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保羅書信

分類 背景 書信 主後 主題 目的 對象
傳道書信 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出外傳道之間 加拉太書 48年 教義 福音傳道 致各教會
第二次出外傳道 帖撒羅尼迦前後書 52年
第二次出外傳道 哥林多前後書 55年
羅馬書 56年
監獄書信 第一次羅馬入獄 歌羅西書 61年 生活 信徒造就
以弗所書 61年
腓利門書 61年
腓立比書 61年
牧養書信 被釋 提摩太前書 62年 教會及工人 工人的榜樣 致個人
提多書 62年
第二次羅馬入獄 提摩太後書 67年 離世告別

保羅生平

 
使徒保羅(希臘名)的希伯來名叫掃羅,原屬便雅憫支派的一個猶太人,生而為羅馬公民,出生地是基利家(Cilicia)的大數。幼年受教於耶路撒冷著名拉比迦瑪列,精通猶太人的律法及傳統(加1:14)。原為嚴守教規的猶太教徒,早年堅決反對基督教並持大祭司的文書追捕基督徒﹐從耶路撒冷直到北方大馬色(即大馬士革)。在大馬色經歷耶穌的顯現後,改信基督教(約公元34年)。此後大發熱心,猶如欠福音的債,四處旅行佈道,結果成為猶太人逼迫的對象。保羅一生多苦多難,他的主張激烈,但性情謙沖柔和,他也有堅毅剛強、急進的一面。他不但把福音傳遍歐亞二洲,也勤於寫作勉勵信徒,留下不少著作,他的書信﹐為新約的主要組成部分。
主說:「保羅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 和 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我也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徒9:15-16
A、掃羅逼迫信主之人:徒22:4-5;7:55-60;9:1-2。
1.   熱心事奉上帝,卻逼迫信主之人,他進入凡信主之人家,拉著入監 (8:3;9:1-2:;26:10-11;29:6;林前15:9;加1:13;腓3:6)。
2.   司提反殉道時,掃羅也在場並贊同他被殺 (7:60)。
3.   求見大祭司,手拿文書,綑綁信徒(9:1-2)。
B、掃羅悔改信主:(9:3-30;22:6-16;26:12-18;林前9:1;15:8)。
1.   大馬色路上遇見光(9:3)。
2.   主呼召掃羅並指示他(9:4-7)。
3.   亞拿尼亞蒙主指示去找掃羅並給掃羅洗禮(9:10-19;22:10-16)。
4.   離開大馬色回大數(9:30)。參見(加1-2章)。
5.   淺談加拉太書中的年日:保羅的生涯裡,大概是這樣:受到基督的感召(1:15~16)→往阿拉伯後又回大馬色(1:17)→在大馬色待三年(1:18a )→上耶路撒冷與彼得住十五天(1:18b~19)→往敘利亞、基利家一帶十四年(1:21;2:1a )→上耶路撒冷會議(2:1b~10)。
C、保羅傳道宣教旅程(安提阿出發,回到安提阿)。
1.   第一次傳道宣教旅程:居比路(賽普魯斯)小亞細亞的旁非利亞: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加拉太:特庇(13:1-14:28)。
2.   耶路撒冷會議:15:1-35。
3.   第二次傳道宣教旅程:特庇,路司得,以哥念,弗呂家,加拉太,每西亞,特羅雅,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庇哩亞,雅典,哥林多,以弗所,該撒利亞,耶路撒冷,回安提阿(6:36-18:22)。
4.   第三次傳道宣教旅程:安提阿,弗呂家,以弗所,馬其頓,米推尼,撒摩,米利都,哥士,羅底,帕大喇,推羅,多利買,該撒利亞,耶路撒冷(18:23-21:16)。
D、保羅在巡撫腓非利斯和亞基帕王面前的申訴(23-25章)
E、保羅的上訴與殉道(27-28章)
F、保羅著作:
傳統以為羅馬書到腓利門書等13封書信都是保羅所寫。現在一些學者認為:羅馬,林前,林後,加,腓,帖前,門,無疑是保羅所寫。對於其他各書作者,意見紛紜。Deutero Pauline:弗,西,帖後。Probably pseudonymous:提前,提後和提多。
三、保羅對基督教的影響
1.   將福音傳至小亞細亞和歐洲。
2.   廣傳福音給外邦人。
3.   是新約最重要的作者,27本書中13本(48%)為其所著。
4.   闡明新約神學、教義與教會真理。

