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出埃及記寫作年代

 

  倘若我們接受傳統的觀點,認為出埃及記是由摩西所寫,那麼,這卷書的成書年代,便是摩西的時代。對於出埃及的日期,一般有兩個看法。

 

  後期這觀點認為逼迫以色列人的法老王是薛提一世(塞都斯,約主前1304-1290),在出埃及時的法老王是蘭塞二世(主前1290-1224)。由此,出埃及便應在主前1290年發生,征服迦南便始於主前1250年。支持這觀點的有兩個主要論據:

 

(1)根據出埃及記一章11節,以色列人被迫在蘭塞建造積貨城;因此,那時在位統治的必然是蘭塞二世。不過,蘭塞城可能早已存在,只是名稱不同,其後蘭塞二世重修此城,重新將她命名。又或是,從前另有一位名叫蘭塞的君王,曾經下令建造此城。

 

(2)考古學的證據顯示,大概在主前1250年,迦南曾經有人民流徙,並有廣泛地區被摧毀的痕跡。倘若所指的破壞是由約書亞率領希伯來人征戰時造成的,那麼,出埃及的時期便大概在主前1290年。然而,這種破壞亦很可能是由以色列士師時期那無政府狀態的社會混亂,或鄰邦的軍事行動所造成。

 

  早期這觀點指出,壓迫以色列人的法老王是杜得模西士三世(主前1504-1450),出埃及時期的法老王則是亞門諾斐斯二世(主前1450-1424)。因此,他們大約在主前1440年開始出埃及,在主前1400年開始征服迦南。支持這觀點的主要論據包括:

 

(1)倘若所羅門王4年即主前966年,那麼,列王紀上六章1節提到的480年,便將出埃及定於主前1446年。

 

(2)倘若耶弗他的時代是在主前1100,那麼,士師記十一章26節提到的300年,將征服時期定於主前1400

 

(3)較後的日期不能為士師時期提供足夠的時間,大多數年代紀均指出士師時期持續了大約300400年。

 

    根據聖經有關出埃及日期的資料,早期的觀點應較可取。

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聖經神學

 

    聖經神學回答了這個問題:上帝是如何在歷史中、並有機地啟示祂的話語?聖經神學研究個別的聖經書卷(例如以賽亞書、約翰福音)的神學,以及聖經中之選集(例如摩西五經,智慧文學,福音書,保羅書信,約翰著作)的神學,然後追溯一些主題在正典中如何隨著時間逐漸發展(例如,聖殿的主題如何在幾個方向上發展,以充實「整本聖經」的聖殿神學)。至少有四樣優先事項是必不可少的:

1. 逐步閱讀聖經,把它當成是在歷史上逐漸成長的文獻集成

    上帝並沒有一次性地向祂的子民賜下全部的聖經。祂的啟示是不斷發展的,若是將整個部分讀回到早期的部分,有可能會掩蓋其在救贖歷史動線中的真實意義,從而使該部分嚴重扭曲。這不僅需要將聖經的歷史資料組織成按時序排列的順序,而且還需要理解這個順序的神學本質。

2. 預設聖經是前後連貫的。

    聖經中有許多人間作者,但只有一位神聖作者,祂從來不會自相矛盾。聖經神學把所有聖經經文合在一起看,展示並闡明其合一性。

3. 從經文進行歸納:從個別的書卷,也從貫穿整本聖經的主題。

    儘管讀者永遠無法完全脫離自己的背景,但聖經神學的學生認識到他們的研究主題完全是從聖經而來的。因此,他們嘗試使用各種歸類方法,並追求經文本身設定的議題。

4. 在聖經本身授權的整本聖經的範圍內建立神學的聯繫

   一種方法是直接通過聖經追蹤一些主題的發展軌跡。(這就是本研讀本聖經在以下文章中的內容)。聖經神學經常關注聖經故事情節中的轉折點,其最關鍵的問題與新約聖經如何使用舊約聖經有關,請觀察後期的聖經作者如何談到早期的作者。

 

聖經神學綜論

    研究聖經神學的學者曾經提出各種不同的方法來進行這項工作。有些強調聖經的重要整體主題:約、出埃及、上帝的國、應許和應驗、上帝的榮耀、復和等等。另一些則強調聖經各個不同部分與耶穌基督的關係。亦有些認為聖經神學的真正核心是在於上帝本身,或在於祂拯救的大能作為。還有一些更強調聖經過往的陳述,與那些在教會歷史產生的信仰宣言之間的近似之處。

