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日 星期四

摩西五經

A. 五經的名稱
1. 中/英文的名稱:
   頭五卷書是從拉丁文譯本(武加大譯本,根據舊約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而來)的命題而來;
a. 創世記(Genesis):開始、起初的意思。
        b. 出埃及記(Exodus):出去或離開。
        c. 利未記(Leviticus):利未的書卷。
        d. 民數記(Numbers):數點或計算。
        e. 申命記(Deuteronomy):律法的重述。
2. 希伯來文的名稱:
        a. Bereshith(創世紀) – 起初。
        b. Shemoth(出埃及記) – 名字。
        c. Wayyigra(利未記) – 呼叫。
        d. Bemidbar(民數記) – 在曠野裡。
        e. Devarim(申命記) – 字句。

    雖然拉丁文和希伯來文的意思有些不相同,這也不過是書名吧了,內容是完全一樣的。

B. 五經所橫跨的時間
1. 創世記從世界的創造至以色列人在埃及地為奴(創造至公元前1860)。
2. 出埃及記從離開埃及地到西乃山(大約主前1860至主前1447)。
3. 利未記出埃及記與民數記中間的一個月。
4. 民數記從西乃山至四十年曠野的最後一年(大約主前1447至1407)。
5. 申命記漂流的末期至摩西的喪禮(約兩個月)。


C. 五經的作者
    摩西為五經的作者,是大部份猶太人和正統基督教的看法。當然,五經本身是沒有清楚說明作者的身份,況且內容涉及的時空,確實是超越摩西的生平。支持摩西為五經作者的理由有: 
1. 經文指出摩西記錄上帝的話語(出17:14;24:4;34:27;申31:24,30;民33章)。五經以外的有書1:7-8;8:31;8:34-35;35:6;代下25:4;35:12;拉6:18;尼13:1)。在新約,也有經文清楚提及摩西與五經的密切關係(可12:26;路16:29,31;24:27;約7:19,21-23)
2. 摩西具備作五經作者的條件:他比同期的以色列人更有學問。他對埃及的宮廷生活、地理和曠野的自然環境有清楚的認識。他是以色列人的政治和宗教領袖(上帝與他直接說話),況且申命記大多是他的訓言。

我們可以這麼說,摩西雖不可能親筆寫完五經的內容,因其中有小部份經文是明顯寫於他死之後的,如創36:31;申34:5-12,而且他也曾借用一些材料(如民21:14),但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五經的內容是上帝啟示摩西寫下的。除了自己親筆寫外,摩西可能也監管一些書記為他作記錄。

D. 摩西五經與底本學說(Documentary Hypothesis)
過去兩個世紀有許多學者認為現存的五經是由不同的底本(documents)編輯而成,並非摩西個人的作品,這理論被稱為「底本學說」(或假設,Documentary Hypothesis)。
此學說是由十九世紀的威爾浩生(J. Wellhausen)發揚光大。他這樣懷疑五經的作者為摩西,主要是因為五經文體、文筆、內容都很複雜,也有一些明顯的分歧令人對它出自一人之筆存疑,底本學說基本上是按以下的原因支持它的看法:
a. 上帝的兩個名字。耶和華(Jehovah)和神(Elohim,音譯以羅興)。在一些經文之內,作者只用其中一個名字。
b. 有些經文的內容是重複的,雖然主題是一樣,但卻有明顯的不同,如創1-2章有兩個不同的創造記載;創6-7章兩個洪水故事。
c. 不同的用字、句子結構、文筆風格、文學體裁、結構。
d. 不同底本有獨特的神學思想。

    底本學說提出五經內的文獻最少有以下四類或四位主要的作者:
         J典,約主前950-850的南國(猶大省)人作品。
         E典,約主前850-750的北國人(以色列)作品。
         D典,主前621年,約西亞王尋到的律法書。
          P典,被擄前後期的作品,很可能是以斯拉的。

底本學說本身的假設令人質疑它的真實性,使它遭受不少的修訂,也漸漸不為近代學者看重。直至今日,仍未發現任何底本的存在。
    大多數的學者都接受五經的內容是遠古的,考古學的發現不斷證實這點。不過,一般聖經批判學者的看法,是認為五經是經過長時期,由多人編修而成。核心資料可能是來自摩西;傳遞的方法是先由口傳(Oral tradition),由族長時期開始,至摩西後,便以文字保存下來。不過,考古學的文件也支持「即時筆錄」,因為「即時筆錄」也是古代近東文獻常見的情況。

E. 五經的主題
1. 創世記民族的「揀選」。
記述上帝揀選亞伯拉罕、他的兒子以撒、孫子雅各,及雅各的十二個兒子成為世界萬國得福的管道(創12:1-3)。
2. 出埃及記民族的「救贖」。
講述以色列人在埃及受法老王的奴役,而上帝藉著摩西解救他們並教導他們有關上帝的愛及權能(出12:21-36)。
3. 利未記民族的「分別為聖」。
敘述上帝指示祂的子民怎樣在靈魂、身體上得以成為聖潔(利11:45)。
4. 民數記民族的「方向」。
說明上帝指引祂的子民從曠野進入迦南應許之地。
5. 申命記 - 民族的「指引」。
摩西給以色列人最後的勸勉,在進入迦南地之前將律法重申一次以應付在迦南地的生活。

