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其他信心偉人

經文:《希伯來書》十一章35-38
「又有人忍受嚴刑,不肯苟且得釋放(原文是贖),為要得著更美的復活。又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來十一35-38):這些人是哪些人?有很多人說是兩約之間的人。聖經既然是大概的講,不提名字,我們也不必追究到底是誰。但是我們看到,有人是為了這個信仰,或者為了這個信心,他可以死,不肯被釋放。包括在羅馬人逼迫基督教的時候也有信耶穌就必須受死、受嚴刑,他們並沒有因此脫離這個死亡,脫離這個嚴刑,但是他們會得到更美的復活。
我們信主不一定都是榮華富貴,很多時候是像耶穌基督一樣被戲弄、鞭打,或是像保羅一樣被捆鎖、監禁:「他們是基督的僕人嗎?(我說句狂話,)我更是。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裡。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裡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飢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除了這外面的事,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我若必須自誇,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便了。」(林後十一23-30)保羅的經歷,主耶穌都經歷過,許多基督徒和有信心的人也都會經歷這些。

一.      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來十一39):是這個世界不配有這麼好的人,當然,我們也不配有這麼好的上帝,上帝把恩典給我們,讓我們能夠配得祂的恩惠慈愛,我們是非常感恩,但是我們實在要承認我們是不配的,當我們不配的領受上帝奇妙恩典的時候,這個世界就不配有基督徒這麼好的人,這不是我們往臉上貼金,這是聖經上的話,世界上不配有。很遺憾的是,很多基督徒想巴結這個世界,要世界來肯定他,那就太可憐。

二.      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

「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來十一39)這個我們需要好好來思想一下。
第一,從《希伯來書》十一章33節看起,這些了不起的信心偉人,「因著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得了應許,堵了獅子的口,滅了烈火的猛勢,脫了刀劍的鋒刃;軟弱變為剛強,爭戰顯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軍。」(來十一33-34)好像很棒很棒;然後到了35節的下半句起,就很慘很慘:「又有人忍受嚴刑,不肯苟且得釋放,為要得著更美的復活。又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來十一35-38)
這兩批人,通通都是有信心的人,但我們看到「不能以成敗論英雄」,不能說,因為他滅了烈火的猛勢、堵了獅子的口,所以他就是有信心的;因為他被殺掉、窮乏患難,他就是沒有信心的人。人都會這樣想,可是在《希伯來書》十一章信心的偉人裡我們看到,恰恰好就不是這樣。這兩邊都是有信心的人,但是他們的遭遇就是不一樣,不僅有信心的人的出生都不一樣,有信心的人的遭遇也都不一定一樣。有些人有信心,榮華富貴,一帆風順;有些則是又悽慘,又被唾棄。這與沒有信心的人有榮華富貴的,也有過得很悲慘的一樣。
所以,基督徒千萬要記得:我們是憑著信心,憑著上帝的話來生活,不要用世界的標準來衡量。我們不是成功神學,以為一定要一切順利,包括所謂屬靈的順利,才是一個上帝喜悅的人,才是有信心的人。我們不能這樣來了解到底誰是上帝所喜悅的人,到底誰是麥子、誰是稗子。
我們在聖經裡看過很多次,我們人很難依據這些經歷來判斷。就成就而言,耶利米就是毫無成就的。事實上這裡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恐怕就是指最偉大的先知,包括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都在其中有份的人。他們最偉大,可是上帝給他們的環境和他們所遭遇的事,實在是非常非常的不順利,但不能說他們就是沒有信心的人。
我們不是成功神學,以為只要有信心一切就都會很好,包括在今生的一切美好;我們也不是失敗神學,好像有信心,在這個世界我們就一定會一敗塗地,因為這個世界敵擋上帝。我們不是看今生的,我們不是看物質上的這些報應,我們當然希望都有好的報應。我們也希望今生就能得到好報應。但我們非常看輕這些,我們看重的只有上帝,我們看重的只有上帝的話。我們求上帝讓我們一切都能很平順;如果沒有,我們也感謝主。
第二,這兩批的人都是有信心的,但不能說我只要作前面這一批,不要作後面這一批。我們可以求上帝,但上帝會給我們什麼樣的帶領我們不知道。如果有人因著信,堵了獅子的口,但從教會歷史上,包括寫《希伯來書》的這個時候及其之後的時間,可以看到更多的是許多基督徒是被送到競技場跟獅子搏鬥,然而沒有一隻獅子的口被堵住,都把基督徒撕裂、吃掉了。我們不能說,這些被吃掉的基督徒就是沒有信心。
有些人是披著綿羊山羊的皮、穿著簡陋的到處奔逃,例如大衛,在洞穴裡躲來躲去,從這裡跑到那裡,掃羅都追殺他,他就只有逃逃逃,最後逃到非利士人的地方。後來掃羅死了,他就作王了。大衛能住在利巴嫩香柏木的王宮裡,很舒服了,也享受了王位。不管是流離無定,或者是有一個非常好的居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信心。當然我們希望能居住得平安,但這個在上帝的手裡。
所以說,他們是因著信得了美好的證據,也就是他們知道上帝是真實的,願意去信靠上帝,上帝也就加各樣的祝福給他們,他們是得到了證據,但是他們沒有得到所應許的。
《希伯來書》好像把信心的偉人分成兩大類,當然不只這兩大類,可以從有信心好像一切都一帆風順,到有信心好像一切都很倒楣,中間也有人可能是三七,或是四六,或是五五,反正在世界上的遭遇,就是都有好有壞。《希伯來書》這樣告訴我們,因此我們也要有這樣的肯定。
我們當然希望上帝讓我們相當的順利,但是上帝所加給我們的一切好與不好於我們都是很好的。保羅也好、耶穌也好、摩西也好,所有屬靈的偉人的生命裡,都經過了多少的橫逆和多少的挫折,所以我們怎麼能說有信心信靠上帝,就不會碰到疾病、不會碰到挫折、不會碰到倒楣,買股票就一定一直發,買房子就一定漲,娶太太一定就是美嬌娘,兒子就一定不會變壞,成績一定是最好;這個都是不當有的想法,雖然我們很希望這樣,但是上帝的帶領才是最美好的。我們並不求現世報,上帝若在現世就給我們祝福那當然很好,但是如果沒有,我們仍然感謝主。
特別是《詩篇》七十三篇和《約伯記》,都讓我們看到信主的人在罪惡的世界裡,俯伏信靠全能的上帝,其物質上的供應和今生的遭遇不一定就是那麼完美。那麼他們得到的是什麼證據呢?他們得到的就是:上帝肯定他們。