    上述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點,但同時亦有其限制。沒有一種是完全令人滿意的。這點毫不希奇,因為即使人類最優秀的思想和解說,也不足以把上帝、祂的道路,和有關祂的著述完全歸納起來。大多數人都會同意,最可取的是多種形式的方法。

    再者,任何方法亦必須顧及聖經的神學思想,是具有漸進性和歷史性的層面。上帝帶出的事情,祂總會經過一段時間逐步成就。聖經神學把聖經所敘述,以及有時是急劇發展的事件進程展露出來。以下是聖經神學的一個概覽,主要是環繞它在歷史中的產生和發展。

創造和墮落

      創世記開頭的幾章經文肯定地指出上帝是藉著祂的命令,而非某些先存的物質創造天地;其後無論在舊約或新約都有經文支持這信念(諸世界是藉上帝的話造成的;參來十一3)。惟獨上帝是永恆的;物質卻並不是。造物的秩序在原初的狀態,是純全和不受污染的──是甚好的(創一31)。

    經過六日的創造(不論是按字面抑或喻意的解釋),到了第七日的創造高峰,上帝造了人。一開始,上帝的創造計劃就包括造男造女(創一27),但上帝首先造了亞當,然後再造夏娃作他的配偶(創二18)。他們那種互相補足(卻不可互相調換)的本質和角色,早在他們墮落之前便已經存在,並非因著罪而產生。

    罪的本源這個問題,被鎖在一個謎團之中,我們所知的,僅限於它以蛇的形像出現,用智慧和悅目來吸引當時住在伊甸園的亞當和夏娃(創三章)。結果導致人與上帝疏遠,以及一個充滿痛苦和咒詛的將來。然而,罪的咒詛因上帝的緣故得以緩和,因為祂親自尋找罪人,為要救贖他們(創三9)。倘若有任何東西能超越上帝創造的偉大,那必然是祂救贖的大恩。

立約和為奴

      創世記四至十一章迅速越過人類歷史初期那種每況愈下的敗壞境況,來到挪亞的時代。人類變得如此敗壞,以致上帝必須大行毀滅。儘管挪亞忠心地傳道(彼後二5),在洪水臨到之前卻絕少人悔改。結果幾乎毀滅全人類。上帝與餘民──挪亞和他的家人──的立約(創九1-17),正式標誌了上帝與人建立救贖而非審判的關係,亦預示了上帝與亞伯拉罕將來那最美之約。

    儘管上帝主動立約,但巴別塔事件(創十一1-9)清楚顯示了人類仍有叛逆神的傾向。可是上帝要拯救人的意向卻更加堅定。祂揀選亞伯蘭,要藉著他救贖一個民族,使地上的萬國得福(創十二3)。後來改名為亞伯拉罕的亞伯蘭(創十七5),便是希伯來人所追溯的祖宗。這民族後來稱為猶太人,基督便是猶太人的後裔。從這個含義來看,亞伯拉罕和人類救主的淵源就是如此的直接。

    亞伯拉罕之所以得救,完全是因為他信靠上帝拯救的憐憫──為罪代贖和給予將來的盼望(創十五6)。這種信心並沒有免除他的順服,反而更預先假定他會對上帝顯明的心意作出順服的回應(創二十二18);信心(faith)和忠心(faithfulness)是相輔相成的。亞伯拉罕獻以撒為祭,雖被天使阻止,卻預表上帝在二千年後親自為罪犧牲;正如亞伯拉罕的妻子在九十歲懷孕生子一事,預表了死人復活一樣(羅四17-25)。

    亞伯拉罕的後裔(以撒、雅各)肩負了上帝與他們父親所立之約的責任,可是,他們卻鮮有亞伯拉罕那種尋求主的忠誠。雅各──又名為以色列(創三十五10──所生的兒子,成了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領袖。他的第十一個兒子約瑟,雖被賣往埃及為奴,又在那裏忍受牢獄之苦,卻得到上帝保存性命。他後來擢升為法老的宰相,位高權重,僅次於法老一人。這樣締造了一個背景,讓以色列的後裔受了四百年為奴之苦,與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相符(創十五16)。創世記的結尾和出埃及的開頭便記載了這段故事。

妥拉和神權統治  

    上帝因著祂本身的揀選和能力,興起摩西帶領祂的百姓逃離他們為奴之地。他們這次蒙拯救,完全是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的結果(出二24)。隨著上帝把自己的名(耶和華)向摩西啟示之後(出三14),上帝便粉碎法老對這群困苦的以色列人之壓制。第一個逾越節(出十二章)讓以色列人避過了天使的死亡約會。它亦為過紅海這個戲劇性的出埃及過程(出十三17-22)揭開了序幕。這件空前絕後的歷史事件從此便成了上帝親手施行拯救的象徵。

