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耶和華的日子︰約珥

  約珥預言的事件,是一場可怕的蝗災和緊接著的旱災——這兩災是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來臨前的兩個預兆。即使時候再遲,只要悔改——必須是真心為罪憂傷、回轉歸向上帝(珥二12-13)約——仍然能蒙救贖。

     當百姓禁食、哭泣、禱告時(珥二15-17),『耶和華就為自己的地發熱心,憐恤他的百姓、應允他的百姓』(18-19)。第18節是全書語氣的轉折處,在此節之前,從一1至二17一直是審判的字眼,但到這裡,書中卻充滿祝福和希望了;這個轉變基於兩點事實︰

1)耶和華他們的上帝『是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慈愛的。』(二13)

2)百姓的悔改是『撕裂心腸,而不是撕裂衣服。』(二13)當他們悔改後,上帝就應許賜福他們。

上帝的恩典有兩方面︰

1)物質上︰賜福他們的地——多出土產、五谷豐收(19-27)。

2)靈性上︰耶和華要將他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28-32)。這些福也要成為『那日子』的一部份。

     同時,書中對耶和華的日子其餘的描述,很像俄巴底亞書,它說到︰『這日來到,好像毀滅者從全能者來到』(一15-16);

     『那日是黑暗、幽冥、密雲烏黑的日子』(二2);『耶和華的日子大而可畏,誰能當得起呢?』(11)

     但耶和華的日子在審判之後,尚有拯救的時刻︰『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二32);那日子未到以前,在天下人間也有奇事顯出(30-31);上帝的靈要澆灌凡有血氣的(28-29),這也是一個特徵。

     至於澆灌的時間是指何時,並不確定。當然這『以後』可以回到二23來看︰『秋雨、春雨降下要和先前一樣』,好像『以後』這詞與此有關,似乎是說上帝的靈澆灌下來就像秋雨、春雨降下一般。但請注意二29重復了二28的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它們只有一點不同,︰『在那些日子』。因此,使徒彼得若不是把五旬節的末世意義擺在二28中,就是擺在二29中。這個澆灌不會立刻臨到,因為26節描繪了一段極其富庶的景況,是在28節所引介的世界危機之前。當彼得在五旬節引用這段經文時,他指這福是『在末後的日子』(徒二17)。

     這種『從基督徒時代開始,一直到耶穌再來』的末世觀,在新約中有一些記載(如︰來一1-2;彼前一20;彼後三3)。再者,同樣同時指著近處和遠處的事件,或指多重的應驗,也都是作者單一真理意圖的一部份。在俄巴底亞書中,耶和華的日子的異象,就不僅是指立刻擊敗以東國,且是指更遠之上帝國度的完全得勝。因此,五旬節是耶和華的日子的一部份,但至終仍有另一個末後的日子,上帝要將他的靈像雨一樣澆灌在『凡有血氣的人』身上(珥二23)。

     那麼,這個超自然的屬靈福份要如何延伸呢?通常舊約中用『凡有血氣的』,是指全人類而言(如︰創六12-13;詩一四五21)。在這裡的上下文,有『你們的兒女』,有些人會據此就斷定,這單指全猶太人,但這並不能確定,惟一能確定的是,它指不同的年齡(年少或年長的)、性別(有兒子、女兒)、地位(僕人或使女),都不會影響聖靈恩賜的普遍性。因此,在民十一29可以清楚看見,摩西是以祈願式的口吻說︰

     『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受感說話。』以色列在那日,不僅要做祭司的國度單單事奉耶和華,還要做先知的國度(出十九6)。毫無疑問的,這福份要延伸到猶太人以外,就像後來保羅在羅馬書十12-13所見的,將此擴及全人類。

