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9日 星期一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Bet ב

Bet, 希伯來第二個字母。字母的名稱及相近的讀音單字:房子(בית)。字母外型ב上有屋頂、右邊一面牆、左邊的門面、較寬的底座 家、帳篷。創世紀1:1希伯來聖經經文第二個字:創造 (ברא)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 Alef א

 

Alef 希伯來第一個字母。א狀似一個人將雙手、雙腳「張開」向一個「大」字樣、四肢做「無限伸展」,延伸至四方。代表一種「無限」的概念.、「超越」的力量。 也是第一次出現在聖經中的字母。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Tav ת

 

 

 

Tav 是希伯來第二十二個字母。

 這個字母基本涵義就是指向終末,達到最後目標的意思。

Tav本身稱為一個單字為記號跟符號的意思;特別這個記號是能夠標示出一條正確的道路,並且走向最後目的地的記號。

從經上可看見的經文就是以西結書9:4節:為耶路撒冷嘆聲哀哭的人,上帝會保守祂的子民,在他們的頭上畫記號,並且會帶領他們進入榮耀最終章。

Tav起頭的一些名詞都有指向所謂終末,達成目標的意思。

希伯來文

  希伯來字母表  , 希伯來文字母  ,

  希伯來文的母音發音  ,    希伯來文母音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 Alef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Bet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Gimel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Dalet ד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Heh ה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Vav ו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Zayin ז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Het ח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Tet ט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Yud י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Kaf כ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Lamed ל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Mem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Nun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Samekh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Ayin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Pey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Tsade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Kuf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Resh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Shin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Tav  ,    

創世奧秘・文字智慧:Shin ש

Shin 是希伯來第二十一個字母。

       

 

基本的涵義有上帝的名之意,上帝的保護及保守的意思;再來就是激烈的改變。

Shin的相似名詞是“牙齒”的意思,牙齒延伸出來的字根是跟教訓、訓誡有關。

就如同申命記6:7所說到的:"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

復活的盼望

 復活的盼望」是整本聖經最榮耀、最有能力的信息之一。這盼望不只是關於將來的復活得榮,更是現在就能支撐我們面對苦難、失落、死亡和罪的力量。基督徒的信仰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我們信的不只是耶穌死了——而是祂已經復活了,並且我們也要與祂一同復活!


一、什麼是「復活的盼望」?

📖 定義

「復活的盼望」是指:

  • 基督耶穌戰勝死亡,成為復活的初熟果子(林前15:20
  • 我們將來也要照祂的樣式復活,得著不朽壞的身體(腓3:21
  • 這個盼望不只關乎未來的身體復活,也包括今日靈性的復興與更新

二、聖經中的復活盼望經文精選

📌 哥林多前書 15:20-22

「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了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

基督的復活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我們將來復活的保證和起頭


📌 彼得前書 1:3-4

「藉著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

我們的盼望不是空想,是「活潑的」,有基督的生命力支持,連死亡都不能奪去。


📌 羅馬書 8:18, 23

「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我們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身體得贖。」

將來的復活使我們現在的苦難變得有意義,因為榮耀正在等待著我們。


三、復活的盼望帶給我們什麼?

1. 勝過死亡的確據

基督復活,證明死亡不是終點,而是一個過渡。
當我們面對至親離世、或自己臨終之時,這盼望能成為我們堅固的錨(來6:19)。


2. 生活中的勇氣與信心

因為我們知道,即使遭遇失敗、病痛、逼迫,這些都不能奪去我們在基督裡的生命和未來。


3. 對世界的使命感

我們不是為今生而活,而是為永恆而活。這激勵我們去傳福音、活出愛與真理,因為「在主裡的勞苦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4. 苦難中的盼望與安慰

復活的信息意味著:

  • 今天的眼淚是暫時的
  • 上帝會把一切破碎重建成榮耀
  • 即使我們「軟弱、病了、死了」,我們仍屬基督(羅14:8

四、如何活出「復活的盼望」?