    雖然在摩西之前,上帝的百姓並非對上帝的道德屬性和旨意一無所知,但上帝在西乃山以更全面和更明確的方式,向一個特定的群體顯明祂的屬性和旨意(出十九章)。這些以十誡作為縮影的指示,不單沒有廢棄亞伯拉罕的約,更為如何在約中生活提供了一種方式。律法為以色列提供了一種在道德上、社會上和宗教上與別不同的特性,上帝將透過這種特性在未來的數百年繼續進行祂的救贖旨意,同時亦貫徹祂應許亞伯拉罕使萬國得福的計劃。這些律法雖然有部分似乎主要應用於當時,但有些卻在新約重申,而且全部均保留其價值和適切性(羅十五4;林前十11)。上帝的百姓藉著忠於神所啟示成文的話來尊重上帝,是信仰的基本要求,也是舊約和新約的榜樣和命令。

    繼摩西──作為彌賽亞的前身代表人物(出十八18;參徒三20-23──和律法之後,便有亞倫和祭司制度的出現。獻上流血的祭本身並不比遵從摩西的道德律法更能為罪代贖。然而,獻祭的禮儀和律法上的要求卻一直用以提醒上帝的百姓,上帝不喜悅他們的罪,以及祂給痛悔的心提供復和的方法。如此,它們便指向那完全的獻祭和那位成全律法者──耶穌基督。

    舊約的摩西五經為日常生活和屬靈生活設立了一個崇高的綱領。以色列人最初在摩西的警惕下堅持對上帝的尊重,在神的帶領下跟從約書亞渡過約但河。然後,他們便按照上帝在西乃山的吩咐,藉著受割禮來重新肯定他們對耶和華的順服,與他們的父母長久不信的表現完全相反(林前十5;來三19)。可是,當約書亞一離世,以色列人便向那些原來在他們所佔領的土地上受敬奉的偶像投懷送抱。百姓靈性敗壞與間歇性獲得上帝的拯救,便成了士師記筆下那個時代的典型模式。

    上帝那堅決爭取拯救祂百姓的計劃,在撒母耳的時代邁向了一個新的方向。撒母耳作為一位特別蒙上帝揀選和代表上帝向百姓傳話的先知,膏立以色列第一位國君──掃羅──的責任便落在他的身上。

君主制度和背道

      由掃羅的時代開始(約主前1020年),至耶路撒冷的淪陷為止(主前586年),上帝都是透過祂在歷代君王和其臣民身上的工作,來成就祂的計劃。布特曼(R. Bultmann)諷刺舊約是一段災難(Unheilgeschichte)而非救贖歷史的說法是過分嚴苛,卻捕捉了舊約歷史和神學在這層面的神髓。上帝按著祂的信實,相繼興起和賜福那些遵從上帝的吩咐、帶領上帝的百姓走上帝的道路之領袖。當中曾獲得重大的勝利,但整體的趨勢卻與上帝崇高的呼召有極大的距離。

    大衛是一位重要人物,他的統治時期預表了將來的彌賽亞國度。他的讚美詩、悔罪詩和教誨詩(可在部分詩篇中找到),是切合時宜卻又不受時間局限的屬靈珍品,因此也成了聖經神學的核心焦點之一。其子所羅門在其著述──統稱為智慧文學──中所流露的智慧(明確是由上帝賜予的,王上三12),在聖經神學的研究中亦具有同等分量的價值。相對於舊約書卷一般以敘述和律法的寫作形式寫成,這類作品則採用了簡短和隱晦句子的另類手法。假如我們的聖經神學淡化這些以不同形式表達的的舊約神學,我們就會扭曲聖經的整體信息。

    在君王時期,眾先知就好像在百多年前一樣,不斷向那些離棄耶和華、效法以色列鄰國之異教邪惡行徑的百姓提出警告。拿單斥責大衛;亞希亞和易多在所羅門的時代向他進諫;隨著所羅門王駕崩,國家分裂為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以利亞和以利沙便在北國作上帝的先知。先知的職分在舊約至為重要。正如舊約時代祭司和君王的職分一樣,先知不單實踐上帝的救贖工作,還預表將來彌賽亞來臨時要履行的職分。

