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上帝的約:應許與律法

一、西奈山與以色列的信仰

當耶和華上帝呼召摩西領百姓脫離埃及時,上帝給他一個確記就是:「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出3:12)。目的是為了在「這山上」事奉上帝,這山就是何烈山。

當出埃及後,上帝與以色列十二支派建立信仰關係就是在何烈山或稱西奈山(出19章)。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來到西奈的曠野,耶和華又呼喚摩西傳祂的話,祂要百姓記得出埃及的事,並且要百姓遵守祂的約,若是守約,以色列人就在萬民中作上帝的百姓,並宣告全地都是祂的,屬祂的人必需作聖潔的國民(出19:1~6)。

此後摩西領長老上山,上帝有如出埃及時的雲柱臨在,在那裡上帝降臨在西奈山(出19:7~11)。此後,上帝在此山宣告祂的誡命,再一次的要求與祂立約的以色列人過守誡命的生活,從此之後,以色列人開始要過信仰耶和華的生活。

二、上帝的話的宣告

在出埃及記19章中,我們看到以色列人預備與上帝相遇,也就是面對「神顯」。摩西並且劃一個界限,限制百姓接近聖山,直到百姓潔淨自己後,才在上帝的號角聲中接近聖山去面對上帝。在此,上帝讓百姓感覺到祂尊榮的聖潔而發抖、震驚、害怕,無非是要檢驗百姓向摩西所說的話「我們要遵照上主的話做」(出19:8),並且使百姓認識上帝的聖,同時也讓百姓相信摩西所領受上帝的話(cf.出19:9)以及上帝的話所具有的權威性。

到了出埃及記20章裡,出現了規範以色列人與上帝建立良好關係的話,也就是上帝的十句話(誡命)。這話也是上帝與以色列人同在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因為這話是上帝自我啟示的表現。很重要的,這誡命是屬於西奈之約裡面,同時也是以色列後來所有律法的原型, 所以,遵行十誡(上帝的話)是上帝給「約民」以色列人的旨意。此外,這十條誡命在信仰團體的禮拜中,常被加入後來的教育、傳講與禮拜儀式中使用。總之,上帝的話(十誡)是為了加強西奈之約,且成為禮拜的中心,也是律法的精神。

三、小結:禮拜-約的儀式

約是上帝給以色列人的禮物,並藉此來調整以色列的團體生活,以符合上帝的管理。這管理主要是透過西奈之約所形成的聖禮禮儀,這包括固定的禮拜集會,也包括個人與群體的禮拜,使得人在每日生活中,可以體驗到上帝的實存。所以,禮儀的規定是從共同的生活中形成,是回應上帝的約的旨意,以分別聖與俗。



*********************

    上帝用“十誡”管理以色列,也要以此管理教會。所以教會應以十誡來規範信徒之日常生活,使大家過聖潔之生活。這才是敬拜生活之真義。


約翰一書中的「彼此相愛」(3:13-24)

 當作者完成講述上帝的兒女是聖潔(3:1-3)及不犯罪(3:4-10)的人以後,接著就是談論他們是一群彼此相愛的人。

 

    「你們應當彼此相愛(agapetos)」(3:11)

 

並不是一個新命令,一方面是上帝一早定下給人類的誡命(利19:18),衪對人類的心意原本如此,約翰只不過在此重申而己,另一方面是信徒起初就認識的道理,也就是說信主時自然從聖經或教會的教導中吸取到的教導和經驗。

 

  約翰藉著一個正面和一個副面的例子去說明這行為的標誌。

 

一. 正面:

 

「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3:12)。信徒不可學像那憎恨殺人者該隱,該隱的行為是屬於那惡者-撒旦魔鬼-的行為,因為魔鬼起初是殺人的(約8:44)。

 

  耶穌並沒有說明恨人者在心裡已犯了殺人的罪惡,雖然他曾指出見到女人起淫念的人在心裡已犯了姦淫的罪惡(太5:21-28)。約翰只是把同樣的道理引申出來:「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3:15)。恨的確為人類帶來了許多罪惡。今日社會中許多罵架、打鬥、謀殺皆由恨而起。怪不得使徒彼得說「要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前4:8)要彼此確實相愛就必須除去恨。

 

二. 反面:

 

彼此相愛必須有所行動。「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3:18)

