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5日 星期五

掌管歷史的上帝

 

  舊約用以判斷真假先知的主要標準,是看他們所說的話是否應驗(申十八21-22)。這個標準的前提為:耶和華會將祂的計畫啟示給先知(摩三7),而祂將掌管歷史,使祂的旨意得以實現。

  在以賽亞書四十至六十六章中,上帝掌管歷史是讚美的高潮。本書四十章後,多處談論人手所造的偶像說,偶像不能與上帝比較,假神是虛無,不能降福、或降禍(賽四十一21~24),上帝必不將祂的榮耀歸給偶像(賽四十二8~9);倚靠偶像的將蒙羞; 人用同樣的木頭可以燒來烤餅,可用來作雕刻偶像跪拜,這種偶像怎能救人(賽四十四15~19);因此先知多次強調耶和華是救贖主、耶和華是真神,在祂以外並沒有別上帝,除祂以外沒有救主,讓我們更清楚的認識祂是惟一的上帝,惟一的救主,祂更是歷史的主宰。

以色列人已經在亞述危機時看見,上帝如何宣告,並如何成就(賽三十七33-37);如今他們可以相信,上帝曾宣告:「看哪,先前的事已經成就,現在我將新事說明,這事未發以先,我就說給你們聽。」(賽四十二9),這是預言上帝的救恩臨到時,真理的聖靈要如活水泉源或江河,滋潤荒涼如曠野、沙漠的人心,使它變為肥田、水池,使人得生命、得喜樂,未來上帝要為這個國家所成就的新事,必然會實現(賽四十三9、19,四十八3、6)。因為上帝在過去的事件中,曾以大能和權柄發言,所以如今祂針對未來所說的話,也是可信的。偶像從來未能這樣作,它們的無能顯示它們根本不是上帝(賽四十三8-11)。惟獨以色列的上帝曾經啟示、拯救,並宣告祂要採取的行動。

以賽亞書有三處預言從東方選召僕人建設教會(賽四十一2,四十六11,二四14-25),現在已經應驗了。末來我們可以密切地注意上帝的作為,就可以看到先知的預言將陸續地應驗,就可以明白上帝的確是掌管了歷史(四十一21-24,四十三8-13,四十四6-8,四十五20-21,四十六8-10,六十一1-2,六五17,六十六1-2,15-17,22-24)。

 

君王式的彌賽亞

 

     先知以賽亞又預言彌賽亞王者的身分,上帝要藉著他將光賜給萬國,救贖以色列,赦免罪惡,並帶來全世界的祝福,這一切都要在千禧年國度中實現。先知稱彌賽亞為「耶和華的苗裔」(賽四2);彌賽亞將從大衛的後裔中誕生,並要將福氣臨到全世界。

    彌賽亞也稱為「以馬內利」,就是在生活和事奉中,讓信靠他的人體會「上帝與我們同在」(賽七14)。這個預言在基督降生時實現了(太一23)。基督藉著祂的話語和工作,彰顯了「上帝與我們同在」的事實。

    以賽亞對彌賽亞的形容為:「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和「有一子賜給我們」。前一句話暗示祂的人性,後一句話暗示祂的神性(賽九6)。以賽亞所給彌賽亞的稱號,特別強調祂的神性:「奇妙策士」(比較賽二十八29)、「全能的上帝」及「永在的父」(賽九6)。

  以賽亞強調,彌賽亞不單將福氣賜給以色列人,也要賜給列國。一度被藐視的加利利地,是被稱為「外邦人的加利利地」的,它有一天要成為彌賽亞榮耀顯現的所在(賽九1至2;比較四十二6,四十九6)。彌賽亞作為大衛的後裔,彌賽亞定會掌權;先知預告祂在未來的國度中施展對世界的管治(賽九7)。彌賽亞的國度是公義和公平的(賽十一1至5),但在祂完成千禧年統治之後,世界各國先要受審判(賽二十四1至23),那時,彌賽亞要賜福給以色列人(賽十四1至2)及列國(賽二十五6至12),使人類能恢復在亞當裏所失去的一切。彌賽亞統治時,死亡的咒詛將被除去(賽二十五8),世界普遍要認識這救贖的真理。這位偉大的彌賽亞,要引領世人歸向祂(賽三十20至21)。彌賽亞更要醫治這個世界(賽三十五5至6),這種醫治是在千禧年國度裡的人產生功效(賽三十五8)。

 

僕人式的彌賽亞

 

從以賽亞的神學,我們可以看見上帝解決人類罪惡的方法,是藉著彌賽亞的救贖,叫上帝的榮耀在千禧年國度中得以彰顯。

以賽亞說明了上帝要怎樣賜福給以色列人和列國。這種福氣,是建立在赦罪的基礎上,而赦罪的工作是由彌賽亞來完成,不過以賽亞所介紹的彌賽亞,不單是一個君尊的彌賽亞,也是一個僕人式的彌賽亞-這兩種身分皆屬一人。僕人式的彌賽亞要被殘害至死,並補贖世人的罪惡(賽五十二13至五十三12)。

學者常將以賽亞書第一部份(賽一至三十九章)與第二部份(賽四十至六十六章)作對比,認為餘民的主題在第二部分不具重要地位。其實所謂的「僕人之歌」正是直接與餘民這主題相關。原本僕人就是指以色列人,因為這位僕人特別被稱為「我的僕人以色列/雅各」(賽四十一8-9,四十四1-2、21,四十五4,四十八20,四十九3-6)。由於忠心的餘民出現於審判的時期,所以忠心的餘民可以稱為「受苦的僕人」。上帝曾伴他們行過火中、趟過江河(賽四十三1-2),現在祂要使「微小的以色列再度強壯(賽四十一8-14)。祂的僕人將是公義的,並把公理傳給萬邦(賽四十二1-9)。上帝會將祂的子民從地極帶來,作祂的見證、祂的僕人(賽四十三5-13)。祂將把祂的聖靈傾在上帝僕人的後裔身上,他們將如草原上茂盛的青草(賽四十四1-4)。雖然這個國家曾經犯罪,但剩下的餘民,歷經苦難的僕人將忠心於上帝。

  可是以賽亞所說的僕人並不只是指著以色列國。以賽亞已經將以色列國和以色列忠心的餘民(受苦的僕人)作了區分(賽四十九5-6),但是這些上帝的僕人以色列後來卻是眼瞎、耳聾及背逆(賽四十二19),無法完成上帝的託付;回歸時期的先知們清楚看見這個問題:被擄的審判與火煉,還沒有塑造出純淨的以色列民,可以完全忠於上帝的誡命。事實上,從回歸時期的歷史來看,餘民的確沒有達到以賽亞崇高的期望,成為煉淨的國,離棄一切罪,完全遵行上帝的誡命,作聖潔的子民,在上帝面前全然公義、毫無瑕疵。可見以賽亞所預言關於回歸團體中許多不公義的事實(賽五十八-五十九章),果真在歷史上得到印證。

以色列的罪必須得到救贖,因此上帝應許要將之塗抹(賽四十四22)。所以上帝藉著先知所作的預言中,我們可以看出先知將這位僕人個人化、理想化:他將由一位婦人所生,而他與整個國家都不同,他將振興雅各家,帶回以色列(賽四十四24,四十六3,四十九1),更重要的是他要成為外邦人的光,末了萬國要來俯伏敬拜他(賽四九7,九2~7)。

然而這些事尚末成就之前,必須有贖罪祭獻上,才能除去世人的罪。所以這位僕人在高升之前(五二13),要先經過受苦和死亡,以代贖罪孽。這樣一來,我們就可知道這位理想的僕人要先受苦,才能得榮耀。

這位受苦的僕人,被很戲劇化地描繪在五二13~五三12。有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就是這位僕人是公義且無罪的。以色列是因他自己的罪加倍受罰(賽四十2),相反的,這位僕人卻完全是為了他人的罪受苦。因他代罪受苦而成全了救贖。

   今日我們也很容易了解,新約作者已說明以賽亞所預言的彌賽亞是如何在主耶穌的身上得到應驗。在新約作者的眼中,耶穌成了那一位餘民。祂乃是忠心餘民的化身,是真正為公義而受苦的僕人。祂不像回歸時期的餘民,因為祂沒有犯罪(五十三9;彼前二22)。既是忠心餘民的化身,祂就經過了上帝對罪的審判(十字架),忍受了遭放逐(嚐死味),又經驗了歸回(復活),重得生命,成為新以色列的基石,重新承受上帝的應許。

