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經濟背景研究

    每個文化多少可以根據其社會經濟狀況來加以定義。不過,若要查究某個時期的經濟背景,會遇到幾項困難。我們必須研究相當長的時期,再將其一般化,而其中每個時段的特殊作風又可能稍有不同。

    例如,我們很容易會將在瑪裡或烏加列的作風,應用到以色列或迦南上。再者,因為我們對材料或成品的 流 動情形,沒有特別的質素資料可考;因此,對於所羅門或基督時期的商業情形,就很難作質素的分析。因為這類證據(木材、紡織品、染料、香料)都不會保留下 來,而記錄又奇缺(山內估計,聖殿記錄大約用過二千四百萬米的蒲草卷,但是留下的只有二十五米),所以很難追蹤。不過,我們所擁有的證據,帶來了很多亮 光。

   
列祖為半遊牧的經濟,以色列立國之初則為農業經濟,所羅門時期為商業經濟,希臘羅馬時期已經國際化,這些情形讓我們瞭解經文中的一些細節。例如,貝敕爾提出一項理論:以色列征服迦南高地時,埃及沒有干涉,因為她通過迦南平原的商業道路並未受到威脅。

    再舉一個例子,伊利奧特 JHElliott)認為,彼得前書的收信者乃是有居留權的「外國人」(一17,二11),他們無權擁有土地,只能耕作或在當地作生意。

    羅馬的都市化計畫,在小亞西亞未能成功,這個省分主要是郊野。在經濟上,這個地區相當蕭條,而經濟的因素或許使聖徒受到逼迫 (該卷書的焦點)。基督徒在信主之後,與從前親近的人又產生裂痕,因此處境加倍困難。至於paroikos(「外國人」)和parepidemos(「寄 居者」,一1)究竟是描寫社會經濟狀況,還是指靈性狀況的隱喻,伊利奧特的資料仍然能增進我們對彼得 前書的瞭解。

軍事與戰爭背景研究

    戰爭一詞,單在舊約就出現了三百餘次,而上帝拯救的意象(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力量」或「現在的幫助」),很大部分是取 自軍事隱喻。巴勒斯坦是歐州與非洲的惟一「地橋」,是貿易的必經之路,軍事的策略性更不在話下,因此強國無一不想握為己有。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戰事如此頻繁。

   
從軍事的角度來追溯以色列史,相當有意思。例如,亞伯拉罕只用三百一十八人就擊敗四個王(創十四),從軍事的立場上看,似乎不可能。然而,亞伯拉罕選擇靠近大馬色的黑門山(創十四14的「但」,可能是撒下二十四6的但雅安,位於北方庇利亞境內),在狹隘的峽谷中,一小群受過精良訓練、機動性強的兵力,佔很大的優勢。

    另一項有趣的事實為,以色列直到所羅門時代,才可稱得上有軍事實力。大衛打敗敘利亞人的一千戰車後(撒下十17-21),並沒有留下戰車,或許他覺得,這些東西對他的兵力沒有什麼益處。其實,戰車成為主要的軍事武器已有幾百年之久,從這點看來,他的舉止相當費解。不過,到了所羅門時代,戰車在以色列已經很平常了(王上十26)。

    以色列人仍舊是主控高地而非平原,這對他們的策略有很大的影響。他們贏得戰爭,常是靠戰術超人一等,而最主要的,則是上帝的干預。

文化習俗背景之研究

a.家庭習俗

    結婚儀式或教育方法,都很重要。例如,以色列施行「本族通婚」,不可與和非以色列人聯姻。甚至在列祖時期便是如此(創二十四4,二十 1-2)。家譜非常重要,他成為家族純正的保證。

    古代教育的宗旨在保存文士和統治階級,強調記憶和模仿。不過,對希伯來人而言,教育卻是每個人的宗教義務,而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也成為宗教教育的管道。

