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9日 星期六

以色列族長歷史的準確性

        考古學研究的證據,使許多自由派的學者,改變他們對舊約之歷史準確性的尊重。這方面也許在有關族長時代的資料,比其他更顯著。在近世之前,他們不僅懷疑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活動,而且不信有這些人存在。今天他們都已相信這些人存在過,且其活動也大部與創世記的敍述一致。促成這種新尊重的態度,有許多證據,在此僅能略舉一二:

一、名字


        有一方面關於古代文件中的名字,與創世記所用的相似。例如雅各的名字,以Ya‘qob-el的形態出現,而指十八世紀上米所波大米(Upper Mesopotamia)的查加巴沙(Chagar-bazar)文件中的一個人物;也是指杜得模西士三世(Thutmose)的名冊中、巴勒斯坦之一地名;另外字形是Ya‘qob一har,表示許克所斯(Hyksos)一族長之名。亞伯拉罕的名字出現於十六世紀巴比倫的文件中,其字形是Abamram,在馬里出現的則是另一個字形。一篇馬里的文章,使用亞伯拉罕的兄弟拿鶴的名字,而以Nahur的字形,來表示哈蘭(Haran)附近一城市。馬里的文件,更談到一個民族,稱之爲Banu-yamina(便雅憫Benjamin),也使用許多名字,這些名字的字根與迦得(Gad)、但(Dan)、利未(Levi)和以實瑪利(Ishmael)相同。較遲的亞述國文件,說到兩個城市,Til-turakhi和Sarugi,這與他拉(Terah)和西鹿(Serug)字根相同,前者是亞伯拉罕的父親,後者爲其更早的祖先。這些人名,以及其他可以再舉出更多的名字,都出現在二千年代前半(即二○○○至一五○○之間)的文件中。雖然沒有實據證明任何一個名字,即是指聖經中某一個特定的人或地方,但這些名字確實顯示,創世記的記錄是使用當時的命名體系。

二、風俗習慣


       還有關於當時風俗習慣的證據,有些族長的活動,在摩西律法的觀念及後來的習尚來看、似乎很奇怪,但若以二千年代早期的風俗,特別是努斯文件(Nuzi Texts)所記載來看,我們就可以瞭解。例如亞伯拉罕會擔心,是他的僕人以利以謝(Eliezer)而不是兒子,爲繼承人(創一五1~4)。創世記的記錄暗示著若沒有兒子,這種繼承法是正常的,而努斯文件有這樣的例子,這些文件顯明,無子嗣的父母親,收養一僕人爲兒子,這僕人就在他們有生之年服侍左右,若不生子,在他們死後,這僕人就是繼承人。

    另外,撒拉(Sarah)將其婢女夏甲(Hagar)給亞伯拉罕爲妾(創一六1~4),似乎也很奇怪,但努斯文件卻提到這種習俗,在當時是很平常的。這些文件也指出,假如婢女因此生了一個兒子,則婢女和其兒子均不被趕出家門,當撒拉要求亞伯拉罕趕逐夏甲和以實瑪利時,這點也是他不願如此的原因之一(創廿一9~11)。後來拉結(Rachel)和利亞(Leah),也照樣將她們的婢女給雅各爲妾(創卅1~13。)

    另外努斯文件也可以解釋拉結爲何要拿他父親的神像——家庭的偶像(創卅一19、34、35),這些偶像代表繼承權。顯然在雅各來到拉班(Laban)家中成爲家中一份子之後,拉班也有了兒子(創卅一1)。拉結這樣做,是想保持雅各仍是家中最主要的繼承者。

    努斯文件更顯示,一般人認爲口頭的祝福,是牢不可破的。有一出土的法庭記載,提到一位元父親給兒子們的祝福,法庭認爲這祝福不可更改。這件事,可解釋爲何以撒給雅各祝福,雖然牽涉到欺騙,但他卻拒絕以掃(Esau)懇求變更祝福。這也使一般在創世記中的祝福,保持重要的地位,如挪亞(Noah)(創九25~27)和雅各(創四九1~29)的祝福。