 

掛在口邊空講的相愛不只不能有任何作為,反而推毀了基督所指的愛。真正相愛是要以具體的行動來表達。

 

  如何以具體的行動來表達相愛呢?「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上帝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3:17)

 

作者提出一個簡而易明的相愛例子。在當時物質缺乏的社會這行動是有需要的,有餘的幫助缺乏的人。今天我們或者活在一個物質充俗的社會,但是在其他方面,例如傷殘老弱者、病痛沮喪者、自然災害引致的窮困者、被壓迫失散者等等,皆需要我們以具體的相愛行動來表達。不管社會如何富裕,弟兄姐妹之間仍大有人在是缺乏的,極需我們以行動去幫助他們。這樣的行動就是一個標誌,讓別人看出我們是基督徒。這具體行動的愛也反映了他是愛上帝的人。「人若說我愛上帝,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上帝」(4:20)。

 

  為什麼要以行動來表達彼此相愛呢?因為耶穌基督為我們立了最好的榜樣:「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3:16)。初早期教會的信徒曾以這行動讓世人看出他們是基督徒。一位在第二世紀的神學家特土良曾反映當時社會的人的說話:「看哪,他們真實彼此相愛…甚至願意為弟兄姐妹犧牲生命」(特土良:辯駁書39節)。

 

約翰繼續指明如何彼此相愛?

 

遵守這命令的,就是住在上帝裡面,而上帝也住在他裡面(3:24)。上帝如何住在人裡面呢?上帝是以「賜給我們的聖靈」(3:24)

 

住在信徒裡面。我們又怎樣知道聖靈住在裡面呢?

 

「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住在我們裡面」(4:12)。

 

可見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信徒因為彼此相愛,就証明聖靈是住在他們裡面。

 

當時的「假先知」(4:1)或是異端者不懂這相愛的命令,一方面因為他們不信「耶穌基督的名」(3:23),也不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4:2),另一方面因為他們是「沒有愛心的」(4:8)。

 

教會中監督、長老、執事的等級

按教牧書信,我們看見當時各職份人物的條件:

 

* 監督:人若想要得監督的職分,就是羨慕善工。

 

      他「必須無可指責,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有節制,自守、端正,樂意接待遠人,善於教導;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溫和,不爭競、不貪財;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會呢?)。初入教的不可作監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的刑罰裡。

 

      監督也必須在教外有好名聲,恐怕被人毀謗,落在魔鬼的網羅裡。(提前3:1-7)

 

      監督既是神的管家,必須無可指責,不任性、不暴躁、不因酒滋事、不打人、不貪無義之財;樂意接待遠人,好善、莊重、公平、聖潔、自持;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就能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了。(多1:7-9)

 

 

* 執事:作執事的也是如此(相信是指以上的「必須無可指責,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有節制,自守、端正,樂意接待遠人,善於教導;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溫和,不爭競、不貪財;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必須端莊,不一口兩舌,不好喝酒,不貪不義之財;要存清潔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奧秘。這等人也要先受試驗,若沒有可責之處,然後叫他們作執事。

 

      女執事也是如此:必須端莊,不說讒言,有節制,凡事忠心。

 

      執事只要作一個婦人的丈夫,好好管理兒女和自己的家。因為善作執事的,自己就得到美好的地步,並且在基督耶穌裡的真道上大有膽量。(提前3:8-12)

 

* 長老:我從前留你在革哩底…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

 

      若有無可指責的人,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兒女也是信主的,沒有人告他們是放蕩不服約束的,就可以設立。(多1:5-6)

 

      控告長老的呈子,非有兩三個見証人就不要收。(提前5:19)

 

這引起以下的討論:

 

1.          『二分級』(長老presbyter,執事deacon):不分長老和監督,認為長老也就是監督:解釋說長老是身份,監督是職位。

 

2.          『三分級』(監督bishop,長老,執事):認為當時教會的一些教區有監督身份或職位的人物從眾牧師或長老中被選出來。這些監督也就是後來初早期教會的“主教”。

 

 

2020年6月3日 星期三

基督凡事居首位

   基督是上帝,由以下各點得知:

   A.上帝的形像(歌羅西書一15) 