保羅最後行蹤的歷史重建


    對於教牧書信中有關保羅的行蹤(提後一1518,四1320;多三12)、提摩太和提多的工作(提前一3;多一5)及與其他許多相關人物的來往,於使徒行傳均無提及,似與歷史不符。然教會傳統的解釋是:使徒行傳的最後一章只記述到保羅首次被囚羅馬(約A.D.6062年), 而教牧書信的寫成則是日後的事。當保羅從羅馬監獄獲釋後,曾往來希臘、以弗所、革哩底等地,傳道與栽培信徒(提前與提多背景);日後他再次被捕,囚於羅馬 (提後背景),最後為主殉道。所以我們可根據教牧書信中的提示(如果聖經中所記保羅旅程的期待與計畫都一一實現的話),概略地建構保羅後來的行程與遭遇。 在某些行程點的先後次序上或許有幾種不同看法,但都可以合理解釋教牧書信中的歷史事件,而不需要指控作者犯錯、捏造或虛構。

    保羅最後幾年的行程,可能如下:

1.保羅被押至羅馬(徒二十八16),時約主後六十年。

2.被囚於羅馬兩年,寫了監獄書信,即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腓利門書。

3.於主後六十二年被釋放,隨即差提摩太到腓立比(腓二1923)及以弗所去。自己也向東行,探望亞西亞的眾教會,如他許給腓利門的話(腓22)。當重回以弗所時,處理了由許米乃和亞力山大所散佈有關異端的問題(提前一20),而後提摩太也來到,保羅就留他在以弗所繼續牧養該會,自己則去了馬其頓(提前一3)。

4.保羅來到馬其頓造訪了腓立比教會(腓一25,二24);可能在此期間寫了提摩太前書(提前三1415)。

5.不久,他再去了以弗所(提前三14),並且到過革哩底(多一5),留下提多作他的特使。

6.從革哩底他造訪了哥林多,適逢律師西納與亞波羅要往革哩底去,便寫了提多書託他們帶去,囑咐他將未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且在各城設立長老(多一5),又要求提多到尼哥波立與他相會,並定意在那裡過冬(多三12),即主後六十三年冬天。

