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基督「復和」的工作

 

  在保羅的著作中,Vernon White認為我們可以找到基督工作的普世功效表達的最清楚及淋漓盡致的思想。 這是因為保羅是從最廣泛的範圍來看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復和」工作。例如,他所使用「和好」一字擁有普世影響和重要的意義。因此,基督的死所帶來的復和有廣泛、普世性的作用。

「這就是上帝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林後五19)

  「既然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西一20、參弗一10)

  以上兩處經文的「世界」和「萬有」顯示基督和好工作的對象是廣泛的,包括了整個世界,甚至萬有。此外,在保羅書信中,有關基督在十架上所成就的救恩果效,最明顯有普世意義的是羅馬書第八章(18-25節)。這段經文的背景就是基督的復和工作。

  因此,很清楚的,基督的死所帶來的復和是普世性、宇宙性的。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救恩的內容

 

      路加與其他福音書作者一樣,以上帝的國為他信息的主題。在他記載最後晚餐時,也特別二次提到上帝的國(路廿二16、18)。在使徒行傳中,這主題也仍然貫穿整本書。在第一章,他便記載門徒在耶穌升天前問他說:「主啊,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一6)

      更值得注意的,便是他記載使徒保羅傳講的主題,也是教導人進天國的途徑(徒十四22,二十25,廿八31)。

      在這天國的概念之下,路加特別注意以耶穌基督為整個救恩的關鍵。在這一方面,他強調耶穌基督為耶和華受苦的僕人,描述他救恩的特點。路加描述耶穌的工作,是以他在拿撒勒的傳道為代表。耶穌基督在拿撒勒引用的經文是賽六十一1至2:上帝的義僕要傳揚耶和華的禧年,使貧窮人得福音,被擄的得釋放。路加福音中一個顯著的現象,便是他記載耶穌基督接納了當代看不起的人:稅吏、罪人、兒童、女人。其中的代表故事,便是他獨特記載的有罪的女人用香膏抹主的事(路七36至50)。另一個特別的現象,便是在路加的記載中,一些事蹟似乎表示錢財是罪惡,而只有貪窮的人才能進天國(路六20至21、24至25,十二13至21,十六1至12);這一類記載的代表,便是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路十六19至31)。此外,賽六十一1至2的主題,也在路加福音中一再出現(路七22,十四13、  21),在使徒行傳,作者記載彼得早期的講道中,也提到耶穌是上帝的「僕人」(徒三13、  26,四27)。腓利與埃提阿伯太監查考的經文更是出自賽五十三7至8(徒八32至33)──直接論及上帝的僕人受苦的預言。

      其次,路加特別強調聖靈與救恩的關係。倘若我們將使徒行傳與路加福音一起閱讀,我們便很容易發現在路加的眼中,聖靈的工作並不是在五旬節後才出現,而是在耶穌基督時代已經開始。在耶穌基督身上我們看到,他從事受苦僕人的工作是由於上帝的靈的能力(路四18、14)。路加也說:「主的能力與耶穌同在,使他能醫治病人。」(路五17,六19)

      門徒在五旬節所領受的聖靈,也是要使他們得著「能力」為上帝工作(徒一8)。在使徒行傳中,我們可看到門徒被聖靈充滿主要的工作並非講方言與醫病,而是傳講上帝的道(徒一8,二11,四31,六10)。但是,在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中,路加論及聖靈的更特別的教訓,便是指出聖靈與上帝國降臨有密切的關係。不但福音的拓展是在聖靈的引導與控制之下(徒十六6至10),而且聖靈降臨表示上帝在末後日子的工作,要使求告主名的人得救(徒二16至21),聖靈是耶穌基督與人同在,使人有智慧、生活的能力與方向(徒六3,十一24)。路加甚至說聖靈本身便是上帝在舊約的應許(徒二33、38至39),是「上帝所要賜予他兒女的一切好東西」(路十一13)。

      路加對上帝國內容的另一個貢獻,是他也同時說出一個被聖靈充滿,得到天國好東西的人在世上應有的生活。這生活包括幾方面。

      第一是禱告。路加福音多次提及耶穌的禱告(路六12,九18、28,十一1等),也記載了幾個禱告的比喻(路十一5至13,十八1至14),又說早期門徒經常在聖殿禱告(徒三 1)。更要緊的,是強調聖靈是藉禱告而得(路十一13  ,徒二 1起,四31等)。