     除了上帝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之外,天地間還會顯出大奇事,像在出埃及時的大拯救一樣,降下血、水之災(出七17;九24),以及他在雲煙中的顯現(出十九18)。因此,當上帝闖入人類的歷史,這自然界就緊跟著帶進了上帝的審判及拯救。在約珥書二1中最早出現審判的日子,它會因猶大的悔改而暫停,但在將來必再出現。即便如此,在那些日子,『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再者,神學已經提到過這『耶和華的日子』的教義(出卅二34;申卅一17-18,29;參創四九1;民廿四14;申四30)。在出卅二34以『我追討的日子』那時,『我的使者』『必追討他們的罪』開始,它以那日子和以色列國投射到最後的日子和列國。這追討他百姓之罪的特定日子,越來越明顯了。但這不是說,上帝追討的日子就是上帝審判這國的任何時刻;而是指一個特別的日子,上帝追討的那日。在這地上最後的衝突中,耶和華王要徹底消滅那些聚眾起來攻擊上帝軍旅的列國。剎那間,審判的鐮刀揮舞,開始收割,酒榨也開始蹈踏。天地都要震動,萬民也被趕進生死谷的戰場上去。

     約珥書三1-21(四1-21)不僅成為舊約中上帝對列國最後審判的基礎經文,它也成了描述上帝百姓蒙福結局的基礎。他們必擁有富饒的土地,那地必有泉源涌出,且要滴甜酒、流奶子。更高潮的是,耶和華要親自住在錫安山。

     耶和華的日子『近了』——再出現(俄15;珥一15;二1;三14;和後來的賽十三6;番一7,14;結卅3等等)。有學者警告說︰『這個信息由各不同時代的先知們所主張,是因為先知們知道,在他們之前各世代的先知已說過︰也許這就表示,先知將耶和華的日子視為一般而非特殊的——以一概全的,是會一再重復的。

     當然,最後的一次會是最重要的,且是所有的總和。雖然他們自己的世代所發生的事,是將來上帝審判的模式。在那末日,上帝救贖和和審判仍具極其廣大而永恆的果效。

主前第九世紀的應許

     王國的分裂在大衛、所羅門時代之後,是以色列第一次連續的危機,她要面對的是一個侵蝕性的罪的對果。上帝嚴苛的審判藉許多先知的信息,不斷臨到北方的十個支派(以以法蓮為代表,或稱之為以色列)及南方的二個支派(以便雅憫或更常用的猶大支派為代表),勸他們悔改,離開他們所選擇的滅亡之路。但當這國一直剛硬並放縱在可惡的偶像中悖逆上帝的時候,先知就不斷肯定地宣告︰在他們蒙救贖及最後應允成就他們真正的命運之前,上帝的百姓必要再次經歷上帝嚴苛的審判。因此,現在上帝所設立的這個國家必要受審判,但必會有另一新的日子、新的僕人、新的約、和從上帝而來的新的勝利。

     
在這新發展中的第一個記號,出現在以利亞和以利沙時代(王上十七~王下九),他們直接卷入了北園的政治舞台,他們的『行動』比言語更多地傳講上帝的信息。在他們的身分中代表著上帝對百姓兩方面的屬天力量︰以利亞代表屬天法律的力量,與悖逆並有大暴行之百姓對抗︰而以利沙則代表百姓悔改時,上帝所賜的福。但上帝的話也在一系列的著作先知中得以延伸,最早的可能就是俄巴底亞書和約珥書。

     對於俄巴底亞書和約珥書是最早的先知書一事,總會引起一些想像得到的爭議。但如今,對於這兩卷書中共同的主題是未來『耶和華的日子』,則已毫無問題。這個日子藉著以東的悲慘事件,已經部份地顯明了。以東是因為惡意取笑上帝的見證人——耶路撒冷——而要受到侵略者的羞辱(俄巴底亞書中);而在以色列,也會有蝗災和旱災的摧殘(約珥書)。

     但若不關心現在逼迫日子的結果,那麼當耶和華再來並彰顯祂的公義時,那日子就將成為上帝審判以色列和列國的時刻。

『日子』這詞所指的比較著重在日子的內涵,而不是在指一段長時間或時期︰像是在創世記四九1和民數記廿四14中的『日後』提到的,耶和華的日子是審判全世界的時刻,那時,上帝要讓萬國知道統管全地的權柄和祂的屬性。

