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

歷代志的敘事觀點

 

    當我們由列王紀下讀到歷代志上,便會發現兩者均有相似的內容。但是,聖經對救贖歷史的敘述,到歷代志的一段,似乎有點離題了:救贖歷史由創世開始到出埃及、攻取迦南、建立王朝,然後是被擄時期,但在歷代志又轉回到「亞當、塞特、以挪士」(代上一1),而且又重複敘述一些熟識的故事一一大衛、所羅門,及他們承繼者的事跡。事實上,歷代志有一半資料,已經在其他較早的舊約書卷中出現過。

    但是,歷代志與其他內容相似的書卷,是有所不同的——它有不同的觀點與角度:這也是它被納入正典的原因。它不是把撒母耳記和列王紀的故事舊調重彈,它本身自有其獨特的色彩和新鮮感,如果我們明白它的目的,便能從中得到豐富的神學資料。歷代志上、下一共有四個主要部份:

    亞當至大衛的族譜                       代上至九

    大衛的統治期                               十至二十九

    所羅門的統治期                         代下至九

    大衛之子的統治期至被擄期                    十至三十六

一位歷史學家要考慮兩個因素一一連續性和選擇性。每件事都與其他事件有特定的關係,它們之間好像網線似的連接起來,是不能獨立地掌握的。但歷史不能為求連貫而記錄所有(有誰會看呢!)在一特定時代發生的事件,史家必須在其間作出選擇,把重要的片段抽取出來。兩個因素都會有主觀的成份:歷史學家認為重要的,便被選擇:這些決定至少有部份是取決於他的興趣——無論是經濟、社會、政治、宗教、軍事,或其他組合。

    歷代志的希伯來人作者,嚴格來說,不是西方人所說的歷史家。對他來說,以色列歷史充滿屬靈和道德的教訓,他寫歷史,就是要顯出這些教訓來。他不太關心以色列史純事實的一面,他所關注的,是歷史的意義。所有可靠的歷史都是註釋性的,而歷代志更是高度註釋性的歷史。

    歷代志的主要資料來源,是撒母耳記及列王紀:有時候歷代志亦會有這兩個底本所沒有的史料,但是它們同樣準確。歷代志的資料,部份引自其他來源,其中最突出的是猶大及以色列諸王記(如代上九1:代下二十七7,三十五27,三十六8)。歷代志有很多故事,但基本上都是準確的,近年考古學的發現正為這方面提供了不少證據。奧伯萊指出,那些在歷代志出現,卻不屬於列王紀的被擄之前的資料,「曾重複地被證實為原本及重要的……

   在數字統計方面,歷代志的作者常被指為不負責任,尤其那些軍事數字,更是惹人非議。按照代上二十一5,以色列軍兵有一百一十萬,猶大有四十七萬:而撒下二十四9記載以色列軍有八十萬,猶大軍有五十萬。不過,歷代志的數字不是時常都比「撒母耳記一列王紀」的數字高。事實上。十七次明顯的分歧之中,有五次是歷代志的數字較低。有些人提議,問題是出於抄寫的錯誤,希伯來文的數字有時還有象徵意義,而字母亦有各自的數值。但我們沒有抄本的證據指出這些錯誤確曾發生,相信上述數字的誤差,有部份是抄寫錯誤,其他則基於不同的計算所致。

歷代志的作者可能引用了列王紀以外的數字資料。這一類數字通常都是大約的整數,而且有象徵意義:四十年代表一代,「一百萬」埃及軍(代下十四9),是代表龐大的軍隊。歷代志作者的手頭上,只有這一類不足的數據,他只能夠盡可能準確地運用這些數字:所以,我們對歷代志數字的準確性不應過份苛求。

 

歷史觀點

    歷代志及「撒母耳記一列王紀」之間的某些分歧,可能是因為歷代志的作者與那些歷史事件,有一段較長的距離。雖然學者都對歷代志的年期,沒有精確的一致見解,但一般都相信,歷代志的作者也撰寫了以斯拉記及尼希米記,且相信是在主前四百年左右編輯成書。所以,就算以以斯拉記的最後一件歷史事件計算,作者與王朝的距離也有一百年之久,作者唯有在各個故事之中,選擇一些他認為有桓久價值的事件:至於他的決定,必定與他當時的時局有關。這位作者非常敏銳地選取過去例子,以古訓今:以色列歷史到處都是恩典和審判的教訓:作者希望從中吸取智慧,亦希望借用歷史來教導他的同胞。