摩西五經中之彌賽亞

摩西被上帝啟示,記載上帝創造天地萬物、人的墮落、上帝預備一位救主〔彌賽亞〕、藉著這位救主,上帝的恩典要臨到眾人。

上帝啟示祂要救贖的方式,就是藉著流血、代贖、立約、到應許賜福。

上帝先揀選一人亞伯拉罕,上帝的祝福經由一人臨到一家,再臨到一國,上帝使以色列成為祂的子民,並把祂國度的法則啟示給他們,也就是頒布律法,最終是要使萬國得福,都成為彌賽亞的國度。

創世記
女人的後裔,亞伯拉罕的後裔,麥基洗德,細羅
出埃及記
逾越節的羔羊,耶和華拉法,嗎哪,約櫃
利未記
受膏的大祭司
民數記
拿細耳人,雅各之星,銅蛇
申命記
先知像摩西


民數記和你我的關係

我們研讀摩西五經,除了提到萬物的起源外,大部份談的是希伯來民族的起源。在民數記裡,我們更會看到發生在以色列百姓身上許多大大小小的事件。

這些發生在以色列百姓身上的事跟你我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為什麼要特別詳細研讀以色列的歷史呢?

不錯,以色列民族是上帝的選民,但發生在上帝選民身上的事,跟你我又有什麼關係呢?

請看哥林多前書十11︰「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更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

鑑戒,希臘文是Tupoi,有兩個含意,一是榜樣,模範,例子,另一個意思是警告。以色列百姓所遭遇的,正是給我們做榜樣。他們跟上帝之間的關係,上帝怎樣愛他們,引導他們,管教他們,正是給全世界的人作模範、作例子。另外,以色列百姓的失敗也成為我們的警戒。

因此,研讀民數記的時候,我們會在其中發現跟我們信仰生活有相類似或互相印證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從其中的事件學習到許多寶貴的教訓。

會幕及其禮儀

  在會幕的構造與禮儀中透露了一極其令人注意的預表,藉此百姓可以明了偉大救贖的真理。我們從會幕及其禮儀的記載上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出埃及記的三分之一,全部利未記和民數記的大部分都有記載。西乃山事件的三分之二也是論到此問題,會幕是教導上帝願與的百姓同住,也是得與上帝同在之福氣的條件。建築的方法都是以色列人在埃及所熟知的,在此藉著外表的樣式和會形的文字表顯了上帝的各種屬性。

  當會幕被樹立起來的時候,上帝是在至聖所,人是在外院,而通到至聖所去的這條路都一步步地藉著引到約櫃、施恩座和上帝可見之臨在的燈盞,說明了聖潔的上帝如何能與有罪的人同居,罪人如何能進到聖潔之上帝面前的奧秘。會幕乃一帳幕,上帝的帳幕,安放在營外——大約有 一英里 的三分之二的距離。上帝召的百姓到那裡去。但要到那裡去,必須出到營外。這意思是說上帝住在基督裡,要到上帝那裡去,我們必須從“世界“並其惡習和罪行中出來。基督是我們的會幕——“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一14)論到的身體耶穌說︰“你們拆毀這殿, 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二19)基督身體就是上帝的居所。上帝住在會幕中,以後提到聖殿,都是給百姓一個可見的圖畫,使老幼智愚,均可明了其中屬靈的真理。

  會幕雖小,但也有四丈五尺長,一丈五尺寬,一丈五尺高,其建造價值約合美金一百五十萬元。建造會幕的資金完全由會眾甘心奉獻,他們極熟烈地奉獻,供多於求,以致摩西必須命令他們“停止”。並非像今日的教會以抵押借款欠債來建禮拜堂。

  會幕的四周有外院,約有七丈五尺寬,十五丈長,外面以柱及帷子圈起來。如此上帝的居所與世界及罪隔開。在外圍向東的入口處有藍色、朱紅色、紫色的幔子——代表屬天、屬地與君王的顏色。上帝住在至聖所內,有光發出。

  過了三色門進到聖所,在前方盡靠會幕門口有銅祭壇,七尺半見方,長高四尺半。是用木造的,外面以銅包之。四圍有角,用以拴祭牲。這是聖所中最顯著的器具,它佔據最前方,是十分重要的。祭司若不先在此壇是獻祭,就不能進入會幕,大祭司若不先在這裡獻祭也不能進入至聖所。這個教訓是最清楚的︰沒有贖罪的祭物罪人就不得親近上帝。不但是幕內上帝的榮耀,就是香壇上的光、陳設餅,若不獻上祭物,就算是特權也都享受不到。這就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教訓︰在我們罪人嘗到天量、得見天光,或祈禱蒙允之前,必須真實悔改,必須得到上帝所預備的贖罪羔羊基督裡的赦免。會幕宣布了只有憑著加略山的十字架方能與上帝親近。新約的偉大教義就是我們惟有藉著基督才能被上帝接納。祭壇上的火首先是從天上燃起的。而且永不可斷。當百姓跋涉旅行的時候,此火要在器皿中保存起來攜帶著,這就代表贖罪的永續性。早祭以晚祭,晚祭續以早祭,連續不斷。祭壇乃百姓與上帝相會之所。甚至罪大惡極之人,如果虔心悔改亦能來此獻祭。在新約中也記載者,“凡願意的”就可來;同時我們又有基督的應許,“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六37)。

  獻祭所用的絕非野性,乃是常與人接近的家畜,毫無瑕疵,絕對完全。這祭物並非罪人給上帝的禮物——有其他的奉獻是當作禮物的——乃是代他贖罪的替身。獻祭者將手放在祭牲的頭上,承認已罪,表明罪歸在它身上。然後將祭牲宰殺,將血灑在壇上。這教訓很清楚︰罪人與上帝親近的惟一方法就藉著死。這就見證了罪的可怕及其結果,並且在上帝前必須有贖罪。然而這也證明上帝預備了贖罪,為一切接受的人預備了一條道路!