既然救贖的應許已應驗,耶穌基督就成為盼望的焦點,使上帝的子民能繼續存活,形成新的國度,新的以色列,包含猶太人與外邦人在內。既然他們成為新國度的核心,基督便呼召這「小群」來領受上帝的國(但七22、27;路十二32),並在新世代中設立審判者,來審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太十九28;路二十二30)。教會被視為新世代的以色列(加六16)、十二支派(雅一1)、「被揀選的族頪、有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屬上帝的子民」(出十九6;彼前二9)。舊約的以色列既是有罪的國,它所受的苦就無法代贖全世界的罪。這個國家的罪使它無法扮演這個僕人的角色,正像有瑕疵的牲畜沒有資格作為祭牲。惟有一位真正的義僕才可以承擔這個艱鉅的重任。

 

南北國被擄與歸回

 

以色列和猶大末期,四圍列強更迭。影響以色列早期的是亞蘭,亦即敘利亞,它曾和北國以色列聯手要攻南國猶大(王下十六5)。後來亞述急速興起,滅了敘利亞和北國以色列,但亞述也急速衰微,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言(賽十24~27)。

巴比倫帝國隨之興起,聯合瑪代人滅了亞述,南國猶大亦難脫被擄之命運。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三世(亦即普勒王)首創把戰敗國的人擄到邊疆地區的政策,後來巴比倫王也效法他。但是波斯接著興起,滅了巴比倫。波斯王的政策正好相反,他讓被擄的各國人返回他們自己的家鄉。因此猶太人有機會回去重建家園。後來猶大屬於波斯的版圖,稱為猶大省;而巴比倫也成為波斯帝國的一省。

1.北國被擄

北國以色列共有九個王朝,十九個君王,歷時兩百零九年,結局是兩次被擄,亡於亞述,聖經沒有記載他們有任何歸回的機會:

1)河東兩支派半的被擄(王下十五29;王上五25~26):

以色列王比加年間,流便、迦得、瑪拿西半支派的人,被亞述王普勒,亦即提革拉毘列色擄到哈臘、哈博、哈拉與歌散河邊。

2)其餘的七支派半被擄(王下十七3~7):

以色列王何細亞時,其餘的七支派半被亞述王撒縵以色擄到亞述,把他們安置在哈臘、與歌散的哈博河邊,並瑪代人的城邑。

2.南國被擄

南國猶大只有一個王朝,有二十個君王,歷時三百四十五年,結局是四次被擄,亡於巴比倫:

1)約雅敬王第三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前來圍困耶路撒冷,擄走王室貴冑一些人,並帶走上帝殿中的一些器皿。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就在被擄的人中(但一1~7)。這件事列王紀或歷代志都沒有清楚地記載,因此其歷史的真實性曾受到質疑。巴斯德引用巴比倫史家波路西斯的記載,認為那是尼布甲尼撒在登基之前受父王之命,出兵埃及、路過耶路撒冷時所做的。列王紀下廿四1~2記載約雅敬王服事巴比倫王三年後背叛他,因而遭受巴比倫等軍隊的攻擊。這裡並未說明是在約雅敬王那一年發生的事。

2)約雅斤作王三個月投降圍攻耶路撒冷的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當時王室、首領、勇士、木匠、鐵匠全被擄到巴比倫去(王下廿四10~16),只留下一些貧困百姓。

3)西底家王第十一年,耶路撒冷城被攻破,剩下的人被巴比倫的護衛長尼布撒拉旦擄到巴比倫(王下廿五8~12)。

4)猶大剩下來的人在約哈難的率領下,逃到埃及(耶四十二1~四十三7)。他們不聽耶利米的勸告,最後又被巴比倫的護衛長尼布撒拉旦擄去(耶五十二30)。

3.有關歸回的預言

猶大人隨著約雅斤王被擄以後,思鄉之情瀰漫在流亡國外的百姓當中。他們天天盼望,那一天可以重歸故園。但是先知耶利米和以西結分別在耶路撒冷和被擄的社區當中宣講猶大必亡的信息。西底家王第四年,有稱為先知的哈拿尼亞說,兩年以後猶大人要歸回。這是猶大人所樂意聽到的信息(耶廿八1~4)。

但是耶利米說,這是假的,猶大必亡;百姓將來雖然得蒙上帝的恩典要歸回,但不是現在,而是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耶廿九10)。

有關被擄歸回的預言,不單是耶利米在說(耶卅1~3,卅二26~44),以賽亞書(賽四十四28)、以西結書(結十一17~18,廿八25~26)都有。上帝所定的事情,時候到了就必成就。你有過這樣的體會嗎?有時候可能上帝成就了,我們都還不知道呢!我們需要留心上帝的作為,也需要學習更認識上帝。

 

4.被擄歸回

猶大人的歸回分為兩次,第一次由所羅巴伯帶領,記載在以斯拉記一~六章,第二次由以斯拉帶領,記載在七~十章:


以斯拉記四6~23是插入的一段,所記載的事情是修建城牆受到攔阻的事,時為亞哈隨魯及亞達薛西年間。這件事的發生比較靠近以斯拉歸回的時期,但在經文上卻安排在第一次歸回之中。讀以斯拉記時要注意,免得混淆。以斯拉的信息非常清楚,乃是上帝憐憫祂的百姓,帶領他們歸回。但是裡面所記載的事蹟,年代比較混亂。有一些至今仍然無法確定。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被擄的猶大人都歸回自己的家鄉,有些仍然留在巴比倫省,古列王特別吩咐這些人要幫助那些歸回的人重建聖殿與家園(拉一4)。

5.波斯諸王

波斯諸王和被擄時期的猶大人有密切的關係,知道其順序有助於瞭解發生在上帝百姓中間的事。

 

1)古列大帝:

古列在公元前539年征服巴比倫後,他一反過去逾二世紀亞述和巴比倫遷徙佔領區百姓的政策,恩待猶太人和其他被擄的百姓,頒佈諭旨允許他們歸國。這道諭旨還允許他們帶回自己的神像,置於原來的聖所。猶大人沒有神像可帶回去,他們帶回的是聖殿裡的器皿。古列王命令庫官將這些器皿交給猶大的一個首領設巴薩,由他負責運回(拉一7~11)。

2)剛比西斯:

剛比西斯是古列的兒子,他把波斯的勢力擴展到埃及。聖經沒有記載他和猶大人的關係。

3)大利烏一世:

又稱大利烏大帝,在他登基之初,曾批准重建耶路撒冷的聖殿(拉六1;該一1)。

4)薛西一世:也就是以斯帖記裡的亞哈隨魯王。

5)亞達薛西一世:

他在位的初期曾受理猶大敵人的控告,禁止修建耶路撒冷的城牆(拉四7~23)。但是到以斯拉、尼希米的時期,卻又允准他們歸回,教導律法並重建城牆。

 

先知以賽亞和彌迦

 以賽亞可以說是宮庭先知,相對地,彌迦是鄉野先知。他們都是同一時代的人。

以賽亞的意思是耶和華的救恩。底下我們要介紹他的身份、蒙召經過和重要事蹟:

1.身份:

1)亞摩斯的兒子,生長於耶路撒冷,經常出入宮廷(賽卅七5、21)。

2)在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四個王的時期作先知(賽一1,六1)。

2.蒙召經過

1)時間:烏西雅王駕崩時(主前740年)

2)國際情勢:亞述興盛,埃及漸弱。國內有兩大政黨,一黨主張聯絡亞述,一黨主張與埃及同盟。

3)經過:(賽六1~13)

看見主(六1)→察己不潔(六5)→罪得洗淨(六7)→蒙呼召(六8)→回應(六8)→走上先知之路

3.重要事蹟及預言

1)巴比倫必如所多瑪、蛾摩拉之傾覆(賽十三1~22)

2)以露身赤腳行走三年預言埃及、古實被擄(賽廿1~6)

3)亞述因驕傲致禍(賽卅六4,卅七6、21~25)

4)預言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賽卅九3~8)

5)預言耶穌基督

a.施洗約翰預備主的道(賽四十3;太三3;可一2~4;路三3~6;約一23)

b.耶西的根(賽十一1),童女懷孕生子(賽七14),加利利人(賽九1~2;太四12~16)

c.名字:以馬內利(賽七14)、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賽九6)、王(賽卅二1)、僕人(賽四十二1)

d.被聖靈充滿(賽十一2,六十一1)

e.工作:

a)代替軟弱,擔當疾病(太八17;賽五十三4)

b)將公理傳給外邦(太十二18~21;賽四十二1~4)

c)以公義審判(賽十一3~4)

d)傳好信息(賽六十一1~3)

f.受死:(徒八32~33;賽五十三7~8、12)

g.復活:(賽廿五8)

