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結對上帝的應許,最切中核心的,是卅四11-31所提的︰『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他們尋見。』毫無疑問的,這是耶穌『好牧人』(約十)信息的背景出處。
這經文描繪出牧者的畫像,他是仁慈且值得信賴的領導者。雖然耶路撒冷即將淪亡,而且也將有許多領袖會聚集被逐的、受傷的歸回家園,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類似的好牧者形像也出現在詩七八52-53;七九13;八十1;賽四十11;四九9-10;耶卅一10;亞十一章。
分散的羊群必要歸回,是末世時代的應許︰『在密雲黑暗的日。子』(卅四12;參珥二2;番一15)耶和華將滅絕仇敵(肥的、壯的)因他們曾襲擊弱小(卅四16)。
正如耶卅9所論到未來的新大衛國王,結卅四23-24也應許說︰我必立一牧人照管他們、牧養他們,就是我的僕人大衛。他必牧養他們,作他們的收人。我耶和華必作他們的上帝,我的僕人大衛必在他們中間作王,這是耶和華說的。
現在,各主題已經非常相近了。上帝的僕人是應許的代表人物,他將躬親牧養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大衛的後裔。三而一的套語,部分在此出現︰『我將是他們的上帝』,這也是古時應許的一部份教義(請注意卅四30,乃是這套語的全部呈現)。當上帝向大衛預言永恆的王朝時,國度和寶座很自然的就聯想在一起了。以西結喜歡稱「這未來的大衛王為『王子』」。事實上,這字出現了38次,有20次都是用來指將來的大衛王——彌賽亞。
為了使讀者和聽眾能關聯好牧人與古時的應許,以西結便稱未來大衛譜系中的『王子』與升平的情景,是上帝『平安之約』的結果(卅四25)。惟有『新約』這名詞,才能用來形容這和平景象︰使惡獸從境內斷絕,安居在曠野;躺臥在林中。這份閑逸、豐饒正是以賽亞(十一6-9)和許多先知所向往的境界(何二22;珥三18;摩九13-14;亞八12)。『平安』之約意味著回復和諧,在這世界里萬物的運作有條不紊,沒有負面的干擾作用,也沒有無謂的失望。
2020年1月31日 星期五
猶太人心目中的彌賽亞
「彌賽亞」的原意是受膏者,它是希伯來文的直譯,從希臘文直譯,就是「基督」。舊約中有三種身份的人要受膏:君王、先知和祭司。猶太人亡國被擄以後,逐漸把復興的盼望寄託在「一位」將來的彌賽亞身上。在他們的心目中,這位彌賽亞:
1.是大衛的後裔,要降生在伯利恆(太二1~6;彌五2)。
2.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他的百姓(約四25)。
3.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歷(約七27)。
4.要牧養以色列百姓。
5.要救以色列脫離外邦的統治。
6.不會受苦,乃是榮耀、大有能力地來到。
猶太人受外邦統治,所以切切企盼彌賽亞來臨,拯救他們。他們對這個彌賽亞的期盼是政治性的,要建立一個地上的國度。當施洗約翰出現時,他們很關心,他是基督嗎?他們特別派人來問約翰。施洗約翰對他們明說,不是,但他見證基督就要來到(約一19~28)。
後來,他看見聖靈降臨在耶穌身上,就作見證說,耶穌就是基督。當施洗約翰的門徒跟耶穌住了一個晚上之後,也出去作見證說,「我們遇見彌賽亞了。」(約一35~51)
一聽到彌賽亞來臨,別人很快就被吸引來見耶穌。撒馬利亞的婦人跟耶穌交談之後,不但自己相信耶穌是彌賽亞,而且到處傳揚,讓別人也知道耶穌就是救世主(約 四29、42)。
耶穌雖然真的是彌賽亞,但卻不是猶太人想像中的那一種彌賽亞。他在回答彼拉多的質問時曾經說,他的國度不屬這世界(約十八33~37)。這和猶太人所期盼的明顯不符合。耶穌的門徒可能也為此所困擾。耶穌需要好好地向門徒解說,所以他帶他們退隱。
猶太人由於有自己原先的想法,所以沒辦法接受耶穌。這就是人常有的光景,受限於自己的想法,跳脫不開。只有當一個人願意放下自己的想法,才有辦法真正認識耶穌。
耶穌對地上國度的態度如何?依你看,基督徒對政治的態度當如何?你對主耶穌有過什麼樣的期待?對做基督徒有什麼期待?如果上帝的帶領與你的期待不合,你會怎麼做?
