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舊約獻祭預表基督

       
    舊約的獻祭指向基督的擺上獻祭。雖然利未記十七11節說:「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因為血裡有生命,所以能贖罪」,但在詩篇中卻說:「祭物和禮物,你不喜悅,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墦祭和贖罪祭,非你所要」(詩四十6),又有另外經文說:「因為公牛和山羊的血,斷不能除罪」(來十4)。後兩節的經文重點不是否認舊約獻祭(將血灑在壇上)所代表的功能和價值,而是要提醒以色列,獻祭平息上帝的忿怒,並不是由於它本身,而是靠著它所象徵,並所應許彌賽亞之血的功勞,及它為媒介的果效。
         因此,從整個獻祭來看,舊約的獻祭乃是預備性的,是未來百般福氣的影兒(來十1)。獻祭的祭司,雖然為百姓的罪獻上祭牲,但他也必須為自己的罪獻上(來七27;九7);而且,因為也有死的阻隔,獻祭的功效並不能長久(來七23)。正如上文所述,牲畜的血不能贖罪(來九9),所以祭牲必須不斷被帶到上帝面前。然而,耶穌所獻的祭與舊約的祭一樣,是上帝所立的(羅三25);祂在十字架所獻的祭是一次過,就成就了永遠的果效,是上帝所悅納的(來十二12)。因此,希伯來書的作者說,舊約的獻祭是指向更美的未來、更美的指望,也就是耶穌基督所帶來最完美的祭。
    舊約的獻祭是上帝對人類救贖漸進的啟示。新約中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不是偶然的,乃是與舊約的獻祭一致,是上帝拯救人類計劃中預先的安排,祂週全的構思。不但如此,舊約的獻祭更解釋了未來更好、更美的祭 耶穌基督。可以說,舊約的獻祭是新約十字架的根基,顯示上帝對人類的恩典,也是上帝的智慧。
    因此,保羅就從獻祭的角度來勸勉信徒效法基督:「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羅十二:1),這也是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基督徒的挑戰。

舊約獻祭的功用


        舊約的祭有贖罪的功效。『贖罪』原文的意思是掩蓋,即一個人能免受罪的刑罰,因其被『掩蓋』,或說,有東西插入上帝與人之間,以致上帝不再看到罪,而是贖罪的途徑。祭祀即是這贖罪的途徑(利四1-313-14),是人來到上帝面前的途徑,因它有代替和擔當獻祭者之罪咎的功效。如上文所述,舊約的獻祭是由上帝所設立,自然地,獻祭的方法即是按上帝的意思而行。
        按利未記,舊約的獻祭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把祭牲帶到祭壇前  
 
    當以色列人無意得罪上帝的時候,上帝吩咐他們,贖罪的方法就是把牲畜帶到上帝面前。這牲畜必須毫無殘疾,即不是瞎眼、有折傷、殘廢,長瘤、長疥等(利廿二22-25),這樣完全的祭牲才能蒙上帝悅納。無瑕疵的祭牲代表著將最好的獻給上帝,同時,也含有無罪代替有罪的意義。這說明了在新約中耶穌基督如何將自己無瑕無疵地獻給上帝(來九14;彼前二19)。
2. 獻祭者的手按在祭牲頭上    

   舊約的祭有代替的果效:祭牲擔當獻祭者的罪咎,使之得贖。要『代替』生效,祭牲被帶到壇前時,獻祭者和祭牲必須有所認同,即藉著按手在祭牲頭上(利一34), 顯示他的罪咎轉移到祭牲上面去,然後由代表上帝的祭司接受罪人所獻上的祭。將獻祭的代替性作用描繪得最透徹的是以賽亞書五十三章。這裡所預言是,基督將以祭 牲的身份,為百姓的罪過擔當他們應受的刑罰,即做人的替身。在新約中,保羅就明確地指出基督替代人的事實:「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林前五14)。
3. 宰殺祭牲
        在獻祭中,祭牲的『死』擁有重要的意義。獻祭者必須親手將代表他的祭牲宰殺,象徵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上帝。宰殺是像錘金的重擊,表示毫不留情的打擊自我。所以耶穌來就是為了罪而死。祂曾將舊約中有關上帝僕人受苦的預言應用在自己身上(路四16),知道自己要像羊一樣被牽到宰殺之地。耶穌是那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約一29)。
4. 把血灑在壇上       

    在獻祭中,祭牲被宰殺後,牠的血就被灑在祭壇上。祭司如此的灑血,是有其意義,因為上帝曾經對祂的子民說:「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因血裏有生命,所以能贖罪 。」(利十七11

    由此可見,祭牲的血和它的生命是獻祭的基礎。雖然祭牲的死是可惜的,卻是必要的;因為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這是上帝所接納的一種『贖罪』。其實,流血贖罪的觀念在新約中也是非常的清楚。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太廿六28 