    父母要給予子女宗教、道德,和職業的訓練;家庭是焦點。直到被擄歸回時期,會堂才具有教育功能。西元前第一世紀開始有小學教育,五到七歲的孩童(兒子)要入學。

b
.物質習俗(住屋、穿著)

    在 整個舊約時期,以色列村莊的建築與手藝都很簡陋。所羅門、暗利或亞哈的宏偉建築,都是腓尼基人蓋造的。其他的建築多半都是鄉村式。住屋多為簡單的一層,小 小的矩形或方形建築,地上是土,牆是泥磚,塗上膠泥和石灰。大小限於約十尺見方,因為他們還沒有學會造「拱形屋頂」(以斜的角度堆積石頭);

    迦南人可以這樣蓋造,民數記十三章28節記載,那些探子因而喪膽。他們的燈很少,因為油很貴,每個家庭 平均用一盞燈,通常都放在牆的凹處,或放在一個容器(bushel)中,或是將量穀子的器具倒過來,當作桌子,放在上面(參太五15)。屋頂是由梁木搭建,上面覆以樹枝或蘆葦,然後再蓋上土。上面常會長草(詩一二九6;賽三十七27)。有錢的人家會有希臘式的瓦片屋頂(路五19),因為房頂是平的,家人 常會在那裡休息,或招待朋友。

C
.日常生活習俗

    這對聖經許多經文有影響,超過我們的想像。甚至衛生習慣都屬宗教習俗,不單只是個人的習慣而已。

    馬可福音七章3-4節記載,猶太人如果待在家裡,就只需要洗手;可是如果是從市場回來,就要徹底洗浴(因他們或許會和外邦人接觸)。

    羅馬人刮鬍子,但猶太人卻蓄鬍,可是要修剪。年輕人喜歡留捲 曲的長髮,又以濃密為榮(歌五11;撒下十四25-26)。甚至有人向以利沙喊說:「禿頭的,上去吧」(王下二23),這可能不單是嘲笑,更是咒詛,因為 禿頭就有痲瘋病的嫌疑。

    d
.運動和娛樂

    這是所有民族在休閒時的重要活動,聖經時代也不例外。古代運動健將常與軍事相連。以色列「大能的勇士」以速度(代上十二8)和力量(參孫)出名。

    舊約雖然沒有提到遊戲,考古學卻發現了一些;例如,有一種用木栓和板子玩的遊戲,有點類似紙牌[米吉多(Megiddo)找到一個上面有五十八個洞的板]。蘇默人(Sumer)玩的骰子遊戲,有人重新製造,並用這名字在商店販賣。

    保羅是最擅用意象的人。在哥林多前書九章24-27節,他將兩件事 並列,以賽跑強調目標與獎賞(2426節上),以拳擊強調防守,避免挨揍(26節下27節上)。保羅要求極其嚴格的訓練,以贏得桂冠(25節),避免 失敗(27節下)。

e
.音樂與藝術

    這是人類的傑作,表達出靈魂深處的感受。崇拜中為何音樂佔很重的份量,理由很明顯。不過,這方面要追蹤卻很難,因為樂譜並沒有流傳下來(事實上,音樂都是用口授的,並沒有所謂的「樂譜」),所以我們只能從浮雕和抒情詩來推測原來是用怎樣的旋律。

    維納(EWerner)提到,古代的音樂 可分五類:民間歡宴歌曲(創三十一27)、軍樂(士七 18-20)、魔術咒語(異教)和敬拜音樂工作或收割之歌(民二十一17;賽十六10)。

    笛子和角,早在半遊牧時期就有了,而在越過紅海之後,米利暗之歌是以鈴鼓伴奏(出十五20)。撒母耳記上十章5節,先知樂隊中有瑟、鼓、笛、琴。在大衛的影響之下,一支龐大的樂隊與詩班建立起來(撒下六510),在以色列歷史中一直扮演重要的地位。

   
許多人稱以色列是「沒有藝術的國家」,因為出埃及記二十章4節(申五8)有一道禁令:「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作什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 下、水中的百物。」