  從祭壇再往前走我們就發現洗濯盆。此碗形的盆中盛水,為祭司在進入會幕之前洗手與洗腳用的。祭壇表明除罪而稱義。洗濯盆則表明成聖——“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十二14);“誰能登耶和華的聖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的人”(詩二十四3,4)。

  然後我們來到會幕,那就是幕中之幕。外面罩以海狗皮,為防雨,其次是山羊皮,這也是東方人用以做帳幕用的,再下邊是染紅了的公羊皮;在此美罩下是會幕,分為兩部分︰聖所與至聖所。天棚是藍色的,圍牆是紫色與朱紅色的,當進入會幕時即遇到一簡單的門簾,這間就預表基督。幕內有三種器皿,左邊是金燈台和台上的七盞燈,這是幕中惟一的亮光,因為沒有窗,代表著基督是世界的光,是此黑暗世界中惟一屬靈的光。右邊是陳設餅的金棹子,其上設餅十二塊,每塊代表一支派,表明心靈在崇拜時與上帝交通,正像我們鄰舍來往,進到他家為客,與他同桌共食一樣;餅預表基督,“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生命糧(餅)”,靠此我們得生命。在金燈台與陳設棹中間的是香壇,是用荊棘木做的金蓋箱子,頂上有一個金碗,其上燃香,香是四種甜草的混合劑,然燒起來,香煙繚繞,代表基督的功勞,靠此我們的祈禱得蒙上帝垂聽,混合香的制造規程原是上帝所指示,無論何人想要仿之私自作香都要處以死刑。這象征著只有靠基督功勞才能得救,若靠自己的功勞,或除了基督與義以外的其他任何東西都是得罪上帝的,並遭來靈魂上的死亡。

  現在我們來到會幕最末後的一室——至聖所,上帝在百姓個的居所。為立方體,代表完全,長寬高各一丈五尺。按啟示錄所描述的天堂就是四方的,此室內無窗戶,無臘燭,無亮光,雖然如此,這是世界上惟一無黑暗的所在,因有上帝的榮耀持續不斷地從施恩座上照耀出來——論到天堂聖經記載,“那城內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上帝的榮耀光照,又有羔羊為城的燈……在那裡原沒有黑夜”(啟、二十一23-25)。除了大祭司一年一度以外無人可以進入此至聖所,而且是為贖罪的事,在贖罪大日進入的。

  在至聖所內有一件東西——約櫃,是用金包的小箱,有四尺五寸長,二尺七寸寬,二尺七寸高,或許像一個無蓋的檀香木箱,其他就再無與之相似的了。裡邊盛著記載律法的兩塊石版,就是十誡。在約櫃以上有施恩座,是用精金作的,四尺半長,二尺七寸寬,每端各有一金基路伯,張開翅膀,臉對臉遮蓋著施恩座。這代表上帝那不可接近的臨在。施恩座是會幕中惟一的座位,那乃是上帝的座位,上帝的寶座。施恩座在律法之上,表明上帝的國度是以聖潔為基礎的。在贖罪日大祭司要拿被殺之祭牲的血向施恩座彈七次,遮蓋律法,為自己和百姓贖罪(見利未記十六章)。


赫治博士(Dr. A. A. Hodge)說︰“當上帝注視的律法時,首先看到了祭牲的血,於是罪被遮蓋,人得與上帝和好。”由此禮儀我們學習到,我們親近上帝並不是靠我們的善行來守律法,乃惟獨藉著上帝的恩慈,赦免因違犯律法而產生的愆尤。雖然我們不是憑著自己的義親近上帝,但我們必須饑渴慕義。假如放置律法的約櫃被置於會幕門口,而不在至聖所內,我們就會以為能靠律法親近上帝。其實這教訓並不是“守律法,上帝才允許你進入聖所”,乃是“進入聖所,上帝要賜恩給你,使你能守律法”。新約中有此同樣的真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夸。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是。”(弗二8-10)

  在聖所與至聖所之間有藍色、紫色、朱紅色和捻的細麻織的幔子隔開,其上以巧匠的手工繡上基路伯(出二十六31)。這幔子預表基督的人性,有豐富的恩典,藉此為我們開了上天堂的門,所以保羅說︰“我們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分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來十19,20)當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忽然殿裡的幔子從是到下裂為兩半”(太二十七51),表明上帝已經離開了的殿,並表明所有律法與禮儀上的崇拜都已終止。