    在諸如以賽亞、何西阿、彌迦和阿摩司等先知的著作中,我們看見上帝的先知大力譴責宗教漸趨腐敗。北國陷入背道的罪,最終在亞述人的手中受到審判(主前722年)。南國在幾位好像希西家和約西亞的敬虔君王統治下,喜見靈性的復興。然而,它卻始終如耶利米所特別清楚指出的,沒有將上帝應得的歸給上帝。在主前587年,巴比倫人似乎要永遠粉碎大衛家系的統治。那時,在各方面均看不見上帝應許給亞伯拉罕和其後裔的安慰、拯救和榮耀,耶利米那悲傷的哀歌,正表達出那些等候應許應驗者的痛苦消沉。

復興和餘民

      耶利米因著上帝給從前眾先知──諸如摩西、大衛和以賽亞──的啟示而再次燃起的盼望(耶三十一章),在以西結書和但以理書充分地表達出來。以西結和但以理亦飽受被巴比倫人擄走的痛苦,可是,他們卻始終執著神最初的應許,繼續向百姓傳講上帝的應許不會廢棄。顯然是因著這些先知預言的感動和帶領,有一小群人開始從巴比倫歸回重建耶路撒冷(約主前520年),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在背後給予不斷的鼓勵。數十年之後,在尼希米和以斯拉的帶領下,有另一次回歸的浪潮,進一步推動重建的工作(約主前450年)。舊約最後一卷書見證了他們的工作,然而,卻又譴責百姓仍然在忠於上帝和任意而行之間作「騎牆派」。這卷書又向那些願意悔改、投靠那位立約的上帝、全然相信將來有位拯救者(瑪四章)會為他們提供洗罪途徑的人,重申洗罪的應許。凡敵視立約的上帝或不加理會的人,那位拯救者將會施行永遠的審判。

    那些真正忠心的極少數──他們的數目太少,難成氣候──隨著舊約的時代結束,更是日漸減少了。亞伯拉罕的子孫和應許之地,在波斯的統治下受盡煎熬,一蹶不振;但政治的舞台卻又突然風起雲涌:大約在主前320年,波斯的王朝滅於希臘手裏,後者又被埃及驅趕,最後敘利亞變成中東的主人。在這百多年間,舊約的宗教形式和神學用語逐漸變成新約時代猶太教的獨特面貌。猶太人所享受的一段短暫的獨立時期(主前165-163年),又遭到羅馬人驟然終止。約主前38年,羅馬委任大希律管治加利利、猶大及其附近地區。

    以賽亞曾經預言,在一個極之黑暗的時候,耶和華會親自來到祂的百姓中間(賽九1-7)。當我們從聖經神學的角度去檢視舊約和它其後的一段時期,便會發現耶穌正是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降生。

應驗和拯救  

    馬太和路加福音的家譜均見證耶穌的降生,與上帝在從前多個世代的計劃及工作有微妙的關係。路加福音一至二章描述了撒迦利亞、以利沙伯、馬利亞、西緬和亞拿的盼望,因為他們都對上帝會信守祂在舊約所作的眾應許充滿信心。

    上帝的拯救和應許的成就,終於藉著拿撒勒人耶穌臨到。那在舊約中以許多不同的事件和建制來具體預表之上帝的國,已經實質地降臨。施洗約翰藉著先知的事奉,讓上帝的聲音再一次在四處迴響,令這一個在宗教上支離破碎和在政治上飽受壓逼的國家重新振奮。同樣被視作先知的耶穌(可八28),便承接著這振奮的熱潮,像約翰一樣,傳講悔改和上帝國臨近的道。但祂卻不像約翰那樣把人指向另一位──祂呼召人要跟從的,正是祂自己。

    耶穌用了大約三年的時間走遍加利利、猶大、撒瑪利亞各地和鄰近的地區。祂花了特別多的精神和時間去栽培十二個門徒,在祂離世後繼續祂的工作;不過,祂同時亦有呼召和教導群眾(以猶太人為主,但又非僅限於他們)。祂的信息特別針對以色列民,但即使是在祂有生之年,此信息就已經適切所有民族。祂那偉大的教導,處處都反映出祂與上帝獨特的父子關係。祂似乎有意表明自己在某種意義上是與上帝平等的。我們亦必須從祂堅持人若要得著拯救,並非在於掌握祂傳授的知識,而在於相信祂救贖之死這角度,來理解祂的教訓(可八31,十32-3445)。四卷福音書對於展示耶穌降生的高潮相當一致:不是祂行的神蹟,不是祂的智慧或道德──雖然這些都很偉大──而是在於祂代贖的死和那證明祂無罪的復活。