    對於歷代志那個時代的人來說,這些教訓對國家的存亡與穩定,都是十分重要的。他們經歷被擄之苦,歸回時環境亦十分惡劣。作者所關心的,就是引用歷史來向人民保證一一耶和華仍然管治他們:也用歷史來提醒人民一一他們必須完全向上帝效忠。

猶大賢明的君主——大衛(代上十至二十九)、所羅門(代下一一九)、約沙法(十七1至二十一1)、希西家(二十九至三十二),及約西亞(三十四至三十五)一一在作者的心目中,是極其偉大的人物,他詳細描述他們的功業,刪除他們的缺點。作者遙望這些民族英雄,覺得他們的缺點與他們的功德相比,實在不足掛齒。作者並非想掩飾他們的過犯,因為撒母耳記和列王紀已經能令讀者深刻地記起他們的錯誤:於是,他只集中說明他們的品德,強調他們因順服上帝就結出美好的果子來。

 

政治觀點

北國由始至終都是先知攻擊的對象,她那些沒有大衛血統的君王,以及容納外邦宗教的崇拜,都令先知們無法容忍。以西結(三十六24)、何西阿(三5)、阿摩司(九11)、彌迦(五2—4MT1一31),及其他先知,都希望南北復合,由一位大衛之子統治,這是先知們的理想。他們覺得,北國分裂出來,最初已經是一個錯誤,所以,歷代志的作者不願費神記述她的歷史:列王紀的作者記載北國每位君主的事跡,但歷代志的作者卻只記載那些與猶大相關的北國歷史(例如,亞哈與約沙法聯盟,代下十八)。,即使北國滅亡之後,也沒有任何結語。因此,他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猶大:

 

猶大經歷被擄,仍被保存下來,繼續履行那交託全以色列的屬靈與倫理責任。有些學者認為,歷代志忽略北國,是基於一種反撒瑪利亞的偏見(尤其在以斯拉記及尼希米記)。但是,雖然敵對態度確曾存在,它肯定不是源於歷代志,歷代志其實和阿摩司書或王下十七章等經文一樣,是站在傳統先知立場之上。

    我們應留意經文對大衛及其家族的讚譽。作者簡述耶西之子與掃羅之間的鬥爭(只用一章記述此事;代上,十章),並省略大衛奪取拔示巴和殺害烏利亞的罪行(參撒下十至十二),又沒有提及押沙龍夭折的叛變(十四至十九章)和亞多尼雅奪位的陰謀(王上一至二)大衛家族是上帝所揀選的,自能凌駕在這些困難之上,複述這些歷史,只會妨礙讀者明白歷代志的主旨。倘若說歷代志以大衛代替摩西作以色列的宗教祖師,似乎過份了一點,但歷代志確實指出大衛在以色列的宗教生活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人民的宗教活力都源於他。無論是好是壞,他所做的,他的後人也怎樣做。

 

神學觀點

    歷代志被稱為「教義所決定的歷史」一一按照神學觀念撰寫的歷史,這個稱呼確是有點道理。歷代志的神學,有很多層面,例如,它強調上帝直接的工作:戰爭的勝敗,不在乎戰士的能力或軍隊的多寡,乃在乎是否合符上帝的旨意,甚至是決定於奇跡的介入(如代下十三15—18,十七10,二十22—25)。歷代志作者要證實以色列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信念一一他們得勝,乃靠著上帝的能力(出十五:詩二,二十,二十一:箴二十一31)。

    作者相信,公義能使一個國家振興,同時,他也強調個人賞罰的報應。他一如以西結先知,認為個人行善必得賞賜(不是他的兒女得到:結十八2及下文:參耶三十一29)。雖然,這原則是歷代志神學的一部份(如,作者把掃羅的死道德化,而撒母耳記上的作者卻保持緘默:參撒上三十一8及下文:代上十1314),但肯定不是源於歷代志。申命記頒布了這項原則(如申二十七至二十八),然後在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紀中加以考驗,而歷代志則以講道似的風格,把這原則應用於歷史。