      其次,與禱告有關的,是讚美與感恩。路加與使徒行傳中濃厚的宗教氣氛也是相當明顯的。路加福音的前二章,便以聖殿的禱告、啟示開始,其中又有西面頌、馬利亞頌等詩歌,天使對耶穌的降世更是以詩歌慶賀;對上帝所行的上帝蹟奇事,看見的人一般的反應是稱讚(路四15),歸榮耀與上帝(路五26,七16;徒四21),驚奇(路八56;徒7,三10)在耶穌醫好十個大痲瘋病人的故事中,路加記載耶穌的話:「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上帝麼?」(路十七18)。

      第三,敬虔的生活也是典型的表現。路加對耶穌生平描述的另一特點,便是強調他是「好人」,不但在年輕時得上帝與家人的喜悅,(路二52),而且長大後「周流四方行善事,醫好凡被魔鬼壓制的人,因為上帝與他同在。」(徒十38)

      早期教會的信徒也是「得眾民的喜愛」(徒二47),巴拿巴(徒四36至37)與多加(徒九36至43)成為信徒的模範,甚至還沒有完全信奉上帝的外邦人,只要有敬虔的內心,也蒙上帝特別悅納垂顧(路七4至5;徒十34至35)。

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上帝的恩典

 

      「恩典」是保羅用以形容福音最重要的名詞。在他看來,上帝救恩的特性,便是恩典。甚麼是恩典呢?我們可用保羅自己說過的兩句話為它下定義:「作工的得工價,不算恩典,乃是該得的。」(羅四4)「出於恩典,就不在乎行為。」(羅十一6)換言之,恩典不是報償,不是功德,而是人不配得的好處。

   在林前十二10,保羅說了一句名言:「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 蒙上帝的恩才成的。」

   在上下文中,保羅由主復活的顯現談到他自己使徒的身份,當他提及自己的工作和身份時,他不禁又再次想到自己的過去;把現在與過去再次對比之下,他發現自己「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從前逼迫上帝的教會。」(第九節,在提前一14至16,他也說到類似的話。)我們在這裡又看到他大馬色路上的經歷,成為他瞭解救恩的一個關鍵。

      然而保羅不但以「恩典」形容他悔改與蒙召的經歷,他也同樣用「恩典」刻劃他自己的工作。在林前十五10,他繼續說:「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上帝的恩典與我同在。」

      在上帝的恩典下,使徒保羅會感恩圖報,格外勞苦,恩典成為他事奉的動力。但是,當他提及這 勞苦的生涯時,他又發現這畢竟也是上帝賜下恩典的結果!難怪他在書信中告訴我們,無論是信心與愛心(提前一14)、工作的能力(林前10  ;弗三17),以及克服困難的生活力量(林後十二9),都是出於上帝的恩典。

      同樣,當使徒保羅談論一般信徒的生平時,他也是認為信徒的一生都是出於上帝的恩典。在討論揀選與預定的問題時,我們已注意到保羅強調揀選不是建立在人的行為上,而是出於憐憫,這種論調事實上也是說揀選是基於上帝的恩典(羅十一5)。而且,使徒保羅也認為因信稱義(羅三24)、在基督裡的盼望與安慰(帖後二15至17,林前一4),甚至行善的力量(林後八1),都是上帝的恩典,甚至信主以後,信徒也是「站在上帝的恩典」中(羅五2,十二6)。最具代表性的話,莫如他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弗二8)「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腓一29)弗二8最後一句──「這……是上帝所賜」──的意思,並非說信心是上帝所賜。而是說信徒能以得救這件事,是上帝的恩典。

      同樣,腓一29也不是說信心是上帝的恩賜,而是說信徒得以聽見福音以致信服基督是出於上帝的恩,正如他們得以為主受苦同樣是一種恩典。不過,這兩句話也清楚地讓我們看到,雖然信心在得救的過程中佔著它應有的地位,它絕對不是得救的根據;在保羅教訓中,人得救是上帝的恩典,與行為絕對無關。

上帝愛的心意

 

   談及上帝的計劃,保羅自然提到上帝的旨意,其中「成為聖潔,遠避淫行」(帖前四3)一類的話,可說是近乎上帝的命令,是信徒應該遵行的;但是,另一類的話,則是說到整個救恩是上帝在愛中所定的旨意,這類的話,往往受到人的誤解。

   在這方面,首先我們應注意到在保羅的教訓中,整個救恩實在彰顯出上帝的愛和主動。在羅八29至30,保羅說:「他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傚法他兒子的模樣,使他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 預先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

