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 星期一

忠僕尼希米

 

    尼希米是哈迦利亞的兒子(尼一1)。

      聖經並沒有記述他成長的過程,一開始就直接提到,他是在波斯王朝作官,是王身旁的酒政(尼一11)。

      這可說是上帝給他的一個美好機會,他也能適時把握,在上帝為百姓所預定的事工中,顯出他美好的靈性,成為上帝的忠僕,也作為我們很好的模範,茲簡要提出幾項,作為互勉:

  一、 真心關懷民族前途的人:

      尼希米雖在書珊王宮作官,有豐厚的俸祿,安定的環境,被王信任的工作,有如此富貴的生活,卻沒有使他忘記自己是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也沒有使他忽略對自己民族的關懷和信心,他深知以色列人所處的境遇,均是上帝的安排,有上帝奇妙的旨意和計畫,自己的民族絕不應當因目前的失敗、落魄,而自認無望,失去對上帝的信心,不當以為自己只要有安定的生活就好了。

      尼希米真心關懷族人的生活、遭遇(尼一2~4)更關懷族人的前途和上帝的揀選計畫,何時才能真正彰顯出上帝的榮耀?今我們也當「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二4)

      我們的目標不再只是世界上的物質享受和成就,更重要的是信仰確實的盼望,我們願意互相關懷,互相擔當重擔(加六2),彼此造就,使人得益處(羅十五2),共同關心教會的前途,求上帝不斷帶領,使教會發出更美的見證來。

  二、 以信心禱告的人:

      當尼希米詢問得知自己同胞在耶路撒冷被凌辱的情景,內心受到極大的衝擊(尼一4)。

      就在上帝的面前,禁食禱告,求上帝引導他當如何去作;他內心一直掛念這事,因此有一天在為王奉酒之時,被王看出他面帶愁容,他立即心中默禱,求上帝保守、引導,終於感動王,答應他所祈求的,准許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且當省長,並得以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尼二5~6)。

      後來在重建過程中,四周敵人利用各種方法,想要威脅利誘,阻擋百姓的工作,但尼希米不斷地向上帝祈求(尼六9)。

      得以勝過各種破壞,帶領百姓完成城牆的修建工程。從這一切的過程中,看見尼希米是一位以信心禱告、交託的人。經云:「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四6~7)

      在生活中,上帝並沒有應許一切均是一帆風順,但卻應許必要成為我們堅固的倚靠,因此,只要不斷以信心交託,祈求上帝的帶領、保守、扶持、幫助,必能使自己體會更多上帝奇妙恩典,且使所行的一切能榮神益人。

  三、 以智慧推行工作的人:

      當尼希米得到王的許可,他知道要回到耶路冷,途中必會遭遇許多的不便和阻擋、危險,他有信心,但他也懂得當善用資源,於是他又求王下詔,使他得到許多物資的援助和行程上的方便。當他回到耶路撒冷時,先暗中詳細觀察、規劃,然後向百姓訴說重建城牆原因,和自己所體會的恩典,得以鼓舞眾百姓奮勇作這善工(尼二17~18)。

      這就是他的智慧。後來,在重建的過程中,敵人雖三番四次利用各種陰謀,威脅利誘要阻撓工程,尤其有一次敵人利用謠言和假先知,放出不利尼希米的風聲,他均能一一識破,堅持信仰的原則,不與敵人妥協、談判,不畏敵人的威脅(尼六5~14)。

    他求上帝堅定他的手和百姓的心。在信仰、人生的旅程中,我們也必定會遇到許多的誘惑、阻擋,尤其在末世時,主耶穌提醒我們:「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蹟、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太二十四24)

      使徒也教訓說:「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西四5)

      因此當求主賜給更多屬靈的智慧,得以分辨一切是非,堅持純正的真理,在信仰上站立得穩。

  四、 以勇氣面對困難的人:

      尼希米不但以信心不斷向上帝祈求,也看見體會許多上帝施恩的手幫助,而他從一開始就清楚分辨,知道所要作的事,必定面對許多的阻擋,因周遭的人一「聽見有人來為以色列人求好處,就甚惱怒。」(尼二10)

      因此,他求上帝堅固他的心志,能以勇氣面對各種困難,或是面對敵人之嗤笑說:「他們所修造的石牆,就是狐狸上去也必跐倒。」(尼四3)

      尼希米鼓勵百姓不要在意敵人的話,要勇敢不灰心,工程得以進展順利。又如在工程進行中,他聽見百姓之哀怨,立即探明原因,不畏惡勢力,勇敢指責那些有錢有勢卻不知善待、體諒自己同胞的人說:「你們所行的不善,你們行事不當敬畏我們的上帝嗎?不然,難免我們的仇敵外邦人毀謗我們。」(尼五9)

        自己且率領眾弟兄做好榜樣,使百姓更加團結;他又面對敵人的毀謗,惡意的攻擊、造謠,但他均能在上帝保守之下,以堅定的心志,勇敢不懼,持守上帝託付的使命,至終完成城牆的工程。

  五、 是廉潔的人:

      尼希米在王宮為官,本累積許多財富,又奉派做猶大省的省長,亦當可領取優厚的俸祿,但他知道這一切的俸給是由百姓之稅收中支給,他為專心且給眾人做好榜樣,他清楚表明:「自從我奉派作猶大地省長,就是從亞達薛西王二十年,直到三十二年,共十二年之久,我與我的弟兄多都沒有喫省長的俸祿;在我以前的省長,加重百姓的擔子,每日索要糧食和酒,並銀子四十舍客勒,就是他們的僕人也轄制百姓,但我因敬畏上帝,不這樣行;並且我恆心修造城牆,並沒有置買田地,我的僕人也都聚集在那裡作工,除了從四圍外邦中來的猶大人以外,有猶大平民和官長,一百五十人在我席上喫飯,每日預備一隻公牛,六隻肥羊,又預備些飛禽,每十日一次,多預備各樣的酒,雖然如此,我並不要省長的俸祿,因百姓服役甚重。」(尼五14~18)

      這並不是尼希米要誇耀自己的財富和慷慨,而是在上帝的面前,存敬畏的心志,表明他廉潔的精神與操守,成為眾人的好榜樣,並激勵百姓專心工作。今日,我們在各種的事上,也要效法這種心志,如保羅之表明:「我們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這樣。」(林後八21)

      存清潔的心,表明我們是基督的好僕人,成為光,照在人面前,榮耀主的聖名。

  六、 能與人同工的人:

      從尼希米記第三章所記載,百姓重建城牆,是分成好幾段,各由各組負責,大家分工合作;尼希米雖很有信心、才華,但他鼓勵、帶領眾多百姓共同參與,他能尋求同工、且能與人同工。又當城牆建築完成之時,他深知外在的城牆重要,信仰的城牆更是重要,因此積極規劃,利用節期,邀請文士以斯拉,「將耶和華藉摩西傳給以色列人的律法書帶來」(尼八1)

      講解使百姓能明白。可見尼希米所作的工作,不是要凸顯自己的功勞,而是能善用各種資源、恩賜,真正造就百姓,完成上帝的託付,他是一個能與人同工的人。經云:「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1~12)

      因此我們務必明白上帝的旨意,善用各種恩賜,互相尊重、肯定,能彼此同工,發揮更大的功能,建設上帝的教會。

2024年6月23日 星期日

以斯帖記的歷史背景

 

  以斯帖的故事發生在波斯王亞哈隨魯的時期。亞哈隨魯是王的尊號,意思是「尊貴王」。在波斯史中,他名叫薛西一世,是顯赫一時有名之王。他的前一任是批准猶太人繼續重建聖殿的大利烏一世,而他的下一任是幫助以斯拉和尼希米回國重建聖城的亞達薛西一世。在聖經的次序裡,以斯帖記雖然在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的後面,它所記載的事蹟卻發生在以斯拉記第六章和第七章間。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所記載的比較偏重在被擄歸回的猶大人,而以斯帖記的重點則是留在波斯地的猶大人。

