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歷史批判法(The Historical-critical Method)

甲、前言
歷史批判法的關注點是與經文的歷史背景和形成過程有關的種種問題。在提到歷史批判法之前,我們先略述釋經學。釋經學最基本的原則,就是釋經的人必須忠於文本。換句話說,釋經者乃是讓文本本身向他講出文本的意義,而並非由釋經者自行決定文本的含義。歷史批判學者所做的就更進一步。首先,他把自己和文本分隔,釋經者是屬於現在的時空,而文本則被看成是來自另一個時空,亦即古代的以色列和初期教會。釋經者要先找出文本在其形成的時空裡所要表達的意義。然後,他就把自己與文本重新連接起來,方法是把文本在另一個時空所包含的意義「翻譯」到現在的時空來。
事實上,與其說歷史批判法是一種方法,倒不如說它是一種「取向」(Approach),而為了實現這個取向,我們需要運用不同的方法。在乙部裡,我們會進一步介紹歷史批判法,然後分別在丙部及丁部略述其前設及所牽涉的數種方法。我們還會在戊部介紹歷史批判法的認受情況,最後在己部為文章作一總結。

乙、歷史批判法
何謂歷史?
顧名思義,歷史批判法與我們如何理解「歷史」是息息相關的。究竟歷史研究的目的為何?歷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回答「發生過甚麼事呢?這些事為何會發生呢?」歷史研究不是為了要找出一套抽象的哲學來解釋過去的事情,歷史研究的目的是要把事件一一敘述,並了解這些事件的來龍去脈。這裡的「了解」並不包含價值判斷或道德判斷。所謂了解其實主要指涉到事件間的因果關係。
當我們要用歷史批判法來研究聖經,就先要知道文本形成時所處的歷史情況是怎樣的。這樣,我們就要問:「根據經文,我們能知道有甚麼事情已經發生呢?為何這些事會發生呢?」我們要先聆聽文本自己說些甚麼。要達成這個目的,我們要運用不同的研經方法來弄清楚文本對其作者和第一批讀者的意義。我們將於下文(丙部)交代不同的研經方法。在進一步討論之前,讓我們先以Krentz所舉的例子來說明:
於加拉太書2:10,保羅提到「只是願意我們記念窮人,這也是我本來熱心去行的。」這裡的「窮人」(hoi ptochoi)不一定就是在經濟上有缺乏的人,而可能是指「在耶路撒冷裡面的猶太基督徒」。理由如下:首先,在路6:20的「貧窮的人」就是ptochos,這個詞是指著門徒說的。再者,從羅15:26(「耶路撒冷聖徒中的窮人」)可見,這詞後來更指到猶太基督徒的一個分支。如果我們再讀林前16:1,我們可看到「窮人」與「耶路撒冷的猶太基督徒」是同義詞。
事實上,保羅所收的捐獻並不單有慈惠的性質。猶太人的終末思想期盼著萬國的財富會流到耶路撒冷(參賽60:5、61:6、66:12、詩72:10-11)。根據徒20:4、林前16:1、林後8:1、9:2,我們從那些外邦名字可知,保羅所收集的捐獻乃是從外邦人中得來。況且從林後8:3,我們知道有人更是超出力量捐獻,因此就令人覺得,這筆金錢不單純是慈惠捐獻。這些獻金可能更表達了猶太人終末盼望之實現,因此就印證了保羅在外邦人中的服侍。
從這例子可見,當我們分析一段經文,經文本身的歷史背景有助我們不受自己的時空文化所影響,從而聽見經文自己真正要表達的意思。這是歷史批判學者必須有的態度。

何謂批判?
把文本的歷史背景弄清楚之後,事情並非就此完結。我們固然是利用一些史料來源來建構歷史,但我們又怎樣評定這些史料來源的可靠性?Krentz在其著作裡打了一個比喻:史料來源就像在法庭裡的證人,它們所作的證供必須受到質疑和檢討。「批判」就是質疑和檢討證供的藝術。批判可分為兩方面:外在的(External)和內在的(Internal)。外在的批判乃檢視史料作者的可信性、史料本身的可靠性、史料所屬的年期。然而,我們要注意,我們並非只對那些可靠的史料感到有興趣,其實那些不可靠的史料也是有價值的,因為使得史料變得不可靠的原因本身也是有其歷史的價值。內在的批判則檢視文本本身的意義是否自洽(self-consistent)、是否帶有偏見或先入為主的觀念、能否清楚地表達所傳達的信息等。

