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日 星期日

申命記:愛的勸勉

一、申命記的背景與分段

申命記的卷名,在希伯來文是 Debarim,意思是「所說的話」,取自申命記一1。希臘文的卷名Deuteronomion,乃取自申命記十七18,意即「第二部律法」。英文直接從希臘文翻譯,叫Deuteronomy。中文聖經取希臘文deutero(意思是二,中文取其重申)和nomos(意為律法,誡命)定名為申命記,和本書主旨相吻合,就是重申誡命給以色列新生的一代。

以色列百姓蒙上帝救贖,出了埃及,卻因不信在曠野飄流了卅八年。那一世代的人,除了摩西,約書亞,迦勒以外都死了。摩西率領年輕的一代來到約但河東的曠野。此時迦南美地遙遙在望,摩西自知不能進去(申三23~29),就召集以色列眾人來,發表了幾番談話。這些話都記載在申命記裡。

如果你是摩西,在這時刻你的心情會如何?你會交待什麼話?

摩西說話的地點在約但河東的摩押地(申一5,廿九1),弗對面的亞拉巴(申一1),伯毘珥對面的谷中(申四46),它又叫亞摩利王西宏之地,因為該地原屬摩押,後被亞摩利王西宏奪取,最後落在以色列人手中(參看民廿 21~32)。摩西在此諄諄告誡以色列百姓,叫他們不要忘記上帝的恩典,在進入迦南之後,要過一個上帝子民的生活。講完這些話,摩西為以色列人祝福,之後他就死了,耶和華上帝把他葬在摩押地伯毘珥對面的谷中(申卅四5~6)。

舒茲把申命記作這樣的分段,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並記憶:

1.一~四章--從過去的歷史中學習
2.五~十一章--勉以全心愛上帝
3.十二~廿六章--愛上帝如何表現在生活中
4.廿七~廿八章--祝福和咒詛
5.廿九~卅章--與百姓立約
6.卅一~卅四章--從摩西到約書亞

二、申命記的特點

申命記和前面四卷書有很大的不同。當你讀申命記的時候,內心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1.愛的啟示:

有人說,念申命記內心就會燃起一股熱來,原來申命記是以「愛」為中心的。聖經的前四卷書提到上帝的愛只有一次,亦即出埃及記廿6,「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申命記卻一再強調上帝的愛。摩西用許多的篇幅、舉出許多例子來讓以色列新生的一代明白,上帝是多麼地愛他們(申四37,七7~8、13,十15,廿三5)。在這個前提之下,摩西也要求百姓用愛來回應上帝。

2.世代交替、溯往前瞻:

申命記是一本承先啟後的書,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舊的一代,就是在西乃曠野被數點的人,除了摩西、迦勒、約書亞以外,都已經過去,新的一代已經成長,他們要領受新的任務,進入迦南。他們所面臨的不再是帳蓬的生活,不再吃鵪鶉嗎哪,而是要住在蓋好的房子裡,吃喝五穀新酒、奶與蜜。他們要領受上帝對列祖的應許,擁有自己的土地,不像以前飄流無定所。申命記前一段回顧過去,重申上帝的恩典與誡命;後一段言及進入迦南之後當如何生活才能保有應許之地,可以說是一本溯往前瞻的書。

3.對象是以色列全會眾:

利未記最主要是寫給祭司用的,摩西在申命記中的講論卻是針對以色列全會眾。因此,申命記的信息是給上帝每一個子民,要作上帝子民的人都不可忽略。

4.勸勉的話很多:

人之將去,其言也善。摩西在離世之前,心中有許多的話要交待。他非常關心以色列新生的一代是否願意遵照上帝的旨意行,所以不厭其煩地用許多勸勉的話。如果我們瞭解摩西和這些百姓以及他們父執輩所經歷的一切,或許就能夠瞭解摩西的苦衷,而不至於覺得他太囉嗦。

5.新約引用最多:

新約聖經引用申命記共達八十次以上,列於其他舊約經卷之冠;而耶穌受撒但試探時,所引用的三節經文亦全在本書之內(六16,八3,十20);此外,耶穌所說最大的誡命亦出自本書(六4~5),可見本書何等重要。

三、最大的誡命

我們都很熟悉這個故事:有一個文士來到耶穌面前問他說:「誡命中第一要緊的 是什麼?」耶穌回答說:「以色列阿,你要聽,主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參看十二28~30)耶穌這番話就是取自申命記六4~5。

既然這是最重要的一條誡命,讓我們仔細地從下面幾方面來探討:

1.其內容:

請注意它的包涵性,不但要盡心,還要盡性;不但要盡性,而且還要盡力。這等於是全人都包涵在內了!不錯,上帝給人最重要的一條誡命就是要人全心
全意,毫無保留地來愛上帝、順服上帝。

2.其對象:

這一條最要緊的誡命是給某些重要的官長,或特別屬靈的信徒,或是牧師
,長老,執事的嗎?不!這一條誡命是給每一個人,包括你和我的。何以見得呢?