    歷代志神學的另一層面,是肯定聖經的權威:作者從較早的經卷,廣泛引用了經文及故事:他那種稱為「利未記講章」的風格,是運用了先知書、律法書及歷史書的片段作為自己的素材(如代下十九67引用了申一 17及番三5:代下二十15—17引用了出十四13及撒上十七47)。但是,正如札士指出,歷代志不僅是引用了「先知的所有作品」,而且引用經文時,是把它們當為上帝的啟示:例如,他引用撒母耳記及列王紀,不是單單把經文當作歷史,他還相信上帝用那些經文,對當代人民啟示他的心意和計劃。猶太傳統基於這種啟示觀念,把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和列王紀稱為「前先知書」。

    歷代志的主要神學重點,相信是那種對聖殿、聖殿崇拜及神職人員(利未人)的關注。如果我們比較不同書卷對同一件事的記載(大衛在耶路撒冷設立崇拜:撒下六 12—19:代上十五1至十六3:希西家的改革:王下十八4—7;代下二十九至三十一),便會發現,歷代志極之關注以色列的宗教制度和人事。雖然作者絕對沒有忽視希伯來的先知,但他對利未人卻十分鍾情:利未人協助祭司預備祭物,在聖殿作侍從、詩班員、守門人,這都是他所關心的。作者喜歡祭司、對北國不感興趣,這兩個特色,無疑令他對以利亞和以利沙的事幾乎絕口不提(參代下二十一1215:在列王紀,這兩個都是重要的人物)。

    雖然歷代志的祭司觀點非常明顯,但我們不能說,「歷代志的作者抬舉利未人的地位,過於他們所應有的」。祭司與利未人之間的關係,有一段複雜的歷史背景,任何簡化的概括結語,都是不實際的。利未人可能出於自己的野心,或祭司的缺失,或因為祭司不足以應付激增的人口,令到利未人取得了某些祭司職責。以西結似乎極關注這種情況,於是重申摩西律法以矯正錯誤(參結四十四 10—14)。

    歷代志作者的另一個著重點,是強調猶大社群必須受上帝的管治。上述上帝直接的作為、賞罰的原則、聖經的權威、聖殿的首要性等,全都在上帝管治子民的範圍之內。作者渴望大衛和所羅門的光榮時代重新出現,他自己也努力為此作出貢獻——不是要重建王國制度,而是要回到那種順服的崇拜生活之中。對那些失去君主、被逼遵守波斯律法的人民,歷代志道出了一線希望:順服他先知的信息,便能使猶大復興,以色列黃金時代的光榮,便會再次降臨(代下二十20)。

    列王紀的作者按著自己的觀點與角度,選擇、編排、組合和註解以色列的歷史。歷代志的作者也是這樣,他似乎與列王紀的先知角度不同,較重視聖殿及聖職人員,但他之所以採取這個觀點,相信是看見以色列的過去亦十分強調正確的崇拜禮儀:被擄後期的社會極之混亂,歷代志的作者便從過去成功與失敗的歷史經驗中,提煉出那些看似「愚笨的講章」,希望能激起人民對道德和靈性的關注。

 

 

歷代志神學

      歷代志上下的神學歷代志的敘事觀點  ,

歷代志上下的神學

 


回溯以色列歷史的角度

歷代志從一個有別於撒母耳記和列王紀的角度與目的,來重新展示以色列的歷史傳統。撒母耳記和列王紀從被擄至巴比倫(主前586538),國家似乎真的瀕臨滅亡這個角度來看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以色列人不單失去耶和華的聖殿和自大衛王以來的自主獨立,同時還失去應許之地。他們雖被遷徙至異地生活,卻依然嘗試在社會中保持自己作為耶和華百姓的身分。撒母耳記和列王紀要教導百姓的,是他們被擄並非因為上帝失信於他們,而是他們自己一再背棄上帝的約所造成的後果,並強調以色列人幾乎是注定要「墮落」至被擄的可悲境地。

相比之下,歷代志的寫作日期,距離最初被擄至巴比倫的時候已有一段日子。因著上帝的信實並不斷絕,祂藉著波斯帝國的開國君王古列作為手中的工具,讓以色列人在主前538年回歸應許之地。在耶路撒冷重建的聖殿中曾經再一次出現獻祭和敬拜的活動。那些重回故土的人得以展開新生,雖然他們仍活在異國的統治下,沒有自己的以色列君王。但鑑於上帝的憐憫,復興以色列,歷代志便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回溯以色列的歷史。這個歷史面貌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視域,去查看上帝與以色列交往的方式,同時亦為信徒群體帶來新的教導。歷代志記述了有關被擄和其他苦難的細節,說明了被擄歸回和其他祝福的原因,並為某些宗教和政治上的建制辯護,以及明確地呼籲百姓要忠於耶和華。