耶和華以祂大能的作為向世人顯明,全人類都是從祂而來,以祂為源頭。審判是普世性、無可逃避且是報應的。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對觀福音神學導論

馬太福音

  作者︰從早期的證據顯示,稅吏馬太先用亞蘭文寫成福音書,這是馬太福音一個重要的證據。約在主後150年,希拉波立的主教帕皮亞見證說︰「馬太將口傳資料用希伯來文編寫。」

俄利根(Origen,約185至254年)說,馬太福音是為「從猶太教悔改的信徒預備的,用希伯來文出版」。愛任紐(Irenaeus)說,馬太寫書時,彼得和保羅還在世;馬可寫書時,他們兩人已經死了。

  日期︰確定了馬太為猶太人寫書的大前提後,我們可以從「需要」的角度相信,馬太寫書日期是較早。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耶路撒冷有超過二萬名相信基督的猶太人,這些信徒需要了解耶穌作為彌賽亞的身分,他們需要從猶太人的角度獲得信仰的激勵,好能面對反對者。數目激增的猶太信徒,構成一股重要而急切的需求力量,需要有一本專為猶太人而寫的福音書。

  初期教會的觀點是︰「馬太在其他福音書寫書前,已經寫了他的福音書。這項見證,是極之有理,而且應該對這問題起了重要的作用。」馬太大概是在主後50年寫書的。

  讀者︰馬太福音的讀者,和初期教會的本質和增長是很有關系。切期的教會並沒有從猶太教分開,所以很明顯,初期教會主要都是猶太人︰五旬節之後不久,有五千個猶太男子歸信。當時有需要解釋這些問題,如果耶穌是彌賽亞,為什麼上帝的國度還沒有降臨?馬太就是要向這些猶太讀者,解釋這個問題。

  神學目的︰馬太把握著猶太人對彌賽亞的盼望,他教導讀者,真正的彌賽亞,就是大衛的子孫,他已經來了,而其他福音書作者,則以耶穌為應許的彌賽亞,馬太刻意從一個獨特的猶太人觀點介紹耶穌。

  馬太福音的目的分為兩方面,第一,他要證明,耶穌就是彌賽亞。彌賽亞是猶太人對以色列君王的稱號,這位主會在將來賜救恩給以色列人。馬太介紹耶穌就是以色列的彌賽亞,在(受膏者)他身上帶著先知、祭司和君王的職分。第二個目的,馬太要解釋上帝對國度的計劃,由於耶穌是以色列人的彌賽亞,而以色列人卻拒絕了這位彌賽亞,馬太就解釋,因為國度已經賜給猶太人,但以色列人又拒絕,所以,國度便延遲降臨。猶太人屬地的國度,要在主第二次降臨的時候建立。

馬可福音

  作者︰初期教會,很強烈地見證馬可是第二卷福音書的作者。帕皮亞在主後150年左右寫過︰「馬可曾做過彼得的傳詳員,他準確地寫下每件事。」愛任紐在主後185年左右寫著︰「他們(彼得和保羅)死後,門徒馬可,就是彼得的傳譯員,將彼得所傳講過的事情,寫下留給我們。」

  日期︰因為愛任紐見證馬可,在彼得和保羅死後寫書,又因為保羅大概是在主後66年夏秋之間去世的,所以馬可大概是在主後66至67年間寫成這本福音書。由於書中沒有提及耶路撒冷的毀滅,很明顯,馬可是在主後70年之前寫成該書的。

  讀者︰亞歷山太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約在主後195年寫道,羅馬人曾要求彼得為他們寫一個基督生平的記錄。很可能馬可就是這樣幫助彼得達成羅馬人的要求。認內證顯示,本書的讀者是非猶太人,故此書中很多亞蘭文用語都要翻譯過來。

  神學目的︰由於羅馬人是一個注重行動的民族,而不是一個較愛思想的民族,所以馬可筆下描繪的基督,也是「一位有能力的工人,而不是一個深湛的思想家,基督是一個以行動勝過一切的人。」

馬可福音的風格和內容,都反映出這種神學上的目的。因為馬可所描繪的基督,是一位行動的人子,他沒有記載他的家譜和出生詳情,一開始便提到他受洗,很快便進到基督的公開事奉。