    流血不是為他人釋放生命,乃是在死亡中交付生命,因為血涉及生命被摧毀。基督的血為多人流出來是指祂的獻祭死亡使許多人得益處。

舊約的獻祭為上帝所設立



        古代以牲畜獻祭的不止以色列人;在近東的民族,他們都有將牲畜獻給神祇為祭的作法。這種獻祭活動通常基於幾種因素:
一、人在眾神面前自感無助,因此,獻祭是 為要討好他們,使他們保持『溫和』,不加害於人。
二、因為眾神擁有慈祥心,使人戰爭得勝、國泰民安、五穀豐盛,所以獻祭為向他們『致謝』。
三、為了滿足個 人某方面的需要或達到個人利益,而獻上的祭。
        可見外邦人獻祭是照著個人的意願。但以色列人的獻祭卻是由上帝親自設立的。獻祭的事早在亞伯的故事(創四4)中已清楚可見,在之後的利未記更對獻祭有詳細的指示。要問的問題是:為何上帝要為以色列人設立祭祀系統呢?

        要理解以色列人所獻的祭祀意義,我們可以從上帝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創十二1-3;十七1-8) 來明白。約即是上帝與以色列人之間的關係。約與獻祭在以下三方面有關: 

一、獻祭是敬拜者獻給與他立約的主的禮物。

二、獻祭是立約雙方的相交。 

三、最重要的, 就是獻祭的贖罪功能。 

    倘若以色列人因某行為的不當,致使約的關係遭到破壞,但有悔改心志的以色列人欲得到上帝的赦免,可行的方法是奉上一物來代替他們的罪受 懲罰。因此,獻祭乃是上帝所指定的方式,以恢復立約的關係。如此來看,以色列人獻祭不是提供換取恩寵的方法,而是接受恩典的方法。

舊約聖經的語文

 

  舊約聖經指描寫的主體對象是以色列民的歷史,因此所用的語文必然為他們日用的希伯來文,此亦為他們的經典用語。

 

    不過由於以色列民建國以後,曾經亡於異族而被擄。當他們從被擄之地返國以後,也被同化而使用同屬於閃族語系之亞蘭語作為民間的通俗語言。因此從舊約聖經中也可發現有數處以亞蘭語所寫的經文。

 

    由於此一現象甚為特殊,因此特將各段背景說明如下:

 

1)所羅巴伯帶領以色列百姓第一次歸回,擬建殿獻給上帝,由於撒瑪利亞人「好意」參與建殿工作,被以色列人識破其另有企圖而加以拒絕後,建殿工作受到撒瑪利亞人百般阻擾。由於以色列人的歸回是由波斯王古列所特別允許的,因此以色列人便以亞蘭語上書當時的波斯王亞達薛西,告以建聖城受阻的事(拉四7~18)。另亞達薛西王的回答亦以亞蘭文所寫(拉七12~26)

 

2)尼布甲尼撒王做了一個自己無法解的夢以後,心裡煩亂,不能睡覺,甚至連自己所作的夢也都忘記了。王吩咐人將全國中的術士、用法術的、行邪術的和迦勒底人召來,要他們將王的夢告訴王,並為王解夢。當時迦勒底人對王說話所用的語言即為亞蘭語(但二4~28)

 

3)耶利米先知處於國家存亡危急之秋,見外邦偶像充斥,因此對外邦人所熱心敬拜的偶像以亞蘭語提出警告,言明偶像必被滅除的事(耶十11)

舊約一個不可遺忘的時代

 

  聖經中以耶穌降生的時間作為時代的分界,之後稱為「新約時代」,之前則稱為「舊約時代」。

 

舊約從時間上看來,雖然已成過去,似乎可不用去重視它,但是由上帝創世,其一貫之大脈絡看來,它所發生的種種事蹟,卻影響著以後新約時代的走向,因此其重要性仍與新約時代相同,此外我們也可從以下之各項事實,了解到舊約是一個不可遺忘的時代。

 

1)上帝的話不能廢棄:

   

    舊約中的記載同樣也都是上帝的話,而上帝的話不但一點一畫都不能廢棄,並且都要成全(太廿四35)

 

2)主與門徒也很看重舊約:

  

    在新約聖經中,主與門徒不但明指或暗引舊約中的字句,其次數高達六百餘次,而且耶穌還曾說:「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五39)

 

    當時所指的「這經」,即指「舊約聖經」而說的,可見主也非常看重舊約的道理。

 

3)可作為後世的借鏡:

 

    舊約中雖記載著過去已發生的事,但聖經中又說:「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並且上帝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傳三15)

 

    由於已過的事,可能重新會再來,因此過去無論是好是壞,是成功或失敗,仍值得作為後世信徒之模範效法或甚至引以為戒。

 