層面

實踐方式

思想

每天默想復活經文,調整焦點在永恆而非眼前困難(西3:1-4

情感

當憂慮或絕望臨到時,以禱告與盼望回應(腓4:6-7

行為

活出聖潔、愛人如己、傳福音,因我們是「永恆子民」

社群

與教會肢體彼此勉勵復活的真理,特別在喪禮、患難中不忘這份盼望


五、反思與默想問題

  1. 我是否真相信自己將來也要復活?還是只把這當作宗教象徵?
  2. 當我面對死亡、苦難或失去時,我是否用復活的盼望來看待?
  3. 今天,我可以怎麼把這份盼望活出來、帶給別人?

六、禱告引導

「主耶穌,感謝祢從死裡復活,使我不再被死亡轄制。求祢每天加添我對這份復活盼望的信心,叫我在黑暗中不失光明,在痛苦中仍有歌聲,在絕望中依然相信。願我活著的每一天,都是預告將來要來的榮耀。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復活的力量

  

復活的力量」(Power of the Resurrection)是新約聖經中極其重要的一個主題,特別在使徒保羅的書信中有深刻的闡述。這個概念不只是指耶穌從死裡復活的那一個事件本身,更代表一種更新、轉化和勝過死亡與罪的屬靈實際與能力,對信徒的生命有極深遠的影響。


一、聖經中的「復活的力量」

1. 腓立比書 3:10

「使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

這節經文是保羅對復活的力量最明確的描述之一。他渴望的不只是認識基督,更是經歷那使耶穌從死裡復活的能力在他生命中的實際運行。

2. 羅馬書 8:11

「然而叫耶穌從死裡復活者的靈若住在你們心裡,那叫基督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也必藉著住在你們心裡的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

這節說明聖靈就是復活的力量。耶穌復活是透過聖靈的能力,這同一位聖靈如今也住在信徒裡面,帶來屬靈生命的復活與更新。

3. 以弗所書 1:19-20

「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使他從死裡復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

保羅在這裡說明,上帝向信徒所顯的能力正是那使基督復活的大能,這不僅是未來的盼望,更是今生可以經歷的實際。


二、「復活的力量」帶來的轉化

1. 從罪中得自由

復活的力量使信徒不再被罪的權勢轄制,而是有能力過討上帝喜悅的生活(羅馬書 6:4-11)。

2. 屬靈生命的更新

信徒因聖靈的內住而有新的生命,不再是舊人,而是新人(哥林多後書 5:17)。

3. 盼望與永恆的眼光

復活讓信徒明白死亡不是終點,基督的復活是初熟的果子,我們也要與祂一同復活(哥林多前書 15章)。


三、如何在生活中經歷復活的力量?

  1. 認識與信靠基督
    復活的能力不是靠行為而得,是透過信心與基督聯合。
  2. 倚靠聖靈的引導與能力
    每天的生活與選擇,都可以倚靠那位使基督復活的聖靈。
  3. 在苦難中持守盼望
    如同保羅所說,與基督一同受苦,也會一同得榮耀。苦難是復活能力彰顯的機會。

結語

復活的力量不只是一個神學概念,而是每位信徒日常生活中可以經歷的實際。這種力量使人從破碎中被恢復,從失望中得盼望,從軟弱中得剛強。願你每日更多地認識這復活的大能,並在生命中活出那與基督同死同活的真實見證。

2025年6月4日 星期三

以斯帖記的重要性

 

  以斯帖記和路得記是聖經裡僅有的兩卷,以女人名字為卷名的書。路得是外邦女子,嫁到以色列成為敬拜上帝的子民。以斯帖是猶大女子,嫁給外邦君王,後來成為民族的救星。

  以斯帖記記載普珥日的由來。普珥原是占卜、掣籤之意。哈曼掣籤選定 十二月十三日 要滅絕猶大人,該日卻成為猶大人勝敵之日。猶大人就照普珥的名字,稱十二月十三、 十四兩 天為普珥日。每年普珥日時,猶大人禁食,並誦讀以斯帖全卷,記念上帝的拯救。