  在會幕中還有一顯著的現象我們必須注意︰那就是其中的擺設是成十字架形的。銅祭壇為根基,洗濯盆為主干,陳設餅的棹子為右臂,金燈台為左臂,香爐在兩肩之中,而約櫃為首。此圖案為幔子所隱蔽,直到基督死時幔子裂為兩半,非人手所作,乃上帝的作為,才使聖所與至聖所相通。後然站在銅祭壇處往上望向約櫃,十字架的形狀清晰可見。

  這樣,在會幕的架構與禮儀上就表明了福音的真理。在最初人口的銅祭壇代表加略山,灑於直到約櫃、施恩座一切之物上的血就是從這裡拿去的。當崇拜者從此奇妙通路經過時,也就在所遇之物上仰望耶穌的名。這是從摩西到基督的死,在百姓面前所呈現的可見模型。當基督在世的時候,所以承認禮儀律的暫時性並遵守之,乃因這些禮儀律只有等到死時才作廢。這些禮儀可比作月亮,本身無光,是借來的光,反照公義太陽之光,就是不久即將出現的光。等到實際的來到,就完成了猶太教禮儀中所預表的工作,那些禮儀也就歸於無有了。正如蕊墜實出,星月沒而旭日升一樣。



再次數點與分配產業

民數記第一章記載摩西數點以色列百姓,二十歲以上的男丁總數是603550 人。過了一個世代,在曠野飄流了三十八年之後,摩西再次數點百姓,得到的人數是601730人(民廿六51),比原來的少了1820人。利未人只要一個月以上,摩西就數點他們,為的是要歸與上帝。第一次數點時有22273人,第二次有23000人,多了727人。

摩西第二次的數點,除了清點能夠打仗的有多少兵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將地分給他們(民廿六52~56)。這件事雖然到約書亞的時代才完成(民卅四16~29;書十八~十九章),但摩西在此先訂下一些原則:

沒有兒子的時候,女兒可以繼承父親的地,以免除名(民廿七1~11)。但是這些女子結婚時,要嫁在同支派的人,免得產業在支派之間交流而使某些支派受到虧損(民卅六1~12)。

利未人沒有產業,只有居住的城邑,他們以以色列人所獻的十分之一為業(民十八21~24,廿六62,卅五1~8)。

流便、迦得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得約但河東為業(民卅二1~42)。但他們的男丁要一起過約但河打仗,得勝之後才返回居住。

對以色列人而言,產業非常重要。祖先所留下來的田產不可以賣。列王紀下廿一章亞哈想要買拿伯的葡萄園就是觸犯了這個規定。

這裡讓我們想到現代人所常面臨的遺產問題。沒有產業的時候,事情非常簡單,一旦有了產業,分配就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究竟要怎樣分才不會引起紛爭呢?女兒能否繼承?你的看法如何?

做父母的如果有一些積蓄的話,最好能夠預先訂立遺囑,每年修正,以免萬一有任何狀況,子女不知如何遵循。

作子女的,最好能夠知足,不要常想從父母得什麼,而要自己多奮鬥。詩篇十六5~6說,「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以耶和華為他的產業,那人是有福的!

火蛇與銅蛇

以色列百姓在米利暗和亞倫相繼去世後(民廿章),舊的世代逐漸逝去,新的世代慢慢興起。民數記廿一4~9有一段很短卻非常重要的記載,就是關於火蛇與銅蛇。百姓遇到難行的路,心裡煩燥,又發怨言。上帝使火蛇進入他們中間,百姓死了不少人。這一次,百姓很快地知罪、認罪,並且央求摩西為他們禱告。摩西禱告之後,得到上帝的啟示,製造一條銅蛇懸掛起來,被咬的人一看這蛇,就都活了。

這是一個明顯的神蹟,是上帝為百姓所預備的救法。耶穌在世和尼哥底母討論重生時曾說,「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約三14~15)原來,摩西的銅蛇就是預表耶穌被釘十字架,成為萬人的拯救。上帝為人所預備的救法是要人單單仰望祂,這和人一向的自負與驕傲有所衝突。

但是要得到上帝的救恩和祝福,必須放下一切,謙卑地倚靠祂,此外別無他法。你願意嗎?

你也許不知道,這個被掛在杆上的銅蛇,後來成為醫療的象徵和記號,很多的醫療單位都以它為標誌。它彷彿在提醒人,其實真正的醫治來自上帝。

值得注意的是,一度成為眾人拯救的銅蛇,也能成為偶像崇拜的對象。後來以色列人竟向銅蛇燒香,以為它能帶來什麼福氣。其實,真正能夠施恩降禍的乃是上帝。希西家王體認到這一點,在除去一切偶像時,就打碎了這塊銅蛇(王下十八3~4)。人是何等容易倚靠看得見的偶像啊!

以色列人在曠野的經歷,上帝這樣說,「你們不可硬著心,像當日在米利巴,就是在曠野的瑪撒。那時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四十年之久,我厭煩那世代,說,這是心裡迷糊的百姓,竟不曉得我的作為。所以我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詩篇九十五8~11)

連摩西也都受到百姓的連累,不能進入迦南地(民廿10~13)。我們需要反省檢討,是否也像以色列百姓這樣,心裡迷糊,屢次看見上帝的作為,還不相信、不明白。不信的結果就是不得安息,在你的生活中,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嗎?

