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5日 星期五

耶利米哀歌的神學

 
        耶利米哀歌是作者的一篇獨白。當中雖有提及上帝,但上帝卻沒有親自說話。除了最後那章之外,本書的結構是一組離合詩。至於它的體裁,則屬一首哀歌。某些傳統的觀念——例如罪與罰的關係——在本書隨處可尋。背景是耶路撒冷被毀的歷史危機。那位獨白者,既目睹悲劇的發生,本身亦是災難的受害人。上帝是出現在整篇獨白的主要人物;對於有分牽涉在過程當中的人——例如巴比倫人和以東人——作者亦表達了他的看法。在表達方式方面,作者加入了不少比喻的說法。只要留意本書的形式、體裁、表達的傳統觀念、處境和人物,便是尋索本書神學的最佳方法。

    【痛苦的哀聲】

        作者在本書所表達的,基本上是屬於今世的看法。作者赤裸裸地面對耶路撒冷如今遭到巴比倫人蹂躪(主前587年),以及百姓被擄的悲慘現實(一3, 二8-9)。百姓受盡屈辱,陷於極度困境中(一1-21上,五1-18)。巨大的苦難和痛苦的哀號便成了本書的主題(參三1-20)。

    作者透過詩體而不是散文的形式來抒發他的哀嘆。全書採用了輓歌的語調(一、二、四章)。在全書五章中,有四章用希伯來字母以離合詩的形式寫成,作者也許是想藉此來盡情表達他的哀傷。那用以形容苦痛的措辭和比喻,是非常鮮活鮮明和有血有肉的。那個先前充滿自豪的城市,如今竟如寡婦,又如王后成了奴僕(一1)。那強調這城和聖殿是固若金湯的『錫安神學』(詩四十八,一三二13;耶七4),已被證實是一堆空話。

    昔日那充滿喜樂、佳餚、財寶和繁榮的美好日子,已經去而不返(一7,三 17)。昔日儀表出眾和服飾華麗的貴胄,現在的面貌比煤炭更黑,而且還骨瘦如柴(四8;參一6)。婦女被玷污(五11),兒童哭求食物(二12);無人去安慰錫安(一17)。作者毫不掩飾地描述殘酷的現實。他既沒有抑壓自己的哀聲,也沒有歪曲事實。雖然他所寫的內容會引來人對上帝產生一大堆疑問。正如我們在約伯的例子中所見,人必須透過言語來表達哀傷,才能對創傷的心靈產生治療的作用。

        作者在痛苦之中向上帝說話,因為他知道上帝垂顧受苦的人。於是,他首先要讓上帝看見他的哀傷。他繪形繪聲地描述財物的被毀,強調名副其實地盡失所有,以 及意志的極度消沉——讓上帝看個清楚!饑荒成為焦點(二20,四10),這也許是因為在傳統上,上帝總是藉著饑荒來成就祂的旨意(創十二10;路得記;耶十四章)。作者在苦難之中,不忘呼求上帝的醫治和復興(五21-22)。積極干預的上帝。

        一首接一首的詩除了描述實況之外,亦代表了作者對與當前情勢有關的傳統觀念加以分析。這傳統觀念包括犯罪與苦難之間的關係。成書日期很可能早於本 書的約伯記,已經清楚指出一切苦難皆是犯罪的報應,這理論實在過於簡化。不過,自從人類在伊甸園犯罪之後,便知道犯罪會帶來懲罰。

        作者在本書一開始,便清楚指出罪與苦難之間的關係:『因耶和華為她許多的罪過使她受苦』(一5)。罪造成了關係的破裂。

    按照比喻的講法,以色列已經被繫上重軛,以致她的力量逐漸衰敗(一14)。她在苦難中訴說上帝『使他轉離正路,將[他]撕碎,使[他]淒涼』(三11)。以色列以傳統的觀念來解釋她的處境:『我們犯罪背逆……殘害和毀滅,都臨近我們』(三42、47)。全部五首詩均認定犯罪是導致災禍的原因(一8,二14,三42,四13,五7)。