  馬可所描述的耶穌形象,是他以僕人的身分來到世上服侍人,甚至將生命捨去,作許多人的贖價(可十45)。馬可的目的,是向他的羅馬人讀者,介紹一位大有能力的人子並僕人,令羅馬人相信耶穌。

路加福音

  作者︰我們有很強的外證,證明路加醫生是第三卷福音書的作者。《穆拉多利經目》(Muratorian Canon,主後160至200年)提到路加醫生,就是保羅旅游布道的同伴,他詳細考察了各樣事件後,便為基督編寫了一本生平傳記。愛任紐(約主後185年)也見證︰「保羅的跟隨者路加,在一本書中,記錄了他所傳的福音。」亞歷山太的革利免和俄利根,都認為這本書的作者是路加。

  日期︰路加福音的寫作日期,和使徒行傳的寫成,有很密切的關系。使徒行傳很可能是在主後63年寫的,因為該書的結束十分突然,只記載了保羅的破囚,而對保羅在主後63年的獲釋,卻一字不提。使徒行傳一章1節說明,路加的福音書是在使徒行傳之前寫的,那麼,路加很可能是在巴勒斯坦地最後的時期寫這本書,那時大概是主後58至60年。

  讀者︰雖然路加表明,他的福音是寫給提阿非羅,這大概只是一句獻詞。路加的讀者無疑是外邦人。保羅完成了三次巡回布道後,他很需要將福音與別的著作分別開來,特別是使福音針對希臘人的思想。很多證據顯明,本書的讀者是希臘人。

)耶穌的家譜,追溯至亞當,就是全人類的始祖,而不單追溯至猶太祖先。

)已應驗的預言,是在基督向猶太人所說的話中提及,而不在作者的護教記載中提及,正如馬太所作的。

)一些猶太名詞,如「拉比」,都盡量不用。

)作者用了希臘名字,來代替希伯來名字(比較路六16,二十三33)。

  神學目的︰路加有一個宏觀的著眼點,他要強調福音的普世性,而耶穌是全世界人的救主。作者是借著將耶穌家譜追溯至亞當——全人類的始祖,來強調這點。作者這個用心,也可以在比喻中看到。

「進入天國的是撒瑪利亞人(九51至56,十30至37,十七11至19)、異教徒(二32,三6、38,四25至27,七9,十1,二十四47)和猶太人(一33,10);天國也是賜給稅吏、罪人和流浪的人(三12,五27至32,七37至50,十九2至10,二十三43),也賜給尊榮的人(七36,十一37,十四1);賜給窮人(一53,二7,六20,七22),也賜給富人(十九2,二十三50);賜給女人,也賜給男人。」

這些都說明了路加寫書的目的︰「人子來,是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十九10)

撒迦利亞書神學

     撒迦利亞書的神學   , 上帝的常勝將軍 ,  

     彌賽亞降臨的預言  ,  謙卑又公義的王 ,

上帝的常勝將軍

     祭司兼先知的撒迦利亞,以八個夜間異象(一7~六8)和兩段沉重的信息(九~十一;十二~十四),追溯上帝國度的成長,由卑微的開始,以致超越所有敵對勢力的凱旋得勝。在主前520年11月,撒迦利亞與先知哈該攜手傳遞這最強烈的悔改呼召,這也是每位舊約先知的努力(亞一1-6);主前586年當災難『臨到』(亞一6)這國,七十年的被擄就如摩西在申廿八15,45採用同一字彙所作的警告。

     當有人間道古老應許的效力和錫安的未來時,撒迦利亞在八個互補的異象中,領受了上帝所回答的整幅藍圖。

第一幅異象,四匹馬的報告是令人沮喪的,因為地上列國仍在安逸舒適中(一11),藐視毀滅將臨的威脅,但在第八個異象時,四輛戰車已經完成他們的工作,成就上帝在各方的審判(六1~8)。