可拉事件

民數記十六章記載可拉率領兩百五十個首領,煽動會眾起來攻擊摩西和亞倫。可拉是哥轄的孫子,按照民數記第四章的分工,起營時,祭司把約櫃等聖物遮蓋妥當之後,他們就要負責抬約櫃等聖物,但是他們不可觀看聖所,而且一切工作要在祭司的指示下進行。可拉對於這樣的分工非常不滿,他對摩西、亞倫提出挑戰說,他們擅自專權,自高超過會眾(民十六3)。附和可拉的大坍、亞比蘭也抱怨摩西說,他把他們從流奶與蜜之地領出來是要在曠野殺他們,摩西亞倫根本就沒有把什麼流奶與蜜之地賜給他們;他們還指責摩西自立為王、轄管他們 (民十六13~14)。

面對這樣的挑戰和指責,摩西心裡一定非常難過。他一方面指出可拉的用意其實是自己想要當祭司(民十六10),一方面禱告等待上帝的判斷。他要可拉和隨從可拉的兩百五十個首領和亞倫一起拿香爐,讓上帝來指示、顯明誰是祂所揀選的。摩西非常清楚上帝的揀選與上帝的心意,所以他說可拉一黨所做的,其實是攻擊耶和華(民十六11)。結果大地張開,把可拉一黨的人吞下去;而那兩百五十個首領也遭受到火燒而死。

在旁邊看熱鬧的百姓,原先糊裡糊塗的跟著可拉到會幕門口,要攻擊摩西和亞倫,後來聽摩西的勸告,離開可拉、大坍、亞比蘭的帳棚。他們看到可拉一黨的結局,心裡一定又害怕又難過。所以第二天,他們又來向摩西亞倫抱怨說,「你們殺了耶和華的百姓了」。結果瘟疫發作,摩西趕快吩咐祭司亞倫為百姓贖罪,瘟疫才止息(民十六19~50)。

上帝為了再次確立亞倫作祭司職是出於祂的揀選,祂讓亞倫的杖在代表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十二根杖中唯一發芽。百姓親眼看見亞倫確是上帝所揀選的,想到自己的污穢不潔,想到可拉一黨的滅亡,不禁呼喊說:「我們死啦,我們滅亡啦,都滅亡啦。凡挨近耶和華帳幕的,是必死的,我們都要死亡麼?」(民十七12)

這難道是上帝的心意嗎?上帝要大家通通滅亡嗎?上帝是這樣的嚴厲嗎?的確,在可拉事件中,上帝有兩次想要滅絕全會眾(民十六20、45),兩次都有摩西的禱告和代求,上帝就垂聽而赦免。這裡讓我們看到摩西的角色,還有上帝的忍耐和恩慈。摩西屢次在重要危機時俯伏在上帝面前(民十四5,十六4、22),為百姓代求。上面所說的瘟疫發作時,摩西吩咐亞倫為百姓上香贖罪,民數記十六48說,「他站在活人死人中間,瘟疫就止住了。」這就是中保的角色,正是耶穌基督為我們所做的。約翰壹書二1~2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他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這是何等的寶貴,也正是我們所需!只有藉著中保耶穌基督,我們才能夠得生。

可拉的整個事件讓我們看到上帝是聖潔的,人在祂面前不能隨隨便便,人憑著自己也實在沒辦法親近上帝。如果用太陽當做比喻的話,一個人是不能靠近太陽而存活的。有罪的人要親近上帝必須有祭司作中保,為他獻祭贖罪。而有關親近上帝、事奉上帝的事務,絕不能照人的意思行,必須照上帝的方法。人必須謙卑,才能親近上帝、尋找到上帝。

生活在現代民主思潮下的人,對於摩西所代表的從上帝而來的絕對權威,可能感到難以百分之百的接受。我們不能用現代的觀點來評判當時的事件,這是我們在讀舊約時需要避免的,畢竟這裡有一段不小的時空差距。至於在現代的社會當如何建立權威、面對權威,值得我們探討與深思。耶穌快要離開世界時,門徒爭相為首,耶穌教導門徒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十一43~45)可以說給我們立下領袖的風範。

你對權威的看法如何?在轉型中的社會,權威應當如何建立?要怎樣才不致於濫用權威?

百姓發怨言

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後第二年二月廿日離開西乃山起行,有雲柱和火柱在他們前頭引導他們。走了十一天就到了加低斯巴尼亞(申一2),準備進入迦南地。但是在這短短的路途中卻發生許多不愉快的事,百姓一再地發怨言(民十一1~9)。舊約學者稱這段記載為曠野傳統或怨言傳統。

其實百姓剛出埃及,第一次遇到困難,法老的追兵臨到時,他們就曾經發過怨言(出十四10~12)。後來在曠野沒有東西吃,也發過怨言(出十六1~3)。當時上帝並未責備他們或懲罰他們,因為他們對上帝的認識還淺;上帝立即藉摩西的手來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滿足他們的需要。民數記中記載,百姓屢次發怨言,引起上帝的怒氣和審判。這樣的對比提醒我們注意,當我們把需要陳列在上帝面前,上帝一定會眷顧和應允。但如果我們在屢次嘗到上帝的恩典之後,稍遇困難即埋怨上帝、不信上帝,上帝就不喜悅了。

民數記十一4~35說,有一些閒雜人起了貪慾之心,他們惦念在埃及有黃瓜、西瓜、韭菜、蒜,而在曠野除了嗎哪以外什麼也沒有。最後上帝為他們預備許多鵪鶉,讓他們吃也吃不完。可是他們卻因此而遭遇災禍。

這讓我們反省,我們在奔跑天路時是否也有一些割捨不下的東西,令我們念念不忘呢?要怎樣才能讓我們徹底覺悟,專心仰望前面的標竿前行?