基督本是上帝的形像(林後4:4),為要表明人肉眼看不見的上帝。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肉眼不能見,但藉著耶穌基督就能讓人看見上帝了。保羅說,學了基督的人,就要改變一新,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0-24)。所以,基督徒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所造成的新人,這新人能表現出上帝的形像,證明耶穌基督本身有著上帝的形像,所以才能造就出有上帝形像的新人了。

   B.上帝的豐盛 

保羅說,上帝本性的一切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歌羅西書一19)。從基督豐滿的恩典裡,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約一16) 。基督就是上帝的豐盛,也就是上帝一切本質都原原本本地在耶穌身上,絕不是異端所謂的次等的上帝。耶穌不是幾分之幾的上帝,而是上帝本身,是百分之百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獨一真神。

   C.上帝的和平(歌羅西一20/ 22)

基督是上帝的和平。他以犧牲自己來成就和平。他藉十字架的救恩拆毀人與人、人與上帝之間隔斷的牆,成就了和平。所以他正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基督就是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 和平的 君(賽九6)。主耶穌也說,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保羅也勸信徒要勸人與上帝和好,並且,信徒在信主之後,就帶著福音的使命,這使命就是教人因信耶穌基督與上帝和好(林後五17/20)。所以基督就是上帝的和平,藉著成就上帝的和平表明他就是和平的上帝(弗二13/18)。

2.從與萬有的關係觀之

基督與萬有的關係,表明祂就是那位造物主。因為

A. 基督在一切被造以先(歌羅西書一15) 

基督在一切被造的以先,祂是超越萬有的長子。這種超越就是在於他不是那被造的萬有,乃在萬有之先,更是造物者。耶穌說,未有世界以先,祂已與上帝同享榮耀(約十七5),證明祂在一切被造以先,且已經享有上帝的榮耀。箴言八章說到基督之本源:「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我,從亙古、從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沒有深淵,沒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箴八22/ 25)。

  B. 基督創造萬有(歌羅西書一16 17)(來一3)

  保羅說 ,萬有都是靠祂造的,也是藉祂、為祂造的。

「靠祂、藉祂」造的(約一3),說明了祂的能力,基督就是無所不能的造物主,祂用大能創造宇宙萬物。「祂立高天,我在那裡,祂在淵面的周圍畫出圓圈,….那時我在祂那裡為工師」(箴八27-30)。祂有大能,因為祂是創造宇宙萬物的工程師。「為祂」造的,表明了祂的目的,就是要領人進入救恩,所以,(來二10)說:「原來那為萬物所屬、為萬物所本的,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裡去」。基督不僅創造萬有,也托住萬有,也就是,祂不僅創造萬有,也托住萬有;祂創造,也保治,顯明祂持續又深廣的愛。保羅說,萬有也靠祂而立(西一17),又說,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十一36)。

 3.從與教會的關係觀之

A. 基督是教會之首

基督是教會全體之首(歌羅西一18)(弗一22,弗五23),說明了祂與教會的親密關係。教會是基督用祂的寶血所買贖集合而成的群體,所以教會的生命是基督所賦予的,既是這樣,祂當然是教會之首,教會是祂的身體,教會每一份子只是祂的肢體,肢體不能脫離頭和身體,猶如樹枝不能離開樹幹,否則便失去生命。所以,基督與教會的生命是連結在一起的。既是如此,教會要順服基督,榮耀基督,絕不能世俗化,要預備整齊、成為聖潔的基督新婦。

  B. 基督為教會犧牲(歌羅西一20)(弗五23)

基督愛教會,為教會犧牲捨己(弗五25),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沒有比這個更大的。基督為教會流血,成就了和平,使人的命運有了轉變。這樣的轉變就是:

1)從與上帝隔絕→引到上帝面前

2)從與上帝為敵→與上帝和好

3)使種種惡行→成為聖潔、無瑕疵、無可責備。
 
所以,基督為教會犧牲,使教會重新有了新生命,成為新造的人,恢復了上帝的形像與樣式,成就了上帝的帳幕在人間(啟二十一3)、以馬內利(賽七14)的應許。
  


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新約正典的形成

           新約聖經的流傳與定典  ,

           新約正典的形成   , 

           新約聖經的形成過程簡介  ,

            新約正典規定之標準 ,

新約聖經的語文

        新約聖經的語文  ,  新約聖經適用共通希臘文寫的 ,

       新約聖經的原稿 ,   新約希臘文的世界  ,

      四福音和使徒行傳的語文風格 , 保羅的書信語文風格 ,

       大公書信和啟示錄語文風格    ,

大公書信和啟示錄語文風格

    希伯來書是修辭學上一部傑作;它不論在詞語修飾或句子結構方面,都異常出眾和優雅。革利免還注意到,希伯來書作者的文筆,與路加的文筆有點相似。施維澤( Schwyzer )稱希伯來書為一部精雕細琢的藝術品( das erste Denkmal christlicher Kunstprosa )。莫爾頓也認為:「除了希伯來書的作者,路加是新約中惟一的作者,能對希臘文的寫作風格有所認識。」

   
其他的書信也不乏優美的語文;其中更有兩至三卷書信是帶有阿提喀希臘文色彩的。這都顯示,這些作者或代筆人,較其他的新約作者(路加和希伯來書的作者除外)較受希臘文學的影響。雷南( Renan )曾說:「雅各書的希臘文,清純而近乎古雅。」他又認為,彼得前書與保羅的作品,在語文方面相近。對當中部分作品,學者有不同意見。但可以肯定的是,猶大書和彼得後書比起其他大公書信,更具阿提喀希臘文色彩。約翰書信的語文,明顯與約翰福音的語文同屬一類。

   
啟示錄的語文,在新約書卷中最為粗陋;但就文學體裁而言,它是天啟文學的代表作。作者的希臘文只屬初級程度,是新約書卷中最淺白、最適合初學希臘文的人士閱讀。書中的意象具體、句子結構簡單、情節豐富、詞藻日用常見、希臘文語法顯淺等等;還有其內容變化多端,形象化的比觀念性的多。這種種特色都是這卷書淺白易讀的原因。

 

 

 

 

保羅的書信語文風格

    新約的書信較使徒行傳難讀,主要因寫作題材的緣故。就性質而言,敘事文比概念性的討論,來得容易明白。大多的敘事文都是具體的;然而,新約的書信大多涉及非感官的、抽象的事物。羅馬書便是這類書信的佼佼者。羅馬書的思想非常深奧,但讀這書的人並不會認為,保羅跟路加一樣,曾受過同等的教育。羅馬書成為基督教上乘的經典作品,不是因保羅飽受希臘學術的訓練,乃是由於他凌厲的詞鋒和豪邁的情感。然而,也許我們應聽聽一位希臘籍的古典文學家對保羅的評論:「保羅⋯⋯取了中庸之道,寫出了他那時代的一般知識分子所用的語文。」

   
保羅的作品,除了有以上所提的語文特色外,還有另一些特點值得注意。保羅有時也採用冗長的句子,一氣呵成來表達他的思想。例如,歌羅西書一章35節。學者都認為,保羅這裡說話的格式,跟他在其他書信所用的一樣,即依循著一個有點兒公式化的格式,來表達他對收信人熱切的欣賞和信任。這樣的話當然會因應場合而有所不同,也因着多番使用而熟能生巧。歌羅西書一章920節是另一個例子。保羅用這句長話,一氣呵成地總括了他所傳福音豐富的內涵和能力。同樣的句式也可在以弗所書找到。除了在一章314節外,以弗所書中別的地方,也有不少同樣氣勢磅礡的句子。保羅這些說話都是以一般日用希臘語文寫成的;其風格可媲美希臘東正教的崇拜公禱文。

   
此外,保羅在腓利門書對腓利門那種迫切而圓滑的懇請技巧,以及多次採用一些與阿尼西謀的名字意思相關的字詞的寫作手法,也值得我們注意。類似的文字遊戲也出現於腓立比書四章2節;那裡,保羅把友阿蝶(其意是「一帆風順」或「成功」)和循都基(其意是「走運」或「成功」)連在一起,提醒教會切勿有紛爭之事。保羅這樣一個帶有諷刺意味的文字把戲,難道不是刻意安排的嗎?

   
希伯來書的語文,明顯跟保羅的語文很不同。讀者看不出其獨特之處,只因這些特色給翻譯本淡化了。亞歷山太的革利免( Clement of Alexandria )最早研究希伯來書的語文。他指出,希伯來書的希臘文與保羅的希臘文有很大的差異。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