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7日 星期一

提多書概論

. 作者

  本書以保羅的署名和問候開始(1:1-3),並談到提多與他的關係(1:4),以及保羅委託給提多的工作(1:5),在書信的結尾(3:12、13),還有一些保羅個人的狀況和指示。

近代學者對於提多書是保羅之作的說法,產生疑問──基於書中的用語和風格,所表達的教會狀況,以及其中鋪排基督教道理的方法。另一方面,一些著名的學者和謹慎的研經者,卻堅決地辯稱保羅就是本書的作者。

這事實顯示我們並沒有充分的理由,認為本書信的作者為了一些特別的目的,在保羅死後,用他的名字,或許湊合保羅所寫的一些片段而寫成此書。有些人則提出可能保羅聘用了一位書記,請他用自己的文字寫下保羅的信。

. 收信人

  提多似乎是「保羅最信任和珍視的幫手之一」(巴克雷)。保羅說提多是他的「同伴和同工」(林後8:23)。

奇怪的是,使徒行傳中並沒有出現提多的名字。根據本書一章4節,提多是由保羅帶領歸主的。

加拉太書二章1-4節,清楚地指出提多是外邦人。在外邦基督徒是否要強行接受割禮的問題上,提多給用作試驗。當時提多正與保羅和巴拿巴在耶路撒冷。過了很久,提多在保羅第三次的宣教旅程中,接受了兩項棘手的任命,要代表保羅往哥林多去走一趟。

第一項任命是關乎保羅與哥林多信徒間緊張的關係;第二項任命是為耶路撒冷教會,向外邦信徒收取捐獻(林後2:12、13,7:5-16,8:1-24),若提摩太後書四章9至18節,是關乎保羅生命中的尾段,則提多是在此書信期間,前往撻馬太。

. 寫作年代

  為本書定出確實的日期,是困難的。保羅把提多留在革哩底,好繼續保羅的工作(1:5)。保羅前往羅馬途中曾路經革哩底(徒27:7-13),但那不會就是本書的背景。在三章12節,保羅吩咐提多前往尼哥波立(大概是希臘伊庇魯的尼哥波立)見他,因他打算在那裏過冬。較多人接受的看法是,保羅首次在羅馬被囚後(徒28:16-31),獲得釋放,曾在不同的地方(包括士班雅、革哩底和希臘)繼續傳道的工作;其後他再次被捕、下監,最後遭處死,那些不接受保羅是本書作者的人,認為本書的寫作日期,像提摩太前、後書一樣,是寫於保羅死後的年代,論點建基於教會的處境和組織上。

. 提多的生平

    提多的事蹟未出現於使徒行傳,只散見於保羅的書信中(共13次)。他是安提阿的希臘人(加2:3),由保羅帶領信主(多1:4),曾隨保羅赴耶路撒冷會晤當地使徒(加2:1)。在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中,他被委派至哥林多教會辦理幾項要務(參林後7:6;8:6,16;12:18)。後來又被派往革哩底,代表使徒監督教會。保羅在本書信中囑咐他前往尼哥波立相會(3:12), 後來又派他往撻馬太(提後4:10)。此後提多的事蹟未再出現於聖經中。據教會傳統,他又回到革哩底,受很多人的人尊重,並在此壽終。

. 寫作目的和教導

  雖然本書信是保羅寫給個別同工的,但卻甚少提及個人的事件和勸勉。我們從中可看見一個正在成長和發展的教會。當時教會受到假教訓的壓力;那些假教訓似乎含有猶太教的成分,可能是過分強調禁慾主義和鼓勵空談(1:10、14、15,3:9)──也許是早期猶太形式的諾斯底主義。

這一派的人為了「不義之財」,提倡這教訓(1:11)。提多和他委任為長老的人,必須把這些假教訓駁倒,並「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1:9)。書中並沒有詳細解說基督徒所相信的道理,但卻清楚地說明了神在基督裏那拯救的恩典、聖靈更新的工作,以及主耶穌未來的再臨(2:11、13,3:4-7)。書中不斷強調那能彰顯福音真理的生活模式,並應用於不同的基督徒群體,包括老年男女、年輕婦女、年輕人和奴隸身上(2:2-10);並指出基督徒應與國家保持何種關係,以及如何在社會中活出其生命的特質(3:1、2)。

. 主題特色

    本書開宗明義指出:保羅的使徒職分是要選民認知「合乎敬虔的真理」。 這對「敬虔」和「真理」的並重,是貫串本書的主題:牧者一方面要傳講純正的道理,更須凡事活出善行的榜樣(2:1,7)。

同樣,所有信徒都須在真道上、生活上純全無疵。保羅同時強調敬虔生活和正確信仰,固然,因為當時的異端分子傳錯謬的道理(1:10, 14-15; 3:9),行為悖逆上帝,更因為福音本身是要人離罪、行善(2:14),也給了信徒稱義、更新的地位(3:4-7)。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