保羅與以弗所教會

   以弗所位於愛琴海的東邊,是羅馬帝國東西交通要道,海陸貨運的轉運站,因此人口密集,商旅不斷,至為富庶。城內有一個可容兩萬四千人的露天大劇場,還有號稱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亞底米神廟(傳說廟內的亞底米女神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以弗所人就以女神的看管者自居),並有推喇奴講學用的廊院。以弗所人的經濟,文化,宗教活動於此可見一斑。但是以弗所巫術盛行,寫有咒語的書被認為具有消災、醫病、趕鬼的能力,因此有人願意出高價收購。

  保羅在他第二次宣教旅途回程途中曾經路過以弗所,當時他未多逗留,只留下百基拉和亞居拉夫婦在那裡工作 (徒 18:19),時間約為公元 51-52 年。這是保羅第一次訪問以弗所。他離開以後,有亞歷山大人亞波羅前來這裡講解聖經,教訓人有關耶穌基督的事(徒 18:24-28)。

  保羅第二次訪問以弗所是在他第三次宣教旅途時,他在這裡住了三年多,發生了幾件重要的事(徒 19:1-41, 20:31):

1. 在推喇奴的學房保羅講論真道,叫亞細亞全省的人,無論是猶太人,或是希臘人,都聽見主的福音。信主的人願意把過去所使用的邪書通通燒掉,這些書的價值超過五萬塊錢。以弗所人聚集在當地最有名的露天劇場,全城幾乎起暴動。這是因為保羅所傳的福音使以弗所城的亞底米女神威容失色(徒 19:27),銀匠底米丟發現發財的生意受影響,因而聚眾鬧事。

2. 這是公元 53-56 年間的事,保羅在以弗所完成哥林多前書,對他在第二次宣教旅程所建立的哥林多教會有許多的勸勉。保羅離開以弗所以後,就到馬其頓(省)探望教會,又到希臘住了三個月。後來由於他一心一意要趕回耶路撒冷,所以在路過米利都時,就請以弗所的長老前來,勸勉他們,與他們話別,而沒有再繞到以弗所去(徒 20:17-38)。回到耶路撒冷,保羅就被捕了,接著被遣送到凱撒利亞和羅馬去,以弗所書就是保羅在羅馬坐監時寫的。

3. 提摩太前書 1:3 提到,保羅和提摩太後來曾經再度訪問以弗所,這是保羅在羅馬出監牢以後的事,當時約為公元 62-64 年。根據教父們的傳說,使徒約翰晚年在以弗所牧養教會,教會一切可以說都上軌道,唯一的問題是信徒失去了起初的愛心(啟 2:4)。

以弗所城現在只是一片海灘,船隻無法停泊。昔日雄霸一方的以弗所海港,現在只是一個「長滿蘆葦的湖沼」。


以弗所書收信人

   本書雖被稱為以弗所書,但是關於收信者是誰,學者們有一些討論。照上面所述,保羅在以弗所工作了三年,和以弗所教會應該有十分親密的關係,但是本書信的內容顯示,保羅好像並不認識收信者。他說,「我既聽見你們信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 ……」(弗 1:15)

 又說,「諒必你們曾聽見上帝賜恩給我,將關切你們的職分託付我 。」(弗 3:2)

他在勉勵收信者要效法基督、在行為上要改換一新時說,「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弗 4:21)

這些語氣聽起來好像保羅並 未親自將福音傳給他們。在本書信中保羅沒有用「親愛的弟兄」或「忠實的弟兄」,也沒有提到他在以弗所的工作,更沒有個人問安,再加上有一些可靠的抄本在以弗所書1:1 並沒有「在以弗所」等字,而早期教父在引用本書時亦無上述字眼,因而引發以下兩種說法:

1. 以弗所書原先是寫給老底嘉教會的信(西 4:16),以弗所持有一份抄本,後來老底嘉教會出了一些問題,可能因地震而失去一切文獻,或是因為教會不好而被除名 (啟 3:14-22),以致於這一封信只在以弗所保留。

  當然,歌羅西書 4:16 所提到的給老底嘉教會的信也有可能是另外一封,保羅要他們交換看,但早期學者馬吉安所編錄的正典目錄中,以弗所書信被稱為老底嘉書信,因此上面所說「以弗所書原先是寫給老底嘉教會的信」的看法就有不少人支持。

2. 這是保羅寫給亞西亞省眾教會的書信,抄有多份,在各教會流傳。以弗所書 1:1 收信者的地方留白,以便填入收信教會的名稱。由於以弗所是亞細亞省的中心,所以本書信就被掛上其名。