4)應許與預言尚未全部應驗:

   

    基督降生、傳道、受死與復活的部分已全部應驗了,然而有關末世的景象則尚在應驗中,至於耶穌再臨的情景則仍未應驗。因此仍須繼續查考,以完全了解預言的內容。

舊約選民歷史的發展

 

  欲了解舊約,不能不了解古人類演進與舊約選民的歷史經過,因為其間夾雜著多少人類歷史的過程、選民生活的辛酸與真神嚴厲和慈愛的管教。為便於了解其間所發生的重要事蹟,因此特區分為十個時期說明如下:

 

1)太古時期

   

從上帝創世、亞當被造、直到挪亞600歲洪水氾濫全世界為止,此一時期人類歷史共歷經了十代。這十代中的變化非常之大。

 

  人原本為上帝所造,名分上是上帝的兒子,住在伊甸樂園享受安逸的生活;然而卻因犯罪被咒詛,逐出樂園,開始承受犯罪的苦果,所以到了第二代,就發生哥哥該隱因嫉妒弟弟亞伯而殺弟的首宗人類歷史上之凶殺事件。後來雖然亞當又生了塞特,其後裔仍被稱為上帝的兒子,但因言行敗壞,惹上帝大怒,而決定毀滅當時的世界。

 

    在此一時期中,較為特殊的事蹟有第七代以諾潔身自好,與上帝同行三百年後,被上帝取走而升天;第八代瑪土撒拉活了人類歷史最高壽的969歲後,其逝世恰為洪水滅世之年。

 

  到了第十代的挪亞,雖然又造方舟,又傳警告,無奈當時的人類實在硬心,以為不會有青天霹靂、洪水滅世的事情發生,因此對於警告硬是不信,結果只有挪亞一家二夫妻、三子與三媳婦共八口因信而得救。

 

2)洪水後初期

   

從洪水氾濫至亞伯拉罕出生為止,歷經九代。此一時期由於挪亞一家八口在汪洋中漂流度過整整約一年又十天後,出了方舟,當時大家的口音相同。後來他們往東遷移到了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於是就住在那裡。他們彼此商量,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與榮耀自己的名,免得彼此分散。但此舉惹上帝忿怒。因此上帝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於是三個兒子閃、含、雅弗開始四散,依序各自繁衍,而發展成為黃色、黑色與白色人種的祖先。

 

3)列祖時期

  

 亞伯拉罕原名亞伯蘭,75歲時依上帝的指示行事,離開哈蘭,因此得到上帝特別的祝福,要將迦南地賜給他作為子孫永久的產業。後來因為迦南地饑荒,遷往埃及,饑荒過後再由埃及遷回,住在伯特利。 

  

在他一生中,曾歷經多次遷徙,但每到一處,他都不會忘記築壇向上帝獻祭,這是他的優點。而他自從獻上獨生子以撒後,上帝特別悅納他,指示萬國必因他而得福,他也因此被稱為信仰之父。

 

亞伯拉罕之子以撒承襲他的傳統,特別有忍讓之心。曾經多次非利士人因嫉妒他,將他的水井填滿了土,但由於他不與非利士人相爭,反而使敵人自覺慚愧,自動來向他求和。

 

    以撒之子雅各,他雖如其名,一輩子貪奪,但最為人稱道的是雖然自己不是長子,但知道利用機會以一碗紅豆湯換取其兄以掃長子的名分。但也因此一欺騙行為,在得父親祝福後,其兄以掃便想殺他,而開始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雅各在離家前往投靠母舅拉班途中,曾夢見天梯,得到上帝很大的安慰。廿年後成家立業,回老家途中,上帝曾與他顯現,和他角力。雅各得勝後,上帝祝福他,並將改名為「以色列」。之後,得上帝幫助,使兄盡棄前嫌而安然返家。

 

    雅各生子十二,約瑟排行十一。小時受父親特別鍾愛,但是在十七歲時,因受兄長嫉妒,設計他而被賣到埃及去當奴僕。但上帝祝福他,在波提乏家當了總管,由於生得俊美,其主母曾想誘惑他,而他因拒絕受誘,被誣陷,關在監裡。不過上帝藉著替王解夢的機會而拯救他,使他由獄中直接被提升為宰相。當時適逢迦南地大饑荒,約瑟不計前嫌,迎兄長進入埃及,受到法老善待,住在最肥美之歌珊地。從此上帝的選民開始過著寄居埃及的日子。

 

 原先的厚待,只因埃及改朝換代,新王見以色列人日漸昌盛,擔憂將來會喪失勢力,於是採取高壓統治。自此以色列人的地位一落千丈。更甚者,埃及執行滅種政策,凡生男孩者,均被要求投入河中,此時以色列人轉而祈求上帝帶領他們,以便可以脫離埃及的高度統治。