由於角度的不同,歷代志所重新展示的歷史,便在某些重要方面與撒母耳記和列王紀所記載的有分別。首先,歷代志更詳盡地說明以色列的繁榮和成就是出於耶和華的賜福。其次,雖然歷代志亦指出以色列所遭遇的苦難是上帝審判他們不忠的結果,但它卻以另一個方式來形容他們的不忠。按照撒母耳記和列王紀的描述,以色列的不忠在於他們拜偶像和不遵守上帝的律例(王下十七7-18)。歷代志則對此問題有更深入的反思,並且更具體地闡述以色列人的不忠罪行。歷代志指出以色列的不忠在於「離棄耶和華」,或是沒有真正「尋求耶和華」,意即沒有全心全意回應上帝。人若尋求耶和華,便會歸向祂、向祂祈禱、求問、讚美祂、敬拜祂,而且除耶和華以外,不敬拜別的神。還有最重要的,是人透過正確的途徑和在正確的地方敬拜耶和華,亦即是要在耶和華的約櫃面前或聖殿中敬拜。反過來說,離棄耶和華的表現便是上述的反面。除了拜偶像之外,他們的不忠還表現於不歸向耶和華、不重視上帝的聖殿,以及不尊重上帝所設定的宗教和政治建制,就是利未人的祭司制度和大衛的家族。第三,歷代志指出,每一代都可以逆轉以色列的命運,而每一代亦確實經歷到不同的順境或逆境。倘若君王與百姓因離棄上帝而嘗盡苦果之後,願意謙卑下來,重新尋求上帝,他們將得到復興。反之,他們若經歷到上帝的賜福之後卻背棄上帝,就會受到咒詛。

歷代志的結構

歷代志一開始便列出家譜(代上一至九章),藉此帶領讀者進入敘事的主題和世界觀。作者由創造開始(亞當),迅速將焦點收窄至以色列國的十二支派(代上二至八章)。它特別將重點放在(1)利未支派和利未人的祭司制度;(2)猶大支派和大衛王朝;(3)便雅憫支派──以色列的首任君王便是出自這支派,而由第十章開始的敘事部分,也是由他揭開序幕。在九章221節的家譜,記錄了歸回故土的首批被擄者的名字;到了歷代志的結尾,才交代有關歸回的記載(代下三十六2-23)。一些簡單的評語亦間中在名單之中出現,表明耶和華會賜福給信靠祂的人(代上四10,五20-22),也會降罰給不忠於祂的人(代上二3,五25-26,九1)。敘事的部分便由歷代志上十章正式開始。

在論述掃羅、大衛和所羅門這三位君王的統治的過程中,作者確立了歷史的主要原則或模式(代上十章至代下九章)。當君王願意尋求耶和華,他就會得著祝福;當君王離棄耶和華,他就會經歷愁苦。掃羅那幅簡單的負面描述,剛好與大衛和所羅門的正面寫照形成鮮明的對比。掃羅在戰場上親自了斷自己的性命,他的王位便由大衛繼承。掃羅之所以有如此悲慘的結局,全因為他不尋求耶和華(代上十13-14),反而向隱多珥的女巫求教(參撒上二十八章)。歷代志雖以大量篇幅記述大衛生平,卻絕少談及大衛這個人、他的弱點、思想和感情。但我們幾乎是一面倒的從正面讀到大衛與耶和華的相交。故事透過將截然相反的情景互相對照,展示出大衛(與全以色列)和耶和華之間存在著的一種相向關係。這種關係表明尋求耶和華的原則。耶和華建立大衛的國度,給他人民的支持、軍事上的勝利,以及一個歷久不衰的王朝(代上十一至十二,十四,十七至二十章)。至於大衛,他則建立了圍繞約櫃、敬拜耶和華的正確模式,還有選任宗教人員,以及為將來建造聖殿的工作做好準備(代上十三,十五至十六,二十一至二十九章)。歷代志的作者在大衛最後一篇演辭中,清楚指出這個尋求的原則:「你若尋求他,他必使你尋見;你若離棄他,他必永遠丟棄你。」(代上二十八9;參二十二6-1617-19,二十八1-10)歷代志接著亦表明所羅門確立了正確敬拜耶和華的模式,並展開了建造聖殿的工程。耶和華也建立他,將智慧、平安和財富賜給他(代下一至九章)

