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希伯來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希伯來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希伯來書概論(2)


     希伯來書有五次「勸勉」,鼓勵正路上的人繼續向前,驚告岐路上的人回轉歸向上帝,著重魂的得救。
本卷大綱根據五次「勸勉」來分段:
     第一段,接受如此大的救恩  一~二章
      第二段,嚮應天上的恩召    三~四章
     第三段,生命達到完全成熟  五~七章
     第四段,進入幔內生活    八~十章
     第五段,盼望天城新耶路撒冷 十~十三章

      (第一次勸勉):若漂掉,漏掉,溜掉如此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
     這個救恩起先由主耶穌親自到地上來講三年半。
    四福音記載有典型性的50個比喻,37件神蹟,顯明上帝犧牲自己為了拯救全人類脫離撒但的權勢,叫一切信入祂的人得著永遠的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接著聽見的基督徒見證主的道,記錄在書信中,保羅忠於這個救恩的異象,他傳講的中心是徒廿六18:傳揚基督使信入祂的人裏面眼睛得開啟,決心從黑暗撒但之國歸向光明上帝的國,因信入主罪得赦免,和一切信入祂的人同得生命的長進。
     上 帝按祂的旨意,用神蹟奇事,百般異能,聖靈恩賜,與基督徒同作見證,使人接受這救恩。上帝一切的工作已經完成,責任全在於人,接受與否在於人的選擇,得主 生命的人長進或者退後在於自己有否奉獻追求,有否鄭重所聽見的道,靠聖靈牢牢守住,不斷遵守長進,或是隨從世俗潮流漂走了?不對付罪有破口,生命漏掉了? 在進入目標港口時被世界之風捲走而溜掉了?
     這個救恩倒底有多大呢?
     這次勸勉有二個內容:一是永遠中的基督,二是時間中的基督。
     永遠中的基督:講到基督本身是與上帝同等,祂原與父為一,祂是在萬有之上可稱頌的上帝(腓二6;約十30;羅九5)。祂不能與天使相提並論,祂是上帝立的承受萬有者,由此引起天使長路西弗的嫉妒,想與上帝同等而淪為撒但,上帝並不救拔天使。
     如此一位榮耀的上帝為了拯救全人類,摧毀魔鬼的國度,而暫時成為人的樣式,在地33年,為全人類釘死在十字架上,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魔鬼,率領信入祂的人生命豐盛,進入新耶路撒冷的榮耀中。

      (第二次勸勉):因天上上帝的恩典呼召,跟從上帝到底。有二個內容:
      (1) 回憶上帝的選民半途而廢的歷史,
      (2) 天上大祭司耶穌基督的拯救之路(提後一9)
    摩西帶領上帝的選民以色列人被上帝建造如同房子(林前三9)。摩西是上帝與人之間的中保人,預指耶穌基督是上帝與人的中保,預言中的靈乃是耶穌基督的見證。舊約中祭司,先知,君王三個職分都是為耶穌基基督預備道路。祂是父上帝右邊天上的大祭司,祂是上帝話語的發表,是上帝的道,祂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回憶以色列人半途而廢的歷史乃是不信從上帝,由於道路難行而放棄走這條路,情願再回到埃及。信心的根基是在於認識上帝多少,有603,550個能打仗的人,進入迦南的只有迦勒和約書亞,其餘的都倒斃在曠野。
     如同基督徒僅僅得救,不願走十字架的路,魂不得救而失去千年國度,在黑暗中哀哭切齒,經過火的熬煉才進入新天新地。
    能持守到底進入迦南的秘訣:是竭力進入上帝的安息,就是向自己死,向上帝活。唯有喪失魂才能拯救魂。唯有活祭才能心思意念魂更新(羅十二1;林後五14;太十六25;賽卅15;太十一28~30)。與主同行十字架的路,同負主的軛的人,與主一樣柔和謙卑在上帝手中可塑性的人才有安息,即與主聯合為一。
     祂是我們天上代禱的大祭司,藉著祂的死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通往施恩座,能時刻見上帝的面,藉著聖經對我們說話。祂的話就是生命就是靈(約六63),比二刃的利劍更快,刺入內心使魂與靈分開,顯明什麼是出於自己,什麼是出於上帝的,接受祂道的光照而悔改轉向上帝。
     這位大祭司帶領我們到底。