 

    從亞伯拉罕開始,歷經以撒、雅各、約瑟以及十二支派各族,由於均為同族的人聚集在一起生活,由長輩指揮與管理同族內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因此此一時期又被特別稱為「族長時代」。

 

4)出埃及進迦南時期

   

    以色列民中摩西受上帝選召,他曾立大志,忍著艱辛,面對法老王的剛硬。但上帝幫助他,在降下十大災後,終能帶領以色列民離開埃及。曠野途中,靠上帝藉著雲柱與火柱領路,其間曾在西乃山上從上帝那裡獲頒十誡。由於為人極其謙和,故多次以色列民之怨言,他都能順利化解,從容應付,最後在尼波山受上帝召回。他領導以色列民度過最艱辛的時光,卻未能得進迦南地,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摩西死後,約書亞繼承志業,繼續領導新生代的百姓,當他率民抬著約櫃進入水勢洶湧的約旦河時,心中一定覺得無限感慨,終能一償宿願進入嚮往已久的迦南地。可惜在原先離開迦南地的人當中,四十歲以上的男丁只有他與迦勒有此福氣,得以進入迦南地,這可能是原先老一輩的以色列人所始料未及的吧!

 

 進入迦南地後,約書亞帶領百姓先攻克堅固的耶利哥城,不過在攻打艾城時,從上帝那裡得到教訓,知道凡事都必須依靠上帝。之後南征北討,征服了全迦南地。於是他按著支派分配土地,使百姓都能過著安居樂業的日子。終其一生,約書亞對以色列民之功勞不光是帶領他們與異族打仗,同時也再三教導他們與重申上帝在曠野時向他們所頒佈之律例典章,以免他們犯罪,因此他可說是一個非常成功的領導者。

 

5)士師時期

   

    以色列民進入迦南地後,犯了一項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完全滅絕當地的人民。也因此當他們離棄上帝、敬拜偶像或與外邦通婚時,上帝就允許異邦來教訓他們。不過當他們回心轉意歸向真神時,上帝便興起士師,拯救他們脫離異族的侵略。但是當事情過後,他們常又忘記上帝,再度敬拜偶像。上帝的管教與憐恤如此週而復始不斷循環著。

  

  總計從約書亞死後到掃羅王登基為止,共發生過六次循環,經歷了十二位士師。此一時期可以說是以色列人歷史上一個最黑暗與混亂的時代,無論就宗教、道德或支派間之相處而言,在上帝眼中看來,都是無法寬恕的。

 

6)統一王國時期

 

    撒母耳晚年,應百姓要求膏掃羅為王。原本掃羅是一個勇敢與謙遜的人,但因他戰事大多勝利,產生驕傲與狂妄之心。因此特別在吉甲擅自獻祭後,上帝離棄他,最後在與非利士人作戰中,聽聞三個兒子陣亡於基利波山後,自殺終其一生。

 

 掃羅的繼任者大衛,原先因掃羅之懷疑與嫉妒而要殺他,但由於他表現得寬宏大量,不與掃羅計較,反而得到上帝的大恩賜。他在希伯崙為王後,歷時七年半,獲得全國統一。

 

    大衛在戰場上雖然是一個勝利者,但在品德上卻因失足而成千古恨。他先淫人之妻(烏利亞之妻),再借刀殺人,罪上加罪,此為他一生最大之過錯。不過他知過能改,此為他的最大優點;可是也因此遭受到上帝很大的報應。在拿單先知向他解說「富戶與窮人的小羊羔」比喻後,他出口答應「還四倍」(撒下十二6),果然上帝的報應來到,四個親生孩子因而死亡(註:與拔示巴所生的首胎、暗嫩、押沙龍與亞多尼雅),造成他不少的悲痛。

 

    大衛在位時,國勢空前強盛,為向上帝感恩,曾決心要為上帝建造聖殿,可惜因他曾流人之血,上帝不允許他著手。但他為上帝預備材料,雖然最後建殿的工作由其子完成,但他也應該享有一份功勞才對。他一生中做詩無數,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政治家與軍事家。因此算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君王。

 

  所羅門接續大衛為王,他最為人稱道的是他不求財富,又求智慧,結果上帝卻將每一樣都賜給他。他在位時國中太平,因此可以動員國中人力,完成富麗堂皇的聖殿。不過他也曾因過慣奢靡的生活後失敗了。他與異族聯姻,妃嬪無數,最後自己受迷惑拜了偶像,因此埋下王國分裂的禍根。唯一可幸的是他晚年時大徹大悟,除了寫了雅歌以外,更以其懺悔之心寫了不朽的箴言、傳道書,作為後世人們反省人生的重要警惕。

 

7)分裂王國時期

   