  猶大人從聖殿蓋好,到以斯拉返國,這七十多年間,沒有留下任何史料。以斯帖記是這段時期唯一的資料,難怪猶大人珍惜它。聖經裡其他的書卷都注重被擄歸回的猶大人,也只有以斯帖記描寫仍然留在波斯地的猶大人的遭遇。

  這都是以斯帖記獨特的地方。

  上帝保存祂的百姓,為彌賽亞的降生作準備。從這個角度來看,以斯帖記愈顯重要。如果猶大滅種,那應許中的彌賽亞就無從降生。撒但在歷代以來,想盡各種辦法破壞上帝的救贖計劃。但是因著上帝的恩典與應許,祂為祂的百姓存留餘種,使救主耶穌終於能夠從猶大這個支派降生,而讓全世界的人得福。為此,我們只有感恩。

以斯帖記主旨與分段

   以斯帖記共十章,全書雖未提到上帝的名字,但卻在在顯示出上帝的大能和保守;祂保守散居在波斯帝國境內的猶大人,渡過滅族、滅種的危機。今天上帝一樣眷顧保守祂的百姓,無論大事小事,或明顯或隱藏。上帝存在於我們一生任何的危機中,保守我們、看顧我們。

  以斯帖記全書可分為三大段:

  1.以斯帖入宮(一~二章)

  以斯帖原名哈大沙,意思是番石榴樹。她進宮以後改名為以斯帖,意思是東方之星。以斯帖以一名孤兒的身份,得以成為王后,除了她容貌俊美以外,個性溫和,討人喜愛,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猶大人遭遇危機時,以斯帖已經身居深宮。這是上帝預先的安排。

  2.猶大人的危機(三~五章)

  猶大人的危機起因於被亞哈隨魯抬舉為宰相的哈曼。

  哈曼是亞甲族,和以色列人的死敵亞瑪力人或有關係。掃羅王時期,亞瑪力王亞甲曾被撒母耳處死,哈曼可能是亞甲的後代。哈曼本來是生氣末底改一個人,到後來卻要求國王把境內所有的猶大人全殺光。

  他掣籤訂了一個吉日,即 十二月十三日 ,要執行這個王命。他不知道王后也是猶大人。面對這個危機,以斯帖曾經向末底改表示她也愛莫能助(斯四9~12)。

  但末底改勸勉她,要她冒死進去見王,為這件事向王求情。末底改說:「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斯四14)

  這是一句很有名的話,叫我們記得,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頭銜或職位,都是為了可以服事上帝。

  3.猶大人的勝利(六~十章)

  以斯帖冒死進宮見王,請王連續兩天帶哈曼赴席,哈曼非常得意。

  在這兩天之間,國王由於睡不著覺,叫人念歷史書,因而發現末底改救王大功。這也是上帝奇妙的安排,在這重要關頭,扳回猶大人的頹勢。這不也是上帝垂聽了猶大人禁食禱告嗎?

  結果,哈曼想要害末底改,卻害了自己。末底改被國王擢升,代替哈曼做宰相,並且下令在 十二月十三日 那天,猶大人可以抵抗、攻擊仇敵。以斯帖記就以猶大人的勝利作為結束。

  以斯帖記裡有三個筵席。第一個筵席是亞哈隨魯王為臣僕擺設的,也是以斯帖進宮的契機。第二個筵席是以斯帖為王和哈曼擺設的,它化解了猶大人的危機。第三個筵席則是猶大人慶功的筵席。這三個筵席正好貫穿全書的情節。

2025年5月29日 星期四

詩篇109篇概論

 

《詩篇》第109篇是一篇情感極為強烈的詩,被歸類為**「咒詛詩」(Imprecatory Psalm,即詩人向上帝呼求對惡人的審判與報應。它是大衛的詩**,屬於個人哀歌的一類,但其咒詛的語言與強度遠超一般哀歌,使這篇詩篇在整本聖經中極具爭議性與張力。

