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加冕的預言

撒迦利亞書六章9-15
 
撒迦利亞要去拜訪一位名叫約西亞的人,一個高貴代表團正在他家裏作客,他們是從巴比倫來到耶路撒冷訪問。這分散各國的猶太人的代表團,帶來了「金銀」的捐獻,相信這是一個禮物,去支持在「故鄉」的復興工作。先知用這些金和錢造了一個冠冕,然後舉行了一個加冕儀式。
 
祭司約書亞是第一位接受冠冕的,但是耶和華通過撒迦利亞對他說:「看哪,那名稱為大衛苗裔的」(12),也就是所羅巴伯。看來好像加了冠的祭司後來會為君王加冕。在第十三節的描述 包括了 君王也包括祭司。他們都分擔管理和「使兩職之間籌定和平」(13)。這樣雙重的加冕明顯是象徵性的行動,而不是一種真實的王帝加冕。
 
這個信息的一個動人之處,是介紹三個人,只有這裏提到,這三個人是黑玳,多比雅,和耶大雅。他們長途跋涉,從原居地巴比倫來訪耶路撒冷,帶來他們的問候和禮物。
 
當他們出發旅行的時候,他們不知道禮物將有何用途。用他們的金和銀製成的冠冕,在用過一次以後,將被放在聖殿中。他們的禮物將提醒以後的世代,大君王將要來臨,上帝沒有忘記祂的百姓。
 
另外,用他們的金銀去製成的冠冕,也提醒那些遠離家鄉的人,雖然他們還在被擄之中,他們仍然會被記念。雖然從人的方面看他們沒有參與重建聖殿,但是他們的禮物卻變成彌賽亞的一種記號。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關於禁食的問題

撒迦利亞書七章1-7
 
這一段經文比較難解,在希伯來文的文法,不知誰差遣誰。一般翻譯是「從伯特利-沙利色差遣利堅米勒和他的隨從到耶路撒冷尋求耶和華的恩惠。」
 
伯特利在耶路撒冷以北十二里之處,它原來是北國以色列的一個敬拜中心,並不屬猶大。但是為甚麼一個從伯特利來的代表團要來到耶路撒冷呢?相信伯特利沙利色是一位在巴比倫被擄社會中的官員;而利堅米勒是一個發言人,他被差遣是為了要為一個宗教習俗問題得到答案。
 
問題是複雜的;那個遵行多年在第五月的禁食習俗,還要不要保存呢?這不是一個關於禁食的普通問題,它原本是要記念聖殿被毀的哀悼和禁食,它已經在第五月舉行了好多年(王下廿五8-9)
 
這問題假定了當聖殿完工時,記念它的被毀是無用的。先知對這問題回答(5-8)。撒迦利亞以三個問題,作為他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每一個問題都要求他的聽眾去思想;而每一個問題都說明禁食的意義:
 
()第一個問題是:「你們……禁食悲哀,豈是絲毫向我禁食麼?」你們真的為聖殿悲哀嗎?或者只是一種儀式;
 
()第二個問題(6)指出禁食的反面,吃與喝,實際上和禁食沒有差別。吃與喝滿足人類的需要,好像禁食也可以,但是禁食應該是為了達成某些外在的目標,而不是去滿足自己;
 
()第三個問題(7)是「先知宣告的話」,答案可能在九至十四節。

災難先於禁食

撒迦利亞書七章8-14
 
相信九至十節是一則主前587586年耶路撒冷被毀之前先知的宣講。
 
上帝的要求,已經在第一次聖殿被毀之前提出來了。
 
()「按至理判斷」:這句指向兩方面,即適當的法律行為,和在社會中實行公義。
 
()「慈愛憐憫弟兄」:上帝對祂百姓的憐憫和慈愛,應該在他們的交往中反映出來。
 
()「不可欺壓……」:以欺壓弱小者,去達到個人的財富。
 
()「不可心裏謀害弟兄」:不單欺壓,而且還有許多內心的計謀。
 
上帝的要求在聖殿未毀壞之前,已經清楚的在律法(妥拉)中確立,並且被先知一次又一次地重複(12)。但是百姓卻一再拒絕去聽上帝通過祂僕人所說的話,因此當災難臨到,要毀滅他們和他們的聖殿時,那世代的人民也發覺上帝同樣不聽他們的呼求。
 