  在歷史上,薛西一世是一個拙於軍事,但擅長建築的王。他受策士們的慫恿,遠征希臘,卻遭受挫敗。一般的歷史書都記載了這次戰役,並視其為世界重要戰役之一。以斯帖記第一章所記載的大擺筵席,就是薛西一世第三年,出發攻打希臘前的準備。他在書珊城舉行了一個波斯領袖大會,此盛會歷時六個月之久。此時王后瓦實提由於不聽王命被廢,這是公元前483年發生的事。薛西一世在位第七年立以斯帖為后,這是在他剛從希臘戰敗回來,正尋求慰藉之際,時約為公元前478年。

  既然以斯帖為波斯的王后,一般人就會推想,薛西一世的下一任王亞達薛西一世是否為以斯帖的兒子?以斯帖對王所推行的政策影響有多大?有人主張亞達薛西一世確為以斯帖的兒子,但是以年代來推算,這個可能性不大。公元前465年,亞達薛西一世繼其父為王,當時他十八歲,而以斯帖作王后才不過十三年而已。雖然如此,當以斯帖和末底改進宮時,可能有不少猶大人也在王宮中擔任要職。以斯拉和尼希米得到亞達薛西一世的信任和賞識,是有這些歷史淵源的。不過在以斯拉記四7~23記載亞達薛西年間,王曾回應住撒瑪利亞城等人的奏文,下詔禁止建造耶路撒冷的城牆,這可能是他作王初期時的事。

尼希米記之內容與分段

 

  尼希米記主要是記載聖城的重建。一1~七73,十二27~十三31這兩段是尼希米以第一人稱所寫下來的,稱為尼希米回憶錄(英文Nehemiah Memoir)。中段八1~十二26則由別人加以補述,編成全卷書。

  尼希米記可分為四段:

  1.當司酒長的尼希米(尼一1~二8)

  尼希米在波斯王宮裡當司酒長,這在當時是相當尊貴的地位,是國王的親信。尼希米身居高官,卻沒有忘記自己的同胞和家鄉。以斯拉記四6~23記載亞達薛西早年,曾經下詔阻止猶大人重建城牆。尼希米對這件事一定知之甚詳。當他記掛著家鄉的同胞和破損的城牆,因而面露愁容,又被亞達薛西王看出來時,他心裡的戰兢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當他默禱上帝時,他那關懷苦難同胞的胸懷,得到國王的讚賞,王允許他返鄉重建家園。尼希米在上帝面前的擺上,值得我們學習與深思。

  2.當省長的尼希米(尼二9~七39)

  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勘察實地情況,把修建城牆的工程分為42個工作小組,每一小組都修築自己住處附近的城牆。結果城牆在52天內修建完成。這當中他所遭遇的困難和挫折可真不少。我們在此看到尼希米是一個有組織、有管理能力、又懂得分工的人。

  尼希米奉派擔任猶大省省長職務(尼八9,十1,十二26),卻不領薪俸,主要是體諒民生疾苦(尼一3,五18)。他也的確不負所託,確實整頓當時各項社會問題。

  3.以斯拉宣讀律法,百姓認罪禱告(尼八1~十29)

  這裡我們看到尼希米和以斯拉合作,帶領百姓認識上帝的律法(尼八9)。百姓在明白上帝的律法以後,反應如何?首先他們悲哀地哭了(尼八9);但是尼希米、以斯拉和利未人安慰他們,叫他們不要憂愁,並且說「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尼八10)。百姓就大大喜樂(尼八12)。以斯拉繼續在節期時講解律法給百姓聽,百姓就在上帝面前認罪禱告(尼1~37),並且跟上帝立約,要遵行律法、守安息日、奉獻十分之一(尼九38~十39)。

