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上帝的名字是耶和華嗎?

    希伯來文是一種拼音文字,由22個字母組成,舊約聖經由希伯來文寫成,在傳遞的時候原先只有子音,以色列人看見這些字都可以念出來,這就好像學過中文的人看 了國字可以認得,不需要倚賴注音符號。但是以色列人被擄以後生活在異地,漸漸地不再熟悉母語,很多人不懂希伯來文,需要有人翻譯講解才能明白,經文的傳遞 就靠會堂的拉比。為免這些讀音失傳,第七世紀以後拉比開始為這些子音經文加註母音。

   
當時發明的母音系統有好幾種,最後流傳下來的是提庇哩亞系統(Tiberian),也就是現行希伯來文聖經的標法。不過在標註母音的過程中,有些字由於種種理由拉比認為應該念成別的字,而不是像經文所寫的那樣。可是他們又不想更改被視為神聖的子音經文,於是就保留原有的子音經文,而將他們認為應念的字的子 音和母音拆開,將母音標在原有經文下面,子音寫在書卷的左右空白處,同時在經文上面加註一個圓圈,意思是讀者一看到這個圓圈,就應該看旁邊的子音來配經文中他們所標註的母音。

   
換句話說,對這些字而言,現有經文中出現的母音和子音組合,其實是一個不存在的詞彙,經文中的母音應該搭配書卷左右空白處的子音來讀。拉比看到這些字絕對 不會直接將母音配經文的子音讀出來,因為這裡所標註的母音並不屬於經文的子音,而是屬於書卷左右空白處的子音。經文原有的字稱為「寫型」(KETIV),書卷左右空白處的字就稱為「讀型」(QERE)。這是希伯來文聖經的一個特色,有時會造成研讀時的困難。

   
歸納起來,這樣的字在舊約聖經約有1300多個,拉比認為要改念成別的字的理由約可分為四類:

1. 神學上的理由,

2. 美學上的理由,

3. 文法上的理由,

4. 有重要的異文。

    上帝的名字耶和華 (英文Jehovah德文 Jehova)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上帝啟示摩西祂的名字是YHWH(出埃及記三:13-15),子音的經文就是這四個字母而已。到底這四個子音要如何讀出來? 在經文傳遞的過程中,被擄以後由於猶太人不敢直呼上帝的名字而以Adonay (上主) 來代替,每次一看到YHWH這四個字母,他們就讀成Adonay,因此標註母音的時候他們是將Adonay 的母音標在經文出現的YHWH之下而形成:英文Jehovah德文 Jehova中文耶和華。

   
耶和華就是這樣的一個組合字,是將要讀的Adonay (上主) 的母音a, o, a和經文出現的YHWH 的子音組合成的一個讀音,Jehovah這個組合字雖然出現在經文中,但是猶太人並不讀成「Jehovah」,即「耶和華」,而讀Adonay (上主)。聖經翻譯成德文、英文之初,由於不知道 Jehovah 是這樣的一個組合字,譯者直接就將這個組合字音譯成英文Jehovah、德文 Jehova,中文也隨之譯成耶和華。不過很快地學者們就發現,這樣的翻譯是一個誤會,於是紛紛改譯成其他譯名,英譯以LORD為最普遍。

   
目前沒有人知道YHWH 的原本讀音為何。近代學者根據語言學的探討,大部分都同意其讀音為Yahweh (雅威),因為其短形式Yah出現在經文許多地方以及人名當中。因此 New Jerusalem Bible將它譯為 Yahweh, 有一些中文的神學著作也將此字譯為「雅威」。不過如果將「耶和華」全部改譯成「雅威」恐怕華語教會界還不能接受。中文聖經新標點和合本、新譯本保留「耶和 華」,呂振中譯本用「永恆主」,現代中文譯本譯成「上主」,當代譯本用「主」。不過有些經節要迴避「耶和華」這個譯詞也有困難,例如以賽亞書42:8「我是耶和華,這是我的名;」現代中文譯本就譯成「我是上主;耶和華是我的名。」呂振中譯本譯成「我耶和華,這是我的名;」

   
雖然「雅威」是上帝的名字YHWH 最有可能的讀音,但由於華語教會沿用「耶和華」已久,有關聖經和信仰方面的事務,大部分的人又傾向於保守,不容易接受改變,可能「耶和華」還得使用一段不 算短的時日。只是不知道上帝是否喜歡我們這樣稱呼祂,或者祂一點也不在乎人們怎麼稱呼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