在審判中,他們曾經被拋棄分散在外邦之地過被擄的生活,而一度曾經是他們的樂土的地方則變成荒地了。

撒迦利亞書概論

    撒迦利亞書簡介   ,  撒迦利亞書之作者和寫作日期  ,   撒迦利亞書的文學形式  ,

   撒迦利亞書之信息 , 給新時代的舊信息   ,  撒迦利亞書 ,    撒迦利亞的生平 ,

   撒迦利亞書中心信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

   撒迦利亞書中的異象  , 夜間的異象  , 撒迦利亞預言基督再臨  ,

   四個角的異象  ,   一座無牆之城的異象   , 約書亞與撒但之異象   ,

   燈臺之異象   ,  飛行的書之異象   ,  甕中的怪物的異象   ,

   馬與車輛的異象  ,   加冕的預言  ,

   關於禁食的問題  ,    災難先於禁食    ,

   撒迦利亞的講章 , 再來之王  , 救贖的來臨 , 進一步默想牧者主題 ,

   上帝要來的日子  , 希望的來臨 , 啟示的遠景 ,


撒迦利亞的講章

撒迦利亞書1-23
 
在這一章的講章中,對過去事情的記憶漸漸轉為對將來事情的期待。先知與上帝分享一幅新耶路撒冷的異象與當時的實況成強烈的對比。這座城不再像主前518年的悲慘狀況,它將轉變被稱為:「誠實的城」(3)
 
在 撒迦利亞的時代,住在那城中的市民,很少有年長的;很多百姓在年輕或中年時就已死去,而那些被擄的年長的,很少會長途跋涉,回到應許之地來。但是一個社會 沒有年長的一輩,不是一個完整的社會;它缺乏經驗和智慧。因此,撒迦利亞重建社會異象的一個基本要素,是老一輩的居民。老年的男女將要坐在街上(4),享受陽光和豐裕的城市生活。
 
雖 然在撒迦利亞的時代,街上只有很少的少年人;但是在新的耶路撒冷,兒童將要成為活躍生活的一部分。許多帶著年幼孩子的家庭不會冒跋涉的辛苦,從巴比倫來到 耶路撒冷重新開始。而對尚留於耶路撒冷的家庭而言,疾病和貧困在年青一代之中,敲起它們的喪鐘。但是先知預見一座城市,有孩子在街上玩耍,表明只有年輕一 代才具有無憂無慮的喜樂生活。他描述男孩和女孩的說話(5),這些孩子的歡笑使整個社會生活更加豐盛,而這就是他希望向讀者描繪的社會。
 
但 是除了有老年人和孩子以外,撒迦利亞也預期整個社會的復興。向著一個毀掉大部分的城市,這是一個難以令人理解的異象,它的貧困居民正掙扎著,而大多數人的 親戚,還一直生活在遠方被擄之地。但是這些被擄的將要回歸,人口要增長,與上帝所立的約將要再一次堅立起來:「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上帝」(8)
 
這種充滿活力和繁榮的城市的異象,對於那些和先知一起,在耶路撒冷中掙扎的人,將是一種力量的源泉,產生鼓勵作用(9-17)。他們必須繼續勇敢地重建聖殿的工作,相信完成時,將有一個和平的新世紀。葡萄樹必再一次結果子,甘露將降在五榖上(12)。這城曾被列國嘲笑,但它將再一次繁榮起來,因為這種轉變是上帝旨意的一部分。但是人民為這將來的遠景而工作,他們的工作預示了彌賽亞世紀的降臨。
 