三、巴勒斯坦的環境


       第三方面的證據,是關於族長時代迦南地的一般環境,與族長故事所反映的一致。亞伯拉罕可以逍遙自在到處遷居安營,不受干擾,也使用這塊土地,暢行無阻放牧羊群。他不必先買地,到撒拉臨終時他才買下麥比拉(Machpelah)的洞作爲墳地。 

    有一次,他不得不與其侄兒羅得(Lot)分離,去尋找足夠的牧地(創一三5~12),然而這並非由於當地居民的壓力。意思就是說,亞伯位元罕遷移的區域,北自示劍南至別是巴(Beersheba),均人口稀疏。巴勒斯坦考古學的研究和埃及的咒詛禱文(Execration texts of Egypt)印證當時情況確實如此,特別是主前廿二到十九世紀之間,也正是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活著的時期。

    廿世紀的辛奴亥故事(Tale of Sinuhe),也描寫有一些人,像亞伯拉罕一樣,過半遊牧的生活方式,帶著牛羊,在迦南地區,自由遷徙。考古學更顯示族長故事的城市,如多坍(Dothan)、示劍、伯特利(Bethel)和耶路撒冷(Jerusalem)等,在那時都存在,以及死海附近的約旦河谷地,正如羅得的故事中所指的(創一三1~12),確是有許多城市。

四、遠方旅行


       最後的證據是關於近東在族長時代,是否有遠方旅行。這方面的顯示與族長故事所描述的一樣。亞伯拉罕的旅程超過一千哩,自迦勒底人(Chaldees)的吾珥(Ur),直到迦南南部(創十一31~十二9)。後來他差遣他的管家以利以謝,到上米所波大米的哈蘭,即離家以北四百哩之處,爲他的兒子以撒找媳婦(創廿四1~10)。

    後來雅各爲了逃避以掃,也旅行到這一帶,成立家室,獲得産業,而回到迦南南都(創廿八~卅三)。

    許多考古學研究的文件,顯示像這樣的旅行,在當時是很平常的。從馬里的一些信件,看出其使者曾過訪巴勒斯坦的夏瑣(Hazor),一直到米所波大米南都,甚至以攔(Elam)。更早有加帕多文件(Cappadocian Texts),出於小亞細亞(Asia Minor)的迦膩色(Kanish),也談到赫人(Hittites)和亞述之間的廣泛貿易關係。亞述人的貿易殖民地處於赫人之間,在那兒亞述的貨物與當地的商品交換。更早一些,當亞喀得時期(Akkadian),撒珥根(Sargon)和他的孫子拿藍辛(Narim-sin),在米所波大米南部曾率領遠行軍至地中海洋,而且至少曾斷續地擁有一帝國,其版圖從那兒一直延伸到波斯中都。

 

創世記之文體

 

(一)神話:

    有人認為創世記是以神話的形式寫成,反應古代以色列人的神話。不過就算這是正確的理論,創世記表達出來的神話也與遠古世界流行的神話觀點大不相同,也缺乏「人神相稱」的特徵(植物枯死是表示掌管植物的神死亡)。

   

(二)歷史:

    就算是歷史,也是一種獨特型態的歷史,不是傳統的編年歷史。但是創世記的確是處理了遠古歷史、族長歷史等。可以說創世記並非為了寫歷史而寫歷史,乃是為了其他更高超的原因,由上帝的角度來闡釋歷史。

   

(三)傳統:

   創世記的確用了很多古老傳統,這些傳統可能是用口傳或書寫的方式保存下來。基本上學者認為希伯來與巴比倫傳統是兩個獨立的版本,共通點有「創造」、「七到十個人名」、「洪水」、「寧錄」、「巴別」。但整個背後的世界觀與神觀,是截然不同的。

 

 

創世記寫作時間

 

(一)許多學者以為創世記中的洪水故事,是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之後受巴比倫洪水神話的影響,至被擄歸回後才撰寫創世記的洪水故事(亦即創世記是被擄歸回後的產品)。但這種看法被許多學者反對,主要的理由有二,第一是被擄時間只有七十年,時間很短,並不足以讓一個民族不自覺的吸收其他民族的神話。第二是被擄歸回的幾個領袖(尼希米、以斯拉)積極的反對民族融合的行為,不可能接受把巴比倫的神話納入舊約正典中。因此巴比倫與聖經的洪水故事的雷同點,應該是來自更早期的資料,甚至很可能是口傳時期的資料。