在第二個異象,詳細記載了四角如何達成這些任務(一18一21),這四角無疑就是但以理書四個接續而來的世界霸權。這四大霸權在上帝所興起的四次災難中沒落瓦解,當審判陸續臨到列國時,耶路撒冷就要經歷重建、擴展與高舉(二1)。他最重要的特色是︰『耶和華說,我要作耶路撒冷四圍的火城,並要作其中的榮耀。』(二5;參賽六十19;啟廿一23)

並且,『錫安城啊,應當歡樂歌唱,因為我來要住在你中間,這是耶和華說的。那時,必有許多國歸附耶和華,作他的子民,他要住在你中間,你就知道萬軍之耶和華差遣我到你那裡去了。』(二10-11)

     在建造聖城作為雅威居所的外在事工前,必先有上帝內在的潔淨。因此,在撒迦利亞第四個異象中,他看到大祭司約書亞穿著污穢的衣服,站在主的使者面前,受到撒但的控告,主命令這個控告者閉嘴,並對這位蒙污的大祭司吩咐說,脫去他污穢的外袍,穿上潔淨華美的衣服。全國的罪都放在大祭司身上,使這些衣服都成為不潔淨(參該二11-14)。然而,在長久的中斷後,他應許重建大祭司的職位(亞三7)。耶和華應許說,在『一日之間』,要『除掉這地的罪孽』(9節)。如此,約書亞將成為『祭司國度』的代表(出十九6)。這是一項『預兆』。

     在被擄的長期中斷後,仍有大祭司存在,這已是一項『奇蹟』,同時也是未來的一項豫兆,就是真正唯一適合作上帝代表的彌賽亞將要降臨。在此,以三項頭銜稱呼他。

     三8及六12的『苗裔』,是對最後的那位大衛子孫的專有名詞,由賽四2及耶廿三5-6已經知道,他的出身寒微,他看來是個僕人,照說不可能同時兼任大祭司,但在此明擺著這位。『苗裔』或『僕人』,不只是大衛,也是約書亞的繼承人。以賽亞宣布,這位僕人將舍己身成為他人的贖罪祭,要除去他們的罪孽,所以亞三9應許,彌賽亞將在『一日之間』作成這事。

     如果『僕人——苗裔』代表彌賽亞第一次的降臨,那麼『石頭』就如但二34-35,代表彌賽亞第二次降臨。因此,在亞六9—15的豐富信息中,撒迦利亞指出,要從巴比倫取金銀來制作『冠冕』。這件事將以上八個異象作一總結,將整個範圍縮到一個行動——從遙遠的巴比倫取得君王的禮物,只是一個預兆與先驅,將來這位彌賽亞苗裔將成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列國的財富都將傾於耶路撒冷。這些禮物將為這位君尊的祭司作一頂華冠,這個『人』的名字是『苗裔』,他要『建立主的殿』,『坐在位上掌王權』,又『必在位上作祭司』(六12-13)。這位主將協助建成第二聖殿,並且有如君王與祭司般掌權——集兩職於一身!到那日,許多人將到耶路撒冷尋求主的居所,必有十個人拉住一個猶太人的衣襟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听見上帝與你們同在了。』這是亞八20-23列出的遠景。

    這位君尊的祭司是詩一一○的主題,只是在那兒,他是得勝的君王;而在亞六章他是以和平來統治,坐著為王。


西番雅書神學

      西番雅書的神學  , 耶和華的日子︰西番雅  ,

耶和華的日子︰西番雅

   西番雅在傑出的好王約西亞時期事奉上帝(一1)。西番雅預言的開始很突兀,他宣告普世的審判要臨到全『地』(2節)和『人類』(3節)。上帝的審判將要來臨,其措辭與範圍正好就是上帝在挪亞洪水之前所宣告的(創六7)。耶和華的日子『快到了』(番一7)。它將是『耶和華獻祭的日子』(7節)、『耶和華的大日』、『耶和華忿怒的日子』、『急難困苦的日子』、『荒廢毀滅的日子』、『黑暗幽冥的日子』、『密雲烏黑的日子』、『吹角吶喊的日子』(14-16節)。