撒迦利亞超越現在,看見一個新的世代,傳達兩個信息。
 
. 禁食(18-19)。先知回到七章二至三節的信息,原本禁食是為了紀念耶路撒冷和聖殿的毀壞。但是現在有所不同了。禁食將轉變為歡樂的節期,悲傷將被「歡喜快樂的日子」取代(19)
 
. 外邦人(20-23)。先知再一次論及外邦人,即列國的人民(參見二11)。他描述一種狀況,耶路撒冷將變成國際之間的新聞。他們將彼此鼓勵前往耶路撒冷。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將實現,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要因他蒙福。那些猶太人要和外邦人一樣,一起分享這個異象:上帝賜給祂百姓一座永久的城市,身處其中,便可以享受「上帝與你們同在了」(23)

論八福 (The Beatitudes)

    耶穌是「上了山」,坐下來,講完後就「下山」(8:1)。路加記錄說耶穌到山地去,整夜禱告,設立十二使徒,下了山,站在平原上,然後卻是述說四福和四禍”(6:12-26)。相信這是出於馬太和路加對各自所收集資料的編排秩序;馬太有意把所有耶穌的倫理教訓擺放在一起看。登山寶訓的內容多是關於一些生活倫理原則。相信是針對當時的信徒而講。更有人說。登山寶訓是出自當時教會中的初信班”(Catechism)資料。

   
從內容來看,登山寶訓含有以下的性質︰

一、舊約律法是基督國度正式法典的背景(5:19)

二、宣告耶穌來到世上是要成全律法(5:17),衪關注的不只是外表的行為,也看重裡頭的動機(5:27-28;6:1-6)

三、確立了公義和完善的標準(5:48)

   
馬太指明「許多的人」,有意說明耶穌的教訓是普世性的。

   
第一福:「虛心」原文是在靈裡貧窮,是指那些因困難而需要上帝幫助的人(37:14;40:17;69:28-29,32-33; 61:1;66:2)。路6:20是用「貧窮」,引用自賽61:1(5:17),是指靈裡貧窮。可見兩位作者都是取自舊約的觀念。在靈裡說明不是依靠物質的幫助,因此那些「願意依靠上帝」的人是有福的。

   
第二福:和路加的第三福、第一禍、第三禍含意相似。相信「哀慟」是指那些受逼迫或受壓制的人,特別是那些為了上帝的緣故而受虧損的人,他們必得上帝的安慰(61:2)

   
第三福:「溫柔」原文是謙卑,與詩37:11;61:1含意一樣。「地土」是指上帝的國所在的土地。可見第三福和第一福是平行對句;「虛心」相比「謙卑」, 「天國」相比「地土」。都是回應賽61:1。說明那些願意在上帝面前謙卑的人將享受上帝國(天國)的福氣。

   
第四福:「飢渴慕義」這裡似乎是回應賽55:1;61:3;49:10。指喜好追求上帝的義的人。上帝的義(希臘文dikaiosune含有聖潔或好行為的意義)一般是指公義聖潔,有好行為。

   
第五福:「憐恤人的」是施慈悲的人”(18:25;cf.6:36)。猶太人講究施慈悲,尤其是施慈悲給憐憫的人。他們也相信好施悲的人上帝也必向他施慈悲(18:25-26;6:36)。這裡似乎有意說明那些施慈悲的人一天即使落在困難中也必蒙別人的憐恤。

   
第六福:「清心」這是引用詩24:3-6的教導;手潔心清的人才可以朝見上帝。

   
第七福:「使人和睦」(34:14)是指那些堅持以和平方式處理爭執的人。「上帝的兒子」一般是指真以色列人(14:1;1:10),或統指屬於上帝的兒女。

   
第八福: 「為義受逼迫」似乎是指當時教會中已有逼迫的事在發生,但是上帝應許把天國賜給這些人。
   這八福都以μμακαριοι有福了)來作押韻開始。按拉比的解經法排在頭的字為最重要,排在後的為次要),耶穌論八福的重點在於「福氣」:那人是否獲得上帝的祝福(μακαριοι原意是指由上帝來的祝福”)。前四個和後四個都有36個字(按照希臘文聖經)組成:成為一篇平衡的兩部詩歌。前四個是關係門徒受逼迫的情景,後四個關係門徒在逼迫中的道德行為。

