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的作者是以斯拉人以探,他的另一個名是耶杜頓(參看歷代志上第廿五章及十六章41,42節)。他是所羅門最有智慧的謀土之一(王上四:31)。論到上帝怎樣指斥所羅門的罪和他拜偶像的事,並國度要從他兒子手中奪去,以探必然早已知道(王上十一:9—13),因此本篇的未段記載他向耶和華熱切的懇求。或許以探較所羅門長壽,親眼看見國度的分裂,正如他所描述的。
這是一篇訓誨詩。訓誨意指教訓和指教。本篇共分兩大段落:
(一)大衛的約建基在上帝的信實上(1—37節);
(二)現今雖失敗,將來必應驗(38—52節)。
(一)大衛的約(1—37節)
上帝與他百姓所立的約是聖經的要題之—,其中四約關乎以色列國。
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創第十五章),這約關乎一位後裔和一片地土。
西乃山上立的約關乎從埃及為奴之家得贖的以色列民。他們的國運從此而生,律法和敬拜的地方——會幕也交託了他們(出十九:25)。
巴勒斯坦的約提醒他們不要敬拜偶像或叛離真道,又說明上帝所賜下至終復歸故土的應許。
與大衛所立的約論國家和王朝的應許,他和他的子孫要坐寶座上,永遠堅立(撒下七:8—17)。
詩篇第八十九篇主要論到與大衛和他後裔的約。第三及四節作扼要的描述,但第十七至三十九節則詳盡解釋。這約是基於上帝兩方面的屬性——他的信實和他的慈愛,每方面都記載七次,前者帶領我們回顧過去,後者使我們前瞻未來。
大衛一生曾經歷失敗、犯罪,正如今日上帝的百姓一樣。雖然我們剛愎犯罪,我們的上帝仍是信實、慈愛、憐恤,這是我們可以同證的。
詩人詳盡解釋此約,巧妙地提及彌賽亞源於大衛家。「我也要立他為長子,為世上最高的君王。我要為他存留我的慈愛,直到永遠,我與他立的約,必要堅定。我也要使他的後裔,存到水遠,使他的寶座,如天之久。」(27一29節)
「長
子」這稱謂只指著基督說的。保羅在論及創造和救贖時,也提到「長子」這詞。論到基督神性的榮耀,他說:「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
造的以先。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
的。他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立。他也是教會全體之首,他是元始,是從死裡首先復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因為父喜歡叫一切的豐盛,在他裡面居
住。」(西一:15一19)
注意這裡所提及的「首生」,是指著創造和復活兩方面說的。祂不是受造物,乃是創造主,也是救贖主。再看啟示錄第一章五節:「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
他也是「世上最高的君王」,這稱謂也只能指以馬內利(賽七:13—15;九:6—7;彌五:2)。
論到大衛的後裔,第卅至卅二節發出一個別告:「倘若他的子孫離棄我的律法,不照我的典章行。背棄我的律例,不遵守我的誠命。我就要用杖責罰他們的過犯,用鞭責罰他們的罪孽。」
歷
史記錄這事如何絲毫不差的應驗了。猶太人在巴比倫作俘擄七十年,後來分散到地極,在仇敵手下受苦害等等,一切一切都見證先知預言的真理。但上帝的約仍存
在,也不會改變。「我必不背棄我的約,也不改變我口中所出的。我一次指著自己的聖潔起誓,我決不向大衛說謊。他的後裔要存到永遠,他的寶座在我面前,如日
之恆一般。又如月亮永遠堅立,如天上確實的見證。」
(二)現今雖失敗,至終必應驗(38—52節)
第卅八節出現一個突如奇來的改變,讚美的詩歌並充滿希望和確據的語調忽然變為灰心失望。原因何在?作者論到籬笆被拆毀、保障變為荒場。他頭上的冠冕墜落在塵土中,他的寶座被推倒於地。
今
天,我們彷彿居高臨下,得以回顧舊日的歷史,才曉得在本篇未段詩人失望灰心的原因。正統的猶太人以頭擊哭牆悲哀地嗚咽,正是今日不信之以色列人的寫照。當
大衛的兒子生在伯利恆,大衛家正由一位虔誠的婢女——童貞女馬利亞和一位工人——約瑟——所代表。他不是生在錫安山的皇宮——大衛昔日的山寨和保障,乃是
生在馬槽的搖籃內。當他向百姓顯示自己是彌賽亞、大衛的兒子和應許之約的應驗者時,那些人竟藐視拒絕他並釘他在十字架上。四十年後,耶路撒冷城和聖殿變成
廢墟,百姓又再分散各國。誠然,籬笆已被拆毀,保障也被摧殘。
但
上帝沒有忘記他所應許的約。大衛的兒子和主被釘十架並從死裡復活,差不多二千年了,然而上帝看千年加一日。何西阿書第六章一至三節甚有意思:「來罷,我們
歸向耶和華,他撕裂我們,也必醫治;他打傷我們,也必纏裹。過兩天他必使我們甦醒,第三天他必使我們興起,我們就在他面前得以存活。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
竭力追求認識他,他出現確如晨光,他必臨到我們像甘雨,像滋潤田地的春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