        儘管她的罪無可赦免,但是,從另一個傳統來理解卻可能更為恰當,那就是先知應有的事奉。眾領袖都要負上罪責(四12-13)。以色列的傷口如今之所以大如海,全因為眾先知沒有揭露她的罪行,以致她不能避開被擄的惡運(二14)。在背後支持這指控的理據,乃在於上帝要先知履行的其中一項任務,就是要指出社會中的各種罪狀(參耶七1-15)。二章14節提到說虛假神諭的先知,很可能是向罪人宣告平安,以及曾經與耶利米激烈辯論的那些先知(二十三 16-18)。

        另一個在耶利米哀歌顯示的傳統思想,就是上帝會攻擊祂的百姓。以賽亞曾經簡潔地指出:『他[上帝]就轉作他們的仇敵,親自攻擊他們。』(六十三10; 參民十四39-45)『主如仇敵』這句話(二5),正是本書作者發出的共鳴;它只是在另一層面解釋主前587年的悲劇。禍患至終是出於上帝的作為(三38)。上帝使祂的居所如荒廢的庭園;他又毀壞祂的聚會之處(二6、17;參一12,二1,三1)。

        上帝是統治者(五19),亦是救主。故此,人因著相信上帝的信實而常存得救的盼望。咒詛仇敵(一21-22,三59-66,四21-22)和發出悔改的禱告(三40-41),兩者都是心存盼望的表現。

    【公義、憤怒和憐憫的上帝】

        一般認為上帝的屬性既使人畏懼,又使人樂於親近。本書肯定上帝的公義(一18)。然而,鑑於百姓的罪惡,本書論到上帝發怒的經文便較論及祂公義的經文多。發怒正是公義的上帝之正常反應。每一組離合詩——尤其是第二組——都有提到上帝的發怒(一12,二1、2、3、4、21、22,三43,四11)。若用比喻的說法,上帝倒出的憤怒就如火(二4;參四11),以致猶大的保障被傾覆(二2),君王和祭司遭到唾棄(二6),老老少少都死於刀下(二21)。耶利米和在他之前的眾先知都警告過以色列,當上帝發怒的時候,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三十23-24;摩一3-5、6、10、11)。

        對於上帝的憤怒和上帝的憐憫這兩者之間似乎出現的分歧,聖經作者沒有嘗試作出任何調協;事實上,兩者皆是上帝的屬性,沒有主次之分。傳統對上帝的看法,都認定祂是全然憐憫和溫柔的,卻堅持要公正地施予懲罰。那粗略地可算為本書核心部分的第三首離合詩,其主要部分是描述上帝的信實極其廣大和不斷更新(三 23)。前兩首離合詩所築起的情緒洪流,如今被正確的神學所控制。上帝的憐憫和慈愛永不斷絕(三22、32)。上帝基本上不願意使人憂傷(三33)。上帝是滿有憐憫這個信念,為這個陷於痛苦中的城、其中的居民和被擄者帶來了一絲的盼望(三21)。

    【彷彿遙不可及的上帝】

        本書充滿了哀歌的色彩——無論是個人的哀嚎(三章),或是群體的哀歌(五章)。哀歌的要旨主要是向上帝抱怨,但形式則可以有別(參詩六、十三篇)。耶利米哀歌所抱怨的事情,基本上是上帝好像不見了、無人可以來到祂面前,甚至感到遭上帝離棄。比喻又再一次派上用場。上帝用黑雲遮蔽自己,以致『禱告不得透入』 (三44)。

        然而,我們卻要繼續禱告。正如摩西不單提出懇求,更力陳各種理由求上帝答允(出三十二11-14),因此,作者在這裡藉著指出仇敵對他的辱罵和攻擊,來『激發』上帝為他申冤(三61-63)。另一個『刺激』是指出受害者的完全無助和身心所遭受的痛苦(一20;參摩七2)。最後還有一個,就是重提上帝從前曾施予援手:上帝曾經臨近和使人得以安心(三55-57)。抱怨的基礎,在於認識上帝始終是上帝——即使人感到上帝好像不見了,祂始終關心遭遇困苦的人,正如在出埃及所經歷的一樣,只要向上帝呼求,上帝就會施行拯救。因此,作者不斷呼喊上帝:『求你觀看』(一9、11,三63,五19-21)。最終,上帝總會垂聽。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