  4.尼希米的政策與改革(尼十一1~十三31)

  尼希米除了修建城牆以外,又推動了一些改革:

  1)分配居住地區,使耶路撒冷和各城邑都有人居住(尼十一1~36)。

  2)奉獻城牆,行告成之禮,百姓大大歡喜(尼十二27~43)。

  3)聖殿事工之分配(尼十二44~47)。

  4)驅逐多比雅,潔淨上帝的殿(尼十三4~9)。

  5)恢復利未人的供給(尼十三10~14)。

  6)嚴禁安息日做買賣(尼十三15~22)。

  7)禁止百姓與異族聯姻(尼1十三23~29)。

以斯拉的貢獻

 

  以斯拉記前六章記載猶大人被擄歸回,以及重建聖殿的事。第七章開始,以斯拉才正式出現,當時聖殿已經建造完畢。以斯拉記第六、第七章相隔年代約有七十多年。

  1.以斯拉的出身

  以斯拉是亞達薛西年間的人。他是一位祭司,父親名叫西萊雅,他的家譜可上溯至亞倫(拉七1~5)。以斯拉也是一位敏捷的文士,通達摩西律法。他的學問,亞達薛西王亦有所聞。

  2.亞達薛西王的諭旨(拉七11~26)

  以斯拉一直渴望回到耶路撒冷,因此他求見王,以爭取王的贊許和幫助。亞達薛西王為鼓勵被擄的人隨同以斯拉歸回,特地頒佈一道諭旨,授權給以斯拉,在猶大地任命明白上帝律法的人為審判官。王對以斯拉非常信任,不但提供慷慨的財務支援,並且開出支票,凡是聖殿有什麼需要,都可以從國庫支取。王甚至另下諭旨給河西的一切庫官,凡是以斯拉要什麼,都要速辦。以斯拉在此深深體會到上帝的恩手在保守、帶領(拉七6、28)。

  3.從巴比倫省歸回

  以斯拉領受亞達薛西王的諭旨,準備從巴比倫返回耶路撒冷。他先招聚有心歸回的人在亞哈瓦河邊,為行程的平安禁食禱告。這時他發現沒有利未人在場。為了上帝聖殿事奉的需要,他派代表去迦西斐亞見那裡的首領易多。結果有四十位左右的利未人和二百二十位殿役回應(拉八15~23)。亞達薛西王第七年正月初一,他們從巴比倫啟程, 五月初一 抵達耶路撒冷(拉七8~9)。以斯拉回到耶路撒冷在聖殿裡獻祭,並把王的諭旨交給河西的總督和省長。他們就幫助猶大人,並且供給聖殿所需。

  4.在耶路撒冷的改革

  以斯拉回到耶路撒冷後,接到報告,猶大人和外邦人通婚,恐怕會隨從外邦的風俗,再度離棄上帝。以斯拉非常重視這件事。他先是在上帝面前認罪祈禱,然後召集會眾處理這件事。百姓和首領都同意離開外邦的妻子。和外邦人通婚的問題,保羅在新約也有一些教導(林前七12~17),和以斯拉的處理略有不同,保羅吩咐讓不信的一方決定要不要留下來,而非信主的人主動離棄對方。保羅認為基督徒也有可能帶領未信的另一半信主,所以不要輕言離婚。其實最重要的是會不會受影響而離棄上帝,這是以斯拉所最關心的。以斯拉身為領袖,自覺有責任教導百姓保持純正的信仰,因此採取嚴格的措施,為後來的猶太人留下這樣的傳統。

  5.教導百姓律法

  尼希米記第八章記載,以斯拉被請來在大會中宣讀律法、講解律法。百姓聽到上帝的話非常感動,甚至哭了。尼希米和以斯拉安慰百姓說,「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尼八10)。