   

(二)學者發現創世記的記載與蘇美人的洪水故事及君王列表文件有相當多近似的地方(比巴比倫的洪水神話有更多的近似處),而蘇美人的文獻大約是西元前1600年或更早。

   

(三)創世記不可能在約瑟出現前撰寫,其實應該說創世記不可能在出埃及之前撰寫。而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間也是一個眾人爭論的話題,不過我們大概可以確認:創世記成書的時間不可能早於西元前1250年,也不至於比西元前950年晚。

   

(四)另有一說認為如果按照字面解釋<王上 6: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四百八十年,所羅門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那就可以回推出埃及的時間。所羅門王第四年是西元前966年,那麼創世記的著作日期就是西元前1446到1406年(曠野漂流的時候)。但是大部分的學者認為這個480年是一種概略的算法,表示十二代(一代四十年),因此出埃及的時間不會那麼早。

 

創世記之特色

 

(一)上古近東已知的文件中,沒有一份像創世記涵蓋這樣長的時間。巴比倫史詩中有些講到創造,另有些講到大洪水,其中最長的版本是亞特拉哈西斯史詩(Epic of Atrahasis),超過一千兩百行,包含創造與洪水的故事,與創世記一至八章有些類似。

   

(二)創世記的希伯來文書名是用本書的第一個字來命名:「起初」。

   

(三)近代的一些考古研究中發現創世記的記載中,有一些準確的反映出西元前2000年中東地區的風俗習慣。

   

(四)創世記中有以下的七個要點,一再重現在整卷創世記中

        

 1.起源:世界的起源、人類的起源,與以色列人的祖先。

         

2.歷史:人類的歷史不是偶然發生,而是經過計劃下的產物。

         

3.祝福:上帝將祝福加給祂所造的一切,特別是以色列人的始祖。

        

4.立約:上帝與人立的約。

         

5.上帝處罰邪惡:上帝被激怒並非祂喜怒無常,而是因為人失敗於維護公義道德。

         

6.爭執中通常是較年幼的勝出:顛覆了長子優先權的自然律,顯示出是上帝而非自然在主宰人的事物。

         

7.考驗:上帝考驗那些努力活出祂使命的人,而考驗帶來的是人格的成長。

                

(五)創世記可分為4個大段落:

第一個段落是上古的歷史(1:1-11:32),敘述創造和早期人類的歷史,最後在美索不達米亞作結。

         

第二部份開始(12:1-25:18|)是亞伯拉罕以色列人始祖的故事。

         

第三部份(25:19-36:43|)主角換成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

         

第四部份(37:1-50:26|)是約瑟的故事,和以色列族如何到埃及並定居。

         

這四個段落的架構列出來,有出人意料的一致性,如下所示:

         

段落1:

           

被揀選的人:挪亞

           

手足之間的仇恨:該隱與亞伯(對次子的偏愛)

            

血脈的延續受到威脅:亞伯被謀殺

           

結局(死亡):

(1)人類生存的威脅(大洪水)

                       

(2)遠離應許之地(到哈蘭)

段落2:

           

被揀選的人:亞伯拉罕

           

手足之間的仇恨:以實馬利與以撒(對次子的偏愛)

           

血脈的延續受到威脅:

(1)撒拉不孕

                              

 (2)以撒差點被獻為祭

            

結局(死亡):

(1)妻子間的爭執(夏甲與撒拉)

                       

(2)撒拉不孕

                       

(3)妹妹?妻子?( 12:1-20;20:1-18)

                       

(4)未承受應許的血脈(以實馬利)

段落3:

           

被揀選的人:雅各

           

手足之間的仇恨:雅各與以掃(對次子的偏愛)

           

血脈的延續受到威脅:雅各差點被殺

           

結局(死亡):

(1)妻子間的爭執(拉結與利亞)

                       

(2)拉結不孕

                       

(3)妹妹?妻子?( 26:1-35|)

                       

(4)未承受應許的血脈(以掃)