以色列百姓發怨言的這個事件引發了許多值得深思的事情:

1.上帝為摩西預備助手:

摩西在面對百姓種種問題,特別是抱怨這、抱怨那時,向上帝吐露心聲。他覺得管理百姓的擔子太重了!那麼多人的需要,他一個人怎麼應付得了?上帝就從以色列的長老當中揀選了七十個人來幫助摩西。上帝聚集他們在會幕門口,把降在摩西身上的靈分賜給這七十位長老。以後摩西就多了七十位得力的助手來分擔他的責任。

一個不好的事件在上帝的手中,可以轉變成好的,關於這一點,摩西有深深的體會。你有類似的經驗嗎?

2.服事上帝需要聖靈:

上帝揀選來幫助摩西的這七十個人,上帝先將祂的靈降在他們身上。這是服事上帝和作一般事情不一樣的地方。不能靠自己的行為或才能,而是倚靠上帝的靈,如先知撒迦利亞所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我們在教會參與服事時,或者選任長執來參與服事時, 都應該注意這一點。

此外,這七十個人領受聖靈,是要在他們的崗位上協助摩西治理百姓。聖靈的能力與恩賜顯在他們日常生活當中,讓他們能夠服事上帝。追求聖靈充滿時或許應該注重這一點,而不是強調異於常人的行為。

3.約書亞的成長和學習:

約書亞原為摩西最得力的助手,當他看見耶和華的靈降在兩個沒有到會幕門口分受聖靈的人身上時,他來要求摩西禁止他們受感說話。摩西用寬廣的心來對待約書亞和百姓。他對約書亞說,不要嫉妒人,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受感說話(民十一29)。當你看見別人比你更有才幹,或得到上帝更多聖靈恩賜時,會不會感到有點不是滋味?你是否能像摩西這樣有寬廣的心胸?像約書亞這樣的反應其實蠻正常的,只是不能停留在此,還要繼續學習和成長。這也算是摩西帶領和造就約書亞的一部份。

4.米利暗和亞倫的攻擊:

民數記十二章記載摩西的哥哥和姊姊對摩西的婚姻及權威感到不滿。摩西所遭遇的困難不單來自外面,也來自自己的家中。他一樣謙卑地來到上帝面前,讓上帝仲裁這件事。上帝在這裡指出,摩西和其他服事上帝的人不一樣的地方:摩西極其謙和、上帝跟摩西面對面說話。米利暗和亞倫的驕傲和嫉妒讓我們反省,在服事上帝的時候內心是否隱藏著一些驕傲,嫉妒和不滿。願上帝的靈光照我們,潔淨我們,好讓我們的服事能夠蒙祂悅納。

數點與分工合作

民數記一開始就記載摩西數點百姓,按家室宗族,二十歲以上能打仗的都要清點。摩西數點百姓的目的在於調查兵力。在進迦南的沿路上有許多仗要打,所以必須先估量自己的力量,做好準備功夫。今天我們服事上帝,從事屬靈的爭戰也是一樣,必須先估量有多少同工,大家預備好,才能同心協力地爭戰。

摩西數點的人分成下列三類:

1.戰士:按家室、宗族。二十歲以外,能述說自己家譜的(民一18),共有六十萬三千五百五十名。

2.利未人:一個月以外的都要數點,好分別為聖歸與上帝(民三12~15)。共有二萬二千二百七十三名。

3.服事的利未人:從三十歲到五十歲(民四46~48),共有八千五百八十名。

從這樣的安排中,我們可以看到摩西所帶領的以色列百姓並非烏合之眾,而是十分有紀律。

利未人被分別出來,是要協助祭司辦理會幕的事。他們從三十歲到五十歲都要出來作工,而他們之間的分工如下:哥轄家族能作工的共有2750人,他們負責料理搬運約櫃等聖物。革順家族能作工的有2630人,他們負責抬會幕的幔子、蓋、門簾等。米拉利家族能作工的有3200人,他們負責會幕的板閂及柱子等。他們都在祭司的領導底下辦事。

這樣的分工讓我們想到,有些教會由於會友人數增多,牧師一人無法料理全教會的事,需要有一、兩位副牧師來協助教會事工。在這種情況之下,團隊精神顯得非常重要,而各人職責亦須訂定清楚,並且註明向誰負責,如此,事工方能按照計劃推動而有進展。

摩西數點百姓以後,隨即吩咐百姓要潔淨,凡不潔淨的都要出到營外,因為上帝要與百姓同住(民五3)。在這裡摩西特別提到兩種人,一種是拿細耳人,是自己許願分別為聖,歸給上帝的;另一種是利未人,是上帝所選召來服事祂的。不論是那一種人,上帝的要求都一樣,就是要潔淨。利未人在開始事奉之前要先潔淨(民八5~26),拿細耳人在離俗歸耶和華的日子,也要潔淨,歸耶和華為聖(民六6~12)。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

