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雖然我們並不完全知道整部舊約或部分書卷成為正典的詳細過程,但從舊約本身對舊約書卷的使用、猶太人的傳統、新約對舊約的叫法和使用,我們確知舊約書卷在不同時間裡已經在以色列人當中有著正典的權威─他們以“聖經”來稱呼舊約(約五39;提後三16)─且形成了一個有權威的正典集成;
b. 猶太人將舊約分為三部分:“律法書”、“先知書”、“寫作”;各部分有它們自己形成的過程;
c. 申命記神學很早就已經在舊約裡成為一個主導性的思想,可見申命記早就被接納為有權威的啟示;
d. 申命記是摩西五經裡最後的一卷,內容雖然跟在它之前的四卷不盡相同,但裡面的神學卻是一貫的;申命記神學其實是發展自在它之前的四經。申命記被接納,暗示在申命記之前的四經亦已經被接納;
e. 雖然在以色列的歷史裡,不信的世代不會重視上帝的律法話語,但上帝在不信的世代裡,不但保守信靠祂的人(王上十九18),祂也保守祂的啟示。自從摩西寫下五經,五經就一直被接納為上帝的話語,且在祭司群體裡保存著。雖然以色列人有偏離上帝的時候,但整體來說,祭司們仍舊顧惜和保 存著摩西五經。在北國以色列亡國後,南國獨存。王下二十二章說到約西亞王修理聖殿的時候,大祭司希勒家在聖殿裡發現律法書,將它帶來給約西亞王,約西亞王 就依照該律法書所說的,推行宗教改革:
(a)經文說“發現”律法書,意味著它曾經遺失了。所謂遺失,很可能並不是有人不小心而將它遺失了,而是有人故意將它“遺失”了;
(b) 我們想到在瑪拿西和亞們背道犯罪的日子裡,宗教是可等的黑暗,堪稱“猶大國的亞哈時期”。異教偶像因得到王帝的信奉而橫行,先知被殺,聖殿被污,敬虔的祭 司絕不好過。一些肯同流合污的祭司大概會站出來支持瑪拿西和亞們的惡行,但相信還有一些正直的祭司,他們雖然未能力挽狂瀾於既倒,但會暗存真理於歪途。在 瑪拿西大肆破壞聖殿之際,相信有人(很可能就是當代的大祭司)怕瑪拿西毀掉律法書,於是將律法書收起來,藏在聖殿裡某個只有大祭司才可以進去的地方;
(c)看來瑪拿西只顧大肆製造偶像和邱壇而沒有著意去毀掉律法書。這樣,當代的大祭司(可能就是希勒家的父親米書蘭〔或簡稱沙龍〕,代上九11)的性命得以保存,律法書也就一直藏著;
(d)大祭司米書蘭一直等待時局有所改變才敢將律法書再拿出來。只是他未能等到約西亞的繼位。米書蘭死前大概將他收藏律法書的事情和收藏的地點告訴了繼任做大祭司的、他的兒子希勒家;
(e)雖然瑪拿西後來改邪歸正,但希勒家大概一時間對他還是抱著一個相當謹慎的觀望態度,不敢輕率的將律法書拿出來。無奈瑪拿西悔改後已時日無多,繼位的亞們亦迅即恢復偶像敬拜。希勒家就將律法書的事情一直藏在心裡;
(f)亞們早死,稍後約西亞繼位。大祭司希勒家大概也有份於影響約西亞王去認識耶和華。希勒家見約西亞自幼就尋求上帝,稍為長大後又多方認真積極除掉國中偶像,最近又熱心修葺聖殿(參代下三十四3-8),足證約西亞對上帝真誠的心,就趁約西亞著手修葺聖殿的時候告知他發現律法書;
(g) 有份於影響約西亞的希勒家,相信在他幫助約西亞認識上帝的時候也曾提及聖殿裡原有一卷律法書,是他們民族的宗教和信仰生活的依據指標,並說他所教導於他的, 就是基於那卷律法書所記載的。只是為免要在不適當的時候將那卷律法書拿出來,希勒家可能就託詞說該律法書在早時某個時候失掉了。雖然沒有律法書,約西亞還 是聽從希勒家的教導,專心信靠耶和華;
(h)如今希勒家想到是時候將律法書拿出來,就趁約西亞修葺聖殿的時候,乘機託詞說人在聖殿裡翻這倒那的時候發現了律法書,然後把它交給約西亞,讓他進一步認識律法書的內容,好作進一步的宗教改革;
(i) 雖然王下二十二章所提及的宗教改革跟申命記的律例相近,但不表示當時所“發現”的律法書就只有申命記;同樣可能的是,所發現的“律法書”就是一直在聖殿裡 保存著的整部摩西五經,只因當時的背景是約西亞作宗教改革,書記沙番就在他面前讀出申命記有關的部分,因而叫我們誤以為該律法書就只有申命記的內容;
(j)這樣,摩西五經的正典早已形成,摩西五經的正典更是一直在聖殿裡保存著。
f. 被擄前的先知已經以摩西五經為以色列人信仰的依據,經常根據律法書的教訓去勸勉和責備以色列人,暗示摩西五經早已被接納為有權威的正典;
g. 以斯拉是個熟識律法書的文士,他自己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歸回後又向百姓念誦律法書,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拉七10;尼八9、14-17,十28-39,十三1-3),可見律法書早在被擄歸回之前已經成為正典的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