丙、歷史批判之前設
每種研究方法(包括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都有其前設(Presupposition),這些前設是該研究方法之基礎。然而,我們亦要注意到,這些前設往往都是不能被客觀證明的。這情況就如在自然科學裡,「科學方法」是不能被證明為對的。以下是歷史批判的前設:

1.      耶穌基督已復活升天,祂差了聖靈來,聖靈會引導我們進入真理更深之處。
2.      聖經所包含的是有關信仰之著作,寫作的目的是幫助信仰群體對其所信的有更深切之了解,而並非為了報告當時的史實。
3.      基於以上兩點,歷史批判的目的乃是從文本的歷史處境中辨別出信仰的元素。

當然,這世上沒有無械可擊的前設,因此這些前設都不斷受到質疑。我們將會在戊部介紹神學界對這方法的不同態度。以下我們先講述幾種歷史批判所牽涉的語言學方法。

丁、歷史批判所牽涉之研經方法
上文說過,歷史批評是一種取向。要選擇這取向,我們必須借助很多方法的協助。歷史批評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弄清楚文本對其作者和第一批讀者的意義,這時有很多研經方法都能大派用場。由於篇幅關係,以下只簡列三種、並其背後的假設及限制。
文本批判學(Textual Criticism)
-         方法和目的:找出經文有錯漏或增刪之處,企圖重組最原始的經文面貌
-         背後假定:最原始之經文有最高的價值
-         限制:重組經文的過程純粹根據人的有限知識和經驗
形式批判學(Form Criticism)
-         方法和目的:把經文的文學類型(Form/genre)辨別出來,判別這經文的歷史背景,從而推測經文在該處境中的意義
-         背後假定:今日的聖經其實經過口傳、寫作及編輯的階段。每段經文有其所屬之文學類型,而不同類型有其不同之處境
-         限制:把經文拆散分析後,經文的整體意義會被忽略。此外,縱使此方法之假定是正確的,但不同經文的不同作用合併了之後,彼此之間會不協調
編修批判學(Redaction Criticism)
-         目的:找出聖經書卷的編修者是按甚麼立場來把不同材料編輯成書
-         背後假定:這個編輯者的確存在,而且聖經經卷都曾經歷過編輯過程
-         限制:由於沒有原來未經編輯的材料,因此難以斷定編輯是否曾發生過,更遑論要清楚知道編輯的過程和目的

既然歷史批判所牽涉的研究法是有利有弊,那麼,它本身也必然受到批判。以下我們略述歷史批判法在神學界中的認受情況。

戊、歷史批判法在神學界中的認受情況
不可不知,天主教會已漸漸接受歷史批判法,縱然其步伐並不很快。根據教宗Pius XII於1943年所頒布的Divino Afflante Spiritu,歷史批判不但是容許的,更是一種「責任」。後來1964年出版的的Instruction on the Historical Truth of the Gospels和1993年出版的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ible in the Church重申這方法的價值。更正教方面,於1966年,Commission on Theology and Church Relations of the Lutheran Church-Missouri Synod通過接納一種類似歷史批判法的聖經研究方法。
當然,歷史批判法所受的詰難也不少。有人認為,由於歷史批判太注重人的理性,聖經的權威性就盪然無存。此外,信心在事事講求證據的歷史批判面前完全找不到立錐之地,因此有人認為這方法只會拆毀信仰。或許有人說,這樣的詰難只會來自一般不從事研究的教會信眾。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歷史批判法在學術界亦受到批判。一直以來,聖經研究的方法可歸納為兩大進路「歷史」和「神學」。歷史批判法當然就是歷史進路的支柱。然而,近二十年來,後現代主義的興起直接衝擊著固有的聖經研究方法。因後現代主義影響而興起的詮釋方法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源自法國學者Jacques Derrida的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解構主義指出,任何從單一詮釋理論尋求文本意義的方法都有其困難,因此舊有的「歷史」與「神學」兩大詮釋向度均受到很大挑戰。解構主義反對死守以往的二元向度,而以一種多元批判的取向取而代之。

己、小結 

歷史批判法對一些講求信心和聖經權威的信徒來說,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甚至是一種攻擊,因為歷史批判事事講求證據,講求理性。然而,歷史批判法既是講求理性和證據,我們就更明白「信心」並不是我們不用腦筋思考的藉口。另一方面,歷史批判法既有其限制,我們就更能體驗到理性並非一個終極的標準,而我們所信靠的上帝才是我們生命與價值觀之所繫。因此, 不認為歷史批判學者是對要放棄或針對聖經。相反,認為他們正是由於對聖經十分認真,因此想盡辦法對它認識更多,希望在其中找出更豐富之意義。歷史批判法其實正表達了這群學者在上帝面前的努力和掙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