    因此,耶穌的事奉是上帝在舊約時代開始部署之拯救計劃的最高峰。祂呼召人悔改和賜人新生命,是履行先知的職分;祂受死犧牲和成為中保的角色,履行了永恆大祭司的職責;祂在大衛家系裏所擁有的王權(約十八37),使祂成為萬王之王,和那看不見之上帝道成肉身的代表,統管空間、時間和歷史。早在伊甸園的時候便已經預言的彌賽亞救恩(創三15),在彌賽亞耶穌的身上得著確切的體現。但祂的事蹟並非在祂死後便完結。

將來的世代  

    無論是舊約的眾先知,抑或新約初期的眾門徒,都顯然並不清楚預知彌賽亞時代那種「已臨/未臨」(already/ not yet)的特性。耶穌的出現和復活是彌賽亞時代的旭日初升,天國如日中天的輝煌,卻有待祂的再來。

    耶穌建立了教會,讓她成為天父在其救贖計劃中藉著靈與人同在的一個中心點,直至子再來的日子。全本新約都見證這點,不過,使徒行傳則著墨於敘述基督死後的三十年間,信徒如何活出這教會生活,而新約書信便側重於教導上帝的子民在基督復活後的生活。

    耶穌的門徒──例如彼得和約翰──在初期教會中擔當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若從現今去評定過往,在許多重要方面最突出的位置,則非保羅莫屬。他對以下課題:使徒職分、「在基督裏」的生命本質、本乎恩和藉著信的稱義、教會對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同等使命、以色列民族在上帝計劃中的不變位置、婚姻和性在上帝命定中的神聖角色、基督的靈之具體作為等,都有深刻的見解。這一切都是上帝賜給自第一世紀由保羅這位前法利賽人的使徒所拓展、主要由外邦人教會的傳家之寶。他不單傳講基督十字架的道理,更是活出此道理的最佳典範。

    此刻,使徒的屬靈後代仍然盼望等候上帝國度的顯現,那是耶穌應許在祂再來時建立的。他們在等候那日臨到期間,繼續敬拜、彼此相顧(相愛)、在基督和聖經所給予的恩典和知識中成長,以及向這個既渴求又敵視福音的世界傳揚福音。舊約和新約那些專門論及末世的部分──尤其是啟示錄──為信仰的反思和尋求人生的方向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

 

 

 

 

聖經神學強調有機的進程

    雖然聖經神學也肯定聖經是一本已完成的作品,它卻更為關注上帝的計劃在歷史進程中的開展。因為上帝並不是一次就完全地啟示祂自己或是祂的計劃,聖經也不是某一天突然以最終的形式從天上掉下來的。反之,上帝是在歷史中一步步地採取行動拯救祂的百姓,祂的話也是漸進地被啟示出來,用以說明祂的作為。聖經神學的焦點,就是救贖和啟示這「花朵」的綻放。

 

    縱然上帝可以公義地任憑人類在他們的罪中滅亡,但是祂卻恩慈地一再進入歷史之中,定意要將雖已墮落卻仍舊屬祂的百姓(以及世界)贖回。上帝在創世記第三章第一次揭示了祂的救贖計劃,從此這計劃在整本舊約聖經中便不斷地開展。在每一次拯救的行動之後,上帝總是賜下啟示以解明其意義。然而這一連串介入歷史的拯救行動不是在舊約的末了,而是在受膏者耶穌身上達到了高峰。舊約本身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其中的應許和盼望直等到時候滿足、耶穌基督來到世上之後才得以實現。上帝在祂先前的介入行動中預表並預告了耶穌──祂是上帝救贖計劃所「預表的實體」(antitype)或應驗。雖是如此,上帝所有的作為都是為這救贖計劃而效力。同樣地,每個階段的啟示都解釋了上帝為了祂的名要救贖一群百姓的計劃如何逐步推進。換句話說,每個階段的啟示,都在訴說同一個「神如何實現這計劃」的故事。所以,上帝是在歷史中一步步地採取行動拯救祂的百姓,祂的話也是漸進地被啟示出來,用以說明祂的作為。

 