彌迦的意思是「誰像耶和華」,他雖然沒有以賽亞那麼有名,但是他帶給當時社會的衝擊和影響卻不小。彌迦指責當時的社會,預言耶路撒冷將變成亂堆,導致希西家王徹底的改革(彌三9~12;耶廿六16~19)。

他最有名的是呼籲世人:「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迦六8)

 

亞哈斯王

 

亞哈斯是烏西雅王的孫子,約坦王的兒子。他登基時年二十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他雖然有前兩代敬畏上帝的父王作風範,卻行惡,造巴力的像,又使兒女經火。這原是北國以色列諸王和外邦人所行的,亞哈斯王學他們的模樣,結果招來以色列人和外邦人的攻擊。當一個人離棄上帝去事奉別的神明、人或東西時,這些人或事物反而會成為他的網羅。亞哈斯王就是這樣。

首先,亞蘭王攻擊他,把許多人民擄到大馬色去。接著,又有以色列王比加前來大行殺戮;連王子、宰相都被殺了。若不是先知俄德出面勸阻,不知還有多少人會被擄到以色列地去(代下廿八5~15)。

後來亞蘭王和以色列王聯盟,前來攻打耶路撒冷(王下十六5)。

先知以賽亞形容南國猶大王的心和百姓的心都在跳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賽七2)。

但是上帝差遣以賽亞去安慰亞哈斯王,鼓勵他不要害怕,因為照上帝所說,亞蘭和以色列所謀必不能成就。為此上帝特別給亞哈斯王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起名叫做「以馬內利」。以賽亞說,在這個孩子還不曉得棄惡擇善以前,亞蘭王和以色列王必致見棄(賽七10~16);意思是二王進攻必定失敗,這件事很快就會成就。

亞哈斯王在危急當中作了兩件糟糕的事:

第一,他祭祀大馬色的神明,以為這樣做的話,那幫助亞蘭王的神也會幫助他。亞哈斯又封鎖耶和華殿的門、毀壞殿裡的器皿,並且到處拜別神。他這樣做越發得罪上帝(代下廿八22~25)。

第二,他求助於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並把耶和華殿裡、王宮府庫所有的金銀全送給他。亞哈斯可能不相信以賽亞的安慰和預言,所以自己到處想辦法。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果然答應前來幫忙。他這一來,不但進攻大馬色,殺了亞蘭王,把居民擄到吉珥(王下十六7~9),再過不了幾年,北國以色列也亡於亞述。表面上看來,亞哈斯的困難似乎暫時得到解決,事實上,他所求助的亞述王,並未真正幫助他,反倒欺凌他(代下廿八20)。以賽亞就曾說過,亞述將成為猶大人的禍患(賽七17,八5~8)。

 

以西結書的神學

         對以色列人而言,以西結和他同時代的人所面對的,可能是信仰上一個最痛苦的挑戰:耶路撒冷和聖殿被毀。現代基督徒很難完全領會這個神學上的大災難帶來的深遠含義。


        布西的兒子以西結是一位祭司,大概生於主前622年前後。他在597年與其他尊貴的耶路撒冷人一同被擄至巴比倫。他在巴比倫和尼普兒之間的迦巴魯河邊定居,在30歲那年蒙召成為先知(根據一1的記載),經歷耶路撒冷在主前586年的淪陷。

    以色列人似乎一直這樣認為:作為上帝的百姓,再加上那代表著上帝同在的聖殿就在他們中間,他們是穩如泰山的。耶利米書七章4節便暗示百姓相信耶和華的殿可以為他們提供安全的保障。他們無法想像上帝會容讓祂的殿被毀。以西結的任務就是要向百姓清楚指出,他們這枝枴杖並不可靠,而上帝卻沒有失敗。

    【以西結書一章和上帝的超越性】

        以西結書有一個非常令人難忘的開始。站在迦巴魯河邊的以西結,突然看見耶和華戰車的異象(一2-28)。戰車隨著狂風而來,是上帝顯現的一個徵兆。戰車上有四個活物,各有四張臉(分別屬人、牛、鷹和獅)。他亦看見古怪的『輪中套輪』,輪軸周圍滿佈眼睛。活物的頭以上有穹蒼,以下則有寶座。寶座上坐著有火包圍的人的形狀。戰車不需轉動便迅速掠過。

        儘管學者們對這異象的細節爭論不休,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就是它所描繪的正是那位掌管全地、至高無上的上帝。活物的四張臉代表了四種最有能力的生物(牲畜之中以牛為首;猛獸之中以獅為首;飛鳥之中以鷹為首;萬物中則是以人為首)。輪中套輪代表毋須轉動左右便能自由向四方前行,象徵了上帝的無所不在。眼睛暗示可以環視四方,表明上帝是無所不知的。『穹蒼』一詞的希伯來文是raqia,跟創世記一章用以指『天』的是同一個字詞。從喻意來說,物質的宇宙是在上帝的寶座之下。那彷彿人形狀的物,坐在穹蒼之上的寶座上,暗示耶和華擁有掌管天地的主權。

        令讀者感到詫異的是,以西結是以上帝的主權而非猶大的罪惡來展開他的審判信息。古代的人會將他們所敬奉的神明,與本土地區和特定領域連上關係(參王上二十23-28)。人會假定神保護自己的領域,倘若某城征服另一個城,則意味著勝方的神能力比敗陣那方的神大。不少猶太人亦抱這種觀念,而這種觀念會帶 來兩個極之危險的結論。首先,他們認為耶和華有責任保護耶路撒冷。其次,假使這城淪陷,則意味著耶和華是軟弱無能的神。

        以西結的異象向他們表明,耶和華並非太小,反而是太大。正因為上帝是超越萬有,祂不需要任何聖殿。所羅門亦承認連天亦不是上帝的住處——『何況我們建的這殿呢?』(王上八27)

    正因為祂不是一位地方的神明,祂不需要保衛地上任何的殿宇。但由於主是掌管萬有的,祂也就是萬有的審判者——包括耶路撒冷。簡言之,上帝的權能並非意味著耶路撒冷永不倒下,反之,耶路撒冷將劫數難逃。

    【以色列極端頑劣的罪和以西結極端的表達方式】

        開頭的異象只是以西結書連串奇異信息中的第一個。若說傳遞信息的方式與信息本身對以西結是毫無分別的,可能言過其實;但他所用的傳達方式,卻實在是透過與那絕望困境相關的戲劇,有力地表達出來。

        以西結用比喻方式來演出信息的次數,比任何先知都多。其中一次行動,是用一塊磚來象徵耶路撒冷,然後再假扮圍困這城(四1至五4)。他就如一名拿著玩具士兵作戰的小童一樣,在這微型的耶路撒冷城四圍造台築壘,進行攻擊。然而,這卻非一場遊戲。仿如其他猶太人被圍困城中,以西結亦要接受束縛——他要日復一日地向左側臥,不能輾轉,直等到以色列滿了被困的日子,重獲行動的自由。此外,他又要像他們一樣,用糞便烤食物。最後,他要剃髮,將髮砍碎、焚燒和分散。以色列曾經與上帝親近的程度,就如以西結與他的頭髮,然而除了極少數餘民外,他們將要被消滅和分散。

        他甚至為了傳遞信息,將妻子之死放在上帝的手下(二十四16-27)。上帝吩咐他,即使妻子死了,也不可依習俗進入哀悼期。這暗示猶太人不久將有多不勝數的為人妻者、夫者,兒女和父母死去。哀傷的時刻迅即降臨在他們身上,任何哀悼也不足以抒發痛楚。

        以西結的預言,是聖經中最為大膽和歷歷如繪的。第十六章用比喻來描述以色列國的歷史。她出生的時候,就如一個躺在血中,附著胎盤的棄嬰。耶和華憐 憫和眷顧她,讓她日漸長大成熟。她卻仗著財富和美貌,縱情濫交和淫亂。若有人認為以西結的用詞缺乏修飾,那只是因為他一心一意要警告百姓,即將在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將是非常可怖的。

        然而,以西結的預言卻非全是情緒化的喻意方式。他在第十四章改採用的表達方式,反映出一位訓練有素的祭司在思辯上的深入細緻。他在當中縷述上帝審判 的原則。他首先指出,虛有其表的宗教行為不能感動上帝。百姓即使來求問上帝,但他們一日仍然把偶像留在心中,上帝都必不理會他們(十四l-11)。其次他宣告,不管敬虔的人如何努力求情,都不能拯救背逆的民(十四12-23)。

    【守望者的責任】

        上帝習慣用『人子』(即凡人)來稱呼以西結,藉此來提醒他和百姓,不要忘記自己是軟弱和渺小的人。他們生存的唯一希望是在上帝的手中。

        上帝差派以西結作耶路撒冷的守望者。他若能履行本身的職責,把即將臨到的災難預告百姓,即使他們因不肯順從而遭消滅,他也清白無罪。但假如他不盡本 分而導致他們喪命,則上帝必追討他的罪(三16-21)。不過,上帝已預先告訴他,百姓將會是既頑梗又悖逆,但他也不用怕他們(二3-8)。

