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作惡的有禍了


彌加書二章1-5

彌迦現在針對一群富裕的地主宣講,特別指出他們是非法地霸佔土地。最後,他指出上帝對這些長久犯罪者的懲罰是甚麼。這篇信息的日期大約可推算是在約坦或亞哈斯統治期間。

他們有罪孽(1-2)。這種罪孽以貪圖土地開始,至極點時則將農田和莊園據為己有。作者以精采的詞句來描寫罪犯。夜間,當正直的人家睡覺時,作惡的躺在床上圖謀計畫,藉以增加他們佔據的土地。然後他們天一亮就起來,以權力去把他們夜間的計畫在白天實行出來。他們渴慕土地、田園和房屋,因為土地代表權勢和財富。因為他們攫取土地,許多小地主可能被欺凌和壓迫。

他們該受懲罰(3-5)。「耶和華如此說」表示這話是上帝直接說出的,所述的懲罰是針對財主的罪惡。那些奪取土地而致富的人,將要像那些土地被奪走的人般迅速衰落。負責審判的是上帝自己,但彌迦有意指外來的敵人(照推斷應是亞述)將會成為直接的工具,將土地從富裕的人手裏拿走。好像第五節的暗示,那些富裕的地主,不但失去他們直接控制的土地,而且要喪失他們將來在以色列的任何土地控制權。


上帝的憐憫


約拿書四章6-11

尼尼微城是被保存下來了,但是對先知的勸告卻一直沒有完成。約拿坐在這座城市東邊的一個高位上,還一直盼望審判和硫磺的災難突然臨到這座外邦人的城市。現在,他知道這種事不會發生,不過他仍然等候。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太陽的曝曬,他為自己搭了一座棚,但是樹枝和草所搭的棚擋不住了太陽的熱。

上帝觀察到先知所處的惡劣環境,便造了一棵植物,使它迅速成長起來,為約拿遮蔭。在希伯來原文中,也許是指迅速成長的蓖麻樹,這種樹的葉木,能夠遮蔭。約拿沒有想到他有這樣的運氣,因此大大喜樂。然而,很快的,穀像蟲一咬樹就枯槁了。太陽的熱氣,使得約拿再一次決定死了比活著還好。

但是上帝說話並且問約拿到底是甚麼事情觸怒了他,蓖麻樹枯槁和討厭的氣候真的可成為理由使他覺得死了比活著還好嗎?

約拿回答說:「是的!」他不加思索的回答。

約拿的回答顯示出他是自私自利的。

第一次約拿要去死,因為他嫉妒;尼尼微大城的居民將不受上帝的審判而死去。現在他又要死,是因為天氣使他感到不舒服。蓖麻樹的死給他個人明顯的造成不便,而災難臨到尼尼微人卻與他沒有直接關係,可見他是多麼的自私,甚至把人的死和樹的枯乾相等。

最後一節(11),作者明顯地把整本書的內容聯繫在一起,突出「我豈能不愛惜尼尼微呢?」這個問題。

聽完整個約拿的故事以後,我們會感覺到,如果上帝關心蓖麻樹,祂也必關心人,包括外邦人。

約拿的憤怒


約拿書四章1-5

尼尼微人的那麼澈底的悔改,是難以預料的。

現在,約拿發怒,因為這城市的人將不致經歷上帝的憤怒。

所以約拿再一次禱告(2-3),這次禱告語調和他早時的禱告(1-10)完全不同。當他看見在這座城中所發生的,他禱告上帝取去他的生命,因為他感到死了比活著更好。上帝於是勸勉祂的僕人,但沒有用;約拿出城去,在城東邊的高地上搭一座棚,住在那裏,等候也許這座城會被毀滅。

上帝沒有發怒,儘管祂對這樣一位愚頑的先知,是可以發怒的,但祂沒有那樣作,反而問他說:「你這樣發怒合乎理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