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2日 星期四

認識《米示拿》(Mishnah)



    到了主後第二世紀,有位名叫猶大(Judah)的拉比把這些口授律法編成一本《米示拿》(Mishnah),共有六百一十三條,但其中大多不是教導猶太人守律法,而是教導他們如何做可以不算犯律法。

    比如,安息日從家中走出去,可走的路程是二千肘。拉比這樣解釋「家」是甚麼:家是有麵包、牛奶的地方,所以安息日走路的人走了二千肘,若一個盒子裝了麵包與牛奶放在地上,那裡就是家,就又可往前走二千肘。

    難怪主耶穌要指責當時的法利賽人:「你們為甚麼因著你們的遺傳犯上帝的誡命?」

《妥拉》與智慧



《妥拉》也指特殊的律法,好比定規有關一個節期或安息日的律法;或者是指律法的法典。妥拉」在後面的這些用法,包含了相信律法是上帝藉著認可的代言人,回答百姓有關權利與義務的答案。

妥拉〈摩西五經〉裡有許多智慧教導,這些智慧教導帶領人在生活中活出創造主與人、人與人、人與各樣生活、人與環境和諧共處〈Shalom〉,無論是甚麼背景、文化、信仰、環境、信仰,都可以來了解並學習妥拉的智慧教導,在自己的生命中得著智慧的幫助,活出和諧平安〈Shalom〉的生命,也了解猶太人如何在妥拉的生命教育裡學習到生命智慧,運用在日常生活上,幫助家庭、人際關係、工作各方面都能站立得穩,也讓我們學習並使我們生活各層面獲得智慧的幫助。

《妥拉》與摩西五經



猶太典籍 《妥拉》(TORAH)字根的意思是教導、指示、律法,還有投擲、命中目標的意思。它是《希伯來聖經》的第一個部分,中文常翻為「律法」,其實翻成「訓誨」更貼近原來的意思。《妥拉》記載宇宙及人類受造的故事,也記錄了猶太人的歷史,以及上帝頒佈給猶太人的道德律和禮儀律。

《妥拉》共有五卷書,有時被稱作「摩西五經」,希伯來文的意思是「五」。《妥拉》的五卷書分別是:

《創世記》——記載宇宙及人類受造的故事。它也記錄了上帝與猶太人之間的立約,並描述以色列民族男、女先祖的生平事蹟。

《出埃及記》——記載以色列的子孫在埃及當奴隸,後來出埃及,以及往西乃山領受十誡的故事。

《利未記》——記載上帝的道德律和禮儀律,以及有關祭司如何履行職責的指示。

《民數記》——記載以色列的子孫穿越曠野的旅程,以及其他上帝所頒的道德律和禮儀律。

《申命記》——記載摩西對以色列民重新申述上帝的律法,以及以色列民預備進入應許之地。

這部篇幅既長,精彩又複雜的《妥拉》可以被摘要成三個重點:

一、創造:上帝創造宇宙和其中的萬物,並和人類(特別是與猶太人)立下了信仰之約。

二、救贖:以色列民從埃及的奴役生活被拯救出來,並領受上帝的啟示。

三、啟示:上帝賜下祂的誡命,作為人類舉止的藍圖和行為的規範。這些道德典章要透過遵行禮儀來持守。

《妥拉》是由抄經文士用特製羊皮及特殊墨水,用手把經文一一抄錄在上面,然後用捲的方式來開合書卷,並且是由兩邊對稱向內捲起開合,方便閱讀和保存。這樣兩邊對稱向內捲的設計,是仿照第一聖殿聖所門口旁的兩根巨柱,當打開卷軸閱讀時,如同通過聖所門口的兩根巨柱,走進聖所。