   這兩節經文中所提及「救恩的程序」,事實上都是以上帝為主詞」即是說, 救恩是上帝所做的工作。而在這工作中,保羅到的,是上帝的愛的彰顯。一方面上帝按他的旨意差耶穌為世人捨命是愛的行動(加一4,羅五8);另一方面,在整個救恩中,保羅也看到上帝的愛,因此,他先後提及「基督的愛」(羅八35),「愛我們的主」(羅八37』)以及「上帝的愛」(羅八39)。

      使徒保羅教訓中常令人誤解的真理──預定論,也必須從這角度瞭解。有些人談論「預定」,喜歡從羅八29所說的「預先知道」著手,把「預先知道」解釋為上帝預知人的信心,進而將預定建立在人的信心之上。但是,近代解經者多數都同意這裡所說的「預先知道」,是指上帝「預先看上」,與預知人的信無關。當保羅在羅馬書第九至土一章繼續討論上帝的揀選與預定時,他清楚地指出上帝預定人得救時,包括了人必須因信稱義的過程(參羅九30至31),也就是說,上帝預定人得救,並非說被預定的人不須相信;但是,這「信心」絕不能解釋為一種得救的原因,因為信心不是一種行為。

      在揀選的真理中,保羅強調的是:「雙子還沒有生下來,善惡還沒有作出來,……要顯明上帝揀選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為,乃在乎召人的主……」(羅九11)

      而這種揀選的恩典,是表示上帝的憐憫(羅九16)。因此,在一4至5, 使徒保羅說:「上帝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 得兒子的名份。」

      上帝的揀選與預定是上帝愛的旨意的一部份。他這行動,好像一個人到孤兒院中認領孤兒為兒子,是出自愛所賦予的自由;在這過程中,其他孤兒沒有抗議的權利,而被選中的孤兒也不能因此而自恃。

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抓緊基本價值與功能

 

      當耶穌與法利賽人討論安息日的規則時,我們提及耶穌與法利賽人有不同的見解,而他們的基本分別便是一個把一切注意力放在字義上,另一個除了字意之外也問一些更要緊的問題,例如,安息日有什麼功用?人餓了怎麼辦?

      另一次,耶穌與法利賽人研究十分之一奉獻的教訓時,法利賽人注重的是怎樣纔可以確保人不犯罪。因此,他們的解決方面便是無論如何把一切東西都獻十分一再說。但耶穌卻指責他們,那更重要的公義憐憫與信實他們反倒忘了!(太二十三:23-24)

      從保羅與雅各二人對信心的瞭解上,我們還可以學到另一個功課。那便是:雖然雅各和保羅對信心的定義不同,救恩的途徑卻是一樣,而且他們兩人對真正的信仰內容和信仰的含意也是完全一樣。

      在內容上,二個都相信獨一真神,都相信耶穌基督,也都相信上帝的公義與慈愛。在含義上,雅各主張信心加上行為,所以他責備當時的信徒,叫他們不要看重有錢人,輕視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各二:1-8)

      保羅主張因信稱義,也一樣責備哥林多人重富輕貧,告訴他們這種行為是藐視上帝的教會(林前十一:17-22)

      因為“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林前一:28)

      換言之,保羅與雅各用詞不同,但在信心的實質上和功能上卻完全相同。這是在系統化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注意的現象。

預表的解釋

 一、以救恩歷史的成全為原則

      我們談到新約解釋舊約的人,事與物時,曾提及希伯來書指出舊約經常指向將來,除了希伯來書的許多例子外,在新約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不少實例,都是作者在舊約歷史上看到某些救恩的原則,然後指出新約時代的應驗。

      例如,在詩篇第八篇,表面上這似乎是一篇創造的詩歌,但是由於它實際是一篇救恩的詩,新約中二位作者都把這篇詩歌當作一種有待實現的應許,加上在他們的觀念 中耶穌基督是新造人類的領袖,這篇詩歌應驗的關鍵也自然是耶穌基督。因此希伯來書作者解釋說:“既叫萬物都服他,就沒有剩下一樣不服他的,只是如今我們還 不見萬物都服他,惟獨見那成為比天使小一點的耶穌……”(來二:6-9)保羅則說:(盡末了所要毀滅的仇敵,就是死。因為經上說“上帝叫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林前十五:26)

      馬太記載耶穌基督降生後埃及再回猶太地的事,說這件事是應通驗了先知所說的話:“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太二:15;何十一:11)

      根據先知何西阿的話,上下文中分明是在講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經歷,為什麼馬太會說這是“應驗先知”的話呢?真正的原因,便是馬太認為耶穌的降生是神在世上救恩成全的開始,耶穌以無罪的代替了有罪的(參太八:17),代表世人成全諸般的義(太三:15),因此,耶穌的出埃及是舊約出埃及故事的成全。

  二、以歷史文化解經法為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豫言的解釋,仍舊是以歷史文化解經法為基礎。上文所引的二個例證,表面上看來很象“寓意”,誰能看出這兩段經文是“預表”呢?