以弗所書作者


   以弗所書也是監獄書信之一,是保羅第一次在羅馬坐監時寫的,時間約為公元 61- 62 年。使徒行傳 28:30提到,保羅在自己所租的屋子裡住了兩年多,使凡見他的人都得聽福音。有人從亞細亞、馬其頓前來探望他,他就託他們帶信給他從前所建立的教會,鼓勵他們在主裡堅固。

  保羅在此自稱為帶鎖鍊的使者(弗 6:20),由於本書和歌羅西書都是由推基古帶信(弗 6:21-22,西 4:7-9),內容又有許多地方相似,一般相信,這兩卷書約為同時間完成。腓利門書也是這時寫的,當時保羅已經有獲釋的盼望(門 22),可見他被囚已經有一段時日了。這三封信與腓立比書合稱為「監獄書信」。教會傳統將它們列為保羅第一次被囚於羅馬時的作品。

  曾有學者反對本書的作者為保羅,理由是以弗所書的用字、寫作型式和保羅其他書信不一樣,以弗所書每一句話都很長,摩法特(Moffat)說,保羅其他書信的用字通常像瀑布,像急流,而在以弗所書,我們所見到的卻像小溪,像緩流。

巴克萊(William Barclay)卻認為,用字和型式的不同,不足以反駁作者為保羅。偉大的作家都會因為情況,目的不同而採用不同型式來寫作,莎士比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保羅其他書信多半是在宣教旅途中,為應付教會遇到的問題而寫,語氣當然比較急促;監獄書信則不然,他有比較充份的時間來思考,整理,因此寫作風格自然不同。


以弗所書之目的

以弗所是基督教在地中海最重要的基地之一,主要成員以外邦信徒為主。

本卷書信與保羅所寫的其它書信不同, 不是針對謬誤和異端作澄清, 而是要擴展信徒的視野,從上帝對全宇宙之計劃的大框架,來看猶太人和外邦人的關係,雙方因同樣相信耶穌基督而結合在一起,都是真以色列的成員。

並申論應當怎樣活出基督徒的行為,被稱為「保羅思想的精華」。使他們能更了解上帝永恆的計劃和恩典的奧秘,為要「安慰你們的心」(六22)。

因為當時的人多半相信,世界是由靈界的勢力所掌握,因此盛行法術、星象、宗教儀式來控制靈界 ,也因此對基督的福音構成挑戰。

內容包含基督裡的恩典、猶太人和外邦人組成的教會、聖靈的能力和恩賜。



羅馬書寫作的地點與時期

    羅馬書是寫給羅馬城教會的一封信。

聖經學者相信本書是保羅在第三次旅行佈道時寫的。在這次行程中,保羅一共寫了三卷書,按次序為: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和羅馬書。

    羅馬書十五章25節說,保羅預備將馬其頓亞該亞教會為耶路撒冷有需要的聖徒作的奉獻送去,所以這時他正在預備往耶路撒冷去。在哥林多書信裏,保羅勉勵他們把這些捐預備好,他去的時候可以把錢送去(林前16:1起;林後9:1起),現在這筆錢預備好了,保羅就要往耶路撒冷去。

    第三次佈道旅程中,保羅亞西亞以弗所城住了大約三年,寫了哥林多前書(參林前16:8)。離開以弗所後,他從特羅亞來到馬其頓(徒20:1-3;林後2:12-13),就在馬其頓某地寫了哥林多後書。

寫羅馬書時,保羅是住在一位叫該猶的信徒家中(16:23)。大概是保羅曾給他施洗的哥林多人(林前1:14)。所以羅馬書應該是寫於哥林多城。
  
    大多數的學者(F. F. Bruce, Lightfort, 馬有藻)認為成書時間,應為主後56年十二月至57年二月之間。


在基督裏的意義

(以弗所書1-2)

相信這是一封保羅比較晚期寫的書信,沒有了像早期常為「因信稱義」的辯駁語氣,反而多次提出了「在基督裏」的神學意義。

一開始,保羅就指明信徒是「在基督裏有忠心的人」(1:1),然後說明他們都是「在基督裏」獲得各種天上的屬靈福氣(1:3-12),這些福氣可憑聖靈這印記証明我們是獲得了(1:13-14)。

這些福氣的基業是基督作成的,是何等的豐富。今天基督藉著復活使萬有都服在他的腳下。

另外,我們過去是悖逆的,隨從肉體去行,也死在過犯中,如今「在基督裏」得蒙救贖,並且這工作本是在基督裏作成的(2:1-10)。

過去我們是外邦人,與基督無關,如今「在基督裏」可以與衪親近,也與猶太人合一了,並且也是與上帝和好了(2:11-18)。


歌羅西的教會

    歌羅西位於亞西亞省的呂加斯山谷,在以弗所東方約一六零公里(一百英里)處。昔日為弗呂家的重鎮,但至新約時代已經沒落,鄰近的老底嘉與希拉波立(四13)的重要性都駕乎其上。