      (第三次勸勉):生命必須達到完全成熟。有三個內容:
     (1) 有真正天上的大祭司耶穌基督為我們在父上帝的右邊代求。
     (2) 我們所負的責任是進入幔內接受上帝的工作。
     (3) 真正的麥基洗德是耶穌基督。
    人間的大祭司亞倫需要為自己贖罪,不能存到永遠。耶穌基督為大祭司超越亞倫,蒙上帝照麥基洗德的等次,無生之始,無命之終,沒有罪,從死裏首先復活的,在凡事上受過試探,但沒有犯罪。因苦難學習了順從,是信入祂的人永遠得救的根源。
      麥基洗德是聖子在地上一時的顯現,不照律法利未支派,必須一年一 次進入至聖所先為自己贖罪,乃是照無窮生命的大能,一次進入至聖所為全人類贖罪,永遠成功了救贖,人靠著祂到上帝面前,上帝都能拯救到底。
     所 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律法條例,進入恩典生命之律,達到生命成熟,不必再立律法的根基。例如獻牛羊贖罪祭,懊悔死行,信靠耶和華,各樣洗濯盆的規 矩,與牛羊按手聯合之禮,以色列人所信的死人復活,永遠審判等教訓。這一切都由耶穌基督結朿了,我們只須接受祂的生命,蒙祂光照,與祂交往聯合於祂的死而 復活,聖靈內住不斷引導我們,認識將來的審判權柄。如果中途跌倒,放棄信仰不必重新得救,只須起來悔改繼續向前,因為主一次釘十字架有永遠的功效,如同焚 燒紅母牛一次,牛的灰永遠有效,如果重新得救就是否定主釘十字架一次永遠的功效,把主再次釘十字架,這樣的人必要受火的審判(林前三15)
     靈的得救,是一次永遠的;魂的得救,有先後;體的得救是一次變化的。聖經中的得救常指這三方面,魂的得救須付代價,上帝藉著誓言與應許這二件不更改的事,大大的勉勵我們,使我們有指望,相信祂必使我們的靈魂體全然成聖(帖前五23)

      (第四次勸勉):進入幔內之路,有三個根據:
    一、是上帝藉著祂愛子的血另立新約,寫在心版上。
      二、是耶穌基督在天上真帳幕裏建造教會,生命達更豐盛。
      三、是耶穌基督身子裂開,幔子從上裂到下,使信入祂的人能進入至聖所不斷與上帝交往。
     人 間大祭司所獻給上帝的祭物是牛羊,天上的大祭司耶穌基督獻給上帝的祭物是自己活生生的身體,祂的職任是超越一切大祭司,以自己死而復活的生命住進信入祂的 人裏面,祂作了上帝與人立約的中保,以自己的血使上帝與人和好不再為敵。這血永遠有功效,超越牛血灑在律法書上。這約憑更美之應許立的,是上帝應許賜基督 更美常存的生命作為信徒的產業,律法寫在石版上,新約寫在人的靈裏,上帝在人的靈裏說話,引導光照啟示人(參林後三章),不用人的教導,有內住的聖靈教導人(參約壹二27)
     律 法聖殿的條例都是影子,啟蒙人引向基督,會幕中的物體預示出基督的豐盛。銅洗濯盆是主十字架的審判。聖所中的金燈台預示基督是生命之光。陳設餅的桌子預示 基督是生命之糧。金香爐預示基督是我們的敬拜。約櫃施恩座就是基督。獻祭的條例,守節期的條例都是屬肉體的條例,命定到基督來到的時候為止。所以基督已經 來到,一切的律法條例都結朿,不用再獻牛羊守節期,乃是用心靈與誠實敬拜主,永遠住在幔內至聖所,生命內住光照啟示擴展,改變人的裏面,更新人的心思意 念,激勵人越過越奉獻自己。
     若是再獻牛羊的血,就是把主的血看為平常,不認識主的血是一次永遠的功效,這樣的人必受上帝的刑罰。                             
     凡 立志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都要受政治,宗教世界的逼迫,在大爭戰中與撒但摔跤,遭受各樣的苦難,遭人毀謗攻擊,使你示眾批鬥,進入鬥獸場,家破人亡, 惟有定睛基督是榮耀的盼望,勇敢地面對死亡,進入與基督面對面,忍耐到底的必然魂得救。得著大賞賜,苦難顯明殉道者,他們是一生奉獻自己的人,若退後上帝 不喜歡。