天國的倫理

一. 「登山寶訓」是誡命或忠告?
  1. 羅馬天主教
    1. 按照字面在生活中實行出來
    2. 天國倫理的雙重標準法:是誡命或忠告?
      1. 誡命 - 給全部基督徒遵行以獲取救恩
      2. 忠告 - 給委身基督徒遵行以獲得完全
    3. 登山寶訓是「忠告」,只為神職人員,非為信徒而設。
    4. 疑點:耶穌宣講「登山寶訓」時是針對當時的門徒非十二使徒(馬太5 : 1-2)
  2. 馬丁路德(兩個國度觀
    1. 清楚劃分「屬世」與「屬靈」兩個國度
      1. 屬世國度 - 神藉著屬世權柄統治的國隻(如法官,警察)
      2. 屬靈國度 - 神藉著聖靈統治的國度(如登山寶訓)
    2. 基督徒有雙重國籍
      1. 屬世的生活 - 按照世上的法律行事為人(群體生活)
      2. 屬靈的生活 - 按照登山寶訓過基督徒的生活(個人生活)
    3. 反對羅馬天主教的教皇掌「屬世」的權柄 - 混淆兩個國度
  3. 重洗派(門諾會)
    1. 按照字面在生活中實行出來
    2. 每個基督徒要絕對地遵行,不分個人倫理或社會倫理。
    3. 登山寶訓的主題 - 愛神愛人:不報復主義,因此主張:沒有警察,沒有法庭,沒有死刑,不當兵,不打仗,不宣誓,不參政,政教完全分離,沒有私產,東西共享。
    4. 舊約倫理次於新約倫理
    5. 疑點:與現實社會的體制發展背道而馳,只能過與世隔絕的生活!
  4. 時代主義
    1. 按照字面在生活中實行出來
    2. 登山寶訓是「天國」之法,延期至將來的「千禧年」才實行。
    3. 登山寶訓的次要目的是作為教會的倫理法則。

二. 對「耶穌與舊約律法」的看法

  1. 奧古斯丁、特土良、俄利根、阿奎那-→羅馬天主教:
    「登山寶訓」=解釋舊約+耶穌的新教訓(超越摩西的舊約律法)
  2. 馬丁路德、加爾文-→更正教:
    「登山寶訓」=對舊約律法的正確解釋,沒有補充新的律法; =不是廢掉舊律法,也不是給不完全的舊約律法加以補充。
  3. 重洗派
    「登山寶訓」=全新的律法(每個基督徒必須確實遵行)
  4. 熟是熟非? - A. E. Harvey的主張如下:
    1. 耶穌不是攻擊舊約律法,而是改正猶太人的「口傳律法」:
      1. 引用舊約時,耶穌常用「經上記著說。。。」
      2. 針對口傳律法,耶穌用「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馬太5:21,27,31,33,38,43)
    2. 耶穌是教師也是先知:若有與舊約律法有不同之處,乃進一步的啟示。

三. 解釋「登山寶訓」(馬太五-七章)的原則 - 給門徒(太5:1)

  1. 天國子民的特質 -「八福」(太5:2-12)
  2. 天國子民的使命 - 包括文化使命與福音使命
    1. 文化使命 - 像「鹽」:防腐與加味(太5:13)
    2. 福音使命 - 像「光」:「你們的光也當這照在人前。。。」(太5:16)
      1. 教會的見証:如城造在山上(太5:14)
      2. 個人的見証:如燈在燈台上(太5:15)
  3. 天國子民的「義」- 以福音成全律法:「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太5:20),耶穌針對口傳律法,舉出六例(太5:21-48)
  4. 天國子民的生活 - 施捨(太6:1-4),祈禱(太6:5-8),禁食(太6:16-18)。
  5. 天國子民的追求方向 - 以耶穌教導的「主禱文」把基督徒的價值觀表達出來:
    1. 以神優先 -「馬太6:19-24」對應「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2. 飲食包括民生、壽命、尊嚴 -「馬太6:25-34」對應「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3. 不論斷 -「馬太7:1-5」對應「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4. 要判斷 -「馬太7:6」對應「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5. 地上的父與天上的父 -「馬太7:7-11」對應「我們在天上的父」
    6. 主動 -「馬太7:12」對應「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
  6. 天國子民的抉擇 - 兩種道路(太7:13-14),兩種生命(太7:15-23),兩種對真理的反應(太7:24-27)→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6:14)

如何解釋天國的比喻?