        除此之外,以西結在一個異象中吃了一卷記有上帝話語的書(二9至三11)。他唯一的責任就是領受和傳講上帝的信息。當他不公開宣講上帝信息的時候,便暫成啞巴(三26-27;二十四27)。在緊急的關頭,惟有上帝的話最重要。

    【個人和群體的責任】

        不少學者指稱,根據第十八章的教訓,以西結成了強調個人責任的教義的理論先鋒。許多解經家都追隨羅賓遜(H.Wheeler Robinson)的見解,認為早期的以色列人都被群體責任和群體罪惡的觀念所支配,因此父親的罪會追討到他的後裔頭上來。他們指出約書亞記七章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那裡記述亞干的家族因亞干一人的罪行而全部被處死。

        以西結在第十八章質疑當時的一句流行諺語:『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十八2)

    其含義十分明顯,就是父親的行為會無可避免地要兒女承受苦楚,這是很不公平的。言下之意,就是指上帝不公平。

        以西結奉上帝的名來回應這項指控。他首先指出,每一個人都是屬於上帝的,亦需要直接向上帝負責,而不是透過他的父母(十八4)來向上帝負責。然後,他提出了一個涉及三代的假設。假設某人一生為人忠實可靠、樂善好施和正直廉潔,他便得以在上帝面前得稱為義,不會遭到任何報應(十八5-9)。可是到了他的兒子, 卻沒有傚法父親的為人,反而一生充滿了貪婪、悖逆和自私,那麼他不會因著父親的義而獲得稱義。他要背負本身的罪責(十八10-13)。倘若這人的兒子——即第一個人的孫兒——又與他的父親背道而馳,傚法祖父的典範,那麼,這人將不用擔當父親的罪孽,卻能得稱為義(十八14-18)。

        以西結提出這個道理之餘,還加上另一個原則,那就是如果一個有罪的人悔改,上帝將不會再追討他以前的罪。另一方面,如果一個義人轉離義行,變得墮落敗壞,那麼,他從前的義行不能保護他免受責罰(十八l9-32)。以西結不單清楚帶出個人要承擔本身責任的觀念,而且指出悔改對命運的影響力,以及人必須持之以恆地行義。

        然而,這引發了另一個問題:以西結的觀念與舊約先前的教導是否完全兩樣?在亞干犯罪的例子中,以色列人究竟認為整個國家都與亞干的罪有份,抑或只有亞干的家族有份,我們不能確定。他們一方面知道全國人都因亞干所做的惡行而承受苦果(書七4-5)。另一方面,他們又要找出哪個人犯了罪(書七 13-19),顯出他們明白責任應該由犯罪的人去承擔。而且,姑勿論亞干的整個家族要與他一同遭到處決這件事(書七24-26),是如何的使我們感到震驚,但這並不表示百姓認為亞干的罪終究要延至家人。其實亞干所接受的懲罰,重點在於表明他已經喪失承受以色列土地的身份。假如他的家人繼續存留和分得土地,在百姓眼中,他便是藉著他的於後裔避過了對他的真正懲罰。犯罪的人是他,而懲罰亦是直接對準他的。

        總而言之,以西結對上帝審判的某些原則和個人責任的問題,比從前的經卷說明得更加清楚,亦糾正了當代人對這方面的誤解。可是,我們若以為他否定以色列原初信仰的教義,則並不正確。反之,他要指出的是,當猶太人親眼目睹他們的聖殿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他們只能怪責自己。

    【悖逆背道】

        以西結是先知當中,花最多筆墨去繪影繪聲地勾劃百姓那種剛愎頑梗和厚顏無恥的悖逆行為。他在這裡又再一次看見聖殿的被毀;以色列的罪大惡極,正好說明上帝怎麼會容讓聖殿被毀。

        以西結在第二十三章提出了一個有關阿荷拉和阿荷利巴兩姊妹的比喻,它可算是聖經中一個勾畫淫亂的最生動例子。根據以西結的解說,阿荷拉代表撒瑪利 亞,阿荷利巴則代表耶路撒冷。阿荷拉首先離棄丈夫耶和華,貪戀亞述和埃及。因著她的邪淫,耶和華便將她交在兇狠殘酷的亞述人手中(二十三5-10)。換言之,上帝容讓亞述人摧毀撒瑪利亞。

        阿荷利巴竟然完全沒有從她姊妹的經歷中吸取到丁點兒教訓,而且敗壞的表現還尤有過之。由於戀慕別國的榮耀和力量,她分別與亞述人、埃及和巴比倫人行淫。結果,她同樣滅亡(二十三11-49)。

        作者使用這個露骨的比喻,有以下幾方面的用意。首先,它活靈活現地展示出悖逆就如淫亂一樣,是厚顏和無恥的行為。其次,它具體指出以色列的悖逆行 為。當猶太人懾服於列國的強大軍力下,尋求與它們結盟的時候,他們對上帝的背叛,就如一位任性的妻子背棄丈夫,投向英俊而富有的姦夫懷抱中一樣。而且,與這 些列國結盟,還無可避免地使以色列被牽引誘惑,敬奉他們的偶像(二十三30)。第三,比喻說明了那些居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是何等的愚昧:先知已經用撒瑪 利亞淪陷這件事,成為他們的前車之鑑,但他們仍然吸取不到任何教訓。百姓既犯了這樣膽大妄為的罪,當他們看見審判臨到聖城和聖殿的時候,就無權感到驚訝 了。

        在第八章,以西結描述了百姓在聖殿內所犯的悖逆行為。他告訴我們,在第六年六月(約在耶路撒冷被毀前五年),他在異象中被帶進聖殿。就在上帝的居所內,以西結親眼目睹耶路撒冷悖逆的幾個事例。

         首先,他看見北門有『忌邪的偶像』(八5-6)。這可能是亞舍拉的像(參王下二十一7)。它立在北邊的位置這點,是值得我們留意的,因為以色列的敵人——上帝向以色列發洩怒氣的工具——通常都是從這個方向入侵的。

        接著,他進到一間秘密的房間,眾長老正在此敬拜各種爬物和走獸的偶像(八7-12)。按照經文的描繪,這些偶像應該是屬於埃及的。眾長老如此秘密 地進行敬奉儀式,反映出他們不單想從耶和華面前隱藏起來,而且,還想避免讓巴比倫人知道。因為巴比倫人會認為此舉是背叛他們帝國的行為。猶太人不久將會知 道,埃及人的所謂幫助只是虛空的承諾。

        然後,他再次走到北邊的門口,看見一群婦女正在為『搭模斯哭泣』(八14)。搭模斯是一位死了又復活的多產之上帝,敬拜他是為了確保農產豐收。百姓在這方面離棄了作為萬物之主的耶和華,改而向別的偶像求取農作物豐收和牲畜平安。

        最後,以西結看見一群男人背向聖殿,面向東方拜日頭(八16-17)。這表示當他們俯首致敬時,他們的臀便向著耶和華。那句大概應譯為『向著我[上帝]的鼻放屁』。悖逆的結果是上帝必不顧惜(八18)。以西結的讀者應該對聖殿被毀的原因心知肚明。

    【斥責列國的神諭】

        正如許多別的先知書一樣,本書亦包含連串有關列國的神諭(二十五1至三十二32)。然而,因為這些預言是在主前586年的災難背景下發出的,於是 便加增了它們的迫切性。例如,以色列指出亞捫因為耶路撒冷的聖所被毀而幸災樂禍,上帝將會把他們連同他們的財產,交給從東方來的異族人。這裡特別值得注意 的,是對推羅的長篇哀嘆(二十六1至二十八l9)。它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地方,因為耶路撒冷的聖殿是由推羅人興建的(王上五1-11)。以西結形容推羅 王彷彿基路伯像屹立在至聖所上(二十八13-14;參代下三10-13)。這個比喻對一位祭司來說是意味深長的。上帝會驅逐他們離開那片位於海旁的樂土,使 他們的財富和商貿化為烏有。對以西結而言,斥責列國的神諭意味著那位懲罰耶路撒冷的上帝,同樣會審判列國。倘若上帝的百姓逃不了,他們當然也逃不了。

    【救贖和更新】

        在以西結的觀念中,上帝擁有至高無上的主權,因此祂有權審判耶路撒冷和摧毀她的聖殿。但上帝的主權,亦正是耶路撒冷盼望的基礎。聖殿被毀並非表示上帝已經失敗,或是應許已經完結。在第三十七章,以西結提出了三方面復興的盼望。

