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的主要內容以一系列的「七」來安排,有些是明言的,有些則是暗示的:七教會(二、三章)、七印(六、七章)、七號(八至十一章)、七碗(十六至十八章)、七件末後的事件(十九至二十二章)。
我們也可以環繞4個主要異象去劃分本書的內容:
(1)人子在七教會中的異象(一至三章);
(2)七個封著的書卷、七號和七碗的異象(四1至十九10);
(3)基督再來及這世代之結束的異象(十九11至二十1、5);
(4)新天新地的異象(二十一至二十二章)。
*約翰的引言(一1-8)
啟示錄首3章形成一個單元,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部分。這3章是最為人熟悉的,當中包括全書的引言(一1-8);第一個異象;人子在七燈臺中間(一9-20);及致亞西亞七教會的信函或信息(二1至三22)。
首8節介紹了全書的內容,其中盛載著神學性的內容和細節。在一個簡短的前言(1-3節)之後,約翰便以古代書信較冗長的形式向七教會說話(4-8節)。
*人子在七個燈臺中間(一9至三22)
簡略地指出本書寫成的背景(一9-11)後,約翰形容他看見「一位好像人子」的,在7個金燈臺中間行走(12-16節)。這人表示自己是那榮耀的主──耶穌基督(17、18節),然後解釋異象中所象徵的意義(19、20節)。最後,主向亞西亞7個教會分別發出詳盡而獨特的信息(二1至三22)。
致七教會的信(二1至三22)這7個教會包含順從與不順從的典型或代表性的特質,那是給予各個世代所有教會的一個永恆的提醒(參二7、11、17、29,三6、13、22;特別是二23)。七教會的次序(一11,二1至三22)反映了古時巡迴旅行的路線乃由以弗所起行,最後抵達老底嘉。
每一段信息大致上依循著一個一致的結構,包括7個部分:
1.首先指出對象是誰,7封信所用的都是一個共同的模式,如「你要寫信給以弗所教會的使者,說……」
2.然後提及說話的人是誰。在每一封信裡,說話者證明自己時,都會重複約翰所見關乎基督的異象及祂自我介紹(一12-20)的一部分,如「那右手拿著七星、在七個金燈臺中間行走的,說……」(二1,參閱一13、16)。
3.接著約翰指出說話者所知道的事。祂深知眾教會的工作,在外表的行為以外,他們是否真正對祂忠心。在兩個個案裡(撒狄及老底嘉),那評核完全是反面的。基督教會的敵人是那欺騙人的撒但,他要徹底破壞眾教會對基督的忠誠(二10、24)。
4.說話者審核了眾教會的工作後,便按他們的情況來宣判,祂所用的字眼如「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二4)或「你……其實是死的」(三1)。其中兩封信沒有嘉獎的話(撒狄、老底嘉)。在各封信中,所有怠慢的態度均被視為背棄昔日與基督之關係的行為。
5.耶穌為了改正和提醒各教會,便頒下一個透徹的命令。這些命令進一步暴露教會那自欺的實際本質。
6.每一封信都包含一句概括性的勸勉:「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聖靈的話就是基督的話(參十九10)。
7.最後,每封信皆包含一個獎勵得勝者的應許。每一個應許都是末世性的,並與本書最後兩章相關。此外,這些應許是創世記二章和三章的迴響:亞當在伊甸園所失落的,基督已重新得著有餘。我們也許可以理解那7個應許是不同的小切面,要合起來形成基督對信徒的一個大應許:哪裡有基督,那裡就有「得勝者」。
* 7個封了印的書卷(四1至八1)
從四章1節至啟示錄之末,作者廣泛地使用意象和異象,加上這些材料如何跟一至三章連繫起來也是一個問題,有鑑及此,所以解經家在處理這些章節時有極不相同的意見,這是不足為奇的。
一﹒寶座、書卷和羔羊(四1至五14)
第四至五章合成一個異象,包括兩部分:寶座(第四章),及羔羊與書卷(第五章)。實際上,寶座的異象(四至五章)及揭開七印(六至八1)是一個單一而連續的異象,是不應加以劃分的,我們實在應看寶座的異象為控制著整個七印異象,並因這緣故,是控制著整卷書的(參十四1,二十二3)。