7.主後六十四年初,保羅開始他的西進旅程,向西班牙進發(參:羅十五28)。也因而避開了當年七月的「羅馬大火之役」及十月的「尼祿大屠殺」。

8.在西班牙事奉了一年多後回到了小亞細亞,在特羅亞,留下他的外衣和皮卷(提後四13),探訪米利都後,留下病倒了的特羅非摩(提後四20)。

9.再到哥林多時,留下了以拉都(提後四20)。

10.約於主後六十六年再次被捉拿,此時基督教已成為非法的宗教,保羅自認沒有被釋放的可能(四681617),因此,在羅馬獄中寫了提摩太后書作為他的遺言。

11.提摩太到羅馬監獄探望他,並帶來皮卷和外衣,以致保羅可以過寒冬(提後四13)。

12.不久後即殉道,死於尼祿王的手下。

初代教會歷史與保羅生平


一、                使徒行傳之主題
最明顯的主題是以第一章8節的「大使命」為全書的中心主題。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路加描述早期教會在公元3065年這35年間,怎樣履行耶穌所般下的「大使命」:
(1)       1:15 ~ 8:3:集中描述耶城的信徒。
(2)       8:4 ~ 11:18:論到撒瑪利亞和其他沿海的城市。
(3)       11:19 ~ 28:31:以外邦地方為主。
二、                使徒行傳之主要人物
(1)       彼得:1 ~ 12章。
(2)       保羅:13 ~ 28章。
三、                使徒行傳的兩個分水嶺
(1)       彼得在該撒利亞造訪哥尼流(10章)
1.          10:34~35:彼得就開口說,我真看出  上帝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
2.          11:18:眾人聽見這話,就不言語了‧只歸榮耀與  上帝,說,這樣看來,上帝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
(2)       耶路撒冷會議(15:1~25
1.          會議議題:
a.         保羅所傳的福音,即從猶太教的律法觀念中得釋放的福音,能否獲得耶城母會的完全接納?
b.        又外邦信徒可否得救(15:1, 11),而無須需將舊約對猶太人的要求(尤其是割禮)加於外邦人身上?
2.          會議結果:保羅的主張獲得使徒的認同,而外邦信徒群體亦得到無條件的接納。
3.          疑問1:對外邦人的要求之目的為何?(15:19, 20
疑問2:為何保羅在路司得(土耳其)替提摩太行割禮後才一同上路?(16:1~3
四、                「聖靈」行傳
(1)       應許聖靈
「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徒1:5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2)       聖靈降臨:彼得講論,三千人歸主。
「五旬節到了,門徒都聚集在一處‧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徒2:1~4
(3)       門徒被聖靈充滿
「那時,彼得被聖靈充滿,對他們說,那時,彼得被聖靈充滿,對他們說,」(徒4:8
「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  上帝的道‧」(徒4:31
(4)       亞拿尼亞欺哄聖靈
「彼得說,亞拿尼亞為什麼撒但充滿了你的心,叫你欺哄聖靈,把田地的價銀私自留下幾分呢‧」(徒5:3
(5)       執事的揀選
「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徒6:3
(6)       執事司提反
「司提反是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敵擋不住‧」(徒6:10
「但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  上帝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  上帝的右邊‧」(徒7:55
(7)       撒瑪利亞人受聖靈
「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徒8:17
(8)       執事腓利
「聖靈對腓利說,你去貼近那車走‧」(徒8:29
「從水裡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也不再見他了,就歡歡喜喜的走路‧」(徒8:39
(9)       保羅歸信
「亞拿尼亞就去了,進入那家,把手按在掃羅身上說,兄弟掃羅,在你來的路上,向你顯現的主,就是耶穌,打發我來,叫你能看見,又被聖靈充滿‧」(徒9:17
(10)   教會蒙保守
「那時猶太,加利利,撒瑪利亞,各處的教會都得平安,被建立‧凡事敬畏主,蒙聖靈的安慰,人數就增多了‧」(徒9:31
(11)   百夫長哥尼流
「彼得還思想那異象的時候,聖靈向他說,有三個人來找你‧」(徒10:19
「彼得還說這話的時候,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徒10:44
(12)   聖靈充滿的巴拿巴
「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徒11:24
(13)   饑荒的預言
「內中有一位,名叫亞迦布站起來,藉著聖靈,指明天下將有大饑荒‧這事到革老丟年間果然有了‧」(徒11:28
(14)   宣教的差派
「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作我召他們所作的工‧」(徒13:2
(15)   聖靈充滿的保羅
「掃羅又名保羅,被聖靈充滿定睛看他,」(徒13:9
(16)   反向的引導?
「聖靈既然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他們就經過弗呂家,加拉太一帶地方‧」(徒16:6
「到了每西亞的邊界,他們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徒16:7
(17)   以弗所信徒受聖靈
(徒19:6)「保羅按手在他們頭上,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又說預言‧﹝或作又講道﹞‧」
(18)   聖靈指明保羅未來的患難,門徒的勸說?保羅的堅持?
「但知道聖靈在各城裡向我指證,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上帝恩惠的福音‧」(徒20:23, 24
「找著了門徒,就在那裡住了七天‧他們被聖靈感動,對保羅說,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徒21:4
「到了我們這裡,就拿保羅的腰帶,捆上自己的手腳,說,聖靈說,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綁這腰帶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裡‧」(徒21:11
五、                使徒行傳之結構大綱
(1)       1:1 ~ 6:7:前言、教會的誕生與耶路撒冷教會的景況描述(6:7上帝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
(2)       6:8 ~ 9:31:逼害開始,並記述教會自耶路撒冷傳到撒瑪利亞的經過(9:31那時猶太,加利利,撒瑪利亞,各處的教會都得平安,被建立‧凡事敬畏主,蒙聖靈的安慰,人數就增多了‧)。
1.          司提反的殉道(6:8~8:3
2.          教會分散,上帝的道傳開(8:4~40
3.          掃羅歸信(9:1~31
(3)       9:32 ~ 12:24:福音始傳於外邦
(4)       12:25 ~ 16:5:保羅首兩次展開向外邦的宣教旅程
1.          第一次旅程(12:25~14:28
2.          耶路撒冷會議(15:1~25
3.          第二次旅程的展開(15:36~16:5
(5)       16:6 ~ 19:20:保羅展開馬其頓的宣教旅程
1.          第二次旅程的結束(16:6~18:22
2.          第三次旅程的展開(18:23~19:20
(6)       19:21 ~ 28:31:保羅於耶城被捕受審,羅馬之旅
1.          第三次旅程的結束(19:21~21:17
2.          保羅在耶城被捕及下監(21:18~23:35
3.          保羅在該撒利亞下監(24~26章)
4.          保羅抵達羅馬(27~28:16
5.          保羅被政府軟禁家中(28:17~30