        首先,他以平原遍滿枯骨的異象開始(1-14節);這異象表示以色列是一個已死的國家。正如在他們之前許許多多的人一樣,他們已經成為歷史的陳跡,地圖上再沒有他們的蹤影。從人的角度來看,沒有任何理由能使人相信他們可以再次成為一個國家。然而,上帝不會受人的限制所束縛。這死去的國家將會再次復 生。

        其次,在一段近似耶利米書三十一章3至37節應許與以色列和猶大另立新約的經文中,以西結指出上帝應許會將祂的百姓聚集起來,賜給他們一個順服的心,使他們永遠都不再偏離(三十七15-23)。

        第三,以西結指出上帝應許『大衛』必永遠忠心地作他們的王。『大衛』這名稱是屬於象徵性和預表彌賽亞的來臨,使人盼望將來那日的臨到——那時,一位全心全意愛上帝的君王將要興起,他會與那些帶領耶路撒冷步入可怕的悖逆和戰爭的君王和領袖截然不同。

    【歌革和瑪各】

        以西結突如其來地中斷他有關將來救贖和榮耀的預言,轉而預言攻擊歌革和瑪各的大戰(三十八至三十九章)。這並非預言某個具體的戰爭,更絕非有關攻 擊現代國家,諸如俄羅斯的一次戰爭。瑪各、米設等名稱,是指在黑海地區的部落(例如:西古提人)。我們並不一定需要知道他們的特定身份,重要的是他們都是 居住在北方、信奉異教的好戰民族。聖經中有關末世的預言經常提到『從北面而來的敵人』帶來爭戰和審判,而這裡所指的亦屬於預表性 (typological),而非字面的意思。

        其重點乃是要指出,儘管以色列已經在敵人手中受盡痛苦,但在他們進入上帝的國度之前,卻還要經歷更多的傷痛。在主前584年所發生的連串事件確實很可怖,可是,它們並非空前絕後,更悲慘的災難甚至會再發生。然而,上帝必會勝過仇敵,祂的百姓保證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重建聖殿】

        從以上的探討,我們得知以西結的預言,主要是關乎聖殿被毀之後所觸發的神學危機。正因如此,祭司以西結以一個新聖殿的異象作為復興應許的顛峰(四 十至四十八章),也實在毫不出奇。唯一有待我們去思考的問題,乃在於我們是否應該按字面理解這個預言,把它視作對將來那座聖殿的描繪,抑或把它理解為一個 理想化和象徵性的異象。

        只要透過小心的分析,我們便會發現這個預言不能按字面解釋。除了當中指出將來的聖殿會有利未人的祭司制度和以牲畜獻祭等觀念,與新約經文(例如:來八1至十17)截然矛盾之外,以西結書的經文本身亦否定這種解釋。

        雖然本章所列出的細節或許已令現代讀者感到吃不消,可是,它們卻並非真的那麼全面。其實,當中欠缺了許多明確的規格和角度,以及該用甚麼材料等重 要指示(對比出二十六章和代下三至四章)。任何人若嘗試為這聖殿制定一張圖則,都會因欠缺詳細的資料而徒勞無功。同樣地,有關十二支派分配土地的記述(結 四十七l3至四十八35),也是高度理想化的;我們不可能按字面為各支派劃定地界(雖然這點未能阻止富想像力的解經者努力嘗試)。

        這裡最值得留意的是四十七章1至12節所描繪的生命之河。當中的細節不可能按字面解釋。清清流水從聖殿的北門流出,但只有短短一千公尺的距離,它 便成了一條又廣又急的河流,任何人也不可能游過。當經文所傳遞給我們的信息,按字面解釋是不合理的話,若強行用這種意思來解釋經文,簡直是愚不可及。

        這是身為先知和祭司的以西結,描繪上帝國榮耀的異象。被擄的災難已經結束。百姓恢復按規矩的美好敬拜。作領袖的都順服上帝。每個屬上帝的百姓都有自己的 地方,他們再沒有任何欠缺。最重要的,就是耶和華在那裡(四十八35)。對於基督徒來說,上帝的一切應許都在基督裡得以完全應驗,連一個也沒有落空。

 

耶利米哀歌神學

    耶利米哀歌的神學 ,

耶利米哀歌的神學

 
        耶利米哀歌是作者的一篇獨白。當中雖有提及上帝,但上帝卻沒有親自說話。除了最後那章之外,本書的結構是一組離合詩。至於它的體裁,則屬一首哀歌。某些傳統的觀念——例如罪與罰的關係——在本書隨處可尋。背景是耶路撒冷被毀的歷史危機。那位獨白者,既目睹悲劇的發生,本身亦是災難的受害人。上帝是出現在整篇獨白的主要人物;對於有分牽涉在過程當中的人——例如巴比倫人和以東人——作者亦表達了他的看法。在表達方式方面,作者加入了不少比喻的說法。只要留意本書的形式、體裁、表達的傳統觀念、處境和人物,便是尋索本書神學的最佳方法。

    【痛苦的哀聲】

        作者在本書所表達的,基本上是屬於今世的看法。作者赤裸裸地面對耶路撒冷如今遭到巴比倫人蹂躪(主前587年),以及百姓被擄的悲慘現實(一3, 二8-9)。百姓受盡屈辱,陷於極度困境中(一1-21上,五1-18)。巨大的苦難和痛苦的哀號便成了本書的主題(參三1-20)。

    作者透過詩體而不是散文的形式來抒發他的哀嘆。全書採用了輓歌的語調(一、二、四章)。在全書五章中,有四章用希伯來字母以離合詩的形式寫成,作者也許是想藉此來盡情表達他的哀傷。那用以形容苦痛的措辭和比喻,是非常鮮活鮮明和有血有肉的。那個先前充滿自豪的城市,如今竟如寡婦,又如王后成了奴僕(一1)。那強調這城和聖殿是固若金湯的『錫安神學』(詩四十八,一三二13;耶七4),已被證實是一堆空話。

    昔日那充滿喜樂、佳餚、財寶和繁榮的美好日子,已經去而不返(一7,三 17)。昔日儀表出眾和服飾華麗的貴胄,現在的面貌比煤炭更黑,而且還骨瘦如柴(四8;參一6)。婦女被玷污(五11),兒童哭求食物(二12);無人去安慰錫安(一17)。作者毫不掩飾地描述殘酷的現實。他既沒有抑壓自己的哀聲,也沒有歪曲事實。雖然他所寫的內容會引來人對上帝產生一大堆疑問。正如我們在約伯的例子中所見,人必須透過言語來表達哀傷,才能對創傷的心靈產生治療的作用。

        作者在痛苦之中向上帝說話,因為他知道上帝垂顧受苦的人。於是,他首先要讓上帝看見他的哀傷。他繪形繪聲地描述財物的被毀,強調名副其實地盡失所有,以 及意志的極度消沉——讓上帝看個清楚!饑荒成為焦點(二20,四10),這也許是因為在傳統上,上帝總是藉著饑荒來成就祂的旨意(創十二10;路得記;耶十四章)。作者在苦難之中,不忘呼求上帝的醫治和復興(五21-22)。積極干預的上帝。

        一首接一首的詩除了描述實況之外,亦代表了作者對與當前情勢有關的傳統觀念加以分析。這傳統觀念包括犯罪與苦難之間的關係。成書日期很可能早於本 書的約伯記,已經清楚指出一切苦難皆是犯罪的報應,這理論實在過於簡化。不過,自從人類在伊甸園犯罪之後,便知道犯罪會帶來懲罰。

        作者在本書一開始,便清楚指出罪與苦難之間的關係:『因耶和華為她許多的罪過使她受苦』(一5)。罪造成了關係的破裂。

    按照比喻的講法,以色列已經被繫上重軛,以致她的力量逐漸衰敗(一14)。她在苦難中訴說上帝『使他轉離正路,將[他]撕碎,使[他]淒涼』(三11)。以色列以傳統的觀念來解釋她的處境:『我們犯罪背逆……殘害和毀滅,都臨近我們』(三42、47)。全部五首詩均認定犯罪是導致災禍的原因(一8,二14,三42,四13,五7)。

        儘管她的罪無可赦免,但是,從另一個傳統來理解卻可能更為恰當,那就是先知應有的事奉。眾領袖都要負上罪責(四12-13)。以色列的傷口如今之所以大如海,全因為眾先知沒有揭露她的罪行,以致她不能避開被擄的惡運(二14)。在背後支持這指控的理據,乃在於上帝要先知履行的其中一項任務,就是要指出社會中的各種罪狀(參耶七1-15)。二章14節提到說虛假神諭的先知,很可能是向罪人宣告平安,以及曾經與耶利米激烈辯論的那些先知(二十三 16-18)。