    所羅門王死後,其子羅波安繼位,由於他不聽老臣的話而加諸百姓許多勞苦,於是國度分裂為北朝的以色列與南朝的猶大。

 

 北朝的以色列共經歷廿個王的統治,雖然人民與土地遠比南朝猶大為多,但因無一好王,國中大拜偶像,惹上帝大怒,因此提早滅亡。主前722年亡於亞述後,人民被擄外地,另從巴比倫一帶移來撒瑪利亞新移民,因此北朝遂正式亡國。

 

 相對地,由羅波安所領導的南朝猶大,雖然只得到二支派的擁護,人口少,土地也小,但因統治者十九王一后中還有一些好王,故較蒙上帝喜悅,國勢較長。不過由於諸王中善惡交替,上帝的福氣與忿怒也不斷交錯著,在歷經四次的宗教衰弱與復興後,仍免不了亡國命運。

 

 主前586年,南朝猶大亡於巴比倫,人民也不免遭受到遷徙之命運。其中被擄者中較著名者有耶利米先知,他先被強擄至埃及,後來又被帶到巴比倫。由他所完成的列王記上、下與耶利米書及耶利米哀歌中,不但可以看到整個王國分裂的歷史,同時也可以發現他為挽救耶路撒冷所付出的努力,及至無法完成心願後,寫下了耶路撒冷荒涼的輓歌。

 

8)亡國被擄時期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三次入耶路撒冷,打敗猶大國後,每次都將選民擄至巴比倫,總共在南朝三次被擄中,除了耶利米先知以外,還有第一批被擄的但以理先知與第二批被擄的以西結先知,他們都曾為以色列民提出警告與呼籲,這也是我們在研經中所不能不知道的。

 

    被擄的百姓在精上帝上遭受到極大的痛苦,最能代表他們心情的,莫過於他們所做的詩:「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詩一三七1)。難得的是在如此困境中,他們反而恢復了信仰,除去以前的惡習,建立會堂,熱心事奉上帝,從此奠定了希伯來民族堅定的宗教信仰基礎。

 

9)歸回時期

   

    選民在黑暗的被擄生活中,唯一的希望就是有那麼一天可以再歸回聖地。果然上帝聽了他們的禱告,使波斯王古列(Cyrus,歷史課本譯為「居魯士」)攻陷巴比倫後,感動他頒布了一條任誰也意想不到的命令,就是准許猶太可以帶著財物歸回自己的家園,重建那荒廢已久的聖殿。

 

 聖經記載以色列民之歸回共分為三次。第一次由所羅巴伯所帶領,歸回時間為主前536年,此時距第一次猶大在主前606年被擄至巴比倫恰滿七十年,正也應驗了耶利米先知的預言(耶廿五11~12)

 

 所羅巴伯與祭司耶書亞共帶領五萬人與牲畜財物等長途跋涉,費了四個月的時間,走完約一千公里的路途,才回到耶路撒冷,其目的為重建那荒廢已達五十年的聖殿。建殿完成後,民眾情緒異常激烈,悲喜交加,聖經記載說:「甚至分辨不出歡呼與哭號的聲音」(拉三13)

 

  第二次由文士以斯拉帶領六千人歸回,其目的為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以免他們因日久疏忽而與異族通婚,進而隨從敬拜邪神。因此第二次的歸回,主要在鞏固他們的信仰。

 

  第三次由尼希米隨同大祭司以利亞實和耶何耶大等人返抵耶路撒冷,其目的為修築荒廢的城垣,雖然在敵人環視之下,仍能以52天短短的時間將重建城牆之艱鉅工程加以完成,也因此使得以色列人在阻擋仇敵方面暫時可以得到安全的屏障。

 

10)兩約之間

  

    在百姓歸回後,瑪拉基先知曾勸勉百姓要重視聖事與獻上十分之一。此外先知並預言大而可畏的日子來到以前,以利亞要先來作為舊約的結束。此一時間約在主前400年左右。此後一直到主耶穌降生為止,上帝再也沒有興起先知教導與拯救他們。由於此一時期正值舊約結束與新約開啟之中間空檔,因此一般歷史學家特稱之為「兩約之間」。

 

 在這段整整達四百年的歲月中,選民歷經波斯、希臘與羅馬帝國的統治。由於沒有上帝的先知指點他們,他們聽不到上帝的聲音,也得不到上帝的指示。上帝故意掩面不顧他們,暫時離開他們,將他們置於列強的凌辱與寬待中,為的是要試煉他們的信仰。而他們也因極度盼望彌賽亞的來臨,而常有作出反抗帝國的舉動。

 

  果然時候一到,上帝差遣獨生子耶穌來到世間,為的是要拯救他們。結果出人意料的是,他們看走了眼,不但不能接納耶穌,反而將祂釘死在十字架上,不過卻也因此成就了上帝的大功,從而上帝藉著耶穌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新約時代」。