六、                保羅生平簡介
(1)       早期生活和訓練
1.          出生於大數城的猶太家庭(約於公元前數年,與耶穌相近)
a.         大數(Tarsus):羅馬行省基利家(Cilicia)的首府,為學習哲學、修辭學和通識教育的重要中心,約等於今天的大學城(徒21:39)。
b.        希羅背景:生來已是羅馬公民,所以他父親(或祖先)必是公民(當時,被統治者取得羅馬公民的方式僅捐獻大量金錢或是有功於政府兩種途徑)。
2.          法利賽背景
a.         開始走路到十二、三歲:於會堂辦的「閱讀院」學習閱讀、書寫希伯來語聖經,並學習亞蘭文(徒22:1~21)。(同時接受羅馬的教育)
b.        年滿十八歲時:進入「口傳院」詳細學習「口傳律法」(拉比教育),同時學習一門手藝(織帳棚)。
(2)       保羅對基督徒逼迫的原因
1.          在耶城的猶太基督徒,仍然忠於聖殿崇祀律法(包括五經與口傳)(徒21:20),也有許多祭司信從這道(徒6:7)。(被認為是另一派別的宗教群體)。
2.          「逼迫基督徒」= 「對律法熱心」?(腓3:6
3.          司提反之死
a.         思想:迦瑪列所言(徒5:35~39),末世思潮的狂熱者,並不足為患。
b.        猶太教基礎(存在)的威脅:「上帝子民」的觀念或獨享上帝救恩的宣稱,與普世救法的衝突。猶太教的三樣精髓:「這世界的存在是建基在三樣東西上的,就是律法、聖殿崇祀和善事」。
c.         猶太人認為司提反企圖要拆毀猶太教的信仰傳統(徒6:14)。
d.        耶穌之死?
(3)       保羅的悔改:三次記載其得救見證(徒9:1~1922:3~1626:12~18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給所羅巴伯的信息