  6.以斯拉的心志

  以斯拉的一生有兩個重要的志向(拉七10):(1)立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2)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他一生的事奉也圍繞在這兩項工作上。根據猶太他勒目經典的記載,以斯拉對舊約經典的整理,功不可沒。

  7.以斯拉的影響

  猶太人對以斯拉推崇備至,因為他帶領百姓建立一種以敬拜為中心的生活。舊約聖經裡最重要的部份摩西五經,就是在以斯拉手中定稿的。說以斯拉建立了猶太宗教一點也不為過。值得注意的是,猶大是一個支派的名稱,以色列百姓歸回時,只有猶大支派和利未人得以歸回。而猶太則是一個宗教的名稱,凡是歸依這個宗教的,都可稱為猶太人。

以斯拉記概要

 一、相關年代

  主前五三九

古列在巴比倫掌權

主前五三八

古列的上諭;在所羅巴伯領導下,首次回歸耶路撒冷

主前五三六

聖殿重建

主前五二二

大利烏登基

主前五一六

聖殿完成

主前四八六

薛西斯登基

主前約四八六至四八○

以斯帖記事蹟

主前四六五

亞達薛西登基

主前四五八

以斯拉抵耶路撒冷

主前四四五

尼希米抵耶路撒冷

主前四四四

耶路撒冷城牆完成

主前四三三

尼希米返巴比倫

不詳

尼尼希米以後再度往耶路撒冷

  二、本書書名

  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原為同一本書,稱為以斯拉記,後來才將兩書分開。

  三、本書作者

  以斯拉。也收錄尼希米回憶錄中的材料。以斯拉的父親是西萊雅,是大祭司亞倫的後裔(拉七1~5)。他是個文士,精研摩西律法,率領第二批五千名左右的猶太人返國,並負責教導民眾明白神的律法。此時,聖殿已修建完成,但耶路撒冷的城牆仍荒廢,經由以斯拉與尼希米二人的努力,終獲重建(尼八1~13)。

  四、本書主題

  重建聖殿、重修城牆、復興信仰。

  五、本書大綱

  1.所羅巴伯率眾第一次回歸(一1~二70)

2.耶書亞與所羅巴伯領導恢復敬拜、重建殿基(三1~13)

3.大利烏時聖殿重建(四1~六22)

4.以斯拉率眾第二次回歸(七1~八36)

5.以斯拉帶領百姓為嫁娶外邦悔罪離惡(九1~十44)

以斯拉記 -- 聖殿的重建

 

  1. 以色列敬拜中心的重整(1-6章)

  a. 從巴比倫得釋放的餘民(1-2章)

1) 古列王第一年下令猶太人回歸,猶大、便雅憫、利未支派中的祭司根據王令預備回歸(1章)

2) 在所羅巴伯的領導下(49,690人)回歸耶路撒冷(2章)

        b. 進駐耶路撒冷的餘民(3-4章)

         1) 進耶路撒冷後,遵行律法〔建造祭壇、獻祭、守住棚節(主前538)〕,立聖殿的根基(主前535)(3章)

2) 敵黨謀阻建殿之工並上告亞達薛西王下令停止建殿(4章)

        c. 餘民完成建殿之工(5-6章)

         1) 在哈該和撒迦利亞先知的鼓勵下,波斯王細察建殿的情形並幫助開始建殿(5)

         2) 下令建殿並完成(主前516)(6章)(在以斯拉記6-7章之間其年距為約一百年,就在這年間,以斯帖記的事件出現(主前486-464)。)

  2.  民族宗教生活的改革(7-10章)

          a. 亞達薛西王的召喻(7章)

       以斯拉與二千人從王得召喻回耶路撒冷,以斯拉說:「你們歸耶和華為聖,器皿也為聖,金銀是甘心獻給耶和華你們列祖之上帝的」 (7:28)

        b. 餘民的回歸(8章)

          以斯拉與1750人回歸,得上帝保守獻祭並感恩

        c. 以斯拉的代求(9章)(與但以理書九章和尼希米記九章也是代求之章)