  十一和十二節是特別指那些受逼迫的人而說:由「他們」這第三人身稱呼轉了「你們」這第二人身稱呼;有意對著一班門徒而言。有學者相信這是在八福以外的第九福

    甘特利(R. Gundry)指出說當時馬太的教會是受到逼迫,因此特別注重信徒如何面對逼迫的教導。

「一點」與「一劃」

    馬太講明耶穌對律法的態度,衪是來成全律法(5:17-20;16:16-17Q資料的講話),並非推毀。「律法和先知」也就是希伯來聖經的前兩部,也代表整本聖經。「成全」有不同的解釋。一般解完成先知的預言。這裡可能指耶穌要把律法和先知的話完全或真正應用出來。

   
「一點」在希 臘文說指ι(最小的一個字母),「一劃」在希伯來文是指,都是最小的字母。
 
    猶太人抄寫聖經時極其小心,一點一劃皆不可少。抄完後,還要一段段用來比長短,稍有出入不同,就要毀掉。說明聖經的絕對權威。
 
    福音書作者也有意說明耶穌的教訓如聖經一般的重要。「文士和法利賽人」應是一個統稱。他們是猶太人中最尊重律法的一群。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Josephus) 說:「法利賽人自認比其他人更虔誠,對律法的解釋也更正確。」(Jewish War 1.5.2)
 
    施偉則(Schweizer)說:「法利賽人對上帝的律法嚴格遵守:除了當納的一切稅項以外,他們把收入的十分之一捐作慈善事,他們寧可毫無抵抗地被殺,也不願破壞守安息日的誡命,他們為了保全他們的聖經遭受了最可怖的殉道。」

醫治癱子

    對猶太人來說,叫癱子行走完全是一個新/令人驚奇的神蹟。在這敘述中,作者進一步的說明耶穌不只有醫治的能力(如前一個事件,耶穌潔淨長大痲瘋者),而且有赦罪的權柄。這是要証明耶穌是人子,他如上帝一樣,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這裡也說明耶穌和法利賽人之間的衝突加深了。

   
法利賽人在福音書中顯明是猶太教傳統的保護者,不容易開放自己去接受另外的新解釋,尤其是一位不是出自拉比學校的耶穌。

   
情節的開始指出耶穌是一位特別受歡迎的人,不只是人們願意聽他講道,也千方百計的把有病的人帶來給他醫治,情節和可1:32-33一樣。相信耶穌在迦百農名聲遠播(1:28),馬太說是耶穌「自己的城」(91)

    癱子是被抬上屋頂,然後從洞口墜下來,一起表明了他的朋友和他的信心。講道加上醫治並不會引起衝突,「赦罪」是真正衝突的起因。耶穌不只是醫治他的病,甚至赦免他的罪,這樣的宣告是因為當時的猶太人認為病與罪連在一起(9:2)(耶穌對此觀念沒有解釋並不表示他接受這樣的意見)。耶穌有意藉著這事件指出他的醫治是全人(身体和靈魂)的拯救。

   
僭妄,或褻瀆(blasphemy),對猶太人來說是妄稱上帝的名字(也就是妄用上帝的權威),必須治死(24:16)。耶穌以問題來反問法利賽人,"…那一樣容易呢?”。答案是上帝兩樣都可以作,他也選擇最好的方法去作。猶太人的宗教權勢最後還是以此罪名來控告耶穌死罪( 14:61-64)。耶穌並不因為將受到這樣的控告而停止去作。

   
人子,是耶穌常用來自稱的字眼,代表榮耀和權柄的人物(7:13)。在猶太文件中人子含有彌賽亞的意義(以諾書37-71三次提起人子要行使審判的權力,在以斯拉四書2-52講論這位人子是在創世之前已存在。他要在末世之前降臨錫安山,用口中的火滅絕地上邦國,保謢「餘民」)。耶穌最喜歡使用這名字來自稱。兩約中間的猶太文件繼續發展這彌賽亞的意義。