    不過,這是禁止偶像式的藝術,而真正的藝術發展,是以會幕和聖殿為中心。當然,聖殿的工作中,大半是外國的藝術家作成的(王上七 13-14),但是其傳統屬以色列所有。雕刻的木板上包著金子;石榴、葡萄、葫蘆、百合花和棕櫚樹繡在簾幕上(注意,其中沒有動物);至聖所內所雕的基路伯,展示出他們對宗教藝術之愛,足以與四圍列國相匹。

    在新約時期,希律王以愛好藝術和建築成就出名;他不但修建聖殿,還蓋了許多希臘式的建築和雕像 育場、戲院、競技場,和整個該撒利亞腓立比。希列學派(Hillel school)顯然容許這類建築和藝術,只要不作宗教用途就可以。迦瑪列本人帶一個戒指,上面刻著人頭,象徵這種容忍的態度。

宗教習俗背景研究

    這部分控制著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一方面。每一種活動都有宗教意味,現代人將宗教與俗世分開,古時卻完全不是這一回事。

    丹尼祿普斯(DanielRops)說:「從有文明開始,執政者就與宗教權威相連,世俗律法只是上帝律法的應用。」

    人民的衣著、休閒時間的安排、彼此的關係,甚至住屋的類型,都有屬靈的一面。許多經文要和當時的宗教狀況相連,才能瞭解。例如,追溯呂家穀(Lycus Valley)的猶太教和異教混合的情形,對研讀歌羅西書中的異端很有幫助。而我們需要明白口頭傳統與法利賽人的教訓,才能瞭解新約中耶穌和保羅為什麼會 與他們衝突。
 
    檢視禱告的習俗,便能看出這一點的價值。第一世紀中,猶太人一天禱告三次,早晚都複述示瑪(Shema,認信禱告,申六45-9,十一13-21;民十五37-41)。

    猶太人通常是站著禱告,只在最嚴肅的場合才跪下或全身仆倒。常見的景象為舉手大聲禱告(提前二8;直到第五世紀才出現合掌的方式)、雙眼望下(路十八13)。一般人都披戴禱告圍巾(tallith),或頭戴經匣、護身符(tefillin)。禱告(tefillah)包括一系列的儀式性祝 福,第一世紀末編纂成「十八種祝禱」(「Eighteen Benedictions」)。

    在儀式性禱文之後,個人便將自己的祈求帶到上帝面前。耶穌也這樣作(可一35早禱;可六46晚禱),但比一般人猶勝一籌,他經常「天未亮的時候」(可一35)就開始禱告,有時還整夜禱告(路六12)。

    路加特別強調耶穌的禱告生活(見路五16,六12,九1828)。耶穌以 「阿爸」神學提升了從前對祈禱的教導,使人和上帝進入一種新的親密關係。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認識法利賽人

    法利賽人是第二聖殿時期的一個政黨、社會運動和猶太人中間的思想流派。法利賽人是當時猶太教的四大派別之一,另外三大派別為撒都該人、愛色尼人和奮銳黨。

   
法利賽人的運動初衷是好的,從舊約猶太人被擄去巴比倫之後就開始有了。他們被擄,接著聖殿被毀,為了保存信仰,開始有些人委身,專門研究上帝的律 法並教導別人,所以「法利賽」最初的意思是「願意分別為聖」,指一些為保持純潔而與俗世保持距離的人。因此,當時有很多虔誠的人,開始投入法利賽人的運動裡。

   
於是,法利賽人人數越來越多,直到耶穌時代,法利賽人已成為帶領社會的一群人,當時為了在社會上成功,好像一定要先成為法利賽人,這時的意義已經偏離初衷,失去開始單純愛主的心,也失去愛國家與單純愛律法的動機,後來逐漸成為一個要在世上成功的「工具」。

耶穌糾正假冒偽善的法利賽人

    在《聖經》馬可福音218~20節裡提到,有人問耶穌說:「約翰的門徒和法利賽人的門徒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甚麼呢?」