      (第五次勸勉):進入天城新耶路撒冷的關鍵是對上帝的「信心」。
    信心的成長在於接受上帝一切的管教,訓練,與幔內的生活,引到營外跟隨基督受苦的腳蹤,如同馬利亞不斷在主的腳前聽主講道,引向打破玉瓶的路。
     信心就是對所盼望未見之事的把握(羅八24),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須忍耐等候。古人在這信上得著了美好的證據,就是與內住的基督生命活的聯合。
     信心產生勇敢,願意為主殉道(來十32~39)
     信心知道上帝發出話語創造了世界。
     從亞伯看見信心的基礎是耶穌的寶血,祂已經為我們死,還有什麼不可信靠祂的?若是你不能信祂的時候,當回到各各他。
     從以諾看見信心產生一生與上帝同行,直行行到天家。
     從挪亞看見信心分別為聖,單單歸於上帝,在邪惡淫亂眾人嬉笑上帝的時代,挪亞堅信上帝的審判將來臨,當時代的人從來沒有看見過雨,不相信洪水會來臨。挪亞堅信上帝的話必成就。
     從亞伯拉罕看見信心的生活,他信心的開始是嚮應上帝的蒙召出離巴比倫,他信心的經歷是在應許之地作客旅帳棚的生活。向上帝築過四座祭壇,他信心的高峰是獻上獨生子以撒,徹底奉獻等候復活,進入天上的家鄉新耶路撒冷。
     從以撒看見信心產生順服,挖四口井。
     從雅各看見信心產生敬拜,向上帝投降。
     從約瑟看見信心產生必進入應許之地。
     從摩西看見信心產生合乎上帝心意的事奉,決心離開世界的享受,以與基督同受苦難為榮。因信主的寶血逃避上帝的刀,因信過紅海勝過仇敵。
     約書亞因信心顯明上帝的大能,倒塌耶利哥城墻。
     妓女喇合因信主的寶血進入永生。
     巴拉,基甸,耶弗他因信制伏仇敵。
     大衛因信成為合乎上帝心意的人。
     撒母耳因信成為上帝轉移時代的先知。
     但以理因信堵了獅子的口。
     但以理三友,因信與上帝的兒子同行在火窯中。
     以利亞,以利沙因信使死人復活。
     歷代無數世界不配有的人,因信忍受嚴刑不苟且得生,撒迦利亞,司提反被石頭打死,以賽亞被鋸鋸死,耶利米被埃及暴民打死。殉道者的數目要添滿。
      信心的成長,在於接受上帝的「管教」。沒有一個人喜歡受管教,惟有被主的愛所捆綁,才甘心情願獻上自己讓主拆毀,瓦解老我,如同外科刀割去毒瘤。管教使我們與上帝的聖潔有份,越來越單單屬於上帝,單單求祂的喜悅。棄絕上帝管教的人得救如同火裏經過的一樣。
     信心的實行,是聯於元首基督,彼此相愛。記念苦難中的肢體,聖別婚姻,效法引導人的信心,跟隨耶穌受苦的腳蹤,照著內住基督大牧人運行的大能,作出得救的工夫,行上帝所喜悅的事。―― 張向晨《聖經六十六卷》

※ 在希伯來書裏面,有好幾次說警告的話,每一次警告的話,都是因為在它前面或者後面有一段最要緊的道理。先有一段最要緊的道理,接下去就說一段警告的話;或者底下有一段最要緊的道理要說,就先有一段警告的話。這是希伯來書的特點。── 倪柝聲

※ 希伯來書第一章是講榮耀,第二章是講受苦;第一章是講在永世裏基督是誰,第二章是講在時間裏基督為我們成功了甚麼人;第一章是講基督的身位,第二章是講基督的工作。就在這兩章中間,插入了一段警告的話。這個警告就是說我們對基督的身位和工作該抱甚麼態度。── 倪柝聲