哈該書二章20-23
 
表面上,這信息是直接向所羅巴伯傳講的,他是當時猶大省的首領,大衛王朝的後裔。
 
先知宣告,在預期不久的將來,上帝要震動天和地,顛覆世界列國,並推翻他們的軍事力量。
 
在那日,先知指出(23)上帝將要樹立所羅巴伯作為祂的僕人和「印」(上帝權柄的記號)。這樣的預言顯然含有彌賽亞的寓意。來自大衛家族的所羅巴伯,已被上帝所揀選。
 
這個預言傳達一個清晰的景象,就是哈該期望在聖殿重建工作完成時,彌賽亞的年代會來臨;他希望所羅巴伯就是彌賽亞。(但是,此後的歷史清楚顯示,情況並非如此)。相信這是先知對更遠的將來的預言。
 
大衛的王朝必定要繼續下去,而很自然地把他的希望寄託在所羅巴伯身上。這時世界的列國必將被勝過(22)。縱令不是所羅巴伯。然而,彌賽亞的時代必將和大衛的血統有關連。
 

主前520年12月18日


哈該書二章10-19
 
1218(924)在早期聖殿的重建時期,必定是個重要的日子。哈該宣講了三個信息:警告的信息(10-14)、祝福的信息(15-19)、給所羅巴伯的信息(20-23)
 
有人曾建議說,這一天為聖殿下基石(根據18節的記載)的日子。雖然這是推測,但很可能一個特別的農業紀念日使這個時間添上重要性。
 
一. 警告的信息(10-14)
 
先知蒙指示向祭司們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直接了當的。假如一個祭司帶著已經分別為聖預備用作獻祭的肉,而當他的衣服接觸到其他的食品(例如麵包、酒、或油),這些食品會因為它們間接與聖物接觸而成聖嗎?回答是否定的。這說明成聖是不能傳遞的。
 
第 二個問題好像第一個問題一樣,但是結果是倒轉過來。如果有人按禮儀是不潔淨的,例如,接觸到死屍,而他又接觸到上述的食品,這些食品會因此變成腐敗嗎?答 案當然是「是」。由於這樣的接觸,這些食物將變為不潔淨,因為禮儀上的不潔淨是可以傳染的。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在有關祭司的律法中,清楚地指示過(見利六27-30;十一24-28;廿二4-7)
 
接下來便是先知的教導。第十四節有兩個可能性的解釋:
 
()這裏提及從撒瑪利亞而來在建殿工作中提供幫助(拉四1-3);這裏的教導是這種幫助必須拒絕,因為他們將弄髒重建中的聖地。
 
()百姓在從事建造聖殿,但是聖潔並不自動地就成為他們的一部分。即使他們從事的聖工是尊榮的,他們必須是聖潔的人。如果他們敗壞,卻會污穢聖殿的純正和聖潔。
 
這 裡讓我們看見先知哈該所注重的信仰,就是禮儀的正直必須與道德的正直並行。百姓即使從事一項可貴的工作,但是這並不能因為為上帝工作而可以放棄道德的正 直;如果他們敗壞,他們就會損害他們所從事的聖工。換句話說,當一個人從事任何聖工時,很容易會以為工作的成績將多少能夠遮掩他們生活中的不完全。
 
二. 祝福的信息(15-19)
 
先知再次提出一系列的問題,這一次是神學上的問題。這次是向所有人提出的。他非常著急,三次迫切地要他們「追想」(1518)
 
哈該要百姓回想在聖殿的重建未開始以前的光景。他們當時的情況如何呢(16)?他們的穀類和酒的供應,是大大的不足夠。過去雖然他們辛勤工作,但是他們的農作品全遇到災害。他們也從來沒有想到要悔改轉向上帝。
 
先知以一種極強的語氣(18-19),要他們去思想這個特別的日子。是不是穀種收在倉裏呢?不是的,種子剛剛播在地裏。是不是水果收成的時候到了呢?當然也不是,這才不過12月中旬!
 