                  

段落4:

           

被揀選的人:約瑟

           

手足之間的仇恨:兄弟們對約瑟(對幼小的偏愛)

           

血脈的延續受到威脅:

(1)猶大的兒子們死亡

                               

(2)約瑟差點被殺

                               

(3)家族差點死於飢荒

           

結局(死亡):

(1)人類生存受威脅(飢荒)

                       

(2)遠離應許之地(到埃及)

物理性的光

【相關經文】

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創世紀1:3)

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創世紀1:17)

三天之久,人不能相見,誰也不敢起來離開本處;惟有以色列人家中都有亮光。(出埃及記10:23

他將亮光普照在自己的四圍;他又遮覆海底。(約伯記36:30

【信息思考】

    「光」是上帝創造宇宙之第一創造物。也因為有光,就有明暗之分。當然光是先於「光體」之創造。所以,是先有「光」再有「光體」。

    當然聖經對「光」的論述,有物理性與屬靈性的。在此先列出物理性的「光」。當然物理性的「光」,有幫助我們體會屬靈性的「光」。

 

 

2022年7月8日 星期五

雅各來到示劍

 

創卅三18~卅四31

    雅各平安地回到迦南,在示劍城東支搭帳棚。他在那裡築了一座壇,獻祭感謝上帝,並稱上帝為以色列的上帝,不但接受改名,也承認上帝是他的上帝,這都是很大的改變,他與上帝之間有了新的關係。不過那時他還沒有回到伯特利,就是他當初離家許願的地方。

    他的女兒底拿出去要見那地的女子,但卻被那地的男子看見了,並玷污她。不遠離世俗,就要被世俗污染。她的哥哥們為要替她報仇,就用詭計殺了示劍城的人,使雅各受連累,陷在危險中,這為雅各和以色列家都帶來極大的教訓。

    不能與外邦人混雜,以致落在罪中,帶來災害,幸虧上帝使那些人驚懼,才不追趕他們。

 

雅各遇見以掃

 

創卅三1-17

    雅各所怕的事終於臨到,他所種的因必有結果。

    他看見以掃帶著四百人迎他而來,就走到前頭去,一連七次俯伏在地,才就近他哥哥。這是該有態度,因他曾得罪他。

    以掃被感動,抱住他與他親嘴。雅各不僅謙卑,乃是誠實的說「我見了你的面,如同見了上帝的面」,因他知道在一切遭遇的背後都有上帝掌管,無論是朋友、是仇敵,是順境或逆境,都是上帝叫我們遇見的,我們只能俯伏敬拜上帝,向那打我們的鞭子親嘴。

    當我們完全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時,祂管教的手就可以鬆一鬆了(來十二6-11)。

 

創世記在舊約的引用

 

      當我們查究舊約其他書卷如何引用創世記的時候,可能會感到驚訝,發現原來只有極少處直接涉及本書。

    大部分引用本書的經文,只會簡單地提到上帝給予 『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應許(例如:出三15-16,四5,六8;利二十六42;申六10,三十20;書二十四2;王下十三23;代下二十7;尼九 7-8)。有時,舊約作者會引用所多瑪作為罪惡和上帝施予審判的範例(例如:申二十九23;賽一9-10;耶二十三14,四十九l8;結十六46-56;摩 四11;番二9)。詩篇一〇五篇9至23節簡略地複述創世記的故事,重點則放在約瑟生平上。傳道書在默想人類墮落後的景況時,包含了對創世記的神學反省。 這裡引用創世記的方式較為隱晦,出現在它經常重複的『凡事都是虛空』這句話中(『虛空』的希伯來文是hcbel,一2;這個字亦等同於亞當和夏娃那個被謀殺的兒子『亞伯』[Abel]的名字)。詩體和智慧文學的經文亦有反思創造的教義。

        舊約其他書卷只有為數極少的地方對創世記作出神學反省,其實也有其意思,因為這反映出,創世記的信息最初的確是為在埃及居住的以色列人寫的。它讓當時的以色列社群認識他們的根,並他們在埃及居住的來龍去脈,以及上帝對他們的將來作出的應許。征服迦南之後,出埃及的事件便取代了創世記成為以色列上帝學的核心。