※ 這一本書乃是寫給已經明白救恩的希伯來人的。『希伯來』就是『渡過』或『渡河』的意思。第一個希伯來人是亞伯拉罕,他渡過伯拉大河,從河東到河西來。『希 伯來人』,意思就是『渡河的人』。當初使徒寫希伯來書,就是寫給那些渡河的人,意思就是寫給那些在後面有所撇棄,在前面有所得著的人。他們在後面有舊的世 界需要撇棄,在前面因著上帝的話要往新的地方去。── 倪柝聲

※ 甚麼記作基督徒呢?基督徒是尋求天的,基督徒是希伯來人。希伯來人的意思是過河的人,從這編到那邊,從今世到永遠。我們所有的指望都不在這裏,我們所有的指望都在那面。── 倪柝聲

※ 希伯來書一直把主耶穌和許多人比較。第一,主耶穌遠超過天使;第二主耶穌比摩西更尊榮;第三,主耶穌比約書亞更美;第四,主耶穌比亞倫更美;第五,主耶穌的心約比舊約更美,其中的祭物也比舊約裏面的祭物更美。── 倪柝聲

※ 本書的鑰字︰『更美』是本書的鑰字,共用十三次(4;六9;七1922;八6;九23;十34;十一4163540;十二24)

希伯來書大要(2)

肆、寫本書的動機

    ()當時的希伯來信徒正面臨信仰兩大危機:外有羅馬政權的逼迫,要他們放棄對基督的信仰;內有猶太主義者的勸誘,要他們回到舊約律法底下。
    ()而這些希伯來信徒的屬靈光景,也確實深受外在惡劣環境的影響,他們對所聽見的道理並不覺得寶貴(1),沒有勇氣為真道站住(6)信心開始動搖(14),對上帝的應許不能全心信從(111);他們中間有些人似乎疲倦灰心(十二312),甚至停止聚會(25),不顧那些曾經引導他們之人的信心榜樣(十三7),正瀕臨被異端教訓勾引了去的危險(十三9)
    ()因此本書的首要目的,乃是為著勸勉希伯來信徒(十三22),堅固其信心,不致輕易動搖。本書特別從下列幾方面加以勸勉:
      1.使他們對信仰的對象──基督──有正確且深入的認識;祂超越過猶太教的一切人、事、物,包括天使、摩西、亞倫、律法、禮儀、祭司和祭物等。
      2.使他們對信仰的內容──新約──有重新的體認;它乃是更美之約,是舊約所無法與之倫比的。
      3.使他們對信仰的前輩──信心見證人──有所思想和傚法;他們都在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如同雲彩圍繞著我們。
      4.使他們對信仰的結局──盼望──有所嚮往和警戒;我們若要得著天上更美的家鄉,便須輕看地上世俗的引誘和苦楚。

伍、本書的重要性

    本書引用舊約經文、事蹟、教訓特別豐富,可說是一本『舊約要道註解書』。我們若要明白舊約的真理,宜以本書為入門,按照其解經原則,正確地發掘舊約中許多有益我們靈性的寶藏。
    本 書所闡明的真理,也正適合今日教會的需要。和當時的希伯來信徒一樣,今日的教會也正面對著兩大屬靈危機:外有撒但假借人手的迫害,內有異端邪說的勾引,令 許多信徒冷淡灰心、軟弱退後,甚至有人跌倒,轉去隨從各樣的異端。我們真需要從本書的信息,得到鼓勵,存心忍耐,同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

陸、主旨要義

    全 書的主題乃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祂『超越』過天使和舊約一切偉大人物,而祂所成就的新約也比舊約『更美』,我們這些處在新約時代的信徒,在祂裡面得以藉 著『更美』的祭物,進到『更美』的至聖所,來到上帝面前。因此,我們應當持定信心、盼望和愛心,在這多難的世代中,出到『營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 辱。到了時候,就得有分於天上那『更美』的家鄉。

柒、本書的特點

    ()本書引用舊約聖經相當多,直接引用達三十九次,且每一章都有引用;而間接引用的次數更高達二百十九次。可見,本書是以舊約為根據的一本證道集,是以凡不熟諳舊約聖經的人,便會覺得本書隱晦難懂。
   