     俄巴底亞、約珥、阿摩司和以賽亞都提到這個日子,惟獨西番雅比他們更強烈的強調審判的普世性。同時令人驚訝的是,他也預言到列邦的悔改是審判的果實之一。因此,他勸告說︰『你要在主耶和華面前靜默無聲,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快到,雅威已經準備祭物,將他所邀來的,分別為聖』(一7)。以賽亞書十三3已經暗暗的提到祭禮的宴席,也提到客人就是野蠻的敵人,是耶和華召來對抗其子民的。審判要先從猶大開始(番一4),因為審判總是從上帝的家開始。上帝所責備的是猶大引進了巴力、天上萬象和瑪勒堪等偶像崇拜(4-6節)。

     猶大所當行的是『尋求』和『詢問』耶和華(一6)。這樣的尋求可定義為︰一種謙卑的態度,回轉信靠耶和華並親近他(二3;三12)。在那地如此降卑的人,才能遵行耶和華的誡命,因為上帝的旨意是屬乎他們的(二3)。在西番雅三7,這些人同時也是『敬畏』且領受祂『訓誨』的人。

     這三個措辭把先知的信息與智慧文學作了連結︰謙卑人、敬畏上帝的人和接受指正者。他們是未來的『餘民』(二7,9;參三13)或『羊群』(二6)中的一部份,在耶和華勝過列邦之後,要享受上帝所應許的福。

     在可怕的耶和華之日後面,西番雅看見一個新的時代漸露曙光。世上的諸神要消逝;從遠方列國來的(『海島』意指環繞地中海的列國),都要向耶和華禱告(二11)。審判列邦所帶來教育上的意義,早已在以賽亞書廿四—廿七章教導過。彼時,『各人在他自己的地方』(番二11),在自己的家中,敬拜耶和華。

     應許的順序如下︰


(1)信者要在發怒的日子得以隱藏(二3);

(2)餘剩之民要沿著海岸平安無事地安頓下來(7節);

(3)以色列要在她仇敵身上雪恥(9節);
 
(4)外邦要求告耶和華的名(三9);

(5)羞愧與凶惡必要終止,且要永遠止息(11-13節)。

隨在這些應許之後的,是最後得勝的呼喊︰『以色列的王耶和華在你中間;你必不再懼怕災禍』(15節)。

    先前因外邦諸上帝之名而遭污穢的列國,其言語(『嘴唇』)要得到潔淨。這與以賽亞書中對古實(賽十八7)和埃及(賽一九18)的應許一樣。然後,貧窮人和謙卑人都要歡樂,正如以賽亞在廿九19所應許的一樣。

    雖然西番雅並未提及,有中保要在救贖之日從大衛而出,他還是強有力地為上帝的旨意作了見證,所見證的甚至正是彌賽亞所必承擔的,就是要得上帝有福的統治,根據西番雅之言,該統治是以錫安為中心,將生命與賜福向普世散 ……上帝計劃的範圍、普世的審判,和普世的救贖,都為西番雅所強調……他的異象皆環繞在以賽亞預言的頂點上,在他們預言的範圍內,西番雅則以更完整的意識加以闡明。

耶利米書神學

     應許的更新 ,

      形式化宗教的虛妄  ,

     耶利米書的神學  ,

應許的更新

    在整個以色國歷史中,主前第七世紀是最關鍵的時期之一,因彼時以色列正蹣跚的邁向全國性的毀滅和早已預言的巴比倫之擄。

猶大北方十個支派的姊妹國已於前一世紀遭大難,上帝曾在恩典中差遣先知警告她大難已臨頭,雖經先知猛烈抨擊,她仍然拒絕為自己的罪悔改。尤其不幸的是,北方王國引進了金牛犢的偶像崇拜,以及隨之而來各種形態的背道。終於在主前722年,撒瑪利亞落在亞述侵略者的手中(王下十七章);結局突如其來,大地再度恢復寂靜。

