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該不該納稅給該撒

 

經文 : 可12:13-17;太22:15-22;路20:20-26;太17:24-27

 

  整個背景指明耶穌這次是受人的詰問和陷害。但是談話卻表明出耶穌的智慧,並且使設計謀的人啞口無言。耶穌也藉這機會說出人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所賺取的錢財。

 

「法利賽人」是猶太人的代表。「希律黨的人」是一些在希律安提帕朝廷裡辦事的人。這兩種人一起說明他們代表了猶太人和羅馬官府。

 

「納稅」是羅馬統治者向受統治國家,如猶大地的人民,徵收的人頭稅。猶太人憎恨這樣的納稅。希律黨的人卻支持這樣的納稅,因為他們是親羅馬政府的。希律黨的人就聯合猶太人領袖,比如祭司長及猶太公會裡的成員,利用猶太人作稅吏,來向猶太平民收稅。這件事可為難耶穌。只要耶穌說可以納稅或不可以納稅都會受到各方的攻擊。

 

「一個銀錢」(路7:41;10:35)是羅馬政府所用的錢幣。錢幣上的一面有當時皇帝的肖像,肖像旁刻有「該撒提庇留,奧古士督上帝的兒子」。錢幣的另一面有皇帝母親的肖像,像旁刻有「大祭司」的字眼。錢幣上的肖像說明它是由誰發出。因此也屬於那位皇帝。

 

耶穌智慧的回答所盤問的問題。他指出了人民都要順服當時的皇帝,也同時承認皇帝是由上帝所設立,但也要順服上帝。人民順服皇帝並沒有違背了順服上帝。但是最終的順服卻是那位設立皇帝的上帝。這樣的教導在羅13:1-7;提前2:1-6;彼前2:13-17曾出現。    

 

門徒受差遣–傳福音使命

 

經文 : 太28:16-20;路24:36-49

 

  馬太和路加特別記錄門徒受差遣的使命。首先,耶穌先向門徒肯定他所擁有的權柄:「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

 

「所以」是命令門徒承擔這使命:「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這使命中有三個特別的分詞(participle):就是「作門徒」(making disciples)、「施洗」(baptizing)、「教導」(teaching)。在希臘文,分詞含有繼續性的意思。

 

2020年11月6日 星期五

初遇門徒

 

經文: 約翰福音一章35~51節

 

  耶穌第一次遇見門徒是施洗約翰介紹的,這兩個人本來是施洗約翰的門徒,一個名叫安得烈,另一個聖經並未記載他的名字。當施洗約翰指著耶穌說,「看哪,這是上帝的羔羊!」

 

這兩個門徒就跟從了耶穌。他們過去一定常聽施洗約翰提起,有一位比他更大的要來。現在既然施洗約翰清楚地告訴他們,他所說的那一位就是耶穌,他們就毫不遲疑地跟隨了耶穌。

 

耶穌問他們說,「你們要甚麼?」

 

他們回答,要知道耶穌住在哪裡,晚上要與耶穌同住。只住了一個晚上,安得烈就十分肯定,耶穌就是彌賽亞,可以說對耶穌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第一次,總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你第一次認識、聽到耶穌是在什麼時候?之後,你看見了什麼,使你願意繼續追隨祂?

 

  安得烈在認識耶穌是彌賽亞的之後,立刻告訴他的哥哥西門,並且帶他到耶穌面前。耶穌見到西門,就給他取名叫彼得。安得烈是一個很會把別人帶到主面前的人,這也可在日後的故事中見到(約六8~9,十二20~22)。在你認識耶穌之後,你最想把這消息分享給誰?為什麼?

 

這可以說是耶穌第一次與西門彼得、安得烈見面,只有約翰福音記載。其他福音書記載的都是他們兄弟兩人在海邊捕魚時蒙召的情形。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耶穌。同樣在海邊的還有雅各和約翰,他們在船上補網,耶穌招呼他們,他們也立刻告別父親,跟隨了耶穌(太四12~22)。這些人的熱情、果斷,在行動上的順服,令人感動。如果是你,耶穌這樣呼召,你會如何回應?在此之前,他們對耶穌已經有一些認識。彼得、安得烈一定也把他們見過耶穌的事告訴雅各、約翰。現在,時候到了,耶穌一呼召,他們就跟隨了主。

 