      我們說這種 解釋不是寓意,主要是因為新約作者解釋舊約經文時是根據主題思想而不是僅僅在用詞上劃等號。譬如說,寓意解經者解釋詩篇第八篇時,他們便會說:人是代表基督,天上飛鳥代表天使,海裏的魚代表魔鬼,地上走獸代表地上的帝國……新約對這段經文的解釋,顯然不是這樣。但是,他們都極注意“用詞”,二人都強調神說 的是包括了“萬物”,保羅甚至超越了經文中的用字,指出“萬物”不僅包括各種生物,也包括了“死亡”……表面上又是讀出聖經沒有說的,但任何人閱讀詩篇第八篇所根據創世記載(創一至三章),都不會說保羅無理。反而,我們可以說,新約作者們不但讀到原文說什麼,他們也瞭解原來的用意。

      希伯來書作者認為創世記十四章亞伯拉罕將十份一戰利品給麥基洗德是預表基督(來七章),也是同樣的原則。在解釋過程中,他並沒有說創世記故事中“四王與五 王”代表什麼,但他卻注意到舊約記載中的麥基洗德是“無父,無母,無族譜”,又注意到他是“撒冷王”(“撒冷”在希伯來原文確是平安之意);更進一步地從 當代習俗看出:“從來位份大的給位分小的祝福,這是駁不倒的理”(來七:7)。因此,麥基洗德是“與上帝的兒子相似。”(來七:3)。

彼得前書作者

 

          本書作者自稱「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一1),就是主耶穌十二門徒中的首徒,原名西門,主另給他起名磯法(亞蘭文),繙成希臘文就是彼得(約一42),聖經常稱呼他為西門彼得(參太十六16)。

          磯法和彼得的原文字義均為「石頭」,主耶穌似乎有意藉此改名啟示一項真理,即人在未得救之前原為無用的泥土(參創二7),但主的救恩乃要將人改造成活石,作為建造靈宮的材料(彼前二5)。主耶穌基督乃是建造教會的根基(林前三11),祂要將眾多蒙恩得救的人──眾活石,就是教會──建造在祂這塊磐石上(太十六18),成為上帝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弗二22)。

          主耶穌將天國的鑰匙託付給彼得(太十六19),要他領先在猶太人和外邦人中開啟救恩的門(參徒二40~42;十44~48)。彼得所負的使命,剛好和他蒙主呼召時所從事的工作相符,那時他正在海裏撒網,主耶穌呼召他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四18~19)。所以彼得從主所領受的事工,正是為主得著一批又一批的人,作為建造教會的材料(參徒二41;四4;五14;十44)。

          彼得乃是一個天生的領袖人物,時常率先說話行事,領導群倫(參約廿一3),卻也因此而經常被主責備(參太十四28~31;十六22~23;十七4~8,24~27;廿六33~34)。但經過主耶穌三年半的教養訓練,特別是在主死而復活之後,四十天之久藉著聖靈的顯現和講論(徒一2~3),竟使彼得彷彿脫胎換骨、變成另外一個人似的,成為一位謙卑而勇敢、虛心而不自矜、能與人同工且同心的真實屬靈領袖(參徒三1,12;四13;十一17;十二17;十五7~11)。

          彼得「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徒四13),而本書的希臘文筆頗具造詣,因此晚近有些聖經學者質疑本書作者並非彼得本人。然而,根據下列諸多理由,仍宜認定彼得就是本書的作者:

          (一)「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乃指他沒有正式受過「拉比」的教育,並非指他完全沒有學過希臘文。希臘語文乃是當時巴勒斯坦地居民的兩大通用語文之一,以亞蘭語文為主,希臘語文為輔。

          (二)直至書寫本書為止,彼得來往各地服事主(參徒八14;九32;十1~5,23~24;十五7),已歷數十年,其間必有很多機會操演希臘語文,使他更為熟諳。

          (三)在本書結束前透露「我略略的寫了這信,託我所看為忠心的西拉轉交你們,勸勉你們」(五12),按原文可譯為「我藉著西拉」,意指他得到西拉的幫助寫成本書,又託西拉轉交。可見本書可能是由彼得口授或初稿,經西拉代書或修改,故彼得仍為本書的原作者。