以斯拉站在罪人的位置上代求(9:7,15)

        d. 猶太人的改革(10章)

                1) 代求之後的大復興(10:1)

                2) 與上帝立約

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以明顯的解釋難解釋的

 

      聖經中有不少難解釋的經文,有時這些經文難以解釋是因為本身單獨處理的話可以有多種解釋,有時則是因為經文本身沒有提供足夠的資料。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必須以明顯的經文解釋這些較具爭論性的。

      第一類的經文,也許可以歌羅西一:24的 話為例。保羅說:“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樂,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在希臘原文,“為你們”“為教會”可以 有三個含意:“為了××的好處”,“代表”與“代替”。“基督患難的缺欠”起碼也可以有二個含義:“耶穌在世時患難不足之處”,或是“保羅傳福音時必須繼 續經歷一些苦難”。倘若採用“代替”一義,加上“耶穌在世的患難”一句,這段經文便是說:基督在世所受的苦難有不足之處,需要保羅代替信徒受苦,基督所做的才得完全。那麼,使徒保羅在救恩上的重要性便增加了,但卻與保羅因信稱義的真道嚴重地對立。倘若歌羅西書這句話是指保羅為了外邦人的好處在傳福音時受苦難,則會完全與保羅的教訓一致?這種解釋方法,也就是解經上最合適的方法。

      第二類的經文,可用保羅另一句話為例。在哥林多前書,保羅討論身體復活時,忽然用一個哥林多人的行動為例,證明復活的重要。“若死人總不復活,因何為他們受洗呢?”(林前十五:29)

      由於保羅書信,新約聖經及當代的文獻都沒有再提及為死人受洗的事,我們現在根本沒有辦法確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不知道這行為是誰開始的,是否保羅許可的,更不知道為什麼有這種行動。解經家的說法更是有二三十種之多。

      這節經文帶來的問題是:人死後還有機會得救嗎?是否在世的人可以替他們受洗讓他們得救呢?由於約翰曾清楚地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約三:18)這一類的話,我們在解釋保羅的這句經文時,便不能倒轉過來,否定約翰的話。

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

五旬節的意義

 

五旬節在聖經中有三個名稱,其中兩個強調其農業性質:Chag HaKatzir(收穫節)、Yom HaBikkurim(初熟節)和 Shavuot(七七節)。

 

「從安息日的第二天,即你獻上禾捆搖祭的那天起,算七整週(五旬節)。” (利 23:15

 

    許多基督徒慶祝五旬節,作為Ruach HaKodesh(聖靈)傾注在教會的時間,但很少有人明白這個特殊的日子起源於猶太節日五旬節,也不明白為什麼這個猶太聖經節日如此重要。

 

五旬節的超越:從大自然到超自然

 

Shavuot(週)也稱為 Pentecost(五十),因為這個神聖的節日與 50 天前的逾越節有關。

 

這個希臘名字源自於妥拉命令我們從逾越節第一個安息日的第二天算起七週。 這個計數週期被稱為計數奧馬爾(希伯來語 - Sefirat HaOmer)。

 

Sefirat HaOmer 從大麥的波動祭開始,持續 49 天(7 x 7 = 49 天),直到五旬節的小麥祭。

 

猶太教中的數字 49 代表一個完整週期或完整配額或措施的自然結束。希伯來文表示「度量」的字是 middah (מדה),該字的數值為 49 (數字中的猶太智慧)

 

49 50 可以代表通過所有自然階段進入超自然階段,因為 50 是超越的數字。它也代表指定的端點。

 

例如,出埃及可以被視為猶太人民 50 天上升救贖的開始,從逾越節的救贖開始,到五旬節的頂峰——在西奈山授予托拉。

 

上帝對年中的幾週使用相同的數字模式。 49年後(謝米塔年的七個週期-土地每七年休息一次),第50年達到了Yovel(禧年),代表自由和解放。

 