舊約聖經之編輯與旁經


  舊約聖經眾多著者所留傳之上帝的話,傳統猶太家庭都視為代代相傳的重要「家訓」。至於將各卷編輯成書,由於年代久遠,文獻不足,由何人所為已不可考。不過根據猶太人的遺傳,多認為在以色列民亡國之後,帶領第二次歸回之以斯拉,由於當時猶太人曾組織大公會,而他為通達的文士,又是祭司的後裔,具有濃厚的重建以色列人信仰的心志,因此是一個很合適的人選。被授權將舊約的書卷收集與組織起來。其主要目的如下:

 

1)以經典依歸,儘速重建以色列百姓的宗教生活。

 

2)保持上帝真理的延續性,使以色列百姓的信仰可以代代相傳的延續下去。

 

3)在從異邦回來之後,新舊宗教生活青黃不接之時,恐有人隨意杜撰與假冒經典迷惑別人,因此必須立即建立一套完整且被大眾所公認的經典。

 

4)認為上帝的啟示會逐漸稀少(撒上三1),甚而停止,故應儘速加以蒐集與整理。依據猶太史學家約瑟法(Josephus,主後38100)的研究,舊約聖經約在主前400年左右即已編輯成冊,此應為很合理的說法。

 

  前述依正規編輯而成之舊約聖經通常稱之為「正典」(Canon)。不過在舊約時代結束,新約時代尚未開始之前,由於以色列人連續遭逢異族之統治,雖然未必每一統治者都採高壓手段,然而也因有部分之統治者極為嚴苛,因此在當時自然而然興起一些「民族英雄」或是一些敢怒不敢言之「思想家」,他們假冒上帝靈感動,杜撰一些神話故事,用以激勵同胞士氣,因此撰寫書信或記錄英勇事蹟,一般研經家將此些文獻稱為旁經(Apocrypha,又稱次經)

 

    雖然天主教在主後1456年天特會議中曾宣布此為聖經之一部分,但由於其中夾雜有許多異端與不純正的道理,因此可信度不高,所以一般基督教會也都不予以承認。此外,上述所謂旁經尚有不被接受的理由如下:

 

1)猶太人從未將此視為舊約的一部分。

 

2)主耶穌與門徒在講道時從未引用過它。

 

3)猶太歷史家約瑟法對此一部分曾強烈否認。

 

4)與當時年代相差不遠的初期教會也不承認此類著作有聖經的權威。

舊約的意義


    舊約聖經記載上帝與祂百姓之間的關係,也預表耶穌基督與祂的事工。在舊約聖經裡詳細記載,上帝如何向以色列百姓啟示祂自己,祂的命令與應許。以色列百姓在歷史中如何遇見上帝,如何相信,如何順服,如何過信仰生活等,舊約聖經忠實記載這些內容。 

    所以,當我們閱讀或默想舊約聖經時,要考慮以下兩點: 

    第一,上帝如何與以色列百姓相遇?對百姓說了些什麼?上帝在以色列的歷史中如何啟示祂自己的旨意? 

    第二,以色列百姓在他們的生活和歷史中如何回應上帝的啟示。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只把舊約聖經當作古代以色列的宗教史。 

    舊約是上帝藉摩西與以色列百姓立的約,新約則是耶穌基督以祂在十字架上的犧牲,與全體人類立的約。所以,舊約預表耶穌基督所應許的新約,新約成就這應許。 

    舊約的名稱可以在哥林多後書三章14節裡找到它的出處。哥林多後書三章14節是保羅批評以色列百姓,因為他們雖然承認舊約是上帝的話語,卻如同被帕子蒙蔽般,不明白舊約聖經真正的意義。在此,保羅稱耶穌基督救恩的福音為新約,稱耶穌基督以前的話語為舊約。 

    另外,保羅說,蒙蔽舊約真正意義的帕子在耶穌基督裡已經廢去了。透過聖經的福音本身,就是耶穌基督,舊約的真正意義都會明白過來。

舊約的需要與價值


  我們會問:「身為基督徒的我們乃是以基督為中心,並且已擁有廿七卷新約書卷:記載基督言行的四福音書、使徒傳揚基督實錄的使徒行傳、解釋基督言行與基督教義與實踐的教牧書信、審判死人與活人的啟示錄;為什麼還需要研讀屬於猶太教經典的『舊約』呢?」

    為解答上述疑問,我們將分數小點來探索這個疑問。 

1)「約」的意義:

    以西結書二十章37節的「被『約』拘束」看來,希伯來文的「約」(berith)一字可能是源自於亞述文的(beritu),的意思。 

    約在希伯來文所使用的動詞是(karath);就是「切割」或「展開」的意思。加上「約」在希伯來人的觀念中與獻祭有極大的關聯,所以「立約」這個動詞也含有「若不守約,會像祭物一般被劈開分成兩半」的意義。 