          (四)至於西拉,他原為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人物(參徒十五22),後與使徒保羅同工(徒十五40;十七1)。雖然英文譯名稍有不同(本書譯名為Silvanus,《使徒行傳》則為Silas),但聖經學者相信均指同一人。此西拉應有足夠能力修飾成如此優美的希臘文。

          (五)《彼得後書》題到他曾寫了前書(彼後三1)。一般聖經學者相信《彼得前書》所呈現的是經西拉修飾過的希臘文,而《彼得後書》則是未經他人修飾的「原味原汁」希臘文。

          (六)本書的內容和特色,也支持彼得乃本書的作者,例如:彼得親眼見過主耶穌(參一8),更見過祂榮耀的顯現(參四13;彼後一16~18;太十七1~2);他雖然曾經抗拒過基督受苦的觀念,如今卻強調歡喜為主受苦(參四1,13,16;太十六21~23);他雖身為使徒,卻也身兼耶路撒冷教會的長老(參五1;徒六1~4);他曾特別受主託付牧養主的小羊(參五2;約廿一15~17);他與馬可一家有很親密的關係(參五13;徒十二12~13)。

          (七)教會初期的許多教父們題到過本書,且公認本書為使徒彼得所著,例如:革利免(主後95年)、愛任紐(主後140~203年)、特土良(主後150~222年)、亞力山太的革利免(主後155~215年)、俄利根(主後185~253年)等。

猶大書寫作的動機

          猶大書的作者鑒於基督徒所「同得的救恩」正面臨極大的危機,因為有些異端假教師「偷著進來」,改變上帝救恩的性質,又否認主耶穌基督的神性,故此特地寫書呼籲所有的信徒,應當起來為那純正的信仰真道竭力的爭辯,以免教會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轍。

彼得前後書之作者

 

          本書作者自稱「耶穌基督僕人和使徒的西門彼得」(一1),亦即與《彼前前書》同一作者(參三1;彼前一1)。雖然這兩部書信的寫作風格有顯著的不同,但極可能是因前書係由西拉代筆(參彼前五12原文),而本書大概是彼得親筆所書,或由另一位未具名的聖徒代筆,因此在文體上才會有相當大的差異。

          西門彼得就是主耶穌十二門徒中的首徒,西門為其原名,主另給他起名磯法(亞蘭文),繙成希臘文就是彼得(約一42),聖經常稱呼他為西門彼得(參太十六16)。

          磯法和彼得的原文字義均為「石頭」,主耶穌似乎有意藉此改名啟示一項真理,即人在未得救之前原為無用的泥土(參創二7),但主的救恩乃要將人改造成活石,作為建造靈宮的材料(彼前二5)。主耶穌基督乃是建造教會的根基(林前三11),祂要將眾多蒙恩得救的人──眾活石,就是教會──建造在祂這塊磐石上(太十六18),成為上帝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弗二22)。

          主耶穌將天國的鑰匙託付給彼得(太十六19),要他領先在猶太人和外邦人中開啟救恩的門(參徒二40~42;十44~48)。彼得所負的使命,剛好和他蒙主呼召時所從事的工作相符,那時他正在海裏撒網,主耶穌呼召他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四18~19)

      所以彼得從主所領受的事工,正是為主得著一批又一批的人,作為建造教會的材料(參徒二41;四4;五14;十44)。

          彼得乃是一個天生的領袖人物,時常率先說話行事,領導群倫(參約廿一3),卻也因此而經常被主責備(參太十四28~31;十六22~23;十七4~8,24~27;廿六33~34)。但經過主耶穌三年半的教養訓練,特別是在主死而復活之後,四十天之久藉著聖靈的顯現和講論(徒一2~3),竟使彼得彷彿脫胎換骨、變成另外一個人似的,成為一位謙卑而勇敢、虛心而不自矜、能與人同工且同心的真實屬靈領袖(參徒三1,12;四13;十一17;十二17;十五7~11)。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先知書中救恩的應許

 

    在先知的時代,以色列國在各方面抖處於一個惡劣的景況。因其所處地理上的獨特位置,它就成了各大國相爭的地方。巴勒斯坦地既位於地中海沿岸,米索不達米亞與埃及之間,故多與各國貿易往來,同時耶不能避免各大強國因政治上的擴張索進行的侵略。