 

2022年7月7日 星期四

創世記的敘述架構

         創世記的結構跟古代近東的寫作模式相近,包括序言、三個對某先祖或先祖群體的威脅和結局。以這種模式寫成的故事,都會敘述某個以其先祖作為代表人 物的群體,如何經歷連串危難仍屹立不倒。一方面,這是個得勝的故事,另一方面,它卻可能相當黯淡,因為在這模式中的最後結局,一般都帶悲劇成分。這類故事的主要目的,是讓該群體的後裔,明白自己怎樣輾轉走到此時此地的處境中。

        創世記的結構如下:

    1. 序言太古史一l至十一26

    2. 過渡家譜十一27-32

    3. 威脅亞伯拉罕的時期十二1至二十五11

    4. 過渡家譜二十四12-18

    5. 威脅雅各的時期二十五19至三十五22上

    6. 過渡家譜三十五22下至三十六40

    7. 威脅約瑟的時期三十七l至四十六7

    8. 過渡家譜四十六8-27

    9. 結局定居埃及四十六28至五十26

        太古史(創一l至十一26)為全書設定了背景,告訴我們人類如何在樂園中展開生活,卻因背逆而失去靠近生命樹的機會。它讓我們知道我們所居住的世界是從何而來,以及如何演變成如今的樣子。這不單關係到物質的宇宙和各種生物之創造過程,還涉及人類罪惡的起源,以及現今世界秩序中為何出現列國爭競的局 面,亦讓我們瞭解以色列置身在列國中間的歷史背景。

        由第十二章開始,經文的焦點便落在以色列的列祖身上。雖然列祖包括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他的十二個兒子,但經文的敘述卻只集中在亞伯拉罕、雅各 和約瑟身上。他們三人都分別要離開本家,在異族世界中面對種種不友善的對待和輾轉危險的命途。反觀以撒卻一生留在家鄉過著相對地安穩的生活。這三位主角人物經常穿梭於陌生、甚至有敵意的人中。我們不難想像,最早期的以色列人如何屏氣凝神地留心聽著列祖們(也延伸至他們的後裔)身陷絕境的故事。當聽到雅各遷往埃及地定居受到當地人的歡迎,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這個成立不久的國找到一個提供糧食和庇蔭之居所。雖然埃及是個蔭庇之處,卻仍然是異國;以色列人始終是寄人籬下。

因此,隨著那位為他們提供生計和保護的先祖約瑟去世,且被收殮在棺木裡,本書的故事亦以悲涼的調子結束。

 

五經──前五卷書

 

    摩西五經從上帝創造天地開始,到摩西死亡為止,記載以色列民族形成過程。主要的文體是敘事文。我們可以從這些記載中明白希伯來民族的起源與發展。揀選與立約的概念,是摩西五經的中心思想之一,又是幫助以色列百姓了解自己和上帝關係的基礎。

    首先,對揀選而言,以色列百姓相信他們是被耶和華揀選的百姓,並且認為這樣的揀選不是靠以色列的功勞,而是上帝白白賜給他們的恩典。以色列百姓對上帝的恩典,只能以信心回應祂的揀選,以立約的方式成為祂的百姓,並下定決心遵守祂的誡命。

創世記是全本聖經的序,是聖經的神學基礎,又是建立基督教救贖神學的根據。創世記記載上帝與人的關係,人的墮落及救贖的必要性。還有,創世記三章15節預言,上帝要藉著整本聖經的核心主題,就是藉著耶穌基督(女人的後裔)完成救贖的工作。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三15)

然後,救贖的故事是從一個人(亞伯拉罕)的揀選,到一個家族(雅各的家族),直到一個民族的揀選。

    除了創世記外,其他四卷書記載,以色列百姓跟隨摩西出埃及後,在西乃山遇見上帝和與上帝立約,從上帝領受律法的過程。以色列百姓與上帝立約才能成為上帝的百姓,並且自認是上帝的選民。然後,他們開始漸漸明白,出埃及事件不是摩西所完成的救贖,而是上帝「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並大可畏的事與神蹟奇事」(申二十六8)將他們救出。這是上帝帶領以色列百姓,進入很久以前祂應許賜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現在他們的生死與民族興衰,全在於用火柱和雲柱帶領他們的上帝。因此,以色列必須完全順服上帝的引導,專一事奉祂。

    那麼,以色列人身為上帝的百姓,要如何敬拜上帝?如何過合上帝心意的生活?