申命記一1讓我們看到摩西的話是給以色列全會眾的。

申命記廿九14~15摩西提到「今日不在我們這裡的人,我也與他們立這約,起這誓」可見這條誡命的對象並不限於當代以色列人。

馬太福音廿八19~20耶穌交待門徒傳福音給「萬民」,並且將他的吩咐教訓他們遵守。我們當然是「萬民」中的一位,足見耶穌的教訓.亦即上帝的誡命是給你我每一個人的。

3.遵行方式:

申命記六6~9提到要怎樣來遵行這條要緊的誡命:要記在心上,要殷勤教訓兒女,要隨時隨地談論,要在手上、額上、房門,城門等處作記號。這些無非都是要幫助我們不可一時或忘。我們要反省自己,在每天的生活中是否常記得此教訓?是否常跟家人討論,彼此勉勵來遵行?我們當中如果有做父母的也要反省是否將此誡命殷勤地教訓兒女?

4.其理由:

為什麼上帝對我們每一個人有如此要求?上帝要我們傾全力,盡全心來愛祂,是否要求得太過份了呢?祂這樣要求所根據的理由何在?事實上在上帝要求祂的百姓全心全意愛祂以前,祂先愛了他們。申命記七7「耶和華專愛你們,揀選你們 」,七8「只因耶和華愛你們」。約翰壹書四19「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可見上帝要求祂的百姓全心愛祂,是以祂自己的愛做基礎的。上帝對祂百姓的愛表現在什麼地方呢?摩西用許多的話來加以說明:

申命記一31「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撫養你們,如同人撫養兒子一般。」二7「這四十年耶和華你的上帝常與你同在,故此你一無所缺。」三24提到上帝顯出大能的作為,四7提到上帝與祂的百姓親近。四37提到上帝用大能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六23提到要領他們進入應許之地,八2提到上帝在曠野的引導,八4~5提到「這四十年你的衣服沒有穿破,你的腳也沒有腫,耶和華你上帝管教你,好像人管教兒子一樣。」

除了這些經文以外,摩西還從過去的歷史事件中點出上帝如何恩待他的百姓,這些都記載在申命記一~十一章裡。

有些人認為這些事件既不按次序,又跟民數記重覆,如此零亂的記載實在沒多少參考價值。其實摩西此時有滿腔的熱忱,有殷切的期望。他回憶過去,許多的歷史事件不斷地湧現在他眼前。他一心一意在強調上帝的愛,在勸誡以色列百姓,於是說了一個故事,另一個又接踵而來,那裡還顧得了將它按次序編排呢?

無論如何,上帝的慈愛,豊富的恩典是鐵的事實。在這樣的基礎上,上帝要求百姓全心全意來愛祂,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今天我們如果覺得這條最大的誡命太難遵守,我們不必一味地責怪目己或要求自己,如此反而會落入「勉強愛上帝、勉強愛人」的圈套中。我們不妨思想上帝在過去是如何恩待我們。當我們愈多思想上帝的愛時,自然而然就會以愛來回報上帝了。

四、聖約的格式

從前申命記的內容被視為零散不全,前後又沒有連貫,有些學者以為它是後人搜集拼湊而成,絕非摩西所寫。但是近年來考古學家對近東文化的研究,發現申命記的寫法和摩西當代近東盟約的格式非常相似,因而肯定了申命記的完整性,也對「申命記屬於摩西的傳統,具有摩西的特色與精神」提供了另一項有力的佐證。考古學家所發現近東的盟約分為六部份:

1.前言:註明立約者的名字

2.歷史序幕:在簽署條約前,申述立約者雙方的關係。

3.議訂條款:說明參與立約者彼此之責任。

4.文件條款:文件須妥善保存並規定臣屬按時誦讀。

5.列入眾神之名:作為盟約的見證。

6.咒詛與祝福:守約者得福,否則受罰。

用這種約的格式來看申命記,申命記可以分為下列五段:

1.前言:一1~5

2.歷史序幕:一6~四45

3.立約條款:五章至廿六章

4.咒詛與祝福:廿七章至卅章

5.繼承者之安排及宣讀律法之例:卅一章至卅四章

對照近東盟約與申命記,可得下表:


    近東盟約         申命記        
      1.前言          一1~5   2.歷史序幕       一6~四45
   3.議訂條款        五~廿六