因此,五旬節的第五十天也指向禧年,屆時羊角號將響起,所有奴隸將獲得自由,所有債務將被取消。

 

「你們將慶祝第五十年,並在這片土地上向所有居民宣布自由。 這對你們來說將是一個禧年[yovel],那時你們每個人都將返回他的財產,每個人都將返回他的氏族。 (利 25:10

 

當然,七這個數字也很重要。 七是一個數字,代表完整、完美和完成;例如,六天之內,上帝創造了宇宙,但第七天,祂的工作完成了,因此祂休息了。

 

遵循俄麥爾計數的模式——七週共七週(49),這導致了收穫和超越的一天——我們也在倒數計時,期待著超自然的收穫,屆時一切都將完成和完美。

 

在彌賽亞統治期間,耶穌(耶穌)的忠實追隨者將在一個承認以色列上帝的世界中與祂一起統治、統治和審判。 (啟 226-27;提摩太後書 212;哥林多前書 62-3

 

這就是超越的縮影。

 

準備在五旬節接收妥拉

 

由於耶路撒冷不再有聖殿,猶太人不能再獻上俄珥(麥捆);儘管如此,計數仍然被遵守。

 

50 天的時間在五旬節達到頂峰,被認為是自我發現和完善的旅程,是反思我們品格、準備自己接受和活出上帝超然話語的時間。

 

根據拉比傳統,五旬節紀念在西奈山授予托拉(儘管聖經沒有明確說明這一點)。

 

在他們奇蹟般地出埃及七週後接受《妥拉》,不僅意味著接受作為上帝分別為聖的子民生活的特權,也意味著接受妥拉。這也意味著接受責任。

 

它成為本地出生的以色列人和前來加入他們的陌生人的一致同意的行為標準或行為準則。

 

“為你和與你同住的陌生人制定一套法律 [torah achat] 和一套習俗。” (民 15:16

 

五旬節:新娘和新郎

 

托拉不僅僅是一系列規則,西奈山也不僅僅是接受法律的地方。 它代表上帝與祂的子民之間立約,就像新郎與祂心愛的新娘一樣。

 

五旬節的信息是我們對上帝很重要。 祂選擇、指定並膏抹了我們,讓我們透過接受祂的妥拉,將我們帶入祂的聖約關係,從而宣揚並實現祂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

 

既然上帝給了我們《妥拉》,祂就賦予我們一項神聖的使命──將其光明傳播給所有國家。

 

同樣,耶穌對我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去使萬民成為門徒,教導他們神所吩咐我們的一切。

 

「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奉父(Av)、子(Ben)和聖靈(Ruach HaKodesh)的名讓他們沉浸在淨禮中,教導他們遵守我命令你們的一切。” (太 2819-20

 

五旬節的超自然力量

 

英國《Chadashah》(新約)中是否提到五旬節? 這個古老的聖經節日與今天耶穌的新約追隨者有關嗎? 確實!

 

上帝選擇這一天向耶穌的門徒傾倒 Ruach HaKodesh 並非偶然,他們一直在耶路撒冷等待著服從祂的最後指示:

 

「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我父所應許的恩賜,你們已經聽過我所說的。 對約翰來說,浸沒在水里,但幾天后,你就會浸入 Ruach HaKodesh 中。 ……當 Ruach HaKodesh 降臨到你身上時,你將獲得力量;你們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徒 14-8

 

這是歷史上多麼偉大的事件啊!