        另一個在耶利米哀歌顯示的傳統思想,就是上帝會攻擊祂的百姓。以賽亞曾經簡潔地指出:『他[上帝]就轉作他們的仇敵,親自攻擊他們。』(六十三10; 參民十四39-45)『主如仇敵』這句話(二5),正是本書作者發出的共鳴;它只是在另一層面解釋主前587年的悲劇。禍患至終是出於上帝的作為(三38)。上帝使祂的居所如荒廢的庭園;他又毀壞祂的聚會之處(二6、17;參一12,二1,三1)。

        上帝是統治者(五19),亦是救主。故此,人因著相信上帝的信實而常存得救的盼望。咒詛仇敵(一21-22,三59-66,四21-22)和發出悔改的禱告(三40-41),兩者都是心存盼望的表現。

    【公義、憤怒和憐憫的上帝】

        一般認為上帝的屬性既使人畏懼,又使人樂於親近。本書肯定上帝的公義(一18)。然而,鑑於百姓的罪惡,本書論到上帝發怒的經文便較論及祂公義的經文多。發怒正是公義的上帝之正常反應。每一組離合詩——尤其是第二組——都有提到上帝的發怒(一12,二1、2、3、4、21、22,三43,四11)。若用比喻的說法,上帝倒出的憤怒就如火(二4;參四11),以致猶大的保障被傾覆(二2),君王和祭司遭到唾棄(二6),老老少少都死於刀下(二21)。耶利米和在他之前的眾先知都警告過以色列,當上帝發怒的時候,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三十23-24;摩一3-5、6、10、11)。

        對於上帝的憤怒和上帝的憐憫這兩者之間似乎出現的分歧,聖經作者沒有嘗試作出任何調協;事實上,兩者皆是上帝的屬性,沒有主次之分。傳統對上帝的看法,都認定祂是全然憐憫和溫柔的,卻堅持要公正地施予懲罰。那粗略地可算為本書核心部分的第三首離合詩,其主要部分是描述上帝的信實極其廣大和不斷更新(三 23)。前兩首離合詩所築起的情緒洪流,如今被正確的神學所控制。上帝的憐憫和慈愛永不斷絕(三22、32)。上帝基本上不願意使人憂傷(三33)。上帝是滿有憐憫這個信念,為這個陷於痛苦中的城、其中的居民和被擄者帶來了一絲的盼望(三21)。

    【彷彿遙不可及的上帝】

        本書充滿了哀歌的色彩——無論是個人的哀嚎(三章),或是群體的哀歌(五章)。哀歌的要旨主要是向上帝抱怨,但形式則可以有別(參詩六、十三篇)。耶利米哀歌所抱怨的事情,基本上是上帝好像不見了、無人可以來到祂面前,甚至感到遭上帝離棄。比喻又再一次派上用場。上帝用黑雲遮蔽自己,以致『禱告不得透入』 (三44)。

        然而,我們卻要繼續禱告。正如摩西不單提出懇求,更力陳各種理由求上帝答允(出三十二11-14),因此,作者在這裡藉著指出仇敵對他的辱罵和攻擊,來『激發』上帝為他申冤(三61-63)。另一個『刺激』是指出受害者的完全無助和身心所遭受的痛苦(一20;參摩七2)。最後還有一個,就是重提上帝從前曾施予援手:上帝曾經臨近和使人得以安心(三55-57)。抱怨的基礎,在於認識上帝始終是上帝——即使人感到上帝好像不見了,祂始終關心遭遇困苦的人,正如在出埃及所經歷的一樣,只要向上帝呼求,上帝就會施行拯救。因此,作者不斷呼喊上帝:『求你觀看』(一9、11,三63,五19-21)。最終,上帝總會垂聽。

 

耶利米書的神學

         要說明某卷書的神學,就是要從神學而非歷史的角度來整合當中的內容。耶利米書的神學是來自對該書的種種研究,包括架構、體裁(例如:審判的神諭、哀歌)、它所引用的傳統(例如:立約)、字彙(例如:回轉)、角色人物(上帝、以色列、列國、耶利米先知),以及當時的宗教/社會氣候(亦即是北方來的敵人對猶大的威脅及其後的圍城)。在我們要找出這本書的神學時,我們要問:『這本書背後的信念是甚麼?』

        耶利米書的架構雖然備受爭議,但我們可以嘗試用前後呼應的方式概述如下:

    A.上帝給耶利米的個人信息(一章)

    B.警告災難即將臨到(二至十章)

C.先知糾纏在百姓和上帝中間的故事(十一至二十章)

    D.與諸王和眾先知的爭論(二十一至二十九章)

E.安慰之書(三十至三十三章)

    F.與諸王的爭論(三十四至三十八章)

    G.被劫掠的城和其餘波(三十九至四十五章)H.審判列國的神諭(四十六至五十一章)

    I.附錄:歷史文獻(五十二章)

        藉著兩線進路來探討耶利米書的神學,是一個新興的研究方式。這兩個進路分別是:

(1)按照本書的交叉平行架構,

(2)探討書中的『角色人物』。

    以下我們依循交叉平行的排比來討論。

    【救恩歷史(二至十章=B;四十六至五十一章=B1)】

        撇開第一章不談,第一個主要部分包含了對以色列的講話,配以論到列國的神諭,我們可以把這些講話和神諭,同時歸入救恩歷史和審判歷史的標題下。這 部分是以一種回顧過去的語調開始:『你幼年的恩愛,婚姻的愛情,你怎樣在曠野……跟隨我,我都記得。』(二2)

    二章21節概括陳述了神的行動和以色列的回 應:『我栽你是上等的葡萄樹……你怎麼向我變為外邦葡萄樹的壞枝子呢?』

    上帝的拯救行動包括了領以色列『從埃及地上來』(二6,七22),和領他們『進入肥美之地』(二7,三19,七7)。上帝對那『變為外邦葡萄樹的壞枝子』的審判,包括要使他們解體和把他們連根拔起。

        透過經文不斷用『萬軍之耶和華』這稱號來稱呼上帝(超過80次之多),深刻地顯出上帝擁有掌管歷史的至高主權。這個稱號經常連接著審判的裁決(共30次),一再在審判列國的神諭中出現。無論是救贖歷史抑或人類歷史,都在這位宇宙大主宰的鑑察之下前進。

        上帝對祂的百姓關懷備至。『我怎樣將你安置在兒女之中,賜給你美地。』(三l9)

     儘管猶大的罪孽滔天,但以色列的聖者卻不丟棄祂的百姓(五十一5)。九章24節扼要地列出了上帝的屬性:上帝喜悅在世上施行慈愛、公平和公義。

        然而,因著百姓犯罪,離棄了『古道』(『善道』六16),上帝要傾出祂的怒氣和憤怒(七20)。作者藉著生動地描繪猶大即將遭到外敵——主要是來自北方的敵人——恣意蹂躪的圖畫(五15-17,六22-26,十l8),以及彷彿遭到原子彈摧毀的宇宙大災難景象(四23-26),來提出他的警告和勸勉。上帝對列國亦非常惱怒(五十21,五十一25)。祂的怒氣『如火著起』(四4,8),以致審判的景像一幕接一幕地出現。其中一個用來指發怒的字詞,在耶利米書共出現了24次,超過聖經中任何一卷書。耶利米書共有42章經文提到上帝的怒氣。從遠古開始,上帝便因著人的犯罪而發怒(參出三十二lO)。上帝發怒並非出於暴戾,乃是出於祂的聖潔,因為上帝早已清楚告知世人,犯罪必然招致懲罰(四18,五十一6)。

        可是,我們若妄下結論,說耶利米的上帝祇有嚴苛的一面,便大錯特錯。尤其是在二至三章,上帝仿如在婚姻關係中遭到配偶遺棄一般,深深流露出祂的傷痛:『處女豈能忘記她的妝飾呢?新婦豈能忘記她的美衣呢?我的百姓卻忘記了我無數的日子。』(二32)

    即使不追溯至最遠古,上帝對人犯罪所表現的傷痛,早於洪水年代便已經顯露無遺(創六6)。先知耶利米為了表達自己和上帝對百姓悖逆的傷痛而晝夜哭泣(八21至九2)。悲傷之情打從耶利米的心底一湧而出:『我的肺腑 啊,我心疼痛!』(四19)

        上帝的百姓違背了第一條和更多的誡命耶利米在聖殿的講道中直斥猶大的罪孽,又在其他地方力數她對上帝的忘恩負義。她違背了上帝(二8、29)。最令上帝憎厭的,是她拜偶像的罪(七9),以別的『神』去取代真神(二11)。