    上帝何時開始與人立約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但從以色列人的歷史和其宗教起源看來;舊約聖經對於「立約」最看重的是--上帝在曠野的荊棘中呼召摩西,向他啟示上帝的聖名,並差遣他到埃及引領受苦的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摩西遵行了;他將以色列人帶領出埃及並到西乃山下安營,又上山在上帝的聖山與上帝立約,作祂的子民。(出十九1~6) 

    基本上,上帝與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上所立的約的性質可歸結如下:「你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們的上帝。」,而眾先知所緬想與指責百姓的,也是以「西乃之約」為中心。

    這個約原本是指刻在石版上的十誡,當它又加上一些與敬拜和管治民政有關的律例之後則被稱為約書。再後,連同申命記的律法及利未記的聖潔律都被認為出自摩西,因而逐漸將約視為等同於與律法書同義了。 

    上帝是一個有恩典有憐憫的上帝,祂在立「西乃之約」的前後也與以色列立有其他的約(例一:與大衛的應許--「我耶和華應許你,必為你建立家室。我必使你的後裔接續你的位,我也必堅定他國。….」撒母耳記下七11~16。例二:約西亞和眾民站在上主前立約,王下廿三3。例三以斯拉和尼希米時代要求百姓起誓立約。拉十3、尼十29….等等。) 

    由上述例子我們可以這麼說既然上帝是一個有恩典有憐憫的上帝;祂也必深知人性軟弱的地方,因此在嚴厲懲罰犯罪的百姓之餘;祂也以慈悲憐憫寬恕祂所愛的百姓。於是祂也與以色列人訂立其他的約。所以「約」會有新舊之分就不足以為奇了。 

2)「舊約」名稱的由來   

    耶穌和使徒的時代,把舊約聖經稱為「經」(太廿一42、可十四49、路四21)或「聖經」(約五39;提後三15~16);而沒有分別新舊約,因為那時新約尚未寫成。而新約聖經在提到我們所謂的「舊約」時則常用「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詩篇上所記載的」,有時就簡稱為「律法和先知」(太七12)等語指稱。因為猶太人非常看重律法,以至於把「約」和「律法」看為同義詞;卻忽略了「約」中的應許。 

    先知們在看到律法主義的危險之後,就盼望有一個新的約或永約能將律法寫在人的心上;甚至是更新人的心意。所以其實「新約」或「前約」的語詞已經在先知的時代出現了。(耶卅一31) 

    「約」的應許主要是關於彌賽亞的。 

例一:應許亞伯拉罕,萬國萬族都要因他和他的後裔得福(創十二1~3) 

例二:應許大衛王要建立家室;其後裔要接續其位並堅立國位直到永遠(撒下七11~16)

    而這話也正應驗在基督耶穌的身上;因為耶穌成孕降世之前便有天使指出「主上帝要將他祖大衛的位給他。他要做雅各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   

    耶穌清晰的知道他到世上是為了要應驗律法和先知的預言。所以耶穌在同門徒吃喝最後的晚餐之後,祂清楚地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 

    希伯來書的作者也指出耶穌來到世上;要「作更美之約的中保」而且「這約是憑著更美的應許而來的。」(來八6) 

    他並引用耶利米的話印證耶穌為大祭司;並且以己為祭物再一次將自己獻上以作成救贖的事。為此希書作者稱之為「新約」。(1115),既稱之為新約,就以前約為「舊約」。 

3)為何需要讀舊約? 

    舊約聖經的開端之所以講述上帝創造世界和人類,乃要指出罪惡是如何進入世界和人心。聖經的主旨並不在於描繪罪惡的根源;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傳達上帝在其公義與慈愛的特性中怎麼為人類解決罪惡和由罪惡而來的苦難題。所以我們可以說聖經並不是一本歷史史書;它是一部救恩史,藉此使人體會到上帝如何拯救世界。並使世人知曉如何去領受上帝的鴻恩。 

    而作成救恩的中心人物就是耶穌基督;新約雖對基督的著墨頗多,但是若沒有舊約聖經;我們無法真正知悉救恩主題的連貫。因為舊約是救恩的預備;而新約正是救恩的完成。因為舊約在期待彌賽亞的來臨;而新約則在闡釋耶穌就是上帝道成肉身;是為應驗那應許要來的救主基督。 

    從「救恩的團體」這個角度而言;我們可以說舊約中上帝的子民是以色列人;在肉體上的為亞伯拉罕的子孫者。但新約中屬上帝的子民是教會。是以信心為本、亞伯拉罕的屬靈子孫。所以我們可以斷言若不研讀舊約是無法對救恩有更全盤貫通的瞭解了!