然而,哈該代表上帝肯定說,「從今日起,我必賜福與你們。」

主前520年10月17日


哈該書二章1-9
 
重建的工作幾乎過了一個月。這裏的721(根據我們現代的日曆,相當於1017)正是住棚節的最後一天。這是一個節期,百姓從鄉村到城裏去參加節日。相信許多人會到聖殿的地區去,去看看重建工作已進行到甚麼階段。相信大家看見的是失望的一幕。可能重建工作一直被拖延。
 
這時群眾露出消極的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哈該再一次向領導人、大祭司、和聚集的群眾講話。他注意到那種不滿情緒。他要求他們必須鼓起勇氣,繼續這項工作,因為上帝與他們同在(4)。以後的經文比較難解(6-9)。相信第六節的「過不多時我必再一次」,指上帝要使地震發生(到底是真發生或只是比喻則不能確定),而其結果是萬國的財富將流入耶路撒冷。地震為甚麼會造成財富這樣轉移呢?這點也不太清楚。也許先知暗示,將來以色列人將要成為一個富強的帝國,從其他國家的財富將源源流入他們的國家。
 
擺在眼前的工作當然是重建聖殿的工作,但先知同時也看見更遠的將來;他看到的是一個華麗的聖殿,如以西結先知所見(結四十至四十八章)。哈該也看到在最終,在壯麗的聖殿中,外邦人將要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主前520年9月21日


哈該書一章12-15
 
毫無疑問,在主前520年的八月末到九月的第三個禮拜之間,所羅巴伯和約書亞發起了重建上帝從前華麗的家的工作。我們只能猜測這行動曾經遭到反對。在重重障礙下,建殿工作終在主前520921日展開。
 
哈該所建議的聖殿重建要藉著大量志願的勞工才能建成。可以看見,百姓有順服上帝,自願參加工作(12)。他們「在耶和華面前存敬畏的心」(12)。當然,他們這樣作是因為「耶和華激動」(14)所羅巴伯和約書亞。「激動」這詞指恢復異象和能力。
 
在這個行動中,先知再一次宣告上帝的宣講:「耶和華說,我與你們同在」(13)。現在,重建聖殿的行動已開始,先知就藉著這信息安慰百姓。
 

主前520年8月29日


哈該書一章1-11
 
這日期是大利烏王第二年(公元前520)第六月的第一天。按現代的歷法是主前520年的8月末。
 
耶路撒冷還是由波斯人統治,但是波斯國的政治最近起了變化。古列的兒子,剛比西斯王帝(Emperor Combyses)在主前522年自殺,然後由大利烏一世繼承王位,但是他則花一年時間去對付各地的叛亂。當時耶路撒冷的執政者是所羅巴伯,他是猶大王族的一個成員,而約書亞卻是祭司(約書亞是耶路撒冷祭司世家的後裔)
 
哈該正是對這兩個人宣告從上帝來的信息;因為如果他們對先知的話能作出回應,他們是有足夠權柄去採取行動。這裏所指的「 六月初一 日」(1)是許多百姓聚集在城裏的一個假日,哈該有意選擇一個有許多聽眾的日子去宣講他的信息。
 
先知的講話多次附著一句開頭語,說明這些話是由上帝來的(23579)。開始引用「這百姓說」的話(2),說明當時耶路撒冷的居民對聖殿的態度;聖殿是要重建的,但是不是現在。
 
耶和華藉先知作出回答,指出當時以色列人的優先次序是錯誤的,當上帝的居所處於荒廢的情況下,百姓卻集中所有力量去為生活忙,這樣是適當的嗎?
 