    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曾在以弗所停留了三年,使一切住在亞西亞的人都聽見主道 (徒19:10;20:31)。 但歌羅西教會的始創人不是保羅(2:1), 而可能是以巴弗 (1:7;4:12-13)。這是一個外邦人佔多數的教會(1:27;2:13;3:7)。保羅雖未訪問過他們,但與教會的關係非常密切(1:3,9;2:1)。

  背景欲確定哪些異端邪說曾滲入歌羅西教會,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原因並非材料太少,而是太多太雜之故。從史料記載可知,一世紀流傳在羅馬世界的各種信仰和教派多如牛毛,小亞細亞則尤是各種宗教滋生蔓衍的沃土,以一身而奉多教者不乏其人,將各種宗教思想和實踐混而事之的風氣也很普遍。當時的基督徒大部分難於擺脫這種傾向的影響。

  歌羅西的異端邪說保羅對滲入歌羅西教會的異端邪說並未加以細分,而僅就各種問題作出回答。因此,現今的歌羅西書讀者需根據保羅的評論而將當時虛假的教導予以復現。

  一些學者以為當時的異端邪說多出自所謂「靈肉二元論」,稍後希臘和東方的諾斯底教派均有此特點。諾斯底派認為物質都是罪惡,只有擺脫物質才能達至善境;另有一些學者根據保羅反對克守某些飲食律例及節日、安息日、割禮的戒律,而認為滲入基督教會的偽說是出自猶太教的信仰。有鑑於當時盛行著多說合流的傾向,我們認為以上兩種觀點都是正確的。

  保羅將異端邪說歸結為克守人間傳統的「理學」(2:8)。他為歌羅西信徒的祈禱(1:9-11)和對他們的訓誨,均可顯示他是在辯駁一種觀念,以為某種「理學」能使某些人得到神奇的「靈智」。其實,保羅指出,這理學的基礎不過是「世上的小學」而已。

  那麼,何謂「世上的小學」呢?有兩個主要的解釋可互為補充。一說以「小學」的基本意義是「一系列的事物」(如字母表中的字母),稍加引伸,可指事物的基本原理,如希伯來書五章12節所謂「神聖言小學的開端」。另一說以「小學」是指早期希臘人認為組成世界的空氣、水、火、土等四元素。

保羅用於評說歌羅西異端邪說的那些用語,早在主前一世紀的一篇論及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門徒的希臘語文章中即有所見。文中說,諸神派使者將靈魂攜入世界諸元素之中。元素中以水為至高,土為至低,純淨的靈魂附於高等元素,否則,即附於下等元素。人類惟有藉自我否定和特定的崇拜儀式才能「淨化」自己的靈魂。居於最高空中的日月星辰是掌握人類命運的眾神;圍繞世界的大氣中也佈滿可敬畏的神靈。世界的元素與諸神靈聯合,操縱人的命運。人類卻可借助於「靈智」和宗教儀式,不僅可擺脫神靈操縱的命運,更可左右神靈,以求己福。

  總而言之,所謂「世上的小學」,既可指宗教的根本教訓,也可指宇宙間的神靈。從歌羅西書的表述來看,當以後者為宜。保羅在書中明確指出,基督在十字架上已勝過那些靈界執政者的權勢,並把他們暴露在萬民面前(2:15)。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統御者是基督,而不是那些神靈(1:16-20)。上帝本體一切的「豐盛」都住在基督裏面,而不屬於遙不可及的神靈(1:19,2:9)。靈界的一切權能都在基督之下(2:10),也是因基督才存在(1:16)。「敬拜天使」(即敬拜空中的神靈)是愚不可及的惡行,必招致嚴重的惡果(2:18)。


歌羅西書的寫作日期和地點

   

歌羅西書的寫作年代需根據保羅被囚禁的地點而定。



傳統上,學者們以為四封「監獄書信」均作於羅馬。根據這個觀點,歌羅西書自當作於主後60至62年之間。



  據使徒行傳記載,保羅繫獄之地有腓立比、該撒利亞、羅馬三處。保羅寫哥林多後書是在囚於該撒利亞和羅馬之前,且從該書可知,那時他已坐牢多次了(林後11:23);而囚禁之地至少有以弗所(徒十九,二十;林前15:32;林後1:8-10)。



今日愈來愈多學者主張保羅的4封監獄書信當作於以弗所。如果此見不謬,歌羅西書的寫作時間當在主後52至55年。



以弗所說較適用於腓立比書,羅馬說則更合於腓利門書、歌羅西書和以弗所書所提供的情況。所以,我們仍以歌羅西書作於主後60至62年之間為宜。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