歷代志透過掃羅、大衛和所羅門的生平事蹟,表明耶和華在歷史中與以色列人互動的相交模式之後,便敘述猶大其後眾多君王迅速轉替的情況(代下十至三十六章)。作者明確地將約沙法、亞哈斯、希西家和約西亞等四位君王,與大衛和所羅門王相提並論(代下十3,二十八1,二十九2,三十四2-3)。其他的比較則較為隱晦。君王(通常亦連同百姓)若顧意以某種形式尋求耶和華,那麼,耶和華總會賜福給他,使他打勝仗、國家富強,以及有能力完成國家的建設工程。反之,君王若離棄耶和華,他和他的百姓便會遭逢逆境。這個模式一直持續至西底家的時期,那時無論君王、祭司和百姓都離開上帝,污蔑聖殿,又不聽眾先知的警告。結果,巴比倫人成了耶和華降罰的工具,摧毀聖殿,還把百姓擄走(代下三十六11-21)。歷代志在結束的時候,提到在古列王統治的時期,批准被擄的百姓可以重返故國(代下三十六22-23)

歷代志有一個明顯與撒母耳記和列王紀不同的地方,就是沒有記述北國以色列諸位君王的事蹟。北國是在所羅門王駕崩之後大衛王國分裂為二的其中一國。惟有當北國所發生的事故牽涉到南國,歷代志才會提到北國。北國的居民仍被視作是上帝的百姓,不過,他們卻因抗拒大衛的王朝、利未人的祭司制度和耶路撒冷的聖殿,而被視作離棄了上帝(參代下十19,十一13-15;尤其是亞比雅在十三4-12的講辭所表達的)。南國沒有攻打北國,因為他們仍然是上帝的百姓(代下十一1-4)。但南國卻不與北國結盟(代下十八章),因為北國不是合法的國度(代下十九2)。不過當北國落入亞述手中的時候(主前722),南國卻歡迎北國的百姓回歸到他們那?,與他們一同敬拜耶和華(代下三十16-9)

歷代志的重要主題

大衛王朝 歷代志的「角色」,都是作王的大衛後裔。耶和華為了以色列百姓的原故,建立大衛的統治(代上十四2)。大衛這位君王,不但願意尋求上帝,還建立了一個正確的敬拜制度。上帝曾應許大衛,他的後裔將接續他的位,永遠在耶和華的國中作王(代上十七11-14),雖然條件是作王的人必須忠心尋求耶和華(代上二十八6-79)。接續大衛作王的後裔必須負起的一個基本責任,就是建立和確保耶和華得著合宜的敬拜。他們可以廢棄敬拜耶和華的方式(像亞哈斯和瑪拿西),亦可以振興對耶和華的敬拜(像希西家和約西亞)。他們坐在耶和華的位上(代上十七14,二十八5,二十九23),也代表整體百姓在耶和華面前代求(代下六18-42,十四11,二十5-12)。他們的屬靈領袖,會影響以色列人對上帝作出積極或消極的回應(代下十四4,十五9-15,十九4,二十420-21,二十一11,二十八19,三十二6-8,三十三916,三十四33)。當北國的百姓抗拒這個建制,便表示他們離棄耶和華(代下十三4-12)。歷代志在以色列落入異族統治的期間,從這個大衛王朝的角度來展示歷史,為大衛後裔重登耶和華寶座帶來不少盼望。

利未人的祭司制度與敬拜 雖然歷代志是以大衛王朝的君王為全書的架構,但敘述的主要內容和真正核心則在於以色列與耶和華的關係。歷代志著力描述這種關係,是如何透過建立和保持那代表耶和華同在的建制而表達出來,那些建制包括:約櫃、耶路撒冷、聖殿、獻祭制度、祭司、利未人和奏樂師,以及坐耶和華寶座的大衛後裔。只要這些建制運作順利,以色列與耶和華的關係就保持良好,而國家亦繁榮安定、國泰民安。

