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8日 星期五

從後波斯到大希律

 

  在波斯古列王末年,希臘已開始興起。後來兩國終於爆發三次大戰,兩次由大利烏王率領,其中第二次即有名的馬拉松大戰,結果均告失敗。休兵十年之後,薛西斯王(已故大利烏王之子,即以斯帖記的亞哈隨魯王)發動最大規模的海陸聯合作戰,仍然再度失敗。從此波斯江河日下,至330 B.C.為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所滅。

 

  亞歷山大大帝對猶太人頗為偏愛,他賞識他們的優越品德。相傳其軍抵耶路撒冷時,當時的猶太祭司出城迎接。王見其頭戴「歸耶和華為聖」之聖牌,立即下拜,答允善待猶太人,並謂其於曾夢見該聖牌。祭司出示但以理書,表明關於他的預言早已載於經上,更令其驚佩。他在埃及建亞歷山大城,給猶太人一等公民權。

 

  亞歷山大大帝一生雖努力傳播希臘文化,但並未勉強猶太人改變信仰。這其實對猶太傳統信仰的威脅更大。後來證明希臘文化對猶太人,乃至於全世界影響深遠,並造成猶太人分裂為兩大壁壘:抗希保守者與親希開放者。前者視後者為罪人叛徒,後者視前者為守舊落後。這就成為猶太民族內亂的禍根,埋下了連綿戰亂的導火線。

 

  亞歷山大死後,帝國分裂為四。從此戰略要衝的猶太地落入在敘利亞的北王與在埃及的南王兩邊的連年征戰當中。

 

  開始的一百多年,猶太地由南邊多利買王朝統治,雖與北方戰事不斷,但南王大致相當尊重猶太人。到南王統治後期,由於猶太祭司不願納貢,猶太地的稅務遂由多比亞家族掌握,靠異族統治做後盾搜刮人民錢財。從此前者率領中下階層民眾,自稱敬虔派或哈西典,而稱後者與相關的親希貴族階級為世俗派(後者自稱為進步黨或自由派),兩邊開始進行權力鬥爭。

 

  後來北王安提阿哥第三於198 B.C.奪下猶太地,前幾年尚寬待猶太人。到了迦太基名將漢尼拔遭羅馬擊敗而投靠敘利亞時,即慫恿他與羅馬開戰。敘利亞戰敗,要求猶太人繳納重稅償還作戰經費,雙方開始發生衝突。

 

  至175 B.C.安提阿哥第四即位,亦名依比芬尼。他極盡所能的逼迫猶太人,褻瀆他們的信仰,一般認為但以理書9:27所說那行毀壞可憎的就是指他。

 

  167 B.C.,依比芬尼的手下到了耶路撒冷城西的小城莫頂,正擬逼迫敬虔派的猶太人,卻被哈斯摩家族的老祭司馬提亞與其五個兒子所消滅,於是開始了一百多年的猶太革命自治時期。

 

  起義不久,馬提亞過世,臨終指派三子猶大,又名馬加比,領導眾人。以後猶太革命時期即通稱為馬加比時代。

 

  猶大卒,么弟約拿坦接棒。約拿坦卒,二哥西門接棒。西門至135 B.C.卒,其子許爾堪接棒,開始了猶太人的哈斯摩年王朝。在這期間,猶太人與敘利亞互有勝敗,前者並得新興的羅馬幫助,日益取得獨立的地位。

 

  在約拿坦之時,因政治利害關係,革命領袖開始兼任大祭司。到了許爾堪之時,由於他的世俗與獨裁,偏重戰事而忽略大祭司職份,以及與羅馬結盟使部份人民產生疑懼,於是過去一同奮鬥的哈西典敬虔派人士與他分裂,日後發展成為法利賽黨。此時世俗自由派的貴族階級乘虛而入,與王親近,日後發展成為撒都該黨。兩黨長年進行激烈的鬥爭。

 

  許爾堪死後,王朝陷入長年內亂,爭權者均向羅馬請求援助,於是國家漸漸失去獨立,至63 B.C.,猶太地終為羅馬龐培將軍征服,耶城城牆被拆毀,失去了所有的自治權,僅餘下傀儡的大祭司職份。(在約旦河東的一些希臘化城市,獲准自治,稱為低加波利。)

 

  在哈斯摩年王朝末期,以土買(希臘對古以東地之名)興起一位名叫安提帕特的野心家,他在猶太王朝內合縱連橫,首先獲得龐培信賴。後來他轉而支持該撒,大為得勢,派兩個兒子一為耶城長官,一為加利利副省長。後者繼續死命巴結羅馬,至該撒死後,該撒亞古士督就位之前(即打敗安東尼與埃及多利買王朝末代女王的屋大維,他曾為統治方便,命令全國人民報名上冊,如路加二章所載),約在39 B.C.,正式消滅哈斯摩年王朝,成為統治猶太地的大希律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