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字可以按字源學(etymologically)研究
這就是說,我們按照一字形成的方式來瞭解那一個字。無論希伯來文或希臘文都有字首(prefixes, 即加在字根前面的字母)和字尾(suffixes, 加在字根後面的字母),有時由幾個單字合成一個新字。比如說,“主教”的希臘文是一個字,由 episkopos 而來。這個字的字首是的epi, 意思是“在上”。字根是skopeo,意思是“看”。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意思是“在上看”、“在上監察”的人,可以用來指管理員、看園的、或監察員。
希臘文和希伯來文單字的字源分析價值不大。有時字源分析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那個字的意思。不過,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希臘文單字合成的原則,以及合成後的意思。這就是說,使用什麼“字首”時是什麼意思,使用什麼“字尾”時是什麼意思。用這方法研究一個字的字源,反而比研究由兩個單字以上所合成的新字更有用。譬如,“默示”的希臘原文是 theopneustos(提後三:16),字尾音消失tos 所強調的是“產品”,所以是指聖經。這個字所強調的不是上帝所默示的人,而是上帝默示所產生的“產品” - 聖經。
但是,語言學專家也提醒我們,一個字彙的意思不是一定由它的字根來決定的。譬如,林前四:1 的“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上帝奧秘事的管家。”來描述自己。執事的原文是 huperetas,由hupo 和 erethj 結合而成。不少解經家就以字根 erethj 是在荷馬(Homer 主前八世紀) 著作中的“搖槳者”,推論說保羅指的執事就是船上最底層的搖槳者,是一個非常卑微的人。其實,這個字在語義上和下文的管家 diakonos (執事)幾乎沒有差別。
另一個我們熟悉的字“使徒”,原文是 apostolos。這個字和 apostello (我差遣)是否同源字,仍是有爭議的。但在語義的討論上,新約經文並不將意思集中於“被差遣的人”,而將重點放在“報信者”。通常,報信者是被差遣的,但報信者涵蓋這個人所攜帶的資訊,並且暗示他代表差他的那一位。換句話說,新約的 apostolos 通常用來表示“特殊的代表”或“特殊的報信者”,而非指“被差遣的某個人”。
十八世紀的恩尼斯提(Johann August Ernesti)曾提出警告,反對完全倚靠字源來決定字義。他說:“字的用法變幻不定,沒有一種語言例外,因此字的意義常常改變,能夠保持其原意不變的字實為少數。因此,解釋的人必須十分小心,不可輕率地以字源解經,因為那通常是靠不住的。”
希臘字eirhnh 原意為戰爭止息後的和平,然後變為平安、寧靜之意,後來又有福利的意思。到了新約時代,則通常指和上帝有良好的關係。由此可見,字源學不能說明字的意義,只能說明其歷史。
近代的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Saussure,Ferdinand de)也認為辭彙的意義並不等同其組成部分意義的相加。譬如,butterfly(蝴蝶)絕對不能解成是由butter(奶油)和fly(飛)而組成。他也認為辭彙的意義不能從字根的意義來理解。譬如,希伯來文的“kabod”意為“榮耀”,但其字根有“重量”之意,因而有些解經家儘量去想像榮耀與重量之間的關係。又榮耀的希臘文為“doxa”,其字根有“意見”、“顯明”之意,於是有人嘗試將榮耀與看見混為一談,以為借此能對榮耀有更深的見解。這都不是正確的。所以,要瞭解一個辭彙在文本的意義,一定要注意它的上下文或語境,以免落入“拆字靈意解經”的陷阱。
因此,我建議大家還是多參考幾本好的工具書才作決定,特別是你要把教義建立在這些字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