一. 「比喻」的重要性
  1. 符類福音(馬太、馬可、路加三本福音書合稱)共用60個比喻。
  2. 比喻佔了耶穌講道記錄的三分之一。
  3. 大部份比喻的作用是在說明「天國(神國)的真理」,也是主耶穌信息的主題。

二. 使用「比喻」的目的

  1. 不讓人馬上拒絕主耶穌要傳講的真理(如:先知拿單向大衛說的比喻)。
  2. 讓有心追求的人能進一步認識真理(馬太13: 10)。
  3. 避免耶穌的反對者找到話柄來陷害或控告衪(馬太22: 15; 可12: 13; 路加20: 20)。
  4. 耶穌的比喻都與生活有關,使信仰和生活成為一體,即生活就是信仰,信仰就是生活。

三. 解釋「比喻」的原則

  1. 「比喻」的定義
    1. 「比喻」在希臘文的意思是「把兩件事物並排陳列,作出比較,以達到教導的效果。」
    2. 「比喻」(C. H. Dodd)是「從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以活潑或奇異的方式,舉出明喻或暗喻,以吸引聽者的注意力,並留給他們心中一個問題,到底說話者要表達的教訓是甚麼,並引起聽者主動的思想。」
    3. 耶穌用「比喻」的目的是為解明屬靈真理,使抽象的教訓,藉著人們熟知的日常事物,從比較和聯想中,悟出真道來。
  2. 解釋「比喻」的原則
    1. 要從聖經時代的生活情況來了解比喻,例:芥菜種的比喻和麵酵的比喻。
    2. 注意引入比喻的背景──即主耶穌為何要說這樣的一個比喻?
      例:「失羊的比喻」的上文是甚麼?(路加15: 1-7)
      ──上文說到耶穌接待稅吏和罪人,並且和他們一同吃飯,就有人竊竊私語,說他們的不是。因此,才引發耶穌說出這個比喻。即是這樣,這個比喻的重點,不是羊,而是牧羊人或是羊的主人。至於那九十九隻羊就不是比喻的重點,所以不要擔心狼會來吃掉牠們。尋找、接待、懷抱那些飽受別人白眼的稅吏和罪人才是比喻的重點。
    3. 注意不同的背景
      例:「失羊的比喻」也記載在馬太18: 12-14,但這比喻的背景和路加所記載的截然不同。
      ──在馬太褔音中,耶穌先是論及謙卑像小孩,才可以進天國(馬太18: 1-5),繼之,訓勉門徒不要絆倒別人(馬太18: 6-9)。很明顯地,是針對門徒而言,主耶穌要他們作個好牧人,去把跌倒、軟弱、後退的弟兄找回來,並饒恕回轉的弟兄。
  3. 注意比喻的中心人物或重點教訓
    要抓緊中心思想,不要分心在無關緊要的細節上,並非每個比喻中的細節都含有教訓的意義。
  4. 注意結語
    比喻的結語能幫助我們明白故事的目的,例:失羊,失錢和浪子的比喻,結語都提到有關人物歡喜快樂的情景,這反映出,耶穌以尋得罪人為莫大的喜樂。

四. 比喻與寓言不同之點

  1. 「比喻」:由作者引用日常生活中之故事,並未經刻意設計,來傳達某「一」真理,並非每個細節皆有含意,所以要經由上下文來解明這個真理。
  2. 「寓言」:由作者刻意組合成的虛構故事,使每一個細節都有含意,以達到特定的訓示。

五. 如何解釋天國的比喻

  1. 四種土壤(馬太13:1-9)
    是耶穌宣告,神國已經臨到世人中間。
    1. 此比喻中唯一要強調的是撒種的特質,即神國今天在世上的作為;所以,如果是三種或六種的土壤,也絲毫不會影響這比喻的信息。不結果實的原因可能多過五個或七個,有的被豪雨沖走,可的被田鼠吃了,都在表明一件事﹕神國來到世上,有人拒絕,有人接受。
    2. 只要種子進入土壤,一旦接受了,神國的道就會帶來許多果實。
  2. 稗子(馬太13:24-30)
    田地是指世界,不是教會。
    1. 表明神國已經來了,但腐壞的社會仍未連根拔出,這就是神國的奧秘。
    2. 本比喻指神國的兒女已經接受神的統治,享受神治理的喜樂,但他們必須繼續在這個善惡混雜的社會和良莠不齊的世代中生活,直等末日神國降臨時,義人與惡人才會被分開。
  3. 芥菜種(馬太13: 31-32)
    神國以微不足道的形式臨到世上,但有一天要成就大樹。
    1. 這比喻的重點是在強調對比,訓微小的起頭和龐大的結果。其實,芥菜種並非是世上最小的種子,只不過是在形容「小」的慣用語而已。
    2. 耶穌的目的﹕先是小種子,後是大樹;衪的傳道事工雖然微不足道,然而神國隱密地臨到,卻是無可推諉的事實。
  4. 麵酵(馬太13: 33-35)
    神國似乎被吞沒,然而終有一天要遍及全地,沒有別的王權能存留。
    1. 當把麵酵放進麵團裡,起初似乎甚麼也沒發生,麵酵似乎被麵團吞沒了,然而,最後全麵團都完全改變了。
  5. 寶貝和珠子(馬太13: 44-46)
    神國是無價之寶,比其他所有財富更值得追尋。
    1. 神國已經以意料不到的方式臨到人的中間,而這方式容易被人忽略和鄙視,因價值觀不同。
    2. 跟隨耶穌就是參與神的國,沒有外在的炫耀和榮光,卻是神國的本身,即隱藏的珍珠。
  6. 魚網(馬太13: 47-50)
    神國在世界創造的團體並不是純一的團體,直等末日來臨。
    1. 神國向各種人發出邀請和接納,並在神國裡作門徒,然而完全聖潔的團體要等主來的日子。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