     但猶大在這教訓上並沒有表現得上比較聰明。她也是一頭栽進災難中,在每一個節骨眼都招惹上帝的審判,對上帝對人都很少表現出正直與良善。

     上帝再一次差遣先知,這次是為著警告猶大。他們的言論都集中在即將從上帝而來的審判上。那鴻向尼尼微發出上帝審判的警告,因為該城充滿罪惡,且於主前722年無情地摧毀了撒瑪利亞,他們所行在方法和程度上,早已超過上帝所許可對撒瑪利亞的審判。西番雅再一次引入約珥和俄巴底亞的信息。但對他而言,耶和華的日子同時是指著普世受審和猶大遭懲的日子。哈巴谷的信息表達了上帝對猶大之罪的譴責,也譴責巴比倫在執行該審判時的高傲。然而,在這一切上帝代言人中最偉大的,要算是耶利米。

先知在宣告審判將臨之激昂言詞時,沒有一位比耶利米經歷更多的掙扎,但上帝也給了他最驚人的一句話,那就是將來有一天上帝要成就祂向列祖和大衛所說的古老應許。因此,這是引人注目的時代,先知的話也同樣引人注目。他們沒有說古老的應許已經消逝,上帝永恆的計劃已經胎死腹中,他們乃是把應許的延續投向未來。

歷史的終局

(賽五八至六六章)

     當『先前的事』結束時,末世就啟幕了(四一22;四二9;四三9,18;四四8;四六9;四八3),然後引進上帝的『新事』,包括『新」的認真悔改(五八至五九),『新』耶路撒冷(六十),『新』天『新」地(六五17-25;六六10-24;參彼後三13;啟廿一1-4)。

     根據六三7-14將會有聖靈的無窮年代,呼召一位新的摩西,領導新的出埃及(11-14節),使他們得著多年前對約書亞所應許的『安息』。正如僕人怎樣領受聖靈的能力(四二1),這位『受膏者』也將如此。他的確相當於賽六一1的僕人——『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在那兒描述了這使命的喜樂(1-3節),以及信息的內容(4-9節),其中包括︰

  1.『你們倒要稱為耶和華的祭司……和我們上帝的僕役』(6節;參出十九6)。

  2.『永約』將實現(8節)。

  3.他們的『後裔』將在列國中被人認為是上帝真正賜福的後裔(9節)。

     甚至在六一10-11也說出,這位聖靈充滿的彌賽亞僕人的裝備與性格︰『祂以拯救為衣給我穿上』,『使公義和讚美在萬民中發出』。

     在末日救贖主將來到『錫安』(賽五九20),他的穿著將如戰士(五九15-19),並且與一切邪惡罪孽爭戰,特別是賽五七至五九15所描述的那種偽善的生活樣式。他將賦有上帝的靈與上帝的話(五九21)。自此,耶路撒冷將不再經歷強暴的事,因為主的榮耀將成為他最大的資產(六十章),萬國的財富都將傾於耶路撒冷,全人類都將來贊美主(六十416)。然後,耶路撤冷高舉的城將永享平安,上帝同在的永遠之光將使日月黯然失色(17-22節)。

     在『報仇之日』(六三4-6)『救贖之年』,審判將臨到列國,上帝將如蹈酒榨般踐踏列國,正如俄巴底亞和約珥的宣告。上帝不變的旨意——重建耶路撒冷,供上帝的聖民居住——必然實現(六二)。甚至這位英雄的衣服濺上跳酒榨的血(六三1-6;參賽卅四;珥三9-16;及其後的亞十四;結卅八—卅九)。在這世代即將終結與新世代啟始之際,他要伸冤。

     更新的世界將來到(這是『新』的意義),公義要住在其中,包括新天新地。以賽亞書的樂園景象、和諧的大自然再度活躍眼前(參賽十一及六五17-25;六六10-23)。死亡將被吞滅(參賽廿五8,末後大衛永恆普世的統治與新政權將開始,只有惡人和終不悔改者永恆痛苦的審判,打斷這幅景象,他們將永遠在死一般的痛苦中,永遠離開上帝。