()本書的文學體裁相當特殊,開頭像散文,過程像講章,而結尾像書信。本書的希臘文筆風格精湛優美,論證繁博精闢,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學傑作。
   
()本書在論證之際,中間穿插了至少五段勸勉的話,用意在使讀者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明白了真理之後,便須付諸實行;否則,恐會招來上帝更嚴厲的對付。
   
()本書是一本含有許多嚴肅警戒的書信,包括:
     
1.若不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恐怕會隨流失去(1~4)
     
2.若存著不信的噁心,以致心裡剛硬,就會惹上帝發怒(7~19)
     
3.若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就不得進入上帝的安息(1~13)
     
4.若不竭力追求長進,就不會長大成人(11~3)
     
5.若是離棄道理,就不能重新懊悔(4~8)
     
6.若是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26~31)
     
7.若是退後,上帝心裡就不喜歡(32~39)
     
8.若是棄絕那從天上的警戒,就不能逃罪;因為上帝乃是烈火(十二14~29)
   
()本書是一本『上帝無上啟示』或『上帝更美啟示』的書信。這個上帝無上的啟示就是耶穌基督自己;祂不但勝過今世一切人物,祂也勝過天使和聖經中一切屬靈偉人、儀文和規條。唯有賞識並高舉祂,才能粉碎我們心目中所以為最好的一切人、事、物。
   
()本書又是一本『大祭司耶穌基督』或『在天上活著盡職之基督』的書信。祂已經升入高天,祂能體恤我們的軟弱,又長遠活著替我們祈求;所以我們只管坦然來到祂施恩的寶座前,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本書是一本『屬上帝的名人堂(Hall of Fame)』的書信,裡面羅列了許多信心偉人(十一1~40)
   
()本書裡面充滿了各種對比,例如:
     
1.眾先知與祂兒子的對比(1~2)
     
2.古時與這末世的對比(1~2)
     
3.上帝兒子與天使的對比(4~14)
     
4.天地要改變與祂永不改變的對比(12)
     
5.摩西與基督的對比(1~6)
     
6.斷不可進入與竭力進入的對比(7~11)
     
7.大祭司亞倫與基督作大祭司的對比(1~10)
     
8.每日獻祭與只一次獻上的對比(27)
     
9.外面的律法與裡面的律法、舊約與新約的對比(10~11)
     
10.牛羊的血與祂的血的對比(11~28)
     
11.將來美事的影兒與本物的真像的對比(1~14)
     
12.亞伯所獻與該隱所獻的對比(十一4)
     
13.耶穌的血所說與亞伯的血所說的對比(十二24)
     
14.會被震動與不能震動的對比(十二27~28)
     
15.幔內與營外的對比(19~20;十三10~13)

捌、本書與其他聖經書卷的關係

()本書內遍佈舊約背景,如宗教、禮儀、神學、詞彙,與舊約的《利未記》極為接近。本書的信息與舊約五經有密切的關係,尤其是五經中的《利未記》。《利未記》是論及預表中的救恩,而本書所論,是《利未記》所預表救恩的實際;實體如何比影兒更美且完全,本書也比《利未記》更超越。所以本書又被解經者稱為新約的《利未記》。
   
()有人稱《希伯來書》為『第五福音書』,前四本福音書描寫基督在地上的作為,《希伯來書》則描寫基督在天上所作的──基督升天為信徒之大祭司,現今在『天上的至聖所』中,每日為信徒祈求(25;羅八34)
   
()本書的信息與《羅馬書》及《加拉太書》有共同的重要原則,因為這三本書論及主的救恩,都是以哈二4惟義人因信得生』為基礎。但三卷書的著重點不同:《羅馬書》注重『義人』二字,說明人如何才能在上帝面前被稱義;《加拉太書》注重『得生』二字,解釋人得救不是憑行為入門,也不是憑行為成全,乃因領受上帝兒子的生命;本書卻注重『因信』二字,列舉舊約信心的偉人,證明信心乃是使人蒙上帝喜悅的『明證』(來十一56)。《羅馬書》啟示基督徒信心的『必須性』,《加拉太書》啟示基督徒信心的『基要性』,《希伯來書》則啟示基督徒信心的『超越性』。

