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4日 星期五

聖經之結構與文法

 

      當我們知道聖經有不同的體裁後,跟看我們該注意的是結構與文法,結構會章涉到分段的問題也會牽涉到文法。知道結構與文法能幫助我們瞭解聖經思想的層次,可以 幫助我們深入瞭解原意。例如,在馬大福音,我們會發現耶穌基督的教訓與他的生平事蹟間插看出現,將登山寶訓(太五至七章)與路加福音比較一下,我們便會注 意到馬太福音登山寶訓的話在路加福音最少分散在三個地方出現(路六:17-49,十一:1-12,十二:22-34)這現象告訴我們,馬太是故意將耶穌的教訓集中起的記載。若將馬太五至七章,十三章,十八章,以及二十三至二十五章這幾大段耶穌的教訓集合起來,我們便可以瞭解書中結尾“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這句話(太二十八:20)包括那些事了。

      路加寫福音時也有他特別的結構。當他記載耶穌的工作時,他第一個記載的事便是耶穌在拿撒勒被棄絕的事。這故事在馬太與馬可福音都出現在耶穌工作的後期(太十三:57;可六:1-6),路加福音本身也告訴我們這件事並非第一件工作(四:23提及耶穌起碼在迦百農工作過),但他以拿撒勒的工作開始,是因為他要借這件事點出耶穌一生工作的性質和結果。在整本路加福音中,貧窮人,瞎眼的,經常是耶穌關懷的對象(路七:22,十四:13,21),但祂被人棄絕,也同樣是一再出現的主題(路二:35,九57-58,十三:31-35等)。

      知道結構的重要性以後,讓我們來看看聖經裏文法的問題,“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二十八:19),耶穌基督的大使命,用個連接詞“所以”是在回應18節 的“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為什麼我們要去,因為耶穌有了天上地下一切的權柄。所以每個人都該聽祂的話。注意這種連接詞“所以”,因為這些思想 的層次,可以幫助我們去發現某些經文的主題。通常中國教會在講差傳時我們的重點是耶穌看見那些人如羊走迷,非常可憐,憐憫他們,所以你們要去……其實太二 十八:19的“所以你們要去”是因為耶穌已做了王,他有權柄命令你去。不管你是否憐憫,可憐那些失 喪走迷的人。耶穌命令你去,你高興去也好,不高興去也好,耶穌要你去,接受大使命的原因不是你愛不愛人,而是你聽不聽耶穌的話。世人都必須作耶穌的門徒, 更不在乎他喜歡不喜歡做,而是耶穌做王后,他非做不可。知道這點後,信主便成很嚴重的事。整個福音不是能讓我們的心態來決定,傳福音不是我們喜不喜歡,信 耶穌也不是喜不喜歡的問題,而是耶穌有天上地下一切的權柄。這是太二十八:19,這“所以”所帶給我們的一個重點。

      在讀經時若研究得深一點,就會牽涉到文法問題了。新約希臘文文法,基本上是歐洲語言系統,在這語言裏有動詞時態,性別及前置詞等。希臘文某一前置詞加上某個名詞的“格”Case就有不同含義。動詞時態(Tense)又分過去,現在,未來。這類文法問題特別是動詞方面在中文聖經裏比較不容易看出來。但在希臘文卻是很重要。我們若能瞭解這些文法問題,常能幫助我們瞭解一些個別經文的含義,下面讓我們看看幾個例子。

      保羅在林前三:6論及他和同工們的工作,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上帝叫他生長”這裏的動詞“栽種”,“澆灌”是過去時式,中文用“了”這一個助詞來表現“生長”在 原文裏則是現在式。希臘文文法在此將時間性,重點表現得相當清楚。保羅與亞波羅在過去工作過,上帝卻叫他們工作的果效能以繼續下去。

      弗二:8是一個與前置詞有關的例子:“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是談到因信稱義的教義。現代中文的“因”字,通常我們的解釋為“原因”或“因為”。若這麼解釋的話,人為什麼得救?因為我們信。但是若我們這麼解釋的話就誤解保羅的原意了。因為原文是個前置詞dia加上屬格。英文翻成through是 一個過程並非原因,現在我們翻為“借”。一位研究中文的教授曾告訴我,中國的“因”字,原來有另一個解釋,與佛教的“緣”同意。我們手頭的聖經是十九世紀 末二十世紀初的翻譯,當時的“因”字與現在的“因”字意義不同。這節聖經“因著信”,其實是指“緣於信”。有了這瞭解後我們便知道我們的信不是上帝叫我們 得救的根據;不是因為我們信上帝,所以上帝救我們。這節經文的信息是:上帝救我們,是基於祂的恩典,在得救的過程中,我們要信耶穌。這是希臘文的文法可幫助 我們瞭解更正確的教義的一個例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