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經濟背景研究

    每個文化多少可以根據其社會經濟狀況來加以定義。不過,若要查究某個時期的經濟背景,會遇到幾項困難。我們必須研究相當長的時期,再將其一般化,而其中每個時段的特殊作風又可能稍有不同。

    例如,我們很容易會將在瑪裡或烏加列的作風,應用到以色列或迦南上。再者,因為我們對材料或成品的 流 動情形,沒有特別的質素資料可考;因此,對於所羅門或基督時期的商業情形,就很難作質素的分析。因為這類證據(木材、紡織品、染料、香料)都不會保留下 來,而記錄又奇缺(山內估計,聖殿記錄大約用過二千四百萬米的蒲草卷,但是留下的只有二十五米),所以很難追蹤。不過,我們所擁有的證據,帶來了很多亮 光。

   
列祖為半遊牧的經濟,以色列立國之初則為農業經濟,所羅門時期為商業經濟,希臘羅馬時期已經國際化,這些情形讓我們瞭解經文中的一些細節。例如,貝敕爾提出一項理論:以色列征服迦南高地時,埃及沒有干涉,因為她通過迦南平原的商業道路並未受到威脅。

    再舉一個例子,伊利奧特 JHElliott)認為,彼得前書的收信者乃是有居留權的「外國人」(一17,二11),他們無權擁有土地,只能耕作或在當地作生意。

    羅馬的都市化計畫,在小亞西亞未能成功,這個省分主要是郊野。在經濟上,這個地區相當蕭條,而經濟的因素或許使聖徒受到逼迫 (該卷書的焦點)。基督徒在信主之後,與從前親近的人又產生裂痕,因此處境加倍困難。至於paroikos(「外國人」)和parepidemos(「寄 居者」,一1)究竟是描寫社會經濟狀況,還是指靈性狀況的隱喻,伊利奧特的資料仍然能增進我們對彼得 前書的瞭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