    根據路加福音第二十四章的記載,在祂復活的那日,不管是在往以馬忤斯的路上與那兩個門徒的對話,或是在耶路撒冷與祂門徒的談論,主耶穌都示範了這個「救贖歷史」(redemptive-historical)或「以基督為中心」(Christ-centered)的釋經法。祂教導這兩群人如何以祂的位格和工作為參照點來閱讀整本舊約。他們應該要認出,那些在耶穌之前環環相扣的各個事件,以及尾隨其後並解明這些事件的啟示(合起來就是整本舊約),是漸進逐步地彙集在祂身上,藉此得以應驗。換句話說,耶穌是這故事的主角,但若我們沒有把握住祂在這故事中的地位,就會誤解祂。

 

    若救贖有一個進程,它就是有機(或譯為「有生命」)的。它的每個階段,都是那隨著時間逐漸開展的整全計劃的一部分。魏司堅(Geerhardus Vos)用一顆小小的橡樹種子和一棵巨大橡樹之間的關係,來比喻上帝的救贖作為,並用來解釋這些作為的啟示。乍看之下,這兩樣東西似乎沒有關聯,但是實際上橡樹正是由種子長成的。種子和由它長成的植物,兩者之間正是一種有機的關係。沒有其他的植物可以從橡樹種子長成。同樣地,前一階段的救贖作為及相伴隨的啟示,與下一階段的救贖作為及相伴隨的啟示,兩者之間也有相同的關聯。後者是由前者而出,次序不會顛倒。上帝在耶穌基督裡已經成就的,正是舊約聖經中每個部分所預示和展望的。

 

    聖經神學認識到:上帝至高地掌管著整個歷史,將人類在歷史中所有的活動導向祂預定的結局。每一個事件彼此環環相扣,都為了實現上帝在創世之前所預定的結局而效力。然而,最終的成全,並沒有讓起初的作為變得較為次要或可有可無。上帝先前在舊約中的作為和相關解釋,與祂後來在新約中的作為和相關解釋相較之下,並沒有顯得較不成功或比較沒有權威性。相反的,前者只有在它們期待並指向的耶穌基督身上,透過祂的位格工作,才能被恰當地理解。同時,這些先前在舊約中得到解釋的上帝的作為,也塑造了後續發生的事件。

 

    約翰‧戈爾丁蓋(John Goldingay)對舊約中的事件及其解釋給了中肯的評論:「正是這個(舊約)故事,讓耶穌成為我們現在所認識的耶穌;換作另一個不同的故事,可能會塑造出另一位耶穌」。

 

    魏司堅的橡樹比喻告訴我們:從什麼樣的種子就長出什麼樣的植物。鑒於上帝在歷史中為了救贖一群屬祂名下的百姓──為的是高舉祂的愛子──所採取的行動,整本聖經無非是一本獨一的、述說上帝在耶穌裡的救贖計劃的基督信仰著作。

 

    上帝從舊約時代就開始進行祂的救贖計劃,但這工作一直到耶穌第一次降世才達到高峰。即使如此,在耶穌第二次來臨之前,上帝仍然持續地拯救祂的百姓、恢復祂的創造。同一位上帝不僅在在舊約時期(從人的墮落到耶穌降生)、也在新約時期(從耶穌降生到耶穌第二次再來)不斷地執行並達成祂整全一致的救贖計劃。耶穌的第一次降世是救贖歷史的中心與關鍵:祂為選民一次獻上了永遠有效的贖罪祭,並擔當了掌管宇宙萬物的中保職分。然而,耶穌第一次降世並不是救贖歷史的終點──它會繼續往前,直到耶穌基督使一切仇敵都服在祂的腳下、並迎接上帝的百姓進入他們榮耀的產業為止(哥林多前書十四20-28)。

 

    不過,當我們宣稱上帝的救贖作為以及用來解釋這些作為的啟示屬於一個有機的進程時,不可忽略的是:這個要讓雖已墮落、卻仍舊屬祂的受造之物與祂永恆的旨意最終相符的計劃,有時候似乎是中斷或停滯的。有許多的時候,我們實在不明白,在廣闊的歷史中,或者在我們個別的生活裡,上帝到底在做什麼。有些事件看起來常常是毫無關連或偶然的──甚至與上帝已顯明的旨意相矛盾。然而,聖經關於上帝的主權,和祂在世界歷史與個人生命歷程中之護理的教導,使得我們在討論救贖歷史之進程時,不得不援用「漸進的」和「有機的」這兩個概念。

 

    從失樂園到復樂園,這勢不可擋的發展就是聖經神學所追尋的軌跡。這樣一來,聖經神學不但向基督徒保證上帝必定忠於祂的應許,也激發基督徒對上帝的信靠──願意在生活裡每個由上帝所預定、為祂永恆的計劃而服務的處境中,順服祂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