2020年1月26日 星期日
先知職事的功能
以色列民的先知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們根據創世記十二章1至3節給亞伯拉罕的應許,及後來巴勒斯坦之約(申三十1至10)和大衛之約(撒下七12至16)的應許,宣告以色列人未來國度的福氣。
先知的職事,是在申命記十八章15至18節設立的,那裡並且預言了百姓將會聽從一位更大的先知彌賽亞(申十八18)。
聖經用了幾個名詞來形容「先知」,希伯來文nabhi這個字,是發言人的意思,是指「一位被呼召或指派去為上帝宣告信息的傳令者」。另一個用來形容先知的希伯來字是roeh,是「看」的意思(撒上九9);這個字與nabhi基本上是意義相同,卻是用來指先知的一個較古老字眼。Roeh是一般用語,而nabhi是個專用名詞。第三個用來指先知的字眼,是「先見」,意思也是「看」,這也是roeh的同義詞。這三個名詞曾同時出現在歷代志上二十九章29節,顯出它們的意思是相同的。
舊約先知的主要功能,是作上帝權國度的執行者。先知要呼喚以色列人回轉,歸向摩西之約,叫以色列人實踐他們向耶和華在宗主與屬國間的條約中的義務。摩西之約是一個有條件的約,上帝應許賜福給以色列人,但他們必須順服他;如果以色列人不順服,上帝就懲治他們。
先知職事的另一個功能,是宣告預言,這些都是關乎以色列民未來前景的信息,最終要在彌賽亞的國度中實現。
申命記緒論
《申命記》是摩西在臨終前,也就是在以色列民即將進入迦南地之前夕,他站在摩押平原,向眾人重申四十年前所頒佈的律法,並整理記錄之,因此可視為「摩西的遺訓」。
選民四十年的曠野旅程,是以色列民族的一段重要歷史,也是一件近乎不可思議的大神蹟,這段旅途之艱難,造成了百姓的怨懟及耶和華的忿怒,以致極多的以色列民喪命於曠野,而失去了進迦南享安息的盼望。
所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往往以成敗論英雄,這是人的無奈,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在曠野喪命的雅各子孫們,畢竟是失敗的一群,並且成了後人的鑑戒(哥林多前書十1-12),然而站在歷史後端的我們,倒也不必給予嚴苛的評斷,因為即使耶和華的大能終日顯在眾人面前,但世人原為軟弱的軀體所困之外,他們所行走的曠野路況,絕對不是我們這些坐在冷氣房享受的現代選民,所能想像得到的艱辛,他們終日所面對的,不外是一大片的曠野和廣闊的沙漠,茫茫前途,行行復行行,那種情況,若非親身體驗,實在無法體會他們的痛苦、煎熬和無奈。
但不要忘記的是,耶和華絕不作任何一件無聊的事,祂是偉大的工程師,祂是自有、永有的上帝(出埃及記三14),祂的計畫是永恒的,祂的工作是永續的,而祂的功效則是永存的,正如神人摩西所形容的:「耶和華是大而可畏的上帝」(申命記七21,十17),為以色列民所作的是「大而可畏的事」(申命記十21)。在這麼一個似乎極為惡劣的曠野環境中,耶和華卻以大地為教室,以天地萬物為教材,親自為師,把一個毫無組織、毫無訓練的烏合之眾,經過四十年曠野的洗禮和磨練,終於使存留下來的以色列百姓,成了一支秩序井然、攻無不克的軍隊,與四十年前出埃及時的情況相較,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其中,耶和華除了從行政管理上的組織、信仰觀念上的調整和生活教育上的加強等,幾方面下手外,尤其重要的是:「法治觀念」的建立。因此,在五卷的摩西經典中,除了創世記一卷的律法色彩較淡外,其他四卷《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的記載中,不外是曠野的生活以及律法的申述。曠野生活的記載當然是所謂的歷史,而律法的申述,也就是耶和華藉著祂的僕人摩西,向當時的民眾,以及世世代代的子民所宣告的法律和條文,上帝希望祂的子民肯確確實實地遵行、蒙福,以致於後人就直接稱這些法律和條文為「西乃律法」或「摩西的律法書」(參:約書亞記八31,二十三6;列王紀上二3;列王紀下十四6;歷代志下二十三18;以斯拉記三2;但以理書九13;瑪拉基書四4;路加福音二22;使徒行傳十三39;哥林多前書九9;希伯來書十28)。
摩西律法的頒佈,原先分別記載在《出埃及記》第十九章-四十章,《利未記》全卷,以及《民數記》一-十章、十五、十八-十九章之處。但由於摩西在加低斯因著米利巴水的緣故,以致耶和華不允准他進入應許的迦南地(參:民數記二十10-13),於是摩西在一百二十歲時,當他知道耶和華屬意,要他息了世上的勞苦,進入祂的「安息」,所以在和這些日夜相處幾十年的選民離別在即時,深知遵守耶和華的律法與否,攸關個人身家之禍福及國家之興衰,故不厭其煩的將以往所吩咐的律法,從頭至尾,再作了最後一次的敘述和勸勉。
因此,《申命記》其實是重複敘述前面三卷經卷的律法條文,但相較之下,我們就可以發現此時所寫的《申命記》,較以往所記的有條理,可以說是將整套律法條例作了一番的總整理。
本卷意味著它不但是律法的重申,也是摩西臨終前的遺訓,其言談的態度必至為懇切,是學習耶和華向以色列民所吩咐的所有律法中,最值得研讀的一卷經卷。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