上帝向約翰揭示了關乎上帝的威嚴與能力(寶座)的嶄新觀點,使他可以明白地上與七印有關的事件(四1-11;參王上二十二19)。啟示錄在這裡首次向讀者介紹天上與地上交替出現的情景,這情景在以後各章也經常出現。在地上發生的事情,在天上也有其不可分割的另一面。
第五章是第四章已開始之異象的一部分,這異象延續下去就是七印的揭開(六1至八1,參第四章的引言)。整個畫面的活動集中於被殺的羔羊,祂從坐在寶座上的那位手上取了書卷。高潮的重點是被殺的羔羊配受敬拜。
二﹒揭開首六印(六1-17)
揭
開七印的事件延續第四至五章已開始的異象。現在背景移至地上。封著印的書卷本身涉及啟示錄其餘部分是關乎一切奧祕的大結局,即得勝者和拜獸者的歷史目標與
終局。作者大致上暗示那些印是代表為最後要成就的事所作的準備。這些準備事件究竟是要等到末日快來臨之前才發生,還是末日之前整段時期都陸續發生呢?這是
一個較難解決的問題。
七印跟耶穌在橄欖山上談及末日將至的兆頭是十分接近的(太二十四1-35;可十三1-37;路二十一5-33)。這言論跟啟示錄主要部分的平行實在太顯著,叫我們不能忽視。如此看來,七印就相等於橄欖山言論中之「產難疼痛已開始」。所發生的事件跟七號(八2至十一19)和七碗(十五1至十六21)裡的事件相似,但我們不應把這些事件跟那些較後期和嚴厲的審判混淆起來。
三﹒第一個插曲:
十四萬四千名以色列人及穿白衣的群眾(七1-17) 這一段的語氣與第六印之主題事件的語氣有所不同,而且第七印延至八章1節才揭開,顯示第七章確是一段插曲。約翰首先看見一些天使,他們等到從以色列各支派出來的十四萬四千人受了印,便把災害傾倒於地上(1-8節)。其後,他看見無數的人穿著白衣,站在上帝的寶座前;聖經說他們是那些從「大患難」中出來的(9-17節)。
有些人把這兩群人分為猶太人和外邦人,有些人則認為他們是同一群人,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而已。
四﹒揭開第七印(八1)
在插段(第七章)之後,最後一印揭開了,天上有半句鐘的寂靜,目的可能是認真地為臨到地上的審判作準備,或為聆聽地上殉道者的呼喊(參六10)。
在天上的序幕(八2-5)之後,天使便連續地吹奏6枝號筒(八6至九19),其後又再有一個插段(十1至十一14)。
一﹒首六枝號筒(八6至九21)
學者各有不同的意見,但似乎最佳的解釋是首5印在年代上是在七號和七碗的事件之前,但第六印已進入了一個憤怒的審判時期,上帝要在號和碗的審判中把憤怒傾倒出來(六12-17)。那麼,號的審判是在第七印中發生,而碗的審判(十六1-21)則在第七枝號吹響時發生。所以,七印、七號和七碗之間有一些重疊的地方,但也有先後次序和發展。
正如在七印之中一樣,各號筒吹響時均有一個可辨別的著述模式。首4枝號筒跟後3枝有別,後3枝被形容為「禍哉」(八13,九12,十一14),並大致上使人聯想起出埃及記中的十災。
末後的三枝號的審判十分嚴厲,所以特別強調,也被形容為「災禍」(九12)。這3枝號的第一枝是不尋常的蝗蟲之災(九1-11),而第二枝則是一種像蠍子的生物之災(九13-19)。
這兩災可被視為成群的鬼魔(參九1、11)。
二﹒第二個插曲:
小書卷和兩個見證人(十1至十一14) 第十章最重要的意義似乎是確定約翰的呼召,正如第11節所顯示:「你必指著多民、多國、多方、多王再說預言。」說得更清楚一點,小書卷的內容可能包括啟示錄第十一、十二和十三章。
眾所周知,第十一章是難解的。本章提及了量度聖殿、祭壇及在殿中禮拜的人,又提到踐踏聖城42個月(1、2節),還有兩位先知見證人被殺和復活(3-13節)。
關於這一章,學者的意見有頗大的分歧,有人認為那是指復興的猶太民族和復活的先知摩西、以利亞,也有人看聖殿為真教會,在大災難時期受到上帝的保護,而兩個見證人代表在逼迫之下忠心的教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