    因此,以色列要保持其屬靈性質,與外邦宗教分隔,顯然是非常困難的。當時多個外邦強國既環繞著以色列,他們是不會容讓以色列繼續孤立的。當交通更形頻繁的時候,以色列人在靈性方面多會受到外邦假神影響;不但是在邊界地區的以色列人,就是在主要的城市如耶路撒冷、撒迦利亞的以色列民,也會受到影響。更危險的是,當時的以色列很有可能被列強如亞述、巴比倫和埃及所侵佔。因此,要在屬靈方面保持純潔,不受外邦宗教影響,是極其困難的;加上其在政治上已不再可能完全獨立,這就更難做到了。

    在這這種情形下,以色列靈性狀況的看管者 先知,就起來大聲疾呼,勸喻以色列民回轉真神。先知清楚地看到,上帝立約的子民是在急難之中,所以他們迫切反對以色列人接納外邦的習俗和觀念。他們知道,以色列民若不能在屬靈方面分別出來,則其在政治上的獨立統一是沒有意義,也沒有價值的;如果沒有宗教上的獨立,則他們決不能盼望得著上帝的拯救。以色列人若不能保持其對耶和華單一純全的信心,則其存在也屬枉然。先知都清楚知道,以色列若繼續隨從外邦,敬拜假神,那麼一切都要失去,因此先知都儆醒守望著以色列的聖所。對先知來說,外邦宗教固然是魔鬼的一種引誘,是一種想要奪取上帝的尊嚴與榮耀的可厭企圖。我們聽到先知嚴厲的責備 甚至叫人戰慄的責備,然而在他們嚴厲的背後,卻隱含著無奈和憂慮。他們所最關心的,不是以色列在戰爭中獲勝,而是以色列的上帝和祂的榮耀在戰爭和被擄之中不會消失無蹤。在被擄的人中間,你可以聽到但以理祈禱的聲音﹕「求主垂聽,求主赦免,求主應允而行,為你自己不要延遲;我的上帝啊!因這城和這民,都是稱為你名下的」(但九19)。先知書中所描述的這種光景,正好顯明先知的悲哀。

    在這種困難的情形下,我們不能期望先知會給我們一種對外邦宗教冷靜而客觀的心理研究。然而,上帝讓外邦的強國包圍以色列,祂的最終目的該是我們可以知道的。上帝是否會保守祂的子民,使他們經過戰爭的禍患,最終得到平安?巴比倫、亞述、以及埃及人又將遭遇怎麼樣的命運?這些問題是無可避免的,因為都是先知每天必須面對的。以色列民要謹守屬靈上的聖潔,似乎越來越困難;在這個環境下,上帝對這個世界的最終計劃是什麼呢?我們如果要從先知書中找出答案,所得的是如下的結論﹕

    先知都清楚知道,上帝自己已經指向一個新天新地和新時代。那時人的生活要改變;所有弱小的國家,如摩押、亞捫、以東等從前常與以色列爭鬥的國家,現在都被大國併吞了;小國已無法獨立生存。此外,在文化與政治方面,小國也開始遭遇同化。各國的宗教結構彼此適應融合。當時以色列所面臨的,就是這種充滿了可怖衝突的危機;同時以色列國的獨立生存也受到威脅。如果我們仔細思想,就知道當時的以色列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在宗教和政治方面受當時的世界所同化,二是轉弱為強,發揮影響力,把列邦帶進上帝的救恩。上帝不斷向眾先知支持第二個方向,因為這樣才能完成祂對世界的計劃。先知大聲疾呼,叫以色列民悔改回轉;又宣佈那些不信的人必要受到嚴重的刑罰;然而,對於當時的外邦強國,雖然它們曾為以色列帶來許多苦難,先知還是在它們的信息中帶出上帝的普世救恩;因此,世界上所有人,還可存著盼望。

    成就這個應許的首要條件,是以色列民必須真誠悔改。以色列民經過了危險與困難,受到了上帝嚴厲的審判以後,將要徹底改變。惟有上帝親自施恩憐憫,他們才會真誠悔改。以西結曾經如此應許說﹕「我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裏面,又從你們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裏面」(結三十六26、27)。《耶利米書》第三十一章三十一節和接著的幾節經文,也有同樣的應許 上帝要與他們建立新約,祂要將律法放在新約的中心,又要寫在他們心上。在漫長的試煉與背逆之後,這該是新的黎明了。