  接著,耶穌呼召安得烈、彼得的同鄉腓力,腓力又去找他的朋友拿但業,告訴他,他們遇見摩西與眾先知所說的那一位了。拿但業的反應很冷淡,因為腓力提到耶穌是拿撒勒人,拿但業不認為拿撒勒會出什麼偉人。腓力辯不過他,就叫他自己來看。是的,百聞不如一見,親自遇見耶穌的人,都要認識他。耶穌遠遠地看到拿但業,知道他是一個心裡沒有詭詐的人,就這樣稱讚拿但業,把拿但業嚇了一跳。拿但業立刻作這樣的信仰告白,「你是上帝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耶穌在此預告,他們還要看見比這些更偉大、更奇妙的事,就是要看見天開了,上帝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約一49~51)。

 

  這些故事讓我們看到,認識耶穌是很有感染力的,一個傳一個,很多人都認識了耶穌。信主以後,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失羊、失錢及浪子的比喻

 

(路十五1~30)

 

路加福音十五章記載耶穌所說失羊、失錢及浪子的比喻。

 

這三個比喻主要的信息其實是一樣的,都是在說明天父的慈愛,非常歡迎罪人悔改。根據路十五1,耶穌講這三個比喻是針對法利賽人和文士,他們對耶穌親近稅吏和罪人很不以為然,就紛紛地議論耶穌。

 

失羊的比喻告訴我們,牧羊人有一百隻羊,走失了一隻,他撇下那安全地在羊圈裡的九十九隻,去尋找那走失的一隻。找到的時候非常歡喜,扛在肩膀帶回家,還到處邀請鄰居朋友一起來慶祝。

 

失錢的比喻告訴我們,一個婦人有十塊錢,掉了一塊,並不以仍然有九塊錢為足,於是點燈打掃,到處尋找那失去的一塊錢,直到找著為止。找到的時候也是歡喜得不得了,要鄰居朋友一起來慶祝。

 

浪子的比喻非常有名,可能我們都聽過。其實,浪子的定義是,「只要父親產業、不要父親的人」。當我們只期盼得到上帝種種恩典,而不問上帝旨意時,就跟浪子一樣。浪子的哥哥,雖然身在父親旁邊,卻一樣不能體會父親的心意,不知道父親對兒子的慈愛,也不知道享用父親所給他的一切,他其實也是另一種浪子。浪子的轉捩點在於他醒悟過來,思想到父親家中的一切。當他的心轉向父親時,他已經離家不遠了。

 

浪子的父親影射天父的慈愛,正像前面葡萄園比喻所說,祂樂意賞賜救恩給人。浪子的哥哥抱怨父親未能為他宰羊羔,卻宰羊羔給浪費了家產一半的浪子。但是他的父親卻回答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路十五31~32)

 

這正是天父心情 的寫照。父親對浪子不計前嫌、完全地接納,帶給我們很大的鼓勵。「死而復活,失而又得」,他說了兩遍(路十五24、32)。

 

在天父的眼光中,生命比財產更重要;只要我們回轉歸向祂,祂都會接納我們。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浪子回頭的故事中,父親一直在家等待;而在失羊與失錢的比喻中,牧羊人與主人卻主動去找尋那走失的羊與遺失的錢。究竟上帝何時會採取主動、何時會在原處等待我們回轉?你的看法如何?你見過失喪者、被人看輕者嗎?你對他的感想如何?你對他的態度又如何?別忘了,天父絕不輕看任何一個小子。

 

 

葡萄園的比喻

 

 (太廿1~16)

 

耶穌的言行一向很具有挑戰性。有一次,耶穌講了一個葡萄園的比喻,不同時間進葡萄園工作的人,到了晚上所得工價卻一樣。聽到這樣的比喻,會令你聯想到什麼樣的問題?上帝不公平嗎?

 

耶穌在世時,用許多比喻來教導人有關天國的道理。有時候,這些比喻耶穌自己有講解,像撒種的比喻(太十三1~23);有時候沒有說明。

 

自古以來,解釋比喻有許多不同的方向,比較理想的解釋原則是根據耶穌當時生活背景來探討其中心思想,而不必在比喻的細節上打轉。葡萄園這個比喻的中心思想是,上帝的救恩臨到那不配的人身上,這是當時的法利賽人所不能領會的。他們不斷地批評耶穌,因為耶穌常常接近罪人,就是他們所瞧不起的人。

 

1997年,台灣社會發生藝人白冰冰的女兒被綁架撕票案,由於歹徒作案手法殘酷,舉國譁然。又由於歹徒屢屢持鎗強姦無辜婦女,引起大家公憤。綁匪三人中的林春生和高天民,在警方圍捕時自殺;最後一個綁匪陳進興,則挾持南非武官卓懋祺一家人,要脅警方釋放其家人。最後陳進興在卓妻安妮愛的感化之下,終於繳械投降。事後,卓懋祺探視在監裡的陳進興,贈送聖經。有人為此感恩,有人則不以為然。結果陳進興悔改得救,這樣相對於一輩子辛苦,努力遵照上帝誡命在行的人,如果也只是一樣得救,他們的努力不是白費了嗎?一個人要不要乾脆在臨死之前才來信主呢?