被擄標誌著歷史上的一個轉捩點。歷代志認為,以色列之所以被擄,是因為他們不肯謙卑地尋求耶和華,以及沒有採取合宜的敬拜途徑。因此,以色列的宗教建制再一次成為關注的焦點。

在維持尋求耶和華的正確方式,以及維持與上帝之間的合宜關係這兩件事情上,利未人的祭司制度與大衛王朝可說是相輔相成的。君王的行政權力可以伸展至這些要職人員之上,不過,他們的職責範圍代表的,是上帝特定的責任,是王不能夠揝奪的(代下二十六16-21)。此外,當耶和華制訂由大衛後裔接續王位的君主制度受威脅時,祭司亦為了維護它而作出干預(代下二十二10至二十三21)。根據歷代志的看法,北國抗拒利未人的祭司制度,正是離棄耶和華的表現,正如他們抗拒大衛王朝一樣(代下十一13-15,十三8-12)

「以色列眾人」 「以色列眾人」(all lsrael)是一個經常在歷代志出現的片語,可以用來指全部以色列人(代上十一1),或是南國的居民(代下十一3),又或是北國的居民(代下十三415)。然而,無論是指哪群人,所指的群體就帶有向耶和華負責的意味。不單是君王和宗教領袖要為國家的命運負上責任,百姓作為一個整體也需要負責任。先知發出信息的對象不單是君王,同時還有百姓(代下十一3-4,二十14-15,二十四20)。有時候,百姓要背負罪責,而君王則是清白無罪的(代下二十七2,三十四24-28)。當南北分裂的局面真正出現,那些組成全以色列的百姓,就必須決定尋求耶和華與否(代下十一13-17)。因此,每一代的百姓都要為本國的事情負上共同的責任,縱然他們往往傾向跟隨領袖。所有人都要向耶和華負責。

歷代志的世界觀

歷代志展示了一個世界觀、一幅描繪現實的圖畫。即使在首九章的家譜中只有短短幾句評語,卻已經清楚表明耶和華掌管了世界的歷史。至於耶和華的存在,以及祂擁有至高無上的主權這兩點,皆是必然的結論。歷代志沒有嘗試去證明這些,反之,它只著力於表明耶和華如何在以色列的歷史中施行祂的作為,並說明原因。

歷代志的上帝是一位至高的掌權者,然而,祂沒有操控人的選擇。誠然,耶和華可以按其心意選擇一位異邦君王來發出預言(代下三十五21,三十六22-23);祂甚至可以操控一些如埃及和巴比倫等國家來達成祂的計劃。可是,所有以色列人、君王和利未祭司,均要為他們的行為和保持與上帝良好關係負責。他們要在尋求耶和華,抑或離棄耶和華這兩條道路之間作出選擇。上帝用以推動世界的原則,是由他們啟動的。

對於世界運作的方式,歷代志所表達的比撒母耳記和列王紀的正面。撒耳記和列王紀反映出一個悲觀和相當宿命的態度。至少自瑪拿西開始,以色列的命運好像已經注定──擺在他們面前的,就只有苦難(王下二十一10-15)。但在歷代志作者的筆下,則展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看法:每位君王和他那一代人,都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單元。歷史的進程並非如所想的那樣預定。從歷代志所展示的現實,我們看見興衰的逆轉可以在某一個王或某一代人中發生,有時甚至在一代中出現超過一次的命運逆轉。改變的可能性永遠存在。即使以色列人把自己推到接近滅亡的地步,他們仍然可以隨時尋求耶和華的憐憫和復興。

歷代志的信息

透過對以色列的歷史作出精心的挑選和刻意的編排、對某些人物的定型化描述,以及把大衛和所羅門勾劃為君王的典範,歷代志邀請讀者親自去評價歷史中的每一個世代,藉此瞭解事情發生的因由。不過,讀者並非就此停下來,還必須對本身所處的環境作出評價,並作出相應的行動。最終,人與耶和華的關係仍然是最首要的。上帝昔日的「法則」今天仍繼續運作。讀者如今知道甚麼會帶來祝福,甚麼會帶來滅亡。人生的處境可以完全逆轉,全在乎人是否願意尋求耶和華,抑或選擇離棄祂。歷代志透過重新展示以色列的歷史,勸勉這個信仰的群體與耶和華建立正常的關係,同時亦給予他們一個蒙福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