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

猶大書之主旨要義

 

          猶大書的主題是要為信仰真道竭力爭戰。屬世的爭戰,有防守和攻擊兩方面;屬靈的爭戰,則有認清敵人和建立自己兩方面。我們若要在信仰真道的爭戰上得勝,消極方面,須清楚認識異端假教師的性質、作法和結局,以他們為鑑戒;而積極方面,則須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愛中,其要領有三:

  (1)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

  (2)在聖靈裏禱告;

  (3)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

帖撒羅尼迦後書重要教訓

 

  一、帖前保羅是論到「主必然要再來」﹙帖前4:16﹚。

在帖後保羅是論到──「要工作並忍耐等候直到祂的再來」﹙2:2; 3:5,6,13﹚。

  二、在本書中保羅舉出,主的日子來到以先必有的預兆。

  1.必有逼迫患難臨到﹙1:4-10﹚。

2.必有異端邪說﹙2:2﹚。

3.必有離道反教的事﹙2:3﹚。

4.必有「那大罪人─沉淪之子」起來敵擋主(2:3,4)。

5.必有撒但的運行,行各樣的異能神蹟和一切虛假的奇事﹙2:9﹚。

  三、如何預備迎接主的再來

  1.站立得穩,堅守真理﹙2:15﹚。

2.將主的道快快的傳開﹙3:1﹚。

3.為主的僕人多多禱告﹙3:1,2﹚。

4.忍耐等候﹙3:5﹚。

5.按規矩過聖潔的生活﹙3:6-12﹚。

6.努力行善,不要灰心﹙3:13﹚。

7.扶助軟弱的肢體﹙3:14,15﹚。

進入會堂的規則

 

      傳統上,進入會堂禱告,要有整潔的儀容,必須洗手,鞋不可帶有污泥。

      在衣著上,按邁蒙尼德的傳統,進入會堂崇拜者須穿上最好的服飾,以示敬重會堂的神聖莊嚴,準備自己迎見上帝,並且要蒙頭。

      蒙頭的起源無法查究,其意義主要是表示敬畏的心。

猶太會堂

   黨派、會堂的興起  , 會堂是宗教場所  , 會堂的起源  , 會堂是宗教場所  ,

    黨派及會堂的興起與彌賽亞的盼望  , 會堂建築 , 約櫃 , 誦經壇 ,

    社區中心  , 祈禱  ,  進入會堂的規則 ,

祈禱

 

  禱告是與上帝相交的途徑,猶太人藉禱告表達願望、痛苦、愛慕,並相信音樂能幫助表達心中的禱求。

  單用字句並不足夠,音樂的力量是人所共知的,因此許多會堂內的禱文皆配有傳統的音韻;在節期中的特別禱文皆有獨特的韻律。

  阿甚肯納茲、塞法迪和別些東方猶太社群有不同的音韻唱頌禱文。在改革派和保守派會堂中有樂器伴奏(尤其是管風琴),但正統派反對用任何樂器,其根據來自安息日和節期的規例,因為按拉比的律例,安息日和節期禁止使用任何樂器,並且因為基督教普遍用管風琴作崇拜,正統派認為在會堂內使用風琴是仿效別的宗教。

社區中心

       雖然會堂是一個供猶太人集體禱告的地方,它也發揮聯繫社群的作用。許多猶太會堂舉辦不同的活動,包括社交、教育和慈善項目,藉此促進猶太人彼此的關係,鞏固猶太身份的認知。

誦經壇


 

約櫃

      按猶太會堂一般標準,約櫃必須置在東面的牆上,原因是崇拜者須向耶撒路冷禱告,但若有其他原因,約櫃不在東面的牆上,當會眾禱告時,仍須面向約櫃。

      《塔木德經》形容約櫃是一個盒或櫃,可見在早期《托拉》經卷是安放在一個可移動的櫃內。

      《密西拿》提及,古時在禁食的日子發出為乾旱求雨的特別禱告時,約櫃會被抬到市集去。但約櫃被固定安置於會堂內已是多個世紀的做法,由於出埃及記提及存放約櫃的至聖所入口有一帳幕(出廿六31~33),在阿甚肯納茲會堂的約櫃前多設有一布簾,用來遮蔽約櫃;在塞法迪會堂則把布簾設在約櫃的門後,當約櫃門打開時,經卷仍被遮蔽著。

      許多會堂的約櫃上,皆設置刻有十誡的兩塊法版模型。

會堂建築

 


    猶太典籍並沒有絕對規定會堂的建築規格,但會堂在設計上有數個基本元素,其一是會堂內東邊的牆需設有約櫃,用來安放《托拉》經卷,其二是需有一個平台稱為誦經壇(Bimah),讓人站在其上朗讀《托拉》,其三是會堂需設有玻璃窗,至於會堂的形狀,《塔木德經》並沒有明文規定。

    從中東多處考古發掘中找到的古代會堂皆為長方形,會堂的入口向著耶路撒冷,因此在會堂禱告須面向耶路撒冷時,會眾是面向會堂的入口。古代會堂與現今會堂顯著不同之處,在於約櫃並不是固定於牆上,而是按時被抬進會堂。另一不同之處是古時的會堂並沒有為婦女而設的特別間格或上層廊座。

    有以色列學者指出,早期的會堂並沒有男女分坐的情況,並且面積很大,可容納許多人在內崇拜。

    《塔木德經》記載,古時在埃及亞歷山大城的會堂很大,聚會時有會眾離誦經壇太遠,聽不到在壇上的人發出的祝禱,以至未能回應說“阿門”,故此,當時會堂有指定的人在適當的時候搖動旗號以作提示。

 

會堂是宗教場所

 

      會堂又名禱告之所(Bet ha-Tefillah)。

       《塔木德經》規定猶太人最神聖的禱文和頌歌,如《卡迪什》(Kaddish)和站立禱文(Amidah),誦讀《托拉》和《亞倫的祝福》,均需要十名成年男士在會堂內進行,稱為主禮組(minyan,非正統派允許成年女士參與主禮組)。

      拉比十分重視集體禱告,故此指出:「一個男士的禱告,只有在他與會眾一起時才會蒙上帝垂聽。」

      有另一個出於《塔木德經》 的講法:「當這十人聚在一起時,上帝的榮光早已在會堂內等待和歡迎他們。」

      因此,猶太傳統十分看重公禱。有拉比指出,人常受周圍的環境和身邊的人群所影響,當單獨禱告時,禱告固然十分有價值,但若聚集一起會互相激勵,以至個人能有特別的靈感和更能集中禱告。

      因此公禱的自私成分較少,在與會眾一同禱告時,猶太人祈求上帝不只幫助個人,也為全會眾代求。實際上,每一個正式的猶太人禱文是用“我們”而非單數的“我”。

會堂的起源

 影像影像影像 


       無法確定會堂何時出現,但有猶太學者推論會堂源自早期在「巴比倫被囚」的時代,猶太人聚集禱告和研究聖經的地方,但在第二聖殿期的猶太文獻中,只有極少的資料支持會堂的存在和運作。

      較為可取的意見是在公元70年聖殿被毀後,當時,聖殿以外的禱告和研經場所取代了聖殿的 宗教地位,從此會堂成為猶太人的宗教和社群的中心。

      會堂的名稱沿自希伯來文Bet ha-Knesset,意為“聚集的房屋”,當譯成希臘文時,便成為現今會堂的英文名字synagogue。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