    第十章一針見血地將這厚顏無恥、完全違背第一條誡命的罪行勾劃出來。當中形容上帝是『本為大』的『真神』、『活神』、『永遠的王』、『創造天地的神』、『雅各的分』,和『萬軍之耶和華』(6-7、10、12-13、16節),然後挖苦地形容偶像是無感覺、無價值和會毀壞的(8-9、11、14-15節)。

    此外,上帝亦斥責祂的百姓滿心詭詐、對社會上的不公義視若無睹(五23-29)。若逐一訪查城中的百姓,將發現竟無一個正直人(五1-9,參)九3-6)。十誡控訴他們姦淫(像發情的壯馬向鄰舍的妻發嘶聲,五8,三2-3,七9)、偷盜和殺害(七9)。罪人的表現,像『背道的以色列』和『奸詐的猶大』這對姊妹一樣(三11)。先知一再語重深長地勸告他們悔改。『回轉』一詞,可算 是先知在本書中的一句『口頭禪』。

        注定受審判和接受救恩的列國論列國的神諭沒有詳細說明上帝要懲罰他們的原因,不過,他們所做的肯定是違背了上帝的屬性而招致上帝的審判。埃及明顯是因為長期對上帝的百姓施壓,名列被審判的國家榜首。她要像蛇一樣逃跑(四十六22)。至於摩押,則由於她極其驕傲,將要像罐子被倒空(四十八12)。刀劍將臨到巴比倫(五十35-38),作為報復她向以色列所行的諸惡(五十一24)。令人詫異的是,神諭當中亦直截了當和無條件地宣告埃及(四十六26下)、摩押 (四十八47)、亞捫(四十九6)和以攔(四十九39)將得到復興。

    【上帝與人之約(十一至二十章=C;三十九至四十五章=C1)】

        第二組的內容,連同本書下半部與它配合的部分,轉而記述關乎耶利米個人的經歷,尤其是他的『內心世界』(十一至二十章=C)和國際事件(三十九至 四十五章=C1)。這部分基本上是以『約』作為其神學要旨,作者開宗明義地道出了這個主題:『不聽從這約之話的人必受咒詛』(十一3)。

        由摩西開始,一直到耶利米,他們都清楚認識到這個與上帝所立的約,跟人與人之間簽訂的協議有根本的分別。這約完全是出於上帝的主動,而非雙方商議的結 果。在立約的關係中,最重要的是對另一方矢志效忠。至於一般的協議,最首要則是履行條約的規定。破壞立約關係,就不單是不履行既定要求,更是破壞了雙方的 關係。摩西早已警告百姓,背約的必要遭受咒詛(申二十八15-68)。對耶利米來說,背約已經成為一個事實,包括痛失國土的咒詛亦快將臨到。行惡與報應的 關係非常明顯:『我必使我所說的一切災禍臨到……因為他們硬著頸項不聽我的話。』(十九15;參十五4,四十3)

        悲愴和矛盾相對於從前作為立約中保的摩西,耶利米牽涉入約的瓦解過程多於它的制訂過程(一10;但亦參二十四6)。我們可以透過耶利米的七首哀歌來感受他這個任務的痛苦(十一18-23,十二1-6[13],十五10-12、15-21,十七14-18,十八l8-23,二十 7-13)。正如在他之前的眾先知一樣,耶利米的私生活亦不可能不受他的職責所影響。他不可娶妻(十六1),又不可為百姓代求(十一l4,十四11)。這項要將敗壞的宗教建制和歪曲的宗教教義連根拔起及全然拆毀的任務(一1O,七1-15),為先知帶來了無盡的眼淚、痛苦和抑鬱(九1-2上,十五 15-18)。跟以利亞一樣(王上十九4),耶利米寧願死去,也不想繼續下去(二十14-18)。

        一如過往的上帝僕,耶利米也是蒙上帝呼召的(一4-10;參摩西,出三1-14;賽六章)。像前人一樣,他的蒙召亦置他於困境中。在耶利米那首在先知 作品中顯得有點兒格格不入的哀歌中,我們可以略略體味到先知職分所帶給他的不安。他在迷惘之中追問上帝有關公義的問題(十二1下)。他在重重敵意的包圍下深 感痛苦,衝口而出說:『求你記念我,眷顧我。』(十五15;參《巴錄傳》四十五3)

    在氣憤和沮喪之餘,他向主投訴:『主啊,你欺騙了我!』他的職責甚至使 他與上帝產生衝突(二十7-13)。

        以色列和猶大:兩個不忠於約的立約夥伴聽從上帝的話就是忠於約的表現,可惜上帝的百姓卻不肯遵從。『聽從』是貫徹全書和這部分討論的一個 重要字詞。特別在七、十一、二十六、三十五和四十二章,這個字詞更出現超過30次,通常都是用在上帝指責他們:『你們(他們)卻不聽從』這句話之中。他們不 單不聽從,而且還變本加厲,故意悖逆:『我們要照自己的計謀去行;各人隨自己頑梗的噁心做事。』(十八12,參四十四16,十七29、23)總的而言,以 色列和猶大『背了[上帝]與他們列祖所立的約』(十一10)。結果,就是連串災難——刀劍、饑荒和瘟疫——以及被擄的命運接踵而來(十四l2、l6、18, 十五2,十六4,四十四12-13、27)。

        長久忍耐、信實和自由行事的上帝聖經所描繪的上帝,並非一位在裁定百姓背約之後,便冷酷無情地宣佈懲罰的判官。反之,祂一再規勸祂這群出爾反爾的立約 子民重新守約。十一至二十章的一個顯著特色,是在於先知透過象徵性的行動來宣示其信息。其中兩個有關腰帶和破碎的瓶的比喻,象徵了百姓將要滅亡的惡兆(十 三9,十九11:參四十三8-13)。上帝採用了各種途徑——口頭的勸籲(十一4)、警告(十五7)和象徵性的行動,來修補那遭到破壞的立約關係。

        這兩個敘事部分(十一至二十章,三十九至四十五章),均強調一個基本的信念:凡上帝宣告的,祂必成就。十至二十章一再預告將會出現的危難,在記述巴 比倫圍攻耶路撒冷和擄去城中的居民時便宣佈應驗(尤其是三十九1-9)。巴比倫護衛長尼布撒拉旦的話可謂一語中的,把上帝的信實表露無遺:『耶和華——你的 上帝曾說要降這禍與此地。耶和華使這禍臨到,照祂所說的行了。』(四十2-3;參四十四29)

        但正如另一個象徵性行動清楚顯示,縱使所立的約已名存實亡,上帝卻有權決定是否如實執行約書所註明的懲罰(十八1-12)。有關將來的預言是依據所 定的條件來應驗,而不是一種命運已成定局的宣告。「E」部分表明了一個事實,就是上帝有權另立新約(三十一31-34)。上帝自始至終都是完全自主的。

    【公義永存(二十一至二十九章=D;三十四至三十八=D1】)

        在「D」和「D1」部分的爭論中,最首要的神學關注點就是公義:『你們每早晨要施行公平』(二十一11)。聖經中『公義』這觀念所包含的意義遠遠 超過公平。它要求人恩慈地對待那些遭到社會遺忘和弱勢的社群——例如被欺壓的受害者、寄居者、孤兒和寡婦(二十一12,二十二3)。當耶和華點名批評猶大 的君王時,祂的評語便清楚表明祂要求施政者要在社會中廣行公義(二十二10至二十三6)。約雅敬只顧為自己建造美輪美奐的王宮,卻不理困苦和窮乏人的死活;他沒有秉行公義(二十二13-17)。在與它互相呼應的那個部分(三十四至三十八章=D1),西底家釋放奴隸之後,卻又反悔,要他們回來仍為僕婢一事 (三十四1-22),同樣顯示出上帝對公義的關注。從這些事例中我們得出的一個基本信念,就是上帝非常重視伸張公義。

        與公義可謂息息相關的誠信問題,是本書對另一個領導群體——先知——提出控訴的核心。『詭詐』是這部分的重要字詞。它在本書出現了 37次,比聖經中任何一卷書為多。先知們不單被指控口出謊言,還行事虛妄(二十三14)。哈拿尼雅就是如此的一個人(二十八章;參二十三16、 25-40,二十七16)。他們不只缺乏誠信,甚至犯姦淫。亞哈和西底家都是典型的例子(二十九23;參二十三14)。不管是君王抑或先知,凡濫用權力的,都有違了『公義』的原則。