這 篇信息也清楚的指出:百姓已經嘗試去種植,但是並有好的收成。現在他們需要改變政策:他們應該把注意力從自己的需要轉移到上帝的家,必須開始重建工作。然 後先知解釋他們失敗的原因。因為他們把自己放在首位,所以他們沒有經歷到上帝的祝福,反而是咒詛。收成不好,乾旱、出產不豐和其他的災害,這些都是對背約 百姓的咒詛,早已在申命記廿八章說明。
 
哈該對百姓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7)
 
換言之,百姓招到的失敗,是由於他們違背了立約的信念。聖殿必須重建,這樣耶和華的榮耀能夠再次與以色列人同在(8)

哈該書的教導

    哈該書可算是一講道集,集合了先知哈該在四個月來從上帝所得的默示。第一篇的信息以生活困難帶出責備;第二篇信息以預言帶出勉勵;第三篇信息以祭司對答帶出警告;第四篇信息純粹預言。

    哈該書清楚指出妄顧上帝和尊重上帝的後果。為什麼以色列人雖然勞苦,卻不得飽足?原因是「收到家中」,上帝就吹去(1:9)。因為上帝的殿荒涼,他們卻顧自己的房屋,並且還在有天花板(1:4)的 房屋中居住。但是當色列人回轉,他們手中的工作,雖然比不上先前,上帝卻有安慰和勸勉,更藉他們手中的工作,透露了祂那更美的工作和計劃。上帝安慰他們, 不要為目前工作「看如無有」就灰心。並且,上帝還教導以色列人,使人知道,雖然參加聖殿重建工作,也不會使他聖潔。柤反,人卻會因沾染污穢,而使自己也污 穢。

    從哈該書2:6節到2:9,和2:20-23題到主耶穌的第二次降臨和祂為王的預言。上帝以所羅巴伯為基督的預表。「到那日」(2:23),上帝會傾覆列國,除減列邦,惟有所羅巴伯卻被揀選。

屬地的福樂與屬天的榮耀


哈該書是舊約聖經最短的書卷之一,有人稱它為「重要的小塊」。主前520年,哈該向回歸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發出上帝對他們的責備,並吩咐他們要重建聖殿,使上帝得榮耀(18)。哈該的信息得到很快的工作果效,聖殿於四年後完工(615)。回歸後的人民生活貧困,靈性軟弱,但哈該的信息竟能立時激勵他們冷淡的心,且剛強起來重建聖殿。
 
主前538年,上帝感動波斯王古列下召,准許及鼓勵以色列人返回故鄉重建聖殿(11~4) 。於是他們帶著興奮的心回到耶路撒冷。可惜他們在立好聖殿根基後(38~13),便選擇了一個錯誤的開始:只顧自己的房屋,忽略上帝的殿(19)。因為重建工作的怠延,上帝的殿荒涼──這是一幅叫上帝何等傷心的景象,但人卻對此無動於衷達十六年之久。終於上帝使用哈該發出信息,要以色列人重建聖殿。
 
大利烏王第二年六月初一,哈該宣告上帝的責備(14),要百姓「省察自已的行為」(157)(這可譯成「把你的心放在你的道上」)
 
上帝要百姓用心省察失敗帶來的禍害──穿不暖、吃不飽、乾旱失收(1610~11) ﹔再從失敗中糾正,更新心志,在耶和華面前存敬畏的心(112),且要保持聖潔(211~14),因惟有省察悔改,甘心順服才能帶來盼望。
 
當百姓明白貧困生活是與自己的屬靈光境有關(參申2815~31),願意重整生命的優先次序(看上帝重於過物質追求)時,這位萬物的主宰既能因管教子民而「命」乾旱臨到地上,亦能因百姓的回轉而賜福,給他們將有一個大豐收(218~19) 。這是以色列人屬地上福樂的盼望。
 
重建聖殿的吩咐發出後,耶和華「激動」所羅巴伯、約書亞和百姓的心(114)。「激動」這詞暗示恢復異象和更新能力,以色列人立時起來行動,更新聖殿。聖殿標誌著整個民族的敬虔生命,是人敬拜上帝的地方,也是上帝與人相交之處(258)。但在重建中,有一些看過舊聖殿的人,見到新殿比不上「這殿從前的榮耀」,就消極失望,這負面的態度,加上經濟困難(16~11)和外敵阻擾(411~24),都對重建工作帶來衝擊。上帝知道百姓此刻需要建立,衪重申與以色列民出埃及所立的約和應許(19),「所以你們都當剛強做工… 我的靈在你們中間,你們不要懼怕。」(29)
 