    答案在於利未記中記載的律法,五經各處也有相關律法的記載。律法教導以色列百姓事奉上帝的方法,又教導被揀選的百姓該遵守的生活規範。對現代人來說,也許利未記和其他律法書既艱難又無趣,但對以色列百姓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書籍。

    摩西五經(律法書)是以色列百姓的信仰歷史,同時也是他們的信仰告白,又是上帝藉著以色列民族要完成的救贖歷史。

 

舊約的基本教訓

    任何人如研讀保羅在彼西底的安提阿的講章(徒十三16至41),特別是保羅自己的書信,都會發現使徒保羅實在是承受了猶太教與初期教會的共同遺產,以舊約聖經作為教訓的根據與基礎。他經常引用舊約經文支持他的論點,而且在字裡行間表示他接受了舊約的一些基本教訓。

    在羅八18至21,使徒保羅說:「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受造之物 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上帝兒女自由的榮耀。」

在保羅書信中,我們雖然找不到上帝創造的故事,但是在這幾節經文上,我們卻看到他讀過創世記第一章,相信世界是上帝所創造的。而且由「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的」一句話中,保羅表示他也讀到創世記第三章,知道世人始祖犯罪以後萬物都被咒詛,而且他又把這咒詛的結局,與傳道書的「虛空」連繫起來。同時,他也知道在舊約中,除了創造、墮落的教訓外,也記載了上帝救恩的應許,因為在保羅書信中,我們知道「萬物脫離敗壞的轄制」時,就是進入了沒有死亡與罪惡的世界。

    保羅書信中論及「原罪」的一段經文,事實上也表示他接受了舊約的記載:「罪是從一人人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五12)

    在文脈中,使徒保羅所要談論的,並不是罪的來源,而是以亞當犯罪墮落的結果與基督的恩典對比,強調上帝恩典的浩大。但這段經文除了證明保羅假定了舊約的事實,也顯出他承受了舊約的基本觀念。在討論原罪的教義時,爭論最大的便是「眾人都犯了罪」這一句話的意義,有人以羅三23解釋,認為保羅是說眾人也都實際上犯了罪,也有人以遺傳論解釋,但最合理的說法,是以舊約的領袖觀念解釋;由於領袖與民眾是一體的,作為亞當的後裔,眾人都承受了他們的「領袖」亞當犯罪的責任與結果。

    同樣的現象,在使徒行傳保羅另兩篇的講章中也出現。在路司得的「臨時街頭佈道」(徒十四15至17),保羅沒有引用舊約的經文,但是,他所說的話卻是滿了舊約的教訓,例如,上帝是「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生上帝」,使人想到出廿11,詩一四六6的話;拜偶像被稱為虛妄,這與耶利米的話一樣(那二6);而按時賜雨、賞賜豐年等表示上帝的恩惠,也是舊約的教訓(耶五24,詩一四五16,一四七8)。

    在亞略巴古的講章中,我們看到保羅引用希臘哲學家的話,但是保羅所相信的上帝,實際上卻是舊約那創造天地,不能以偶像代表,反對人拜偶像,也要按公義審判天下的主宰。只要有串珠聖經在手,我們不難發現舊約聖經中滿了這些教訓。

    特別值得一提的,便是使徒保羅在他書信中,多次表示他雖然傳講因信稱義與上帝恩典浩大,卻從來沒有因此疏忽上帝公義的審判。在羅二5至6,他責備當時的猶太人說:「你竟任著你剛硬不悔改的心,為自己積蓄忿怒,以致上帝震怒,顯他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他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同樣的思想也出現在林後五10,保羅論及基督徒復活的盼望說:「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

    使徒保羅與阿摩司先知一樣教導人,說上帝不會縱容他的選民,因此,在林前十一章,他也指出信徒忽略了上帝的恩典,必會「被主懲治。」(林前十一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