    耶穌對他們說:「新郎和 陪伴之人同在的時候,陪伴之人豈能禁食呢?新郎還同在,他們不能禁食。但日子將到,新郎要離開他們,那日他們就要禁食。」

   
耶穌的回答顯示,並不是他們沒有禁食,只是沒有讓人知道而已;但法利賽人卻反過來,在外表上顯出禁食,愁容難看,要弄得天下皆知。禁食對猶太人來 講是很重要的傳統,每周二、四要禁食兩次,而恰巧這日子也是「趕集」(到市場做買賣)的日子,這樣的禁食就是特別要做給別人看的。

   
禁食起自舊約時代,特別是國家為難時,禁食代表在上帝面前悔改,直到耶穌的時代,禁食變得越來越形式化,徒有假冒偽善的動作,所以耶穌糾正這件事,教導人不要只有敬虔的外表,卻沒有敬虔的內涵。

法利賽人為什麼不能認識耶穌

  ()拘守遺傳

  他們嚴守安息日的規定,卻沒有思想安息日的真正意義是在主裏面卸下一切的重擔,安息在主面前!

  他們守著飯前洗手的規定,卻沒有尋求認識上帝的心,反要殺主。

  他們認為沒有遵守他們所認為的安息日的規範,就不是從上帝來的。法利賽人用狹窄的宗教想法,來檢示他們所面對的一切事物,以致「見毫毛而不見輿薪」,接受了事物的模樣而不能接受本物的真象,就造成了他們的困難。(約九16):法利賽人中有的說:「這個人不是從上帝來的,因為祂不守安息日。」

    又有人說:「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蹟呢?」

    他們就起了分爭。

  主告訴我們一個方法去看看結果,因為唯有好樹結好果子,看果子就可認出樹來。(路六43):「因為,沒有好樹結壞果子,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

  人習慣於他所熟悉的事物,若不是他所熟悉的就加以排斥。法利賽人如此,今天上帝的兒女不也很容易作這樣的事麼!

  ()公義勝過慈愛的心態

  為了要守安息日,雖然有人病了十八年,也不作醫治的事。當安息日即使肚子餓也不可以搓麥子吃。但是若可能有財物的損失,如驢或羊陷入水中,就可以去處 理救起。可見得他們的守安息日,是在財物不損失的情形下。我們看見人有急迫的需要,難道可以塞住我們的愛心,用律法的理由來拒絕嗎?

  我們常會站在一個角度說,這個是合理的事,律法要我們這樣做,那樣做。卻沒有想到自己做不到的,卻用來要求別人。

  新約中,主告訴我們,愛是不加害與人的,公義是要維持讓人得著應得的待遇,而愛是叫人得著超過應得的待遇,就必然滿足了公義的要求。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

  ()沒有真正尋求真理的心

  他們看見主能醫病趕鬼,百姓到主面前得了醫治、拯救,他們沒有真心的求問為什麼主有這個能力、權柄?為什麼上帝聽祂的禱告,卻是以一句「祂是靠著鬼王趕鬼」來搪塞規避問題。以賽亞明明的告訴以色列人,彌賽亞來時會做這事,猶太人卻沒有尋求真理的心。

  同樣的情形發生在主降生時。他們的文士和法利賽人都知道彌賽亞會降生在伯利恆;但是當主降生時,有外邦人走幾千里來尋找那個降生的嬰孩時,他們能夠告訴他們基督當生在那裏,卻沒有去尋找主。

  你就看見,他們知道聖經,卻沒有那個進入真理的心,今天會不會有同樣的事情在我們當中呢?