猶太人傳統,只會在聖殿和會堂打開妥拉誦讀,因為猶太人認為妥拉是神聖的,而打開妥拉閱讀時,就如同進入聖所向神學習神良善的話語,神就是拉比,而學習的人就是門徒﹗

現今,《妥拉》卷軸會在猶太會堂一週四次的崇拜儀式,亦即星期六下午、星期一早上、星期四上午及星期六早上的時候誦讀。

《妥拉》分為五十四段,猶太會堂每週固定讀一段。星期六下午先誦讀該段的起頭,接著在星期一及星期四上午重覆該部分,到了星期六早上則誦讀全段。為了能夠在一年內讀完整本《妥拉》,有時候必須誦讀兩段。

這個誦讀《妥拉》循環的起頭與結束日固定在秋天住棚節結束後的隔天,這天被稱作「西姆哈斯《妥拉》節」(Simchat Torah),又譯「轉經節」或「歡慶聖法節」,意為「在《妥拉》中歡喜」。

誦讀《妥拉》表明了它是猶太人生活的重心,也表明了猶太信仰不斷學習並遵行上帝所賜的道德及禮儀律的決心。正因《妥拉》是猶太文化的核心,所以它不只代表摩西五經,也用來描述猶太人的整體知識和詮釋,以及他們的持續教導與學習。

認識《妥拉》(Torah)



《妥拉》(Torah)希伯來文字根的意思是「射中目標」,引伸出來的意義包括「教導」、「指示方向」、「引導」。

《妥拉》共有五卷書,有時被稱作「摩西五經」,即希伯來文的(Chumash),意思是「五」,其五卷書分別為《創世記》(Bereshit)、《出埃及記》(Sh'mot)、《利未記》(Vayikra)、《民數記》(Bamidbar)與《申命記》(Devarim)。

《妥拉》分為五十四段,猶太會堂每週固定讀一段,為了在一年內讀完整本《妥拉》,有時必須誦讀兩段《妥拉》。誦讀《妥拉》循環的開始與結束固定在秋天住棚節期結束的隔天。這天被稱為「轉經節」或「西姆哈斯《妥拉》節」(Simchat Torah),意為「在《妥拉》中歡喜」。猶太人在吹角節、贖罪日、住棚節、逾越節、五旬節、修殿節、月朔、禁食的日子都要誦讀與節日相關的《妥拉》段落。

妥拉卷軸(Sefer Torah
指的是手抄的羊皮經卷。妥拉卷軸是訓練有素的抄寫者(sofer)以翎毛筆與墨汁所抄寫成。

指經標(Yad
字面含意為「手」,是誦讀《妥拉》時的指針。為了保持《妥拉》的聖潔,猶太拉比禁止人們在誦讀妥拉時用手直接觸及經卷,故以指經標代替人的手指,點指所讀字句。此外,為表示敬意,拉比告誡人們不得將經卷“孤零零”地置於一處,於是人們習慣在《妥拉》經卷旁附上一指經棒作為“伴物”。公元1570年,指經標第一次作為特殊禮儀物品而被提及;不過在賽法迪傳統(Sephardim)中,人們習慣用祈禱披肩的穗點指《妥拉》經卷而不用指經標。

誦讀《妥拉》是猶太人生活的重心,並表明猶太信仰不斷學習並遵行上帝所賜的道德及禮儀律的決心。正因《妥拉》是猶太文化的核心,所以它不只代表摩西五經,也用來描述猶太人的整體知識和詮釋,以及他們的持續教導與學習。

另外,在猶太的傳統說法提到,摩西寫下《成文妥拉》之後,上帝又口授給他另一本不成文的妥拉,稱之《口傳妥拉》(Torah Sheb'al Peh)。這部《口傳妥拉》也以口授的方式傳遞給每個世代的領導人。根據猶太傳統的說法,上帝知道《成文妥拉》裡的律法無法因應猶太人結束曠野漂泊後的生活,因為《成文妥拉》的教導並未涉及猶太人在城鎮鄉村定居,或是脫離游牧,轉為務農或經商生活,亦或是他們在結束曠野漂流時期架設臨時會幕的作法,改而設立固定的宗教敬拜場所之後所要面臨的狀況。於是,上帝以口授的方式傳給摩西這部應用於將來的律法。傳統上《成文妥拉》被猶太人奉之為猶太人的權威憲章,而將《口傳妥拉》看做是《成文妥拉》的延伸,是基本憲章的修正條款,以及從它所衍生出的案例法。

