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日 星期六

施行審判的上帝

 

  人若不敬拜上帝、不守祂的律法,必定會去敬拜其他的假神,破壞了第一條誡命(申五7)。許多人認為本敘事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主題,便是斥責偶像的存在及邱壇未被廢去的罪。當然,以色列/撒瑪利亞及猶大/耶路撒冷遭受到審判最主要的原因也正是這種罪。

  列王紀記載列王的例子,顯示他們的作為不但影響他們自己的家庭,也影響到他們的繼任者;例如以色列王耶羅波安(王上十二2633,二十一2122),還有耶戶的罪不但影響了尾隨的三、四代(申五89),同時導致以色列的敗亡(王下十3031,十四6)。

  列王受審判及對他們統治評估最突出的標準,是以他們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或「惡」的事為準。作者假設律法是已知或可知的,但有時卻被遺忘(王下十七1335)。列王登基加冕之時,律法書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王下十一12),當國家遭遇危機(王下十一17;代下二十九10)、災難(王下二十三3)或是改朝換代(參:書八3035;代上十一3)之時,往往會與上帝重新立約。

  列王紀經常提及人如何不遵守上帝的律法及道路,甚至最敬虔的人都不例外。因此,大衛犯罪,甚至所羅門王朝最終分裂他都有責任(王上十五5,二十二45;希伯來文raq意為「除了……以外」)。耶戶在以色列提倡敬拜耶和華只屬曇花一現,無法持久,因為他自己不盡心遵守耶和華的律法(王下十2831)。約沙法雖然按公義行審判,但卻與亞哈及其子約蘭王共謀一同爭戰不果,留下污點(王上二十二;王下三)。希西家雖然信靠上帝,並自亞述人手下被拯救出來,卻因向另一世界強權屈膝而使他新興的改革失色。而那個世界強權便是最終毀滅猶大王朝的巴比倫(王下二十1218)。約西亞的改革得來不易,卻在他死於埃及王尼哥之手後立即消失(王下二十三2830)。一般而言,作者對以色列王朝的描述,似乎是要為了猶大同樣的命運寫下伏筆。

  隨著不遵守律法的主題而來的,便是報應性的審判。凡是棄絕(王上十九10;王下十一12,十七1420)或違反與上帝所立之約(申二十九25,三十一6816,三十二2627;王下十八12)的都受到這類的警告。這是預言性敘事體中清楚可見的主題。其結果便是上帝的子民被擄至應許地以外的地方(王下十七202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