   4.文件條款       卅一~至卅四
   5.列入眾神之名     缺
   6.咒詛與祝福      廿七~卅

上帝是獨一的,所以在申命記裡不用眾神作見證,但摩西仍呼天喚地作見證,以喚醒百姓的注意(申四26,卅1)。所以整本申命記可以看做一個「約」,是上帝與以色列新生代所立的約。此約和西乃之約內容並無不同,只是百姓換了一個世代而已。
當我們思想到宇宙的創造主願意和世人立約,把祂自己侷限在「約」當中,這實在是祂奇妙的恩典!提摩太後書二13說:「祂不能背乎自己。」所以只要祂的百姓遵守祂的約,來到上帝面前,上帝必然施恩。抓住上帝的應許,祂必然守約施慈愛,這是何等寶貴的信息呀!

上帝跟以色列百姓立約,今日藉著中保耶穌基督,祂也願意跟你、我立約, 你願意接受嗎?你是否有在遵行?

五、摩西這個人

摩西這個人,在以色列歷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但在當代,甚至到耶穌的時代,以至於今,他都佔有絕對性的地位;因為上帝藉著他行了大神蹟奇事,把以色列百姓從埃及為奴之地領出來。上帝並藉著他頒佈律法,給以色列人世世代代遵行。以色列人尊敬他,不敢違背他,一直到今日。

聖經對摩西的評語是:他的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十二3),又說他 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人(申卅四10),他在以色列全家盡忠(民十二7)。這些稱讚一點也不為過,從他在上帝面前的禱告可略窺一二。每一次,當他遇到挫折困難時,他都會回到上帝面前(出五22~23,十七4;民十一11~15);而當百姓犯罪,惹來上帝的忿怒時,他都急切地為百姓代求。

他的禱告令人印象深刻。當百姓拜金牛犢時 他說,求上帝赦免,不然就從冊上塗抹他的名(出卅二30~32);他還特別祈求上帝一定要親自帶領百姓前行(出卅三12~16)。發生窺地事件時,他說,如果上帝殲滅以色列人,埃及人會嘲笑說,是因為上帝不能夠把以色列人帶進迦南才要殲滅他們(民十四13~19)。

當上帝因可拉事件要懲罰百姓時,他向上帝說,「一人犯罪,你就要向全會 眾發怒麼?」(民十六20~24)摩西的禱告顯明他實在是一個認識上帝、熱愛同胞的人,因此常蒙垂聽。有一次,他向上帝祈求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結果,上帝讓他看到祂的背,沒有見到祂的面,這已經是十分不得了的一件事了(出卅三18~23)。

只有一次,摩西的禱告未蒙應允,就是他希望能夠進迦南,上帝不許(申三23~28)。這件事導因於以色列人抱怨上帝,摩西也受到牽連(申三26)。這整個事件記載在民數記廿1~13,看起來好像是一件小小的事,沒想到對摩西的影響這麼大:百姓來到米利巴時由於沒有水喝,又聚集攻擊摩西和亞倫,他們說是摩西亞倫逼他們出埃及的。當摩西亞倫俯伏在上帝面前時,上帝要摩西招聚全會眾,在會眾面前用杖吩咐磐石流出水來。摩西在生氣之餘,責備以色列人說,「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麼?」他就用杖擊打磐石,水就流出來了。

上帝對這件事的評論是:摩西不信祂(民廿12),違背祂的命令(民廿七14),沒有在以色列人眼前尊祂為聖,因此不能領會眾進入應許之地。不過在摩西死之前,上帝讓摩西登上亞巴琳山中的尼波山首先觀看這片地(申卅二48)。這件事,摩西在申命記裡足足提了四遍(申一37,三23~28,四21~22,卅二 48~52),他一定十分在意。他一生當中,所領受的託付就是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可是他自己卻不能進去,這是他最感遺憾之處。如果是你,你能夠接受嗎?你對非常急切希望得到的東西,禱告如果未蒙應允,你會有怎樣的反應?

有人說,摩西是一個認識上帝的人,所以上帝對他的懲罰也比較嚴厲。無論如何,上帝沒有答應摩西進迦南的請求,卻應允興起約書亞來接續他的工作(民廿七12~23)。既然要由約書亞繼任,讓約書亞來帶領百姓過約旦河進迦南,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安排。

摩西一共活了一百二十歲,死時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何等令人羨慕!研究老人心理學的人應該探討摩西老而不衰之理。我們可以從詩篇九十篇來揣摩摩西的一生。請大家翻開詩篇九十篇,輪流來讀。你最欣賞摩西的是那一點?你覺得身為一個領袖,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