    這個光景得以實現,與那位將要來的彌賽亞有關。這一點在先知書中時常提到,這是必要成就的應許。所有預言都以這位彌賽亞為中心,先知更用多個不同的名稱來稱呼這位將要來的彌賽亞。以賽亞稱祂為以馬內利、和平之君,說祂如嫩芽發根生長;祂也被稱為人子、上帝的僕人;有時也被稱為榮耀與權能;有時又被描述為無佳形美容,被人厭棄;祂也是將要來的大君、大衛的後裔、偉大的牧者。上帝要與以色列訂立新約 就是它屬靈的更新,只有在祂裏面才得以成就。以色列人被引誘事奉假神,受外邦攻擊和被擄的痛苦時代,在祂裏面都要成為過去;新的時代將要來臨,那時上帝必在全地作王,建立祂的寶座。

    我們不必驚奇,為什麼與彌賽亞有關的信息之中,也時常提到列邦要受審判。在上帝的僕人,就是大衛的後裔面前,要又可怖的戰爭和屠殺,地上的諸王都要被滅絕。但對以色列來說,那日將是他們榮耀的大日,他們將要有極大的歡樂。然而在期望那日來臨的時候,甚至以色列本身也會戰慄。「哀哉,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這日來到,好像毀滅從全能者來到」(珥一15)。接著瑪拉基也如此哀歎說﹕「祂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呢?祂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三2)。

    在預告這些將要來的事的時候,先知也同時描述列國將要得救的光景。在預告巴比倫、亞述和埃及所要受的審判時,他們常會忽然為要臨到眾人的救恩歡呼。他們也常提到,彌賽亞將要嚴厲審判以色列與列國,然而一個榮耀的新以色列將成為普天下人前來集合的中心。以賽亞有非常驚人的宣告,他說﹕埃及與亞述將要來事奉主。「當那日必有從埃及通亞述去的大道;亞述人要進入埃及,埃及人要與亞述人一同敬拜耶和華。當那日以色列必與埃及及亞述三國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賜福給他們,說,埃及我的百姓,亞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產業,都有福了」(賽十九23-25)。以賽亞又宣告說﹕「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罷,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上帝的殿」(賽二2、3)。

    奇怪的是,《舊約》預言總是將列國得救視為「列國自動地前來尋求救恩」。《詩篇》第六十八篇三十一節說﹕「埃及的公侯要出來朝見上帝,古實人要急忙舉手禱告。」《聖經》中很少提到宣教事工要以色列人去完成,卻常強調以色列要獲得無比的榮耀,各國都要前來朝見上帝。「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在那些日子必有十個人,從列國諸侯中出來,拉住一個猶太人的衣襟,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上帝與你們同在了」(亞八23)。

    因此,我們很難說《舊約》中有宣教的應許;有的卻是比這應許更為光榮的信息。列國要自行來到以色列上帝的面前,有如被磁鐵所吸引。在先知書中,有關宣教應許的信息並不多見。然而在《以賽亞書》第五十五章五節中卻可找到一個,上帝對以色列說﹕在大衛的後裔,即萬國之王充滿福祉的統治下,「你素不認識的國民,你也必召來。」「呼召」,可以說是宣教聖工的行動。然而這節經文末尾卻又提到列國的人民要自發地前來尋找上帝。「素來不認識你的國民,也必向你奔跑,都因耶和華你的上帝,以色列的聖者;因為他已經榮耀你。」宣教的呼召之所以有效,並不是由於呼召本身的能力,而是由於上帝親自榮耀了以色列。《以賽亞書》第六十六章十八、十九兩節經文,也有相同的預言。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這種自發地前來尋求上帝的行動,是在末世發生的事情;就是在新時代以及末日發生的事情。先知約珥論到末世的時候,他預言將來聖靈要澆灌在每一個人身上(珥二28)。那時,以色列自然會成為世上眾民所注意的焦點,「以色列在眾民之中,必要蒙福。」

    最後,所臨到以色列以及列國的救恩,將是普世的救恩。當然先要與上帝和好,罪的赦免;然而《舊約》提到救恩的時候,始終也帶到其他許多祝福上面。以賽亞提到救恩豐盛的榮耀時,見證說﹕「在這山上,萬軍之耶和華必為萬民用肥甘設擺筵席… 他又必 … 除滅遮蓋萬民之物,和遮蔽萬國蒙臉的帕子。祂已經吞滅死亡,直到永遠;主耶和華必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賽二十五6-8)。在另一處經文中,以賽亞也描寫到自然萬物要大大改變﹕「豺狼必與綿羊同居,豹子必與山羊同臥 … 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賽十一6-9)。以西結也肯定地說,以色列屬靈的更新也必包括另一件事情,就是上帝必叫「樹木多結果子,田地多出土產」(結三十六30)。何西阿也作證說﹕上帝說,「那日我必應允,我必應允天,天必應允地,地必應允五榖,新酒和油,這些必應允耶斯列民」(何二21、22)。以色列人將來要得的榮耀,先知都有美麗的描寫。就是這種榮耀要吸引列邦來歸向上帝,使他們在這救恩中一同有份。到那日,萬民都要親自體會救恩及平安。以色列中先知所看將來的救恩,是普世的救恩,也是全人的救恩。