   
眾人都驚奇,相信不是因為耶穌赦罪的權柄引起,而是神蹟導致眾人這樣的反應。這敘述者記述耶穌行神蹟後觀察到的意見。

大筵席的比喻

  路加福音記載的大筵席明顯的是關於『上帝國...』(14:15)的事。類似的比喻在馬太福音是『天國好比...』(22:1)
路加與馬太經文比較

  兩個比喻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有許多相異的地方。
  類似之處:都是一個筵席,所有被邀請的客人都拒絕參加,有兩次去出的邀請,也有其他的人被邀請(大街小巷及籬笆上的人)

   異別之處:馬太指明是一個王為他兒子娶親的筵席。馬太中的客人沒有講明拒絕的原因。馬太指王的僕人被殺了,然後王就派兵除滅那些兇手。王也把一位沒有穿禮服的參加者丟出去。 兩個比喻的上下文都不相同(馬太是在末世審判的談論時提出來,路加是因為耶穌去法利賽人家吃飯而提出)

   
一般上,聖經學者都認為這是兩個不同的比喻。認為是耶穌在不同的時間講說兩個相似的比喻;都是用筵席作背景,針對不同的聽眾和處境。
比喻的背景

   
路加這個比喻是接續耶穌在安息日到一位法利賽人的首領家去吃飯因為各人揀首位引起說的(14:1),馬太是耶穌在聖殿教訓人被祭司和長老責問而藉此比喻用來指責這些祭司長老(21:23)

   
耶穌也教導說當人請客時,不要只專請親戚朋友,富有鄰居(14:12),也要請那些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14:13)。這些人物也出現在下 一個比喻中(14:21),也曾出現在耶穌一開始出來傳道時閱讀的經文(4:18;61:1-2)。耶穌也說明請這些人來吃飯是有賞賜的:「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14:14)

   
有分於義人的復活,乃是法利賽人操練敬虔的整個目的。有分於義人復活的時候,也是進入上帝國的大筵席的時候,這也是猶太人的觀念( 13:29;22:29;3:20),因此有一位同席的立刻提起說:「在上帝國裡吃飯的有福了。」(14:15)

    按當時的猶太人,一切有體面的猶太人皆 有分於彌賽亞的筵席,法利賽人更以此為他們的特權。相信這位同席的人也感覺自己該有此榮幸。
    
耶穌就對他講了這比喻作為回應。
敘述分析
情節(Plot)    
    按照風俗,主人會派僕人作兩次的邀請。第一次早在筵席之前(14:16),另一次的邀請是在開筵席之前(14:17)。這是一種客氣的作法。當筵席 開始後,還有一小段的時間容許遲到的客人進來。當這時間過了以後,門口的歡迎牌子就會被收起來,客人就不能再進入(25:10)。這樣的的背景與當 時的猶太人社會筵席習俗相吻。

   
有些被邀請的客人不願意參加也不是奇怪的事。不過所有的客人不到來卻不可能發生。客人不來後卻把許多不認識的人拉來倒是怪事。可見說故事的人是在這方面多少隨意創造了一些情節,為了把目的表達得更清澈而修改。
人物:

   
有四種人物;筵席的主人、僕人、被邀請卻拒絕來的客人、後來的客人。後來的客人也有兩類;那些大街小巷中貧窮的,殘癈的,瞎眼的,瘸腿的,另一類是路上和 籬笆那裡的人。我們要問誰才是中心人物?如果是筵席的主人,那這比喻的重心就是一個上帝的邀請的比喻。那主人就可以比喻為天父,僕人可以比喻為耶穌, 那些拒絕來的客人代表猶太人宗教領袖。如果是拒絕來的客人為重心,那就是一個不服從的猶太人領袖的比喻。如果是後來的客人,那這比喻就可稱為被遺棄的猶太人及外邦人就因此得了上帝的拯救的比喻。