《口傳妥拉》又可分為《米示拿》、《革馬拉》和《他勒目》。

《米示拿》(MISHNAH):
《口傳妥拉》的第一部編纂集。其所包含的律法與思想是從西元前200年至西元200年約四百年的時間裡陸續集結的,分為六大部,每個部分又細分成許多專論,共六十三篇。

《革馬拉》(GEMARA):
關於《米示拿》的討論、詮釋、註解及神學爭議的編纂集。從西元200年《米示拿》編輯完成,直到西元600年這段四百年的期間,出現了許多《米示拿》所沒有記載的新處境。為了回應時代,這段時期的拉比賢哲們便開始提出新的解釋與新的律法。

《他勒目》(TALMUD):
《米示拿》和《革馬拉》的合集。

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

諸天之國

       恢復版聖經, 將和合本聖經中之”天國”一詞換成”諸天之國”, 讓人有些迷糊, 因為”諸天”是複數, 會讓人與詩篇19篇1節:”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之諸天混淆. 因為此”諸天”為宇宙中各樣的星球之萬象, 是受造之物.
     且詩篇57章5節:” 上帝啊,願你崇高過於諸天!願你的榮耀高過全地!”
     “天國”既等同”上帝國”, 是唯一的, 是超然的國度, 是上帝永恆權能所展現之國度, 不是受造萬象之宇宙國度, 還是以單數表示為佳, 故”諸天之國”是不當之翻譯!

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

應許之第一詞︰後裔

   為 了考驗人的順服,以及自由選擇跟隨造他的主,上帝把分別善惡樹放在伊甸園中,禁止亞當和夏娃吃樹上的果子。照此情況而論,這樹並不含有神奇酵素或多種維他 命;它只代表人有可能不順從上帝單純的話。若吃了這果子,人類會親身『知道』,也就是親身經驗到,他們此刻所經歷一切美善的反面。全部的經驗——包括好與壞——都會列入他們的知覺目錄中。

     
在了解墮落神學之前,還要增添另一個事實︰比田野一切活物更狡猾的蛇(hannahas),也出現在園中。蛇的詭詐與狡猾遠超過田野任何的野獸。

     
多數人知道新約聖經認為,這條蛇就是撒但︰『賜平安的上帝,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羅十六20);『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他被摔在地上』(啟十二9;廿2);『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林後十一314)。但是很少人覺察到此處這些經文中也是這樣看待它。

     
撒但的外觀和形態在蛇這個名稱所暗示的,比龍這個名字所暗示的更多。咒詛它的話對於決定其外觀並不重要。創三14只是聲明它完全被征服,以致『它要用肚子行走』(比較創四九17;伯廿14 16;詩一四*3;賽五九5;彌七17)。 還有,它的低下與卑屈真實到一個地步,以致它要舐土,或是像我們今天所說的『一敗涂地』。這兩句話都是東方的情景,用來描述古代近東被征服難逃劫難的人︰ 他們臉朝下俯伏於征服者的面前,經常被用來 權充 君王寶座的腳凳。當然,爬蟲類並不以土為食物,而是撒但在試探的結果中,必要嘗到失敗。小心觀察上帝在創世記一24已經創造了『爬蟲類』(譯按︰中文譯為『昆蟲』),而且斷定他們是『好的』(25節)!

