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

基層詮釋經文例子:太5-7章(登山寶訓)


* 太5:1-16:善行的生命本質
  
在現實社會中,虛心(靈裡貧窮)、哀慟、溫柔、飢渴慕義、憐恤、清心、使人和睦等這些那麼“高調”的生命本質的價值,大都得不到一般人的肯定。有上述氣質的人,在現實世界中很難「撈得起」;但是基督卻肯定這些生命氣質,並宣告天國是屬於這些基層人仕。在現實生活中,人看人是看外貌,也“看死人”,人的價值取決人有多少的「物質擁有」及「外在才能」。這造成基層人自卑感和自我形像偏低。常嘆「工字不出頭,出頭就歸土」。可是基督的宣佈,卻肯定了他們的價值。

  在基督未出現之前,基層人士不會意識到,天國是與他們有分。他們在許多限制中生活,自覺靈性和物質都貧窮,即使擁有也很快的就“玩完”,只好自我安慰“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也為社會的罪惡哀慟,但是他們的本質是溫柔、謙和、飢渴慕義,所以遇上基督自然會追隨基督,基督是他們最“崇拜”的。

  基層人在世上是平凡的,可是因為跟隨了基督卻不是平凡的。基督形容他們為「鹽」為「光」。他們雖不被世人重視,但是只要他們投入社群中「溶解」和「燃燒」,就會發揮生命的光輝。

* 太5:17-48:善行的生命標準

  基督用六個對句:「你們聽見有話說只是我告訴你們」來表明衪對善行有更高的量度標準。從這些對句中,看出基督不單以人外在的行為作判斷,更要按照內在動機審判。這種內在的心才是基督所看重的,並不是世俗的人所看重的外表。也就是說,一個人有沒有“料”是在內心。例如,內在淫念的不斷儲蓄,就會產生姦淫行為。基督更要求跟隨者徹底對付內心的惡念。要有「挖眼斬手」的決心。香港社會形形色色,地少人多,生活爭競大,道德標準低,大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基層社會更是充滿色慾引誘;三級色情電影、畫報、色情架步、包二奶婚外情等等事觸眼可及。基督的標準正好可對抗這些引誘。

  另外,基督教導心中常存「愛的寬恕」,並不是「有仇報仇」(以牙還牙)式的公平。

* 太6:1-34:善行的生命能源
  
施捨、禱告、禁食,是猶太人的三大善行。可是他們的善行動力是來自「自我欣賞」及「他人欣賞」,所以行善誇張,博人稱讚。相反地基督將善行的動力源頭連接在「天父欣賞」-天父在暗中報答,這報答是永恆的,不像世人的讚賞是今生的。這就是聚財寶在天的作法。雖然,基層人在世上沒有能力聚集許多財寶在地上,但是靠著善行卻聚集了許多財寶在天上。這是最好的投資。基層社會苦難多,見得多也“麻木”不仁了,但是基督徒的行動卻可以超越這種態度。

* 太7:1-29:善行生命的結果

  善行本身不能使我們得救,但是「善果」卻能驗證我們是屬於基督生命樹的本質;因為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好樹與壞樹,在最後的考驗時,必能分辦出來。

  人不可論斷別人,而是應自我反省:到底自己的生命果子是甚麼?參與外在的宗教活動,都不能帶來進天國的保證,唯有那忠誠跟隨基督者,聽道而又行道者,才能保證在面對基督的審判時,保証生命存到永遠。

  基層人士對義人受欺壓、剝削者肚滿腸肥、惡人越久越惡,人間制度無法漸趨理想,造成對社會產成厭世的無奈感。有時看見個別教會內部人事的虛偽,及外在異端邪說對人的迷惑,更容易令人灰心。登山寶訓最後宣告上主(上天)有眼,惡有惡報。主再來的公正審判,給基層人對不滿現實的思想出路。

結論:基層人士強調說:「多講無謂,行動最實際」。要求見到具體行動的基督,多過抽象的基督。登山寶訓在基層人士的社會中呼召他們跟隨基督,導引他們與善同流。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