     就這樣,以賽亞結束了他壯麗的神學綱要,他所發展的前述神學顯然涉及每一方面,僕人是與早期後裔的教導有關(賽四一8;四三5;四四3;四五19,25;四八19;五三10;五四3;五九21 ︰六一9;六五9,23;六六22)。關於所賜下的[約』(賽四二6;四九8;五四10;五五3;五六4,6︰五九21;六一8),不僅提到『亞伯拉罕』(四一8;五一2;六三16)或『雅各](四一21;四四5;四九26;六十16)或『大衛』及『永約』(五五3;六一8),以賽亞也小心而有系統地在短短廿七章的範圍內,鋪陳上帝的計劃、身位和工作。無怪乎他的神學如此深遠地影響歷世歷代的人們。



以色列的聖者


     以賽亞神學的核心在第六章的蒙召。當他在聖殿敬拜,看見異象,主坐在榮耀的寶座上——祂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然後他聽見天使頌揚上帝超絕的聖潔,上帝的榮光充滿全地。

     這個異象採用擬人化,但具高度神學性的用語,這正是以賽亞神學的關鍵。聖潔與榮耀這兩個核心概念,是以賽亞預言與事工的前提。

     耶和華是聖潔的三一上帝,祂所彰顯的獨特與超絕,令先知喊道︰『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賽六5)。就像昔日的摩西一樣,以賽亞學到上帝是聖潔的。所以,以色列民也當聖潔,上帝的聖潔乃是在其道德的完全、公義、與純全的作為。

     然而,不僅是以賽亞個人在神聖潔的光照下力不能勝,整個以色列民也是如此︰『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六5),這正是把一至五章放在第六章蒙召前的目的所在。在那兒明說出,以賽亞的信息對以色列的必要性,若不悔改,就要面對審判。以色列不再是上帝『聖潔的國度』,或『君尊的祭司』,他是背逆者(一2,4)、偽善者(10-15節)以及輕慢的違命者(五8-23)。

     耶和華的本體與道德都是聖潔的,與百姓有別,偶像是『自己手所造的』(二8,20),必遭『廢棄』與『拋棄』(二18,20,『廢棄』與『拋棄』,原文乃同一字)。除了耶和華上帝以外,沒有別上帝。如此卓越超群的權能,使得以賽亞書教導——上帝是無與倫比的——成為全書最重要的教義。特別是賽四十章一再重復問道︰『你們將誰比我?』

     當以賽亞傳講聖潔的信息後,這群頑梗的百姓仍然硬心不聽,結果是上帝的審判必然臨到(六9-12)。顯然,許多猶太人都誤解了皇室神學,他們把給大衛的無條件應許,當作一張空白的特許狀,無論百姓作好作歹。他們錯謬地假定,上帝絕不會帶著毀滅臨到錫安,如果這樣,他就廢棄了他的應許和永遠的計劃。因此,根據他們沒經過大腦的理由,上帝會容忍他們——而且是好壞兼容——其實多半是壞的。然而,出乎他們意料的,以賽亞宣告說,他要傳講『直到城邑荒涼,無人居住,房屋空閑無人,地土極其荒涼,並且耶和華將人遷到遠方』(賽六11-12)。

     這種說法看來相當叛逆,有違族長時期的應許,並摩西時期對百姓的揀選。這是以賽亞在聖殿中見到異象的第二個主題︰上帝的榮耀。

     然而,上帝的榮耀將充滿全地,會有餘民,即在此所謂的『十分之一』(六13)。他們會如樹被砍後,留下的樹不子。『這聖潔的種類也是如此』。當以賽亞回顧亞伯拉罕和伊甸園中後裔的應許,就發出這得勝的宣告,這個主題是在賽廿四至廿七章和四十至六六章的小啟示書中發展。在上帝的計劃中,末後日子所展現的榮耀光景,乃是耶路撒冷將被高舉,成為列國的中心,這也是教訓主道的中樞(二2-4)。在大災難的審判後,錫安將成為中心,在那裡將有上帝更新重建的百姓(卅15)。因此,公正的注釋者在認真處理第六章的蒙召時,不會覺得得勝與榮耀的主題,對伴隨聖潔要求的審判威脅,是一種侵擾或詆毀,這兩者同樣是以賽亞書的真正主題。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