 

讓我們從三方面來看這問題。

 

第一,進葡萄園作工以前,工價其實是講定的。主人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拿你的走吧!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這是我願意的。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太廿13b~15)

 

第二,上帝賞賜救恩給凡信靠耶穌的人,雖然這是一樣的,不過將來的獎賞卻有不同。這可從耶穌另一個比喻,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中看出來(太廿五14~30)。

 

第三,如果信主是一件喜樂的事,早點信主,早點得到這樣豐盛的生命,不是更好嗎?那些整天徘徊在葡萄園外面,或是一輩子都不認識主、到最後才相信的人,實在是浪費了先前的時光和生命呢!

 

古人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這話的意思雖在說明聽到真道機會的寶貴,但以此來看,早一些聞道,不是更早一點享受活在真道中的好處嗎?在你身上,你體會到多少上帝的恩典?當你看到上帝更多的恩典臨到別人時,你的感想如何?

 

論金錢

 

(太十九16~26;可十17~27;路十八18~30)

 

有一個很有錢的年輕人,路加福音說他是一個官(路十八18),由於羨慕得永生來見耶穌。他問耶穌:「我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太十九16)

 

這人以為永生是可以靠行善而換取的,因此,他努力遵守每一條誡命;但做完了這一切,他對永生還是沒有把握。他跑來跪在耶穌面前,問耶穌說,到底我還缺少什麼?

 

這裡讓我們看見,他用一個積極而謙卑的態度,找到了正確的對象,問了人生最重要的問題。英諺云:“He came with the right attitude,asked the right person with the right question.”

 

這就表明這個年輕人是一個有見識,有地位,有前途的青年。耶穌看著他,就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可十21)

 

耶穌一針見血地指出他的問題。原來他所擁有的一切財富,不但沒有帶給他快樂,反而成了他的重擔與束縛,成為他得到豐盛生命的攔阻。錢正是他所放不開的,所以他聽了耶穌的話之後,就憂憂愁愁地離開了。

 

依你看,耶穌為什麼要求這個年輕人變賣他一切所有的呢?祂會不會也這樣要求我們每一位?「你還缺少一件」,對你而言,你所缺少的那一件是什麼?如何才能獲得?

 

當這個年輕人走了以後,耶穌對門徒說,「有錢財的人進上帝的國是何等地難哪!」門徒聽了,感到不解,耶穌又說,「倚靠錢財的人進上帝的國是何等地難哪!」(可十23~24)

 

耶穌接著用駱駝穿過針眼來形容其難度之高。或許有人會覺得耶穌這樣打比方有點誇張,駱駝怎麼能夠穿過針眼呢?有人認為耶穌說的「駱駝」,在原文是「繩」的音轉,意思是繩子穿過針眼。也有人說,「針眼」指的是耶路撒冷大門城上的一個小門,每次駱駝經過這個地方,都需要一番折騰。這兩種解釋,都是要降低駱駝穿過針眼的難度。不論如何,耶穌這樣打比喻的意思指的是,倚靠錢財的人要進上帝國,這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門徒的反應是,若是這樣,就沒有人能夠得救了,誰不愛錢財呢?耶穌卻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上帝凡事都能。」(太十九26)

 

救恩不是憑靠個人的行為或錢財而可得,惟獨信靠上帝方能得到。真的,關於救恩的事,惟有上帝能成就大事。

 

為了上帝的國來捨棄金錢,值得嗎?為什麼世人放不下錢財的追求?基督徒對於錢財應該持怎樣的態度?如何才能擁有財富卻不倚靠它?如何才能夠積財寶在天?