玖、鑰節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上帝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14)
    「凡是靠著祂進到上帝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25)
    「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祂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上帝的家;…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上帝面前。」(19~22)
    「這樣,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十三13)

拾、鑰字

    「更美」、「超過」、「強過」、「大的」(4;六9;七71922;八66;九23;十34;十一163540;十二24)
    「信心」(2;六112;十223839;十一134567789111317202122232427282930313339;十二2;十三7)
    「大祭司」(17;三1;四1415;五1510;六20;七262728;八13;九71125;十12;十三11)
    「永遠」、「永永遠遠」(288;五69;六2520;七17212428;九12141526;十一3,;十三82121)
    「完全」、「全備」、「成全」(10;五9;七1928;九9;十114;十一40;十二23)
    「一次」(27;九7122628;十101214;十二2627)

希伯來書大要(1)


壹、作者

    本書作者是誰,因全書始終並未題及其名字,此為千年仍未解之謎,古今解經家意見紛紜。歸納各派主要論據,正反(肯定與否定)兩面併列如下:
   
()保羅說
     
1.正面肯定的論據:
        
(1)此說源自亞力山大教父革利勉的寫作,東方教會一直毫無疑問的接受本書為保羅所寫,至於西方教會則是到第四紀才因耶柔米、奧古斯丁的認定而接受。近代對此說最著名的支持者包括司可福、達秘等人。
        
(2)書內確有一些保羅的詞彙和語氣,例如『義人必因信得生』(38)是保羅喜歡引用的話(羅一17;加三11);又如本書所論的列祖、應許、律法、諸約等,正合乎保羅在羅九4~5所提的。
        
(3)本書的內容與《加拉太書》極其相似,教義與保羅其他書信也完全吻合,並且也很符合保羅對猶太人極重的負擔。
        
(4)『我們的弟兄提摩太已經釋放了;他若快來,我必同他去見你們』(十三23),表明作者乃是親近提摩太的長輩同工(參提前一2;提後一2)
        
(5)本書作者請求信徒為他代禱(十三18~19),而在新約書信的作者中,保羅是惟一請信徒為他禱告的使徒(羅十五30~32;弗六19~20;西四3;帖前五25;門22)
        
(6)書末的問安和祝福(十三24~25)與其他保羅書信的結尾相似(羅十五33~十六24;林前十六19~24;林後十三13~14;加六18;弗六23~24;腓四21~23;西四10~18;帖前五26~28;帖後三16~18)
        
(7)本書中所用『我們所說』(5)、『我們所講』(1)表明作者是代表一個同工團說話,這種情形惟獨在保羅書信中出現。
        
(8)外證包括初期教父、希臘正典名單、拉丁正典名單、一些古抄本、英王欽定本等,標明『使徒保羅達希伯來人書』達一千二百年之久(主後4001600)
     
2.反面否定的論據:
        
(1)本書作者從始至終沒有表明或運用使徒的權柄,而內中『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3)一句,表示作者未曾親自從主領受啟示,可見本書非保羅所寫(參加一12)
        
(2)書內有很多舊約經文出自七十士譯本,非保羅慣用的瑣拉本。
        
(3)本書的文字體裁,與保羅慣常的風格不同。
        
(4)本書沒有具名,這與保羅其他書信慣常的作法不同。
        
(5)保羅是外邦使徒,極力提倡外邦信徒與猶太信徒同歸於一;但本書專提猶太人的救恩,完全不提外邦教會,似乎和保羅的宗旨不符。
   
()巴拿巴說
     
1.正面肯定的論據:
        
(1)此說最早為教父特土良所提倡。
        
(2)巴拿巴為利未人(徒四36)他對舊約的利未體系必然相當清楚;他又曾為保羅的同工,對保羅的神學教義耳熟能詳,所以能寫出本書。
        
(3)『弟兄們,我略略寫信給你們,望你們聽我勸勉的話』(十三22),語氣符合巴拿巴的恩賜──『勸慰子』(參徒四36)
        
(4)外證為《巴拿巴書信》(古抄本Codex Claremontanus)
     
2.反面否定的論據:
        
(1)作為外證的《巴拿巴書信》,有些地方與本書論證不符。
        
(2)巴拿巴不像是與提摩太有親密同工關係的一位。
   
()亞波羅說
     
1.正面肯定的論據:
        