    總之,我們看到,《舊約》先知所預言的是,在末日當彌賽亞降臨擊敗仇敵之後,列國的救恩必要成就。那時列國要來到復興侯的以色列地,並在耶和華的聖山上敬拜上帝。雖然救恩得中心是與上帝和好,又因著白白的恩典得稱為義;然而這救恩也將要普及萬民,所有受造之物都要有份。以色列雖曾受到上帝嚴厲的懲罰,但那時卻要發出光芒,吸引全地的人來歸信上帝。以色列在救贖計劃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消極的;它並不是除去召聚萬民,卻是因為外邦人羨慕上帝給它屬靈上的豐盛而前來尋求祂。然而,彌賽亞本身卻要向世人作最大的見證。彌賽亞在上帝面前要指控世人的悖逆;因祂的見證,列邦都要知道自己背叛上帝的罪。這一切都要成就,使上帝的名 昔日常因祂子民受辱和敗壞而受到羞辱 遠超過天上地下萬名之名,而大得榮耀。救恩必要成就;就寬度來說,要以以色列為中心;就深度來說,要以上帝為中心,因為這是關乎祂的名和祂的榮耀。先知以西結特別強調﹕「所以你要對以色列家說﹕主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家啊!我行這事,不是為你們,乃是為我的聖名,就是在你們到的列國中所褻瀆的。我要使我的大名顯為聖;這名在列國中已被褻瀆,就是你們在他們中間所褻瀆的。我在他們眼前,在你們身上顯為聖的時候,他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這是耶和華說的」(結三十六22、23)。這以上帝為中心的看法就描繪了救恩的意義。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出埃及記之作者

 

  按照傳統,出埃及記連同整個五經(聖經中首5卷書)都是由摩西寫成的。根據此觀點,出埃及記大概是在西乃山或是在那地發生連串事件不久後寫成。這項宣稱具有不少支持點:

  1.書中指出摩西至少在一卷書內記下上帝的話(出十七14,二十四4、7,三十四27、28)。根據申命記三十一章9節和24節,摩西將上帝的律法集成一卷書,再將它放在約櫃旁,作為對上帝的一個見證。

2.不少舊約作者提及出埃及記某部分時,都稱之為「摩西律法」(王上二3;代下三十四14;尼八1,十三1)。至於新約,包括耶穌所作的見證,都稱摩西為作者(可七10,十二26;約一45,七19)。

  關於出埃及記的來源,亦有人提出不同的理論。某些學者相信幾乎整卷書都是摩西寫的。某位作者宣稱摩西是某沙漠不知名的族長,他甚至從未見過以色列人。某些評鑑學者認為,他們在書中找到以色列歷史不同時期的多種文獻,它們是在摩西死了多個世紀以後,由某位編者彙集成書的。另一些人則抽取某種文學形式,例 如「摩西之歌」(出十五),來追溯它們的發展歷史。另一個說法提出,出埃及的故事是以語言的形式口傳了多個世代,然後才寫下來。

  雖然這些理論均是聖經學者提出的,他們卻否定了書內不斷肯定的一項事實:出埃及記是由摩西寫成。出埃及記有內證顯示,該卷書是由一位目擊證人所寫的。 舉例說,只有這樣的人物,才會記得以琳有12股水泉和70棵棕樹(出十五27)。作者對埃及的宮廷生活、習慣和用語,表現出透徹的認識。建造會幕的某些材料,諸如造傢具用的皂莢木(出二十五10),和遮蓋外層的公羊皮(出二十五5),只能在埃及和西乃半島找到,巴勒斯坦並沒有這些東西。因此,這卷書的背景似乎是沙漠。

  摩西不僅蒙上帝託付去寫出埃及記,而且他亦有足夠的資格去寫。他「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徒七22)

      況且,他在米甸和西乃曠野所 度過的40年,讓他對以色列人越過的地區之地形和荒野生活,有透徹的瞭解。

      出埃及的事件──從埃及人手中拯救以色列人出來和上帝頒佈律法──對於以色列的歷 史是那麼重要。因此,摩西特別謹慎地保存這記錄,讓它能傳給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