 

在五旬節,上主超自然地將Ruach HaKodesh 傾倒在耶穌的追隨者身上,使他們有權過聖潔、聖靈引導的生活,並成為他的見證人——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

 

他們從自然領域進入超自然領域,就像所有耶穌的信徒一樣。

 

雖然遵守妥拉不是我們得救的方式,但我們仍然努力過聖潔的生活,與世界分開。 為什麼? 因為我們得救了。 這種聖潔引導我們走向愛,這就是《妥拉》的全部要點。

 

「整部律法都用一句話就應驗了:『要愛人如己。』」(加拉太書 5:14;另參利未記 19:18

 

是的,五旬節對所有耶穌的追隨者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無論是本地出生的還是那些嫁接到天然橄欖樹上的「野枝」。 事實上,兩塊名為 Shtei HaLechem 的發酵麵包被帶到聖殿並在五旬節供奉。 這些麵包可以理解為代表猶太人和外邦人。

 

雖然五旬節被許多人認為是“教會的誕生”,但此時經歷 Ruach HaKodesh 的人是來自許多國家的敬畏上帝的猶太人:

 

“當時,住在耶路撒冷的有來自天下各國的敬畏上帝的猶太人。” (徒 2:5

 

在那一年的五旬節,以色列看到了驚人的逆轉。 在西乃山接受妥拉後,有 3,000 人因金牛犢的罪而滅亡(出 32:28)。

 

這麼多年後的同一天,在 Ruach HaKodesh 被傾倒後,同樣數量的靈魂得救了! 五旬節信徒社群中新增了約 3,000 人。 (徒 2:41

 

上帝的靈扭轉了人類罪所造成的毀滅!

 

耶穌的跟隨者孜孜不倦地努力將好消息帶給全以色列,然後又傳給外邦人。

 

實踐愛與慷慨

 

這些信徒在接受上帝的靈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一個彌賽亞基布茲(公共生活方式),在那裡他們共享所有的東西。 (徒 2:44, 4:32

 

他們不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活著;他們與有需要的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願我們每個人今年在五旬節以一種新鮮、新穎和有力的方式體驗 Ruach HaKodesh,改變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成為更慷慨的奉獻者。

 

上帝在這一天給了我們祂最無價的兩件禮物:《妥拉》(祂的聖言)和《Ruach HaKodesh》。

 

我們需要真理和Ruach 《妥拉》是真理之道(Davar Emet),但聖靈給我們恩典,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活出真理。 這些真理之一是透過奉獻來慶祝上帝的良善的概念。

 

慶祝上帝的良善

 

「每年三次,你們所有的人必須在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所選擇的地方朝見他:無酵節(逾越節)、七七節(五旬節)和住棚節(住棚節)。 任何人都不應空手來到耶和華面前:你們每個人都必鬚根據耶和華你們的上帝賜福給你們的程度,帶一份禮物。 (申 1616-17

 

五旬節是猶太人民前往耶路撒冷向聖殿獻祭的三個朝聖節日之一。 人們要帶著與主祝福他們的程度成正比的供物來到主面前。

 

當然,上帝的話語勸勉我們全年都要奉獻給利未人(那些在聖所中事奉神的人,擔任聖言的牧師和教師),以及外邦人、孤兒和寡婦。

 

我們從聖經中看到,神賜給我們的祝福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 我們要與有需要的人分享。 正因如此,上帝還吩咐百姓不要收割整塊田,而要把田角留給窮人。

 

「當你在你的土地上收割莊稼時,不要在田邊收割,也不要拾取莊稼所剩無幾的東西。 把它們留給窮人和住在你們中間的外國人。 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 (利 23:22

 

因此,傳統的五旬節讀經是在波阿斯田裡拾取麥穗的《路得記》。 猶太傳統要求所有人在五旬節前夕一起學習《路得記》。

 

上帝從來不會要求我們做任何祂還沒做過的事。

 

我們無法超越上帝。 他是最慷慨的給予者。 福音書中最著名的經文之一,約翰福音 3:16 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請祈禱在這個豐收節,豐收之主(Adon HaKatzir)將派遣更多的工人到以色列的豐收田地,並祈禱他的王國裡的靈魂豐收!

 

「然後他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 因此,請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到他的莊稼地裡去。

 

願你的五旬節充滿永生上帝的靈。 願我們每個人都被祂的力量、愛、憐憫和寬恕所改變,並將我們所經歷的恩典延伸到我們周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