舊約聖經編輯沿革

有關上帝選民的歷史和各種律法條文,幾千年來就是散落於猶太人社會裡頭,這些資料,曾經是宗教學者所注目的焦點,從種種跡象中,不但發現希伯來民族的獨特,上帝在其中所彰顯的事蹟,亦使史學家不得不加以特別關注這個民族與其學經典的收集。 

根據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的研究,所得到的結論是:舊約三十九卷在西元前400年之前,就已整編成冊。及至將希伯來文聖經譯為希臘文,而成為後世著名的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也就是說可確定是在西元前285至西元前200年之間,是經由猶太七十餘位文士,在埃及的亞力山大城,共同翻譯而完成的。

聖經總論


《聖經》可分為舊約和新約兩部分,所謂「約」:就是真神為了貫徹祂救贖人類脫離罪惡捆綁,成全祂對人類之應允,與人所訂定之條例(來八613)。原則上,將主耶穌降生前所載的條例、史實、經文,統稱為「舊約」,於其後的就稱為「新約」;無論是舊約或新約,這兩部份都有其同等重要的地位,故對此二約的研讀,不宜有所偏頗的,而只重視新約,或其中之某一部分。

 

整本聖經總共有六十六卷,舊約有三十九卷,新約有二十七卷(3×9=27,便於記憶)1189章,31173節。關於全書的「執筆者」,則約有四十人,前後共歷經一千九百多年之久方完成,這期間縱然前後相距如此之遠,然而此二約均有一個共同的中心思想,就是「救贖」。若以新舊約來說,舊約聖經則指向末後要降生的「耶穌基督」,故舊約聖經不僅涵蓋人文歷地,尤其是基督的預言和預表,隨處可得,故舊約可以稱為未來基督(拯救者)的影子和藍本;其中所記載之歷史、預言及預表,無一不是影射「基督耶穌」。至於新約,則是基督本體的彰顯,先是藉著前面四卷的福音書,說明了耶穌的生平、教訓之外,尤以後來教會的建立和教理的建構,形成了真理的規模,救人的福音也因此而擴展。因此,新約聖經每一卷則又無不指向「教會的建立」為其信息的中心。故可從新約中透視到──「基督救人之功的規模」、「末日耶穌再臨」及「如何迎接基督的復臨」。

 

有關聖經之原始資料,仍然以珍藏於耶路撒冷歷史博物館的「死海經卷」的出土,算是最具劃時代的意義和震憾力。它是以希伯來文騰寫的舊約全書手抄本,乃出自猶太教中的一支苦行派Essene Community〔艾色尼派〕之手。原來在基督降世之前,為了逃避正統派中許多規章法則的煩擾,於是選擇位於約但河西岸JudaeaQumran(昆蘭)為避亂之地。其後又因恐懼羅馬軍隊的劫掠,為求能夠完整的保持古代經典不受毀損,於是動員全體苦修僧眾,將經文一章一章地抄錄下來,並用當時容易取得之羊皮滕錄之。由於死海附近之氣候極度乾燥,這些乳羊皮或羊羔皮,經兩千多年仍然完好。後經西元前卅一年所發生的大地震,使關蘭這個地方淪為廢墟,反而適當的保存這些史料。

 

此卷軸之被發現,據說是這樣:一九四七年,阿拉伯牧童為了尋找一頭失群的羊,在滿地亂草石堆的崗上,發現一個山洞,擲石塊的回聲中,竟然是清脆的瓦甕聲,牧童好奇入洞一睹,意外的發現好幾隻 兩英尺 高的容器,他滿以為尋覓到古代寶藏,卻因其中除了少數的銅幣外,都是一卷卷的羊皮,極為失望,然而他沒料到,其所覓得的是震撼後世的經典真理,其價值遠勝世上任何金銀。自此消息外傳之後,史學家、考古學家、政府相關人員接踵而來,分別在十一個洞穴中,尋得六十卷羊皮,內面都以密密麻麻的古代希伯來文書寫,也就是爾後被歷史學家和宗教學家視為舉世無匹的瑰寶,其內容包括舊約、耶穌出生前和在世時的若干史料。

 

有關上帝選民的歷史和各種律法條文,幾千年來就是散落於猶太人社會裡頭,這些資料,曾經是宗教學者所注目的焦點,從種種跡象中,不但發現希伯來民族的獨特,上帝在其中所彰顯的事跡,亦使史學家不得不加以特別關注這個民族與其學經典的收集。

 

根據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的研究,所得到的結論是:舊約三十九卷在西元前400年之前,就已整編成冊。及至將希伯來文聖經譯為希臘文,而成為後世著名的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也就是說可確定是在西元前285至西元前200年之間,是經由猶太七十餘位文士,在埃及的亞力山大城,共同翻譯而完成的。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