「Q」典

新約研究中,一個相當流行的理論,就是馬可福音最先完成,並且馬太和路加,都是根據馬太和另一個叫「Q」典的資料來源,Q典現已不存在。「Q」出自德文「que11e」,意思是來源。它包含馬可所沒有而又正是馬太與路加有的資料。

Q」典的觀念,在新約研究中,是最近才發展的。現今馬太、馬可和路加被為「符類福音」,因為他們都從類似的觀點,來敘述基督的生平。

許多人認為福音書間,眾多相同之處、顯示出寫作上合作的可能性。上一世紀的新約學者,就一直在努力要解釋這個現象。有許多地方,一本福音書的敘述,和另一卷或其他的福音書都不同,這使得事情更加複雜。

尋求解決這些相同和相異之處的由來,即「符類福音的難題」,而「來源批判學」就是致力於解決這難題的學科。

早期教會不太關心這個問題,他們認為:福音書的作者從個人的記憶和第一手的報導,記下他們的資料,並不需要互相抄襲或有共同的文字來源。

根據早期教會作家,優西比烏(Eusebius)的見證,馬太福音是第一本完成的福音書,優西比烏指出,當馬太將離開巴勒斯坦時,他寫下他的福音書。他的記載絕大部分,是出自他自己身為基督門徒的經驗。

    亞歷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1exandria)說:馬可寫的福音書,則根據彼得的回憶。而路加則親口說,他的作品參考了好些的資料。(路一:14

雖然早期的學者們,都見證馬太福音在先,但十九世紀,馬可福音先寫的理論,已嶄露頭角。今天大部分講座符類福音難題的書,都主張這個理論。因此,馬可福音和「Q」典,兩個來源的理論,應運而生,以便解釋為何有些在馬太和路加福音中的材料,在馬可福音中卻找不到。

對馬太和路加使用Q典及馬可福音作為資料來源的理論,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質疑。

第一,Q文件從未發現過。

第二,對Q典的內容,沒有一致的說法。

第三,沒有一個歷史家和作家,見證Q文件的存在。

第四,如前所述,歷史並未證明馬可福音是第一本完成的福音書,而這一點是本理論不可或缺的。

Q材料

    「二來源說」中的Q材料被認為是用希臘文寫的,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很多地方是一字不差且完全重合的希臘文詩節。同時Q材料必定是先於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出現。一些學者甚至認為Q材料應該早於馬可福音。通過對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審視,學者們已經重構了Q材料的部分內容。被重構的Q材料是沒有耶穌生平的敘述。也就是說,Q材料根本沒有提過耶穌如何降生,沒有如何挑選12門徒,沒有被釘死於十字架和沒有死而復生。Q材料只是耶穌語錄和教學的內容。因此Q材料沒有的內容應該是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作者編造的,而同為耶穌語錄而無神話的多馬福音比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更具歷史性。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宗教學教授約翰·克羅平伯格(John S. Kloppenborg)是Q材料的著名學者,後來加入了耶穌研究會,他提出Q材料的形成分為三階段。最初階段的Q材料只有耶穌論貧窮和門徒。然後第一階段的Q材料擴展到了第二階段而加入了對當代的論斷。最終階段形成了Q材料增加了耶穌的誘勸。

  新約中的核心理論均源自Q材料,美國北卡琳娜大學宗教學教授James Tabor認為Q材料內容如下:

  1、九類福
  2、愛敵人
  3、黃金律
  4、不可論斷他人
  5、好人的查驗
  6、建房的比喻
  7、牧人尋羊的比喻
  8、婚禮的比喻
  9、才能的比喻
  10、面酵的比喻
  11、瞎子領路的比喻
  12、主的禱告
  13、律法解釋
  14、飛鳥和百合的比喻

法利賽人的特質

    法利賽人原意是 分別出來的人,就是不想沾染世俗。法利賽人的標準服裝披一個長長的圍巾圍巾尾端總共有613條鬚鬚,代表著上帝命令的613條律法,他們要常常一面摸鬚鬚,一面牢牢的複習律法。

   
要 瞭解法利賽人的無奈和悲哀,就要先來說說當時的社會亂象。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有個夢想:就是要讓全世界都用希臘文化和價值觀來生活,雖然他很早就去逝了, 但是接下來的希臘和羅馬執政者又前仆後繼努力這個夢想。他們在各個征服的地區,包括了以色列許多重要的城市,都蓋了許多競技場、戲院、神廟、全人教育中 心。