     
蛇 與女人對話時,它一直是在代表自己說話;它並不是另一個人的代理者。它熟知上帝所說的話。事實上,它清楚知道選擇的餘地和可能發生的事件。對女人而言,它 是有位格的,而不是一種動物,當它向她說話時,她確實表現出她的驚訝。然而,當它曲解上帝是偏狹的,又說亞當和夏娃的自由有限時,她感到生氣。若說上帝不 許他們吃園中任何樹上的果子,那是非常不公平的。

     
然而,詭計產生了它欺騙的效果,女人還是屈服於試探者本身咄咄的壓力和詭詐的論證。亞當也不順服,但是造成的因素不如女人那般強烈。於是,被作者選出來作為神學反省的三件失敗悲劇中的第一件,形成了上帝重新賜福的背景。若還要產生什麼,必然要從上帝而來。

     
從上帝而來的是對蛇(創三14-15)、對女人(16節)和對男人(17-19節)的審判與釋放的預言。咒詛的理由在每一個案例中都有陳述︰(1)撒但誘騙了女人;(2)女人聽從了蛇;(3)男人聽從了女人——沒有人聽從上帝!

     
於是,地也要受人墮落的影響。地不但使男人流汗,也要生出荊棘和蒺藜。同時,兒女要伴著苦楚而生,女人要『求助於』(tesuqah),而不是『戀慕』她的丈夫,其結果是他要『管轄』(masal)她。至於蛇本身,它要面對某種失敗的羞辱。

     
但是,在沉重憂鬱的挽歌與譴責之中,出乎意料之外的預言式盼望從上帝而出(創三15)。由上帝鼓動的敵意(我要使之敵對)存於蛇和女人之間,在蛇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之間,一直要到『他』凱旋地露面時才達到最高潮——無疑的,他就是女人後裔的代表性人物。他要給予撒但的頭致命的一擊,然而蛇充其量只能(或容許它作的)傷到這位男性後裔的腳跟。

     
這位男性後裔會是誰,並沒有立刻啟示出來。或許夏娃以為該隱就是這一位。她稱她兒子為該隱,說她『耶和華使我得了一個男子。』(創四1)至少這是翻譯這句難解片語的一種方式。不論這句話如何解釋,她誤會了;而經文記載的只是她的渴望,或是暗示她對創世記三15有清楚的了解。

     
但上帝沒有保持緘默,他說話了,他預言另一個日子將要來臨。那日,蛇一時得逞突擊的情勢要完全逆轉,這是由大有權柄發言者的話帶來的結果。

     
還有,上帝向人類所應許的福還要繼續下去。創世記第五章所記洪水之前,十個最具意義之人物的家譜,就是賜福的一個例證。他們『生養眾多』,也確實『遍滿地面』,正如創五2再一次肯定那個詞所說的,『他造男造女,並且賜福給他們』,於是他們就有了『兒子和女兒』。

     
人類在地上蒙福(創四1-2),也在文化的進展上蒙福(17-22節)。不僅如此,為了漸次引到亞伯拉罕而選擇的二十個人,也為『後裔』的漸進發展作暗中的安排,這『後裔』的應許是給夏娃的,也是給作他人蒙福媒介之人的。

     
就在同時,審判的主題繼續成了經文的標志。再一次出現放逐的通告,使人不得享受上帝直接的同在。正如亞當和夏娃在創世記三23-24從伊甸園被逐出,同樣的,謀殺兄弟亞伯的該隱也被宣判為『地上的亡命者與流浪者』(四12-16)。

     
上帝的同在感極為直接,以致當人把祭物帶到上帝面前時,上帝親自先鑒察人(創四4-5),然後才鑒察祭物。上帝看重獻祭者內心的狀態,遠過於他所帶來的禮物。於是妒忌就在家庭制度中爆發出來,結果造成謀殺,以及必須加上的審判。

舊約啟示論

    啟示的話  ,  天國、上帝國與救恩的關係  , 

     舊約之禮拜和啟示  , 歷史與啟示 ,

     舊約漸進的啟示  ,  敬畏上帝舊約啟示之意義  ,

     舊約之普通啟示及特殊啟示  ,  舊約啟示的途徑 ,

     舊約中行動的啟示及話語的啟示 , 舊約之啟示與默示的基本問題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