(1)此說最鼎力支持者為馬丁路德,近代有名的支持者為亨利阿爾福德。
        
(2)路加在《使徒行傳》稱他(亞波羅)是『有學問的,最能講解(舊約)聖經』(徒十八24),因此他有資格寫本書。
        
(3)本書內含有一些『亞力山大哲學思想』,而亞波羅正是出身於亞力山大的聖經學者(徒十八24)
        
(4)亞波羅在事奉主初期,曾經受過保羅同工百基拉、亞居拉的成全,後來更被保羅自己認定是他的同工(林前一12;三4~622;十六12;多三13),因此他有資格寫這本與保羅神學思想相近的書信。
     
2.反面否定的論據:
        
(1)在教會歷史上,從來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有關亞波羅的傳聞,直到第十六世紀才被馬丁路德提出來。
        
(2)亞波羅和提摩太似乎從未有過同工關係。
   
()路加說
     
1.正面肯定的論據:
        
(1)最著名的支持者為加爾文。
        
(2)本書內精湛優美的希臘文體裁,與路加所寫的《使徒行傳》在文法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3)『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3),表示作者正像路加這樣非直接跟從主的人,卻從使徒學習了基督救恩的道理。
     
2.反面否定的論據:
        
(1)路加是外邦人,不太可能以猶太人為專門寫信的對象。
        
(2)路加或有可能擔任保羅口述的執筆書寫者(如羅十六22『代筆的德丟』),但不太可能自己成為說教者。
   
()其他說
     
1.有些人主張百居拉和亞基拉是本書的作者(參徒十八26)
     
2.也有些人主張本書為羅馬的革利勉( 96A .D.)所寫。
     
3.另有些人提及本書的作者可能為使徒彼得,或是執事腓利,或是西拉、馬可、以巴弗等人。
     
4.上述各種說法並沒有充足且有力的內證與外證,僅能把它們當作姑且參考的資料。

    其實,作者既然受聖靈的感動而自我隱名埋姓,相信必有其用意;因為像這樣一本專門高舉耶穌基督的書信,作者是誰,並不重要。所以我們不必勉強斷定是誰寫的,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自己身上。無論本書的作者是誰,反正都是上帝『藉著祂兒子曉諭我們』(2)

貳、寫作時地

    本書的成書日期,根據外證和書中的內證推測如下:
    ()羅馬的革利免(主後95)曾引用本書,這是第一世紀的時候。且本書中提到『我們的兄弟提摩太已經釋放了』(十三23),故本書必不是在第二世紀才寫成的。
    ()本書中多次提到聖殿獻祭等禮儀,所用動詞均為現在式(1~3;七27;八3~5;九6~9;十1~2811;十三10~11),表示當時聖殿還在,祭司仍在供職,故此本書成書日期必不遲於主後七十年(聖殿被毀之年)
    ()書中表明接受本書信的人們已經信主多年(12),他們並且曾經受過許多苦難(32~37;十二4~5),故本書成書日期必不太早。
    ()書中暗示有些傳上帝之道給他們的人已經為主殉道(十三7),且提摩太被囚獲釋(十三23);這兩件事極可能與該撒尼羅逼迫信徒有關(64~ 68A .D.),故本書成書日期必不早於主後六十四年。
    ()綜合上述論據,本書極可能是在主後六十五至六十九年間寫成的。

    至於寫書地點,可從書中『從義大利來的人問你們安』(十三24)一句,推測出:
    ()本書是在境外義大利人集居之地(如哥林多、以弗所等地)所寫。
    ()按原文,『從義大利來的人(They from Italy)』也可譯成『義大利人(They of Italy)』,如此,則本書是在義大利境內,很可能就是在羅馬寫成的。