上帝接著要百姓將眼目由「現在」轉向「將來」。衪很快便會「震動天地」。在這裡上帝啟示了一個榮耀的盼望(26~9) 。這殿將來的榮耀要大過先前的榮耀,並要賜下平安(29)
 
上帝要使「萬國的珍寶都必運來」,(這話或譯作「萬國所羨慕的必來到」),主要有兩個解釋:「所羨慕的」指珍寶、寶貴的禮物;另一指彌賽亞(基督)
 
因此這是一個有關彌賽亞的預言,基督是萬國的盼望。這段經文的榮耀聖殿景象,就是發生在基督再來的時候(參賽601~9)。彌賽亞再來時,衪要彰顯比以前更大的權能與榮耀。那時一切被更新(6517~25),看似無有(23) 的聖殿會帶給我們屬天的榮耀盼望。
 
彌賽亞的來臨一直都是以色列人所期盼的,這盼望是與上帝對大衛的應許有關(撒下2251)。大利烏王第二年九月二十四日,先知宣講最後一個信息。所羅巴伯原是約雅斤(參耶2224)的一個孫子(代上316~19) ﹔上帝要以他為印(223,印是權柄和王的象徵)
 
上帝曾向對大衛應許他的後裔要永遠作王,但在耶路撒冷被毀時,大衛王的根源就終斷了。「被擄」的事使他們對彌賽亞盼望疑惑,他們的前途如何能與大衛王朝聯結呢?
 
上帝對所羅巴伯的揀選,重新肯定祂對大衛的應許。所羅巴伯預表了君王──彌賽亞(基督) 。上帝藉著所羅巴伯來像徵彌賽亞根源的超越性,因他是大衛後嗣的身份,能使以色列人恢復盼望。
 
哈該書的盼望是建基在「更新」之上,並串連撒迦利亞書和瑪拉基書。哈該和撒迦利亞都關注重建的聖殿。哈該的盼望建基於更新聖殿(18),而撒迦利亞是要更新耶路撒冷(1~2) ﹔他們都曾努力喚醒餘民冷漠的心,成功地激勵百姓奮起工作。
 
聖殿終於在主前516年完成。但在瑪拉基時代,以色列人自被擄回歸已有一百年,他們對重建聖殿的榮耀盼望起了疑心。早期的宗教熱情亦消退,百姓漠視敬拜,道德放縱,因此瑪拉基在呼籲「更新敬拜」(16~29)外,同時也嚴厲警告叛逆與抗拒者。舊約先知的預言也就止於瑪拉基書。彌賽亞的預言,以聖殿為中心,有敬拜,也必須有聖潔德行。耶路撒冷與上帝國的關係,成為一條線,貫穿這三卷書,超越當時的世代和地域。
 
哈該書從一幅荒涼的聖殿景象開始,上帝要以色列人省察他們的行為,從失敗中回轉。聖殿是上帝與衪百姓同在的記號。哈該喚醒以色列人的心,要將生命的優先次序調整,重建他們與上帝的關係。因著他們願意更新聖殿,慈愛的上帝立時給他們應許與盼望:上帝應許他們有屬地的福樂──豐收,更有屬天的榮耀──彌賽亞來臨,衪會帶來拯救與平安。
 
上帝以所羅巴伯為印,作為彌賽亞的預表,使以色列人對大衛王國復興的盼望得而恢復。榮耀聖殿的盼望是以色列人重建聖殿的基礎,也是更新聖殿的獎賞。但願我們都能時刻以上帝為首,順服衪的旨意和保持聖潔,盡心為主工作,因我們的勞苦在主裡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633)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