 

 

約伯受苦的探討

     記得第一次讀約伯記時,認為這卷書是在講苦難的問題。而且還有一大堆註釋書圍繞在這個主題上來寫。從第三章到第三十七章,根本沒有行動,只是五個人的對話——約伯、他的三個朋友,還有一個不知道從哪裡跑出來的以利戶。這些對話就是有關苦難的問題。他們一致試圖找出這個大不幸的災難為什麼會臨到這個本來坐的是大宅院,如今卻在一片爐灰中絕望痛苦的約伯身上。

 

    如今看來,實在錯讀了約伯記。說得更明確點,是因為根本沒有拿整本書來仔細考量。雖然大部分的篇幅是在談苦難的問題,但這並不是約伯記真正討論的主題。苦難只是故事的部分,而不是重心所在。就像蛋糕有蛋、麵粉、牛奶、發粉等配料,但這些配料是為了做一個蛋糕。約伯記不是重在苦難,而是用它當作配料,來探討更重要的問題。也就是說,約伯記基本上是以最嚴厲的方式來探討信心的問題。

 

    會有這樣的結論是根據第一、二章的情節,說明約伯在地上的「故事」是如何由天上的一場「故事」延伸而來。上帝是故事的主角,約伯記本是要表達上帝的觀點,如果只從第三章讀起,那只是從人的觀點來看這本書。

 

   在第一、二章告訴我們約伯是無辜的:但是約伯為什麼要受到那大的災難呢上帝肯定他是「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惡事」的人只是上帝和撒但之間的爭辯上帝要讓撒但知道約伯是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會因為遭遇苦難而離棄上帝為了要讓撒但心服口服就來做進行實驗驗證一下約伯是忠信的敬虔人是真正的義人

 

    我們知所以會把約伯記當成是討論苦難,而不是討論信心是因為第三到第三十七章把人捲入那種受苦的氣氛中而偏離了這卷書的主題。然而上帝和撒但之間的爭辯和最後訴諸實驗的做法卻讓人誤解這是上帝和撒但之間的打賭覺得這樣看法有辱上帝的品格於是不敢進一步探討寧可跳過

 

    可是持這種看法也有一個問題就是會認約伯受苦的事件是特殊性不是普遍性能應用在「義人受苦」的現實問題來解釋嗎﹖當然我們也會反問上帝是拿苦難來證明我們的信心嗎﹖若是信心世上帝所賜,這樣作是不是多此一舉呢﹖

 

    不過在這樣的描述中我們也感受到撒但是非常狡猾的撒但宣稱約伯是被上帝寵壞的人物,他之所以對上帝忠心耿耿,只不過是因為上帝特別保護他給他許多好處。撒但故意機動上帝提到上帝是為了得著約伯的愛,所以用美物與幸福來滿足約伯。萬一約伯遇到的不順他的心,一定會很快就離棄上帝。

 

    然而我們看見上帝好像非常相信約伯(當然上帝也相信祂在約伯身上的工作)就接受撒但的挑戰,同意讓約伯的反應來證實撒但的理論正確與否。就這樣,災難就一件件臨到可憐無知的約伯身上。

 

    然而這樣的描述似乎是作者有意讓我們偷偷的看一下在所謂的靈界之中的爭戰讓我們知道上帝和魔鬼對我們的人類的態度也因為這怪不得啟示錄中或說到魔鬼是「那在我們上帝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12:10),讓我們知道魔鬼是控告與挑釁者,甚是有相當能力來做惡,不光是一個說謊者!然而牠的能力不是無限的,仍在上帝的掌理之中。

 

    也因為這樣保羅會說:「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書10:13)

 

    從保羅的話我們可以和約伯一樣確信上帝的主權,上帝允許在我們身上發生的事情,必定賜下夠用的恩典,讓我們可以渡過!摩西也見證這樣的事情:「你的門閂(或譯:鞋)是銅的,鐵的。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命記33:25

 

    雖然約伯所遭遇的好想是個別性的事件,但是上帝不會單單只給一人這樣的經歷而對別人沒有幫助!所以,約伯受苦或說受考驗,和我們是有息息相關的,不然不會透過保羅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9)

 

2020年11月5日 星期四

新約中有關耶穌復活的記載

 

 

 

看見的人

時間地點

可能次序

太廿八1~10

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

當天清早

可十六9~11

抹大拉的馬利亞

當天清早

約廿14~18

抹大拉的馬利亞

墳墓外面,當天

可十六12~13

往鄉下去的兩個門徒

走路時

路廿四13~35

兩門徒

正當那日
往以馬忤斯路上

路廿四34

西門彼得

當天

林前十五5

磯法(彼得)

 

約廿19~25

十個門徒

當天晚上

可十六14~18

十一個門徒

坐席時

路廿四33~49

兩門徒及十一個使徒

耶路撒冷

約廿26~29

十一個門徒

過八日

徒一4~5

使徒

 

林前十五5

十二使徒

 