參、本書受者

    ()本書的受者是亞伯拉罕的子孫(4),並且『列祖』一詞(1)表明他們是猶太人信徒,不但熟悉舊約以色列人信心的先祖(十一24~34),且也熟悉舊約律法及禮儀(4~8)
    ()這些猶太人信徒,不但認識本書的作者,也認識提摩太(十三23)。他們沒有親自聽過主耶穌的道理教訓,乃是別人傳講給他們的(3)。他們信主已有一段相當的年日,但在真道上卻未長大成人(11~12)。不過,他們並沒有離棄信仰(6~10)。他們曾經為主受過苦,有心走主道路(3236);並且抵擋罪惡,卻未到流血的地步(十二4)
    ()有些古抄本標明受者為『希伯來人』,字義是『過河的人』;亞伯拉罕是第一個渡過大河的人,他從米所波大米渡過伯拉大河,搬到巴勒斯坦地(參徒七2~4),故他是第一個希伯來人(參創十四13)。猶太人自古即被稱為希伯來人(創卅九14;出二6),他們也喜歡自稱希伯來人(創四十15;腓三5)
    ()我們基督徒乃是屬靈的希伯來人,所以我們應當把本書的教訓應用在自己身上。

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希伯來書, 雅各書

【希伯來書大綱
1. 上帝新啟示得超越性(1:1-4
2. 基督超越天使1:5-2:18
3. 基督超越摩西3:1-4:13
4. 基督超越亞倫譜系之祭司4:14-7:28
5. 我們的大祭司超越的獻祭工作(8:1-10:39
   a.更美的約(8:1-13
   b.更美的聖所(9:1-12
   c.更美的祭(9:13-10:18
   d.勸勉(10:19-39
6. 最後之呼籲:要有堅定之信心(11:1-12:29
   a.信心英雄之榜樣(11:1-40
   b.鼓勵要有堅忍的信心(12:1-17
   c.堅忍信心的原動力(12:18-29
7. 結論(13:1-25
   a.基督徒生活的實踐原則(13:1-17
   b.代禱的請求(13:18-19
   c.祝福(13:20-21
   d.私事的囑咐(13:22-23
   e.問安與祝福(13:24-25
【希伯來書探討
自從第二個世紀開始,聖經學者就被希伯來書的作者的身份迷惑,也互相爭論,這是因為大家很想去肯定這卷沒有署名的書信。一般上,在研究一本書卷時,確定作者的身份是極重要的,因為知道作者是誰,就直接的知道當時的背景及他的思想;如果對書卷的作者沒有認識,就會影響經文的註釋。
東、西方教會皆對這一卷書的正典權威和著作者持有不同的看法。亞歷山大的希臘教會因為不能確定保羅是作者同時,卻把一卷書的內容列為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因此接納希伯來書為正典,然後把它歸入保羅書信內。 
      西方的拉丁教父們卻認為一卷書的著作者應是優先的決定條件,因此起初反對它的正典地位,遲遲不肯接納希伯來書為新約的正典。後來(第四世紀後),西方教會也受東方教會的影響而把希伯來書歸入保羅書信內。最終是在公元397年的第三次迦太基教會會議上才被所有教會接納為正典(Canon)
    初期教會如同今日的教會一樣,同樣是以著作者及內容作為正典的條件。兩個條件不分先後,互相輔助,如果兩個缺一,才會以其他一個條件為先決。可見希伯來書是以內容作為條件成為新約正典。
【雅各書大綱
1. 問安(1:1
2. 試煉與試探1:2-18
  a.信心的考驗(1:2-12
  b.試探的來源(1:13-18
3. 聽道與行道1:19-27
4. 不可偏心待人2:1-13
5. 信心與行為(2:14-26
6. 約束口舌(3:1-12
7. 兩種智慧(3:13-18
8. 慎防與世為友(4:1-17
9. 警告為富不仁者(5:1-6
10.多方面之規勸(5:7-20
【雅各書探討
雅各書主要目的是要安慰受試煉及落在試探中的信徒,也說明信心與行為的關係。這樣的主題明顯的從書中內容反映出來。 
  早期教會對雅各書的正典權威是有許多支持,例如,亞歷山太的俄利根、耶柔米、亞他拿修都接納這書卷為新約的一卷。第二世紀的俄利根認為是雅各所寫,雖然優西比曾在第四世紀提出說雅各書是五卷爭論書信之一,這是因為當時教會之間對雅各書仍存著懷疑的態度。

耶柔米也不能肯定是否是雅各所寫,不過他說雅各書也如其他書卷是教會通用的經書。最重要的還是在主後三九七年的第三次迦太基會議上完全接納雅各書為正典,這是基督教會最後的議決。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