    一般上,聖經學者會把注意力放在耶穌是彌賽亞邀請人這重點上。認為是上帝的筵席,藉著彌賽亞的邀請, 那些有體面的以色列人不願意接受他,以至救恩就被其他的人得到。對基督徒來講,這說明上帝的國度已降臨,他們與上帝一起坐席了。後來初期教會把這筵席 的背景用來形容末世的大筵席(19:9)。按照馬太(22:1-10)末世大筵席的意義比較濃厚:拒絕的人都被審判,甚至有一位不穿禮服的人即 仗進來了也被丟出去。
佈景:
    相信是在耶路撒冷(13:22),在一個安息日被一位法利賽人的首領邀請吃飯,沒有說明被邀請的原因。起碼從這佈景看出耶穌在耶路撒冷還有這位友善的法利賽人領袖邀請他吃飯。相信當時也有其他法利賽人或是猶太人領袖在場。按照當時的習慣,筵席多是設在傍晚。除非是很親的家人女性,不然只有男人會被邀請出席筵席。相信這筵席也不小。

   
猶太人吃飯是半正式的,吃飯的地方可能就是屋子的大廳,桌子就排在客廳,是四方形排列。當然比較前的座位是給那些貴賓及德高望重的人。從敘述看,入坐前各人為了前坐的位子必有一翻爭執-各人想揀首位坐(14:1)

   
猶 太人也一面吃飯一面交談。這些客人對耶穌充滿好奇,或是較前已聽過耶穌所行的事。一些正藉此機會「窺探」他,看看耶穌又想玩怎樣的把戲。耶穌知道他們的心 意,吃飯時醫治了一位犯水腫的人。接著耶穌教導說如果人要設筵如何邀請人的方法。其中一位自以為是而回答耶穌第一篇談話。接著耶穌就講這個比喻。
敘述者的意見:
    耶穌是第一敘述者,路加是第二敘述者。第一敘述者目的是藉用此比喻向法利賽人指出那些有體面的猶太人不肯接受上帝差派耶穌來所作的邀請,因此那些被遺棄的猶太人及外邦人最後得與上帝坐席。第二敘述者當然也藉此比喻告訴當時的教會及信徒。

   
明顯的,敘述者把這比喻擺在路14:7-14之後,是按同類性質來編排,都是關於筵席的比喻。更引人注目的,是這兩段經文中被邀請的人物是相同的:「貧窮 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14:13//14:21//4:18//7:22)。這可能與路加福音神學有關;就是注重這樣的人領受救恩。這樣的人 早在耶穌在拿撒勒會堂被提出來(4:18)。馬太沒描述被邀請的客人。相信是馬太比較針對猶太人讀者,忽略了外邦人。另外,路加記載主人吩咐僕人第二次 到路上邀請其他的人。解經學者相信「大街小巷」的人是被遣棄的猶太人,「路上與籬笆」的人是外邦人。或者這是敘述者刻意所創造的意義。
應用
 一、身為天上的主人,上帝是非常喜客的。衪預備了救恩的筵席,慷慨地邀請人來享用一切的福氣。
 二、耶穌就是上帝特派的全權代理人,上帝藉著衪呼召人進入彌賽亞的筵席。上帝是「樣樣都齊備了」才派耶穌去邀請。「請來吧!」這呼召已繼續不斷地發出了廿個世紀。
 
三、後來被邀請的人,作夢也想不到會被邀請。這完全是出於主人的恩典,是無條件的施給。當這些人覺得不配時,主人甚至「領」及「勉強」他們進來。讓他們認識到上帝的邀請是真誠的。
 四、人若拒絕上帝的邀請,不論是使用何藉口,都是上帝所不接受的。比喻中的三個拒絕原因,都不能成為理由,只是藉口,都是世界的追求:「財富(牛羊,土地)」、「家庭(妻子兒女)」。
 五、上帝的筵席是一個宴會,不是食物分派站,不能派代表出席,每個人都要親身出席赴宴。
 六、這邀請或是福音信息是一個恩典,但是也帶有上帝的審判。「家主動怒」,不來的人就自然不會享受到筵席,這就是附帶的審判。
 七、「還有空位」信徒及教會不要怕不夠位子,更不要停止邀請人來赴上帝的筵席。天上的筵席好大,上帝要等「坐滿了人」才開席。
 