三.      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

但是他們有沒有得到所應許的呢?
《希伯來書》十一章裡有三次提到信心與應許的關係。一次在13節,講到「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他們是存著信心死,沒有得到所應許的」;一次是在33節,「他們憑著信心得了應許」;另外一次是在39節,「他們因著信心得了證據,卻沒有得到應許」。兩次講沒有得到應許,一次講得到應許;那我們要問,到底他們得到了應許沒有?答案是:「得到了,也沒有得到」。
就每一個有信心的人而言,我們已經得到了主,我們有信心,主就住在我們裡面。我們得到了主,就得到了萬有。這是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告訴我們的:「上帝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祂也都是實在(實在:原文是阿們)的,叫上帝因我們得榮耀。」(林後一20)所有的應許都實現在耶穌基督的身上。
耶穌在《約翰福音》說:「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約八56)無論應許有多少,在基督裡都是是的,所以藉著祂也都是實在的,不管上帝要給我們什麼,包括聰明、財富、兒女、土地、智慧,這一切都集中在耶穌基督裡面,因為耶穌是萬善的源頭。我們有了耶穌就有了一切,所以我們得到了沒有?我們得到了!我們甚至得到應許,包括舊約的時候,憑著信心可以得到的任何物質方面的東西,只要有信心,我們就得到了應許。
我們有多少信心就得到多少的耶穌,這是一定的;但我們得的還不夠完全:就耶穌的彰顯、耶穌的再來時,把所有天上地下所有的祝福給我們而言,我們今天還沒有完全得到。從義人亞伯開始,一直到主耶穌再來,都有各種不同層次的得到,有的人好像多,有的人好像少。但是我們都是得到了耶穌,而我們都希望得到更豐富。所以說:我們得到了,我們也還沒有得到。
我們已經得到主,得到上帝的話的實現,如同亞伯就得到了;但我們又還沒有得的完全;若要完全,要等到主的再來:「因為上帝給我們預備了更美的事,叫他們若不與我們同得,就不能完全。」(來十一40)上帝預備什麼更美的事呢?就是主耶穌再來的時候萬物的更新,這個舊約的人好像沒有通通得到,舊約的人只得到一個影子、一個應許;新約時候的人好像得到,但是也是得到一個影子、一個應許。我們將來會得到的更豐富,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都會得的更豐富,但是我們需要有信心。
雖然主耶穌還沒有再來,但我們因為信靠上帝,因為相信那個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是可靠的,我們就在地如在天:在好像還沒有得到的時候,就已經相信得到了,而且相信將來會得的更完全!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作惡的有禍了