然而,《詩篇》109篇不只是咒罵敵人的情緒發洩,而是詩人在極端不公義下將審判交託給上帝的信心表達;它也展現出一個敬畏上帝之人,在被惡待、誤解甚至背叛時,仍選擇向上帝呼求而非親自報復。


📖 一、詩篇109篇基本資料

  • 類型:哀歌詩、咒詛詩(Imprecatory Psalm
  • 主題:在惡人的逼迫與毀謗中,求上帝伸冤並顯出祂的公義
  • 作者:大衛
  • 背景:具體事件未詳,可能是大衛在政治或宮廷危機中被誣告或背叛

🧭 二、結構與內容概覽

段落

經文

主題內容

1–5

詩人描述惡人的攻擊與不義(毀謗、謊言、仇恨)


6–20

詩人求上帝咒詛敵人(包括他家庭、後代、記念其罪)


21–29

詩人自述困苦,呼求上帝施恩幫助


30–31

結語:稱謝上帝、宣告上帝的審判與幫助



🔍 三、神學與屬靈重點

1. 咒詛的語言如何理解?

這是讀詩篇109篇最常面對的難題。部分內容讓人震驚(如求上帝讓敵人的後代斷絕,11–13節),但我們要注意:

  • 詩人並未親自復仇,而是把審判交給上帝
  • 咒詛是對極度不義與惡意迫害的回應,是求上帝伸張公義,而非私仇。
  • 在舊約中,「祝福」與「咒詛」都與上帝的約有關,咒詛是對違背上帝道的人所當承受的審判(參申命記28章)。

2. 被毀謗的痛苦

詩人強調他是出於愛、禱告、善意對待敵人,卻換來毀謗與惡待(4–5節)。這種遭遇,深深觸動許多在教會、家庭或社會中被誤解與背叛者的心。

3. 上帝是伸冤者

詩人雖發出咒詛,但並不是出於個人報復,而是求上帝「記念」與「審判」那些惡人,反映出對上帝公義的信靠與期待

4. 新約引用

使徒行傳1:20中彼得引用了詩篇109:8(「願他的年日短少;願別人得他的職分」),應用在出賣耶穌的猶大身上,說明這篇詩與彌賽亞的苦難之間也有預表性。


🪶 四、關鍵經文解析

4節:「我因愛他們,就為他們禱告;他們卻以惡報善,以恨報愛。」

  • 顯示詩人不是在毫無根據地發怒,而是先有愛、行善、代禱,卻被惡報。這是詩篇109篇情感張力的核心。

26節:「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求你幫助我,照你的慈愛拯救我!」

  • 在最深的痛苦中,詩人仍呼求上帝的「慈愛」(Heb. chesed),顯示他信靠上帝不僅是公義的審判者,也是慈愛的拯救者。

🙏 五、默想與應用

  • 你是否曾因行善卻遭人誤解、背叛?
  • 你會選擇報復,還是像詩人一樣把審判交給上帝?
  • 詩人並非否定自己的情感,而是把受傷的心帶到上帝面前。你是否願意學習這樣的屬靈反應?

六、詩篇109篇與基督的對比

耶穌也曾「以愛報恨」,卻被仇敵出賣與殺害。猶大的背叛正是詩篇109篇的極致呈現,但耶穌選擇的是:

「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34

新約信徒面對敵人時,被呼召效法耶穌饒恕的心;但這不代表不向上帝傾訴苦情。詩篇109篇成為我們在痛苦中仍信靠上帝審判與慈愛的寶貴資源。


結語:哀傷中的敬拜,正義中的信靠

《詩篇》109篇幫助我們誠實面對傷害,也教導我們將審判交託給上帝。它讓受傷的人可以有聲音,也讓敬畏上帝的人在不義中不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