        對質這部分的片段主要是關乎與眾領袖的對質和爭論。早在數百年前,撒母耳與掃羅的對話中,便已經清楚顯示出先知的召命包括要向公眾的領袖人物對質。按照以色列的等級制度,先知的地位在君王之上,他可以奉上帝的名召君王為自己的行為作出交代(一lO)。這兩部分逐一揭露了下列君王和先知的各種惡行:約雅敬(二十二13-19,三十六1-32)、西底家(三十四8-22)、哈拿尼雅(二十八1-17)、亞哈和西底家(二十九20-23),以及示瑪雅(二十九24-32)。先知耶利米指出了這些『尊貴人』的不同惡行,同時表明上帝會相繼降下懲罰。先知的其中一項責任,就是要不顧慮本身的安危,對 社會中的惡行直斥其非(二十六11、20-23,三十七16,三十八4、6-9)。

        人有選擇的自由,卻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人類擁有為自己作出道德抉擇的自由,這是本書的基本觀念,在這段落則成為重點。在這部分一開始,西底家便面對這樣的抉擇:『看哪,我將生命的路和死亡的路擺在你面前。』(二十一8)

    耶利米那個負軛的象徵性行動,便清楚顯示了這個要以色列和列國作出抉擇的主題 (二十七1-15)。耶利米與西底家最後那次會面(三十八20-21),正是為了提醒人選擇行善,不惜動之以情,勸之以理(甚至給予威脅)的一個極佳例子 (二十二4-5,二十五5-6)。一如往常,經文直接指出選擇和結局之間的關係:選擇悖逆注定要滅亡(二十一8-9,二十五8-9,二十七4-6,三十八 17-18):選擇聽從則得享生命(二十六13,三十五15)。

        上帝忍耐也有限度,但恩典卻極其廣大。上帝勸告百姓不要聽虛假的預言(二十七16,二十九8-9)。上帝有耐性地一次又一次打發先知出去(二十五4)。但上帝的忍耐也有限度,當百姓、尤其是領袖不肯聽從祂的說話時,祂的忍耐便到達極限。約雅敬焚燒了書卷(三十六章)。西底家因為不想聽耶利米說上帝的話,所以便把他監禁起來(三十七16至三十八9)。上帝的耐性也會耗盡(三十六31)。三十七至三十八章的重要字詞『焚燒』,便再一次在歷史的記載中出現(三十九 8)。

        審判之後仍有盼望。上帝的本意並非要去毀滅。祂對百姓的計劃,是要賜給他們『指望和將來』(二十九11)。凡尋找上帝的,仍可尋見祂(二十九13)。祂要看顧被擄的人,賜他們認識祂的心(二十四7),並引領他們從被擄地歸回故國(二十四6;參二十三5-6)。

    【盼望(三十至三十三章=E)】

        安慰之書在兩方面是本書的中心。本書的交織平行架構把這四章經文置於中心位置。它們一方面被視作本書下半部的序言,另一方面則可以跟帶出上半部的 發言內容互作對比。一如所料,這中心部分集合了本書所有的思想主線,不過,最重要的始終只有一個——盼望。上帝是基於背後的理據才發出審判的信息,但盼望的 說話卻毫無道理可言,它完全是出於上帝的意願:『我以永遠的愛愛你』(三十一3,三十三11;參申七7-8)。

        拯救的上帝救恩歷史(參耶二至十章)在這裡出現在我們眼前。審判的聲音仍然在空氣中迴蕩,甚至還傳來上帝的陣陣怒氣(三十23-24,三十一2,三十二28-29),然而,在被擄的背後卻已經隱藏了應許中的救恩。上帝將要在地上造出一件新事,就是祂的民會戀慕上帝(三十一22,這節難解的經文可以這樣解)。開頭幾節經文已經開宗明義地道出這本『小書』的主題是復興:百姓在靈命上得以復興,歸到上帝的懷抱;在實際處境方面,則得以歸回故土(三十3,3節上翻譯為『我要使我的百姓以色列得復興』似乎較佳)。在靈性方面得著復興的百姓,將會離棄偶像,熱切事奉耶和華(三十9、17,三十一6)。在國土方面得著復興的百姓,將會離開被擄之地,歸回自己的國土(三十10,三十一8-9、16)。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信息:『你末後必有指望』(三十一17)。

        立約之民以色列正如其他部分(十一至二十章,三十九至五十一章)已經提出所立的約——特別是約的咒詛,這部分所探討的也是這個主題。罪和前約仍留下殘跡(三十14;參三十二30-35)。約的形式雖然以不同的字句來表達它的重點,卻都指向一個嶄新的現實:『你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們的上帝。』 (三十22,三十一1、33,三十二28)上帝作出一個重要的宣佈,就是要另立新約,取代那被毀的約(三十一31-34)。上帝按照其心意而設立的新約,與從前西乃的約有相同之處,但亦有不同的地方。目標仍然是要建立雙方的關係。達致百姓和上帝之間建立親密關係的途徑,在於寬恕和將上帝的律法放置在人的心中。那就彷彿上帝重新抖擻精神,要自己再受約的限制(三十一35-37,三十三19-21)。

        人人獲公義對待有關公義的主題,除了在這部分之前和之後幾章的經文中特別強調外(二十一至二十九章,三十四至三十八章),亦作為那擴充了的『安慰 之書』的首尾呼應(三十11,三十三15)。上帝要與祂的百姓同在,施行公義(三十11)。上帝的心意沒有改變:祂要『歡喜施恩與他們,要盡心盡意、誠誠實實將他們栽於此地』(三十二41)。倘若行公義意味著要關心被欺壓的人,那麼完全秉行公義的上帝便已經落實地付諸行動,因為人都稱以色列為『被趕散的……無 人來探問的』(三十17)!

    上帝亦要在以色列的敵人中間施行公義。那些欺壓和擄掠人的人,將要成為擄物(三十16、20)。上帝在將來所定的日子,將要使那『公義的苗裔』(彌賽亞)長起來,『他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因此,全地都要揚起旌旗,上面寫著祂是『耶和華——我們的義』(三十三15-16)。

        這幾章中心經文(三十至三十三章),集中了本書的神學。透過耶利米遵照上帝的吩咐,在耶路撒冷被圍困的時候,作出購買田地這令人迷惑的事,並且在成事之後說出最後盼望的話,我們得以對上帝、以色列(過去的和將來的)、列國和先知本人,得到一個整合的認識。


2022年8月4日 星期四

以經解經:四福音是基督生平大事記

   約二十31:"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本節記在四福音之末,可總括四福音,都是直接記載基督正是上帝所差來的兒子,使凡信他的"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新約的四福音講到主耶穌的生平時,有許多次提到他的事是"應驗經上的話"。如:

  (1)基督的降生

太一22-23:引用先知以賽亞的話:"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

  (2)希律殺嬰孩,主耶穌逃難到埃及

太二17-18:"這就應了先知耶利米的話,說:'在位瑪聽見號啕大哭的聲音……。"

  (3)主耶穌剛出來傳道時,在會堂裡念《聖經》,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他,他唸到一處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路四18)然後"耶穌對他們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路四21)

  他在傳道時,常憐憫有疾病的人,把他們治好,太十二17-21:"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裡所喜悅的,……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

  (4)他要上十字架以前,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太廿一4-5說:"這事成就,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要對他安的居民說,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是溫柔的,又騎著驢,就是騎著驢駒子。’“

  到了客西馬尼園那天晚上,主耶穌預言他的門徒會因他的緣故走散、不認他,是應驗經上記著的話:"……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太廿六31)(參亞十三7)

  (5)耶穌基督被公會定罪之後,猶大良心發現,把錢拿回來,丟在聖殿裡,出去吊死了。這也是應驗先知撒迦利亞的預言(亞十一12-13;太廿七9-10)。

  (6)主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兵丁拈鬮分他的外衣,也應驗詩篇廿二篇18節的話:"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詩廿二18)

  (7)後來他被掛在十架上,猶太人因為第二天是安息日,要將犯人的腿打斷,免得屍首留著過安息日。但到耶穌跟前時,看見他已斷了氣,便沒有打斷他的 腿。約十九36-37說:"這些事成了,為要應驗經上的話說:'他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亞十二10又說:"……他們必仰望我,就是他們所扎的。……”

  所以四福音所記載基督的一生,既然一再的強調"應驗舊約的預言",可見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是同一中心的,都以基督為主題。

  (8)耶穌基督向以馬忤斯兩個門徒顯現講解《聖經》說:"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路廿四27,參44節)可見摩西和眾先知,都以基督為中心,是主耶穌自己解明的。

  (9)主耶穌和猶太人辯論時說:"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五39)

  "這經"當然是指舊約《聖經》。舊約《聖經》就是為基督作見證的。可見新、舊約《聖經》的信息是一致的,都是為基督作見證。這是《聖經》自己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