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研讀新約福音書時,常常會聽到一個詞:「對觀福音」(Synoptic Gospels),這個詞其實是聖經研究中非常核心的一個概念,特別是當我們希望深入理解耶穌生平與教導時。
📖 什麼是「對觀福音」?
「對觀福音」是指新約中的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這三卷書。這三卷福音書在內容、結構、敘事順序和語言上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可以「並列觀察(syn-optic)」,好像從不同角度觀看同一個事件。
這個詞來自希臘文:
- syn(共同、一起)
- opsis(觀看、觀察)
🔍 對觀福音的相似性
這三本書中有很多共同的材料,比如:
- 耶穌受洗的故事
- 耶穌講道(如登山寶訓與平原講論)
- 神蹟奇事(如五餅二魚、平靜風浪)
- 耶穌最後的受難週和復活
例如,耶穌在加利利行走、醫治、教導,甚至某些句子的表達方式都幾乎完全一樣。
❓ 為什麼會那麼像?
這就引出一個聖經學者常探討的問題:「對觀問題」(Synoptic Problem),即:
馬太、馬可、路加這三卷福音書彼此之間是怎麼影響的?誰先寫?誰參考了誰?
其中一個最被接受的理論是:
- 馬可福音是最早寫成的(大約主後60年代)。
- 馬太與路加都有參考馬可,同時也使用了另一個假想的資料來源,稱為Q資料(Quelle,德文的「來源」)。
這樣的理論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三卷書有共同的材料,也有各自獨特的部分。
📚 對觀福音的價值
- 幫助我們從多角度理解耶穌
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背景與神學觀點,雖然講的是同一位耶穌,卻展現出祂的多面性:彌賽亞、上帝的僕人、人子的身份等等。 - 幫助我們辨識耶穌教導的核心
當一個教導在三本福音書中都出現,我們可以推測這個信息在早期教會中極為重要。 - 鼓勵我們深入比較與默想
對觀閱讀的方式,可以培養我們更細緻地默想經文,看出作者選材與安排背後的屬靈意義。
🧭 如何開始自己的對觀研讀?
你可以試試看這樣的方式:
- 選一個故事(例如:耶穌受試探)
- 將馬太、馬可、路加中相關段落並排閱讀
- 記錄相同與不同之處
- 思考每位作者為何有這樣的差異安排
如果你想,我可以幫你列出一段對觀經文,讓我們一起實作看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