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

新約總論

一、聖經兩大部分:共六十六卷書。

(1)      舊約三十九卷(929章)

(2)      新約二十七卷(260章)

二、聖經寫作目的

(1)      「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 3:15-16

(2)      「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 20:30-31

三、新舊約關係

新約是聖經的後部分, 與前約(即舊約)的主題遙遙相應,彼此一貫,同是彰顯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

舊約隱藏基督,新約顯露基督;

舊約應許基督,新約應驗基督;

舊約期待基督,新約釋明基督;

舊約是新約的影兒,新約是舊約的實物;

舊約中心是以色列,新約的中心是教會;

舊約是行為之約,新約是恩典之約;

舊約是律法之約,新約是信心之約;

舊約敘述人在第一亞當裏的失敗,新約敘述人在第二亞當裏的勝利;

舊約的結束是咒詛,新約的結束是祝福;

四、新約聖經的形成:由上帝的靈感動祂的使徒們所寫成的(九位或十位作者),後來經過初期教會階段性的收集及公認成為上帝的聖言。正典之判斷標準:

(1)      使徒的權威

(2)      初期教會的公認

(3)      教義之純正

五、「新」一詞

(1)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林前 11:25

(2)      「為此作了新約的中保‧既然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來 9:15

六、新約背景

(1)      舊約歷史末期與兩約間之歷史(約四百年)

1.         巴比倫時代(舊約歷史末期、被擄時期、主前 606-538

2.         波斯時代(舊約歷史末期、歸回時期、主前 538-330

3.         希臘時代(主前 330-167

4.         馬加比時代(中興時期、主前 167-63

5.         羅馬時代(亡國時期、主前63~主後70

(2)      宗教背景

1.         舊約之完成(以斯拉時代)與翻譯(希臘文舊約:七十士譯本)

2.         宗教集團之出現

a.       公會之組成(新約聖經中24處提及「公會」)

又稱「議會」,在耶路撒冷的議會稱為「大議會」,成員包括祭司、長老、文士,並由大祭司擔任議長。

公會之勢力及權力強大,廣涉到宗教、法律、政治、稅收、民事、刑事、司法等(但死刑須經羅馬政府批准)。

b.       會堂之創始(新約聖經中68處提及「會堂」)

會堂原文為「聚在一處」或「集會」之意。

會堂主要功能:聚會崇拜、聖經學校、禱告、福利機關、平民學校。

c.       法利賽教派(新約聖經中96處提及:太31節,可11節,路26節,約20節,徒7節,腓1節:腓3:5

「法利賽人」字意為「分離者」。

在耶穌時代約有六千成員(耶路撒冷人口約三~四萬)。

不參與政治上之爭辯,專心研究律法,接受摩西之律法及一切遺傳,相信死人復活與死後之審判,深得一般信上帝者之擁戴,之後人數增加,勢力強大。

耶穌對其之批判:太23:1-36

d.       撒都該人(新約聖經14處提及)

多為祭司階級、猶太貴族及富紳。只相信摩西律法,不接受遺傳。在政治上活躍,人數雖較法利賽人少,但政治勢力強大。

宗教上只相信摩西律法,不接受遺傳,不相信天使的存在和死人的復活(或死後審判)。(太23-32

e.       文士(新約聖經63處提及:太23節,可21節,路14節,約1節(約8:3),徒3節,林前1節:林前1:20

「文士」原是猶太之史官、書記、繕寫員,負責抄謄繕寫聖言,解釋聖言與民生之關係,以及註釋聖言。因此為當代之釋經家,律法的權威,地位超越法利賽人與撒都該人,但許多文士亦是法利賽人。

文士乃猶太遺傳之作者,常咬文嚼字,強解聖經,又以遺傳超越聖經之地位。

f.        奮銳黨(新約聖經4處提及,均指「奮銳黨的西門」)

泛指那些在政治立場上抱較極端態度的人(以色列愛國主義者),在信仰上篤守摩西律法(贊同法利賽人的信念),熱切等待彌賽亞國度降臨。

g.       希律黨(新約聖經2處提及:太22:16,可12:13

希律王和其家屬的擁護者

h.       稅吏(新約聖經22處提及:太、可、路)

替羅馬政府徵收稅項的「公務人員」,多為猶太人所憎恨。。

3.         當時所通用的語言(約19:20

a.       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拉丁語

b.       巴勒斯坦一帶猶太人的日常用語:「亞蘭語

c.       通行整個羅馬帝國的(甚至比拉丁語更普遍):「通用希臘語

七、新約的編排

(1)      福音書———馬福音、馬福音、加福音、翰福音。

(2)      歷史書———使行傳。

(3)      保羅書信——馬書、哥書、哥書、拉太書、以所書、立比書、歌羅西書、撒羅尼迦書、撒羅尼迦書、摩太書、摩太書、提書、腓利書。

(4)      其它書信——希伯書、各書、書、書、書、書、書、大書。

(5)      示錄。

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各福音書特色

 

  四福音書記載耶穌的事蹟,重點各有不同。

 

  馬太福音有濃厚的猶太色彩,它引用舊約聖經最多,目的是要向猶太人證明,耶穌就是舊約所預言的那一位。馬太福音比較不重視個別的人物,它側重在教導,收錄最多耶穌的講道篇,約佔整本福音書的五分之三。此外,馬太福音是四本福音書中唯一提及「教會」兩個字的福音書 ( 16:1818:17)。馬太福音用「天國」,而不用「上帝的國」。他強調的是「耶穌為君王」這個角色。

 

  馬可福音相傳是稱呼約翰的馬可,在做彼得助手時,將彼得所講述耶穌的事蹟記錄下來。馬可福音簡潔扼要,只描述事實的經過,而不重視論題。它處理耶穌事蹟的方式全是客觀性的,很少作評論。在馬可的筆下,耶穌風塵僕僕地,一個事件接著另一個事件,有人說,馬可福音所刻劃的是「耶穌是僕人」這個角色。

 

  路加福音是保羅的醫生朋友路加所寫,是四本福音書中最具文學性的一本。路加福音強調聖靈,強調救恩的普世性,也討論到許多重要的教義,像耶穌的位格,悔改,得救,稱義等等。此外,路加特別注意到財務相關的事務,而且對個別人物,特別是一般人所忽視的婦女、孩童、窮人、被藐視者等,有詳細的描述。在路加福音的刻劃底下,耶穌是一個人子。

 

  約翰福音與其他三本福音書有顯著的不同,它未提及耶穌所說的比喻,有關耶穌所行的神蹟也只提了七個。它特別強調耶穌的神性,但是在描述各樣事件時,同時也顯出耶穌是一個完全的人。它屢次提及耶穌在耶路撒冷過節,並討論許多有關生命的真道。

 

  以一個表來歸納四福音的特色:

 

 

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對象

猶太人

羅馬人

希臘人

全世界的人

耶穌角色

君王

忠僕

人子

上帝

重點

著重主所說

著重主所作

著重主自己

別人與主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