    戲 院裡面演的都是宙斯怎麼到處勾搭美女,然後他老婆又怎麼害死這些女人全家,還有一整堆希臘諸神到處劈腿亂來的愛恨情仇。這些爛肥皂劇的舉辦者又往往會跟神 廟的廟公廟妓相約好,同時舉辦這些假神的祭祀慶典,在神廟廣場前鼓勵人們公開的進行淫亂的敬拜,接著再來個全城大遊行,沿街慷慨的發送祭祀過還帶著血的豬 肉或牛肉。雖然這些劇院當時票房是場場爆滿,慶典活動擠得人山人海,在敬虔的猶太人眼中這些可都是聲色場所,法利賽人更是嚴嚴的禁止猶太人遠離這些活動。(這也是為什麼保羅要花那麼多篇幅說明可不可以吃市場來的肉,因為這些肉很多都是祭祀過的,吃了就代表你跟這些色瞇瞇的假神是一體的)

   
還有這個全人教育中心(Gymnasiums;後來叫健身中心、在許多歐洲國家是指高級中學,都是從希臘文化延伸出來的),這可真的是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 的學校學生在裡面要唸荷馬史詩、柏拉圖哲學;又有各項運動競技比賽的訓練,又有繪畫和雕刻的課程(當然是畫他們的神像啦),聽起來是不是很吸引人?不 定期還舉辦運動大會,讓年輕人到競技場(Stadium)去揮灑他們的汗水,超越他們的極限,真是好青春呀

   
但是這個希臘文化真正的陰謀就是高舉人類的地位,人類才是宇宙的中心,我們人類是最高尚的,真理只有人類的心靈可以參透,我們有權使用自己的身體享受各式各樣的快樂。希臘的教育中充滿了許多勇猛的英雄和楷模,他們的建築物又壯觀又神聖,當時猶太人都被迷得飄飄然

    猶太人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滿內含宗教意義的例行儀式,法利賽人處處告誡禁止,又設立一大堆消除希臘魔法的傳統,像是從市場回來要先洗手 一大堆的不可摸、不可吃、不可拿,害怕猶太人又跟隨假神,到時上帝又要生氣懲罰了。

法利賽人的信仰

    從 四福音中可見耶穌時代的法利賽人影響力極大,按猶太史家約瑟夫所言他們約有六千人,都受到百姓敬重;然而他們逼害耶穌不遺餘力,耶穌也多次的公開責備他 們。「法利賽」一詞的意思是「分別出來的一群人」,要遠離一切不潔淨的人和物。聖經學者一般認為他們根源自主前四世紀的哈西典派,在回歸後鼓吹敬虔及不與 外邦通婚,以免被引誘去拜偶像。法利賽人相信人虔守律法比起在聖殿中敬拜及獻祭更重要,他們相信復活、天使與鬼魂,強調十一奉獻的重要性。(他們不會在不 是法利賽人的家中吃飯,因為家主沒有十一奉獻。)

    他們追隨文士以斯拉的傳統,相信要在細節上掌握律法的條文及教訓。他們認為妥拉(律法)包括有明顯的命令(他們找出了248條正面和365條反面的共 613條誡命)及教導(律法中沒有明白說及的地方由文士去推論上帝的心意)。教導的出現及對命令的註釋構成了日後的口傳律法(耶穌所指的遺傳),當中包括相當多的人意,甚至以人意廢掉上帝的律法,及各項希奇古怪的規矩(如39種安息日禁止進行的主要動作等)。

    耶穌用比喻表達了法利賽人自以為義嘴臉的醜惡,更讓我們明白人到上帝面前最重要的不是對自己外在言行的整理約束,而是內心真實的謙卑,因為聖潔公義需要上帝的恩典,而上帝的恩典只賜給謙卑的人(雅46)。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