彌加書二章1-5

彌迦現在針對一群富裕的地主宣講,特別指出他們是非法地霸佔土地。最後,他指出上帝對這些長久犯罪者的懲罰是甚麼。這篇信息的日期大約可推算是在約坦或亞哈斯統治期間。

他們有罪孽(1-2)。這種罪孽以貪圖土地開始,至極點時則將農田和莊園據為己有。作者以精采的詞句來描寫罪犯。夜間,當正直的人家睡覺時,作惡的躺在床上圖謀計畫,藉以增加他們佔據的土地。然後他們天一亮就起來,以權力去把他們夜間的計畫在白天實行出來。他們渴慕土地、田園和房屋,因為土地代表權勢和財富。因為他們攫取土地,許多小地主可能被欺凌和壓迫。

他們該受懲罰(3-5)。「耶和華如此說」表示這話是上帝直接說出的,所述的懲罰是針對財主的罪惡。那些奪取土地而致富的人,將要像那些土地被奪走的人般迅速衰落。負責審判的是上帝自己,但彌迦有意指外來的敵人(照推斷應是亞述)將會成為直接的工具,將土地從富裕的人手裏拿走。好像第五節的暗示,那些富裕的地主,不但失去他們直接控制的土地,而且要喪失他們將來在以色列的任何土地控制權。


上帝的憐憫


約拿書四章6-11

尼尼微城是被保存下來了,但是對先知的勸告卻一直沒有完成。約拿坐在這座城市東邊的一個高位上,還一直盼望審判和硫磺的災難突然臨到這座外邦人的城市。現在,他知道這種事不會發生,不過他仍然等候。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太陽的曝曬,他為自己搭了一座棚,但是樹枝和草所搭的棚擋不住了太陽的熱。

上帝觀察到先知所處的惡劣環境,便造了一棵植物,使它迅速成長起來,為約拿遮蔭。在希伯來原文中,也許是指迅速成長的蓖麻樹,這種樹的葉木,能夠遮蔭。約拿沒有想到他有這樣的運氣,因此大大喜樂。然而,很快的,穀像蟲一咬樹就枯槁了。太陽的熱氣,使得約拿再一次決定死了比活著還好。

但是上帝說話並且問約拿到底是甚麼事情觸怒了他,蓖麻樹枯槁和討厭的氣候真的可成為理由使他覺得死了比活著還好嗎?

約拿回答說:「是的!」他不加思索的回答。

約拿的回答顯示出他是自私自利的。

第一次約拿要去死,因為他嫉妒;尼尼微大城的居民將不受上帝的審判而死去。現在他又要死,是因為天氣使他感到不舒服。蓖麻樹的死給他個人明顯的造成不便,而災難臨到尼尼微人卻與他沒有直接關係,可見他是多麼的自私,甚至把人的死和樹的枯乾相等。

最後一節(11),作者明顯地把整本書的內容聯繫在一起,突出「我豈能不愛惜尼尼微呢?」這個問題。

聽完整個約拿的故事以後,我們會感覺到,如果上帝關心蓖麻樹,祂也必關心人,包括外邦人。

約拿的憤怒


約拿書四章1-5

尼尼微人的那麼澈底的悔改,是難以預料的。

現在,約拿發怒,因為這城市的人將不致經歷上帝的憤怒。

所以約拿再一次禱告(2-3),這次禱告語調和他早時的禱告(1-10)完全不同。當他看見在這座城中所發生的,他禱告上帝取去他的生命,因為他感到死了比活著更好。上帝於是勸勉祂的僕人,但沒有用;約拿出城去,在城東邊的高地上搭一座棚,住在那裏,等候也許這座城會被毀滅。

上帝沒有發怒,儘管祂對這樣一位愚頑的先知,是可以發怒的,但祂沒有那樣作,反而問他說:「你這樣發怒合乎理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