  當時初期教會的外邦人信徒從這比喻身上找到他們得到救恩的印証。也証明了他們是與上帝一起坐席的人。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對當時的人提出一個警告,拒絕上帝的邀請就不能得著救恩。這也是今日基督徒將得到的信息。也是我們今天辦佈道會的一個好信息。

論禁食的態度

    猶太人常有禁食的習慣,也是一種宗教生活操練。

    摩西沒有詳細指明禁食的事情,但是每年守贖罪日的時候,人們要刻苦己心,為的是「要在耶和華面前得以潔淨, 脫離一切的罪愆。」(16:29-30)

    後來,禁食成為猶太教徒生活很主要部份。路加說法利賽人一個禮拜禁食兩次(18:12)

   
猶太人的指責是建立在比較上;說他們和約翰的門徒常禁食,而耶穌的門徒卻不常這樣作。耶穌以一個比喻回答說他和門徒在一起的時間就如是在婚禮中新郎和參加者一起快樂的時間。在這樣的時間,不應該施行禁食,反而應該快樂吃喝。

   
耶穌把自已當著是彌賽亞式的新郎,把門徒當著是陪伴之人。也預言這新郎將要被隔開。在舊約,耶和華常被形容(擬人法)為以色列人的新郎(2:18,21;16;54:5-8;62:5;2:2)

   
日子將到,新郎將要離開他們。這是預言耶穌的死。藉著這比喻,再加上新舊難合的比喻,說明這新時代(耶穌所帶來的新時代/教會的時代)的行為不應該與舊的時代(猶太教時代)的連在一起,因此新布不應該補在舊布上,而且新的酒,也就是還沒有完全發酵的酒,仍然會澎漲而把沒有彈性的舊皮袋弄破。必須用有彈性的新皮袋才可以裝新酒。再次說明福音不應該受舊約的形式來定規,它要以新的形式來發展。「他說是陳的好」路加這樣諷刺猶太人不肯改味口。

愛色尼人

愛色尼人(Essene)可能是亞蘭語中的敬虔、聖潔之意。他們雖然看不慣當時社會的紊亂、墮落,當然不想同流合汚,但也不想去改變。因此就離開猶太社會,在耶路撒冷東方的死海附近山地--昆蘭(Qumran)的地方定居。愛色尼人主張生活要守律法,要禁慾,以保持聖潔以獲得上帝的憐憫與喜悅。

愛色尼人是屬於當時的禁慾派。其中有人窮極一生研究抄寫聖經,保存了他們的文獻。當時的聖經抄本被存放在他們居住的山洞中。1947年之後陸續被發現,被稱為「死海古卷」。而這些對聖經考古有很大的幫助。

愛色尼人主張和平,所以與當時的反抗羅馬帝國運動沒太多關係,但是因為堅信是因為自己不夠聖潔所以導致羅馬帝國入侵猶太地,這種信念讓他們反倒是離群索居, 過著一種很「聖潔」的生活。

昆蘭(Qumran)的愛色尼人即是一個非常遵守禁慾規則的群體。他們每天按著儀文讓自己潔淨,嚴格控制自己吃的食物,謹守安息日,實施財產公有制,過著清苦的生活,拒絕一切甚至於是很微小的奢侈,不配戴任何珠寶裝飾品,更甚者有些愛色尼人是遵守獨身的約定的。

他們相信靈魂不滅、相信永生與天使,在潔淨的禮儀上是強烈的律法主義者,也是豫定論者。 他們認為自己是公義的一群是光明之子,與世界上犯罪的黑暗之子不同,他們過著艱苦的生活,期待彌賽亞來到。他們並認為藉著的忠心,彌賽亞會早日來到。一些 人認為:愛色尼團體和施洗約翰、耶穌可能有密切的關係。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