約廿一1~14

彼得等七個門徒

提比哩亞海邊

林前十五6

五百多人

 

林前十五7

雅 各

 

太廿八16~20

十一個門徒

加利利約定的山上

可十六19

他們

耶穌被接升天時

路廿四50~51

他們

耶穌被接升天時

徒一6~11

他們

耶穌被接升天時

林前十五7

眾使徒

 

林前十五8

(保羅)

 

徒九1~9

保羅

往大馬色路上

徒廿六13~15

保羅

往大馬色路上

多馬和彼得對主復活之反應

 

(約廿26~29,廿一1~14)

 

多馬和彼得都是耶穌的門徒,但他們兩個是完全不同類型的人,他們遇見復活的主經歷也不一樣。記得,主耶穌被捕的時候,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太廿六56),如果不是耶穌復活,向他們顯現,一個一個地把他們找回來,門徒是不可能有膽量去宣揚耶穌基督的。

 

1.多馬

 

多馬很不巧地,在耶穌向門徒顯現時,他剛好不在,其他門徒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但他不信。他說,「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約廿25)

 

耶穌復活這件事,已經有婦女看見,又有其他十個門徒的見證了,多馬還是不信。他要的是眼見為憑,並且驗明正身。多馬這種求證的精神有點像實證科學家。如果是你,你需要怎樣的證據才會相信耶穌的確有復活?你相信耶穌已經復活了嗎?眼見為證,這樣是否就是合乎科學標準呢?在過去,或許是,現在卻不然。

 

現代的科學發現許多眼睛看不到,儀器才可以測量得到的東西。而且,看不見的東西甚至比看得見的還多。以光譜分佈來看,人所能見到的可見光波,紅橙黃綠藍靛紫,只是光譜的一小部份呢。

 

哥林多後書四18說,「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正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為了多馬,耶穌再一次地顯現。多馬一見到復活的主,並沒有去摸祂的釘痕或探祂的肋旁,就立刻做這樣的信仰告白說,「我的主!我的上帝!」

 

多馬這樣的經歷,讓耶穌說出一個信仰的原則:「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有很多人羨慕見到異象或神蹟,希望耶穌向他顯現,也有人以為見過這種異象的人比較屬靈。耶穌卻說,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2.彼得

 

彼得在一開始,聽到耶穌的身體不見了,就立刻跑到墳墓那裡去,並且進去看個究竟(路廿四12;約廿1~10)。後來耶穌單獨顯現給他看一次(路廿四34),但是當耶穌不在時,他又回去打魚(約廿一1~14)。

 

主耶穌有重要的工作要託付給他,所以三次問他說,你愛我嗎?這可能是要彼得彌補他三次不認主的慘痛經歷。不過,耶穌這三次的問話,略有不同。第一次,耶穌問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希臘文的「愛」有許多不同的字,意義也不一樣。耶穌在這裡用的「愛」字是agape,意思是完全的愛,無條件的愛。

 

以彼得過去的個性,他一定會大聲地回答說,是的,我愛你。當耶穌預言他要三次不認主時,他曾經誇口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太廿六35)

 

結果,不到幾個小時,他卻三次不認耶穌。有了這樣慘痛的經驗,彼得小心多了,這一次,他回答耶穌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

 

他所用的「愛」字,不是agape而是phileo,這是一種親情的愛。

 

耶穌又問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

 

這一次,耶穌沒有要他將這愛跟其他東西比較,只問說,你愛我麼,不過,耶穌所用的「愛」字,仍舊是agape

 

彼得回答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

 

彼得還是不敢用agape這個「愛」字來正面回答耶穌的問題,他還是用phileo這個「愛」字。

 

耶穌第三次問彼得說,你愛我麼,這時,耶穌不再用agape的「愛」字,而用彼得所用phileo的「愛」字了。

 

在此,我們看見耶穌知道彼得的光景,遷就他。其實他顯現給多馬看,也是一樣,遷就他軟弱的信心,目的是要堅固他。當彼得三次都說,你知道我愛你時,耶穌就要彼得餵養祂的羊,這是耶穌離開世界時,所託付給彼得的工作。

 

彼得除了答應主所託付的,知道將來要遇見患難,甚至為主而死,這時,他看見另外一個耶穌所愛的門徒跟著耶穌,就想知道他的結局如何。

 

耶穌怎樣回答彼得呢?他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

 

原來主要我們專心跟從他,不要管別人的結局如何(約廿一21~22)。

 

我們對主的愛與信有多少?這要如何測量呢?你可以為主放下什麼、擺上什麼嗎?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