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0日 星期六

尼希米記寫作年代

  以斯拉和尼希米兩人,到底誰先到達耶路撒冷,曾引起激烈的爭辯。毫無疑問,尼希米是於主前445年抵達耶路撒冷的。有人反對以斯拉早於13年前,即主 前458年,到達耶路撒冷,這意見引起許多有關歷史和經文資料考據的問題;這些問題非常複雜,因此不能在這裏加以討論。然而,要瞭解本書的屬靈價值,並不需要確實地理解其年代的細節。否定傳統的年代看法的爭辯並非全無漏洞,也不能解決原有的複雜問題。

  尼希米其人佔去尼希米記大部分篇幅的尼希米個人回憶錄,顯示了一個尊貴而敬虔的人。他滿有感情,精明而愛國:他寬大、忠誠,有政治上的敏銳感,又有宗教的熱誠;他完全委身於上帝,有出色的組織能力和滿有魄力的領導才能。同時,當尼希米面對同胞犯罪、任意妄為(五1-13),以及有勢力的仇敵的謀害(十三 8、28),他卻又可以毫不留情地予以對付。因此,無怪乎一群喪氣和失意的人也可以從暮氣沈沈、漠不關心的境況中醒覺過來,回應尼希米緊迫的政策(二4, 十三14、22、31)。

     重要性被擄的猶太人歸回耶路撒冷的時候,猶大並無國家或任何政治地位,他們只擁有一樣東西:宗教信仰;他們是耶和華的選民的 「餘民」,一個更新而榮耀的以色列將要從他們當中建立起來。為了這個異象,尼希米堅決要求猶太人保持他們宗教信仰和習俗的獨特性及純淨,以恢復他們國家的 生氣和重建城牆(六15),因為這象徵了人民在種族和宗教上的純淨。他也堅持猶太人要與外邦宗教隔離,不可與非猶太人通婚(十三23-28),並要留意謹 守安息日的律例(十三15-22)。

  因此,尼希米記的重要性是毋庸誇飾的。本書和以斯拉記為猶太人與外族分離,以及熱烈地尊崇摩西律法,奠下了猶太教的基礎的這段歷史,提供唯一的、連續 的希伯來歷史的記述。當然,哈該書、撒迦利亞書和瑪拉基書也提供了這段時期的一些資料,但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記述了這個時期的發展過程。被擄的人從巴比倫 返回耶路撒冷的事件,顯明上帝恢復對祂子民的救贖,也指向耶穌基督的救贖大功。

  尼希米從巴比倫回國的記載,強調回國者在耶路撒冷的宗教信仰。但我們也不可忽略其他較次要的事:尼希米重視猶大在政治上的保障和法律地位 ,以確保脫離撒瑪利亞而自治;因此,尼希米重建城牆,把人口重新分佈(七4,十一1、2),以及他被委任為這新省的省長。然而,尼希米記並沒有(以斯拉記 也沒有)提到猶太人恢復國家地位,有大衛家的子孫治理他們,也沒有提到彌賽亞,沒有提到上帝普世的國度。尼希米表現完全效忠於波斯國的君主,這君主雖然對尼 希米的要求存開明的態度(二4-9),但仍繼續向猶太人徵稅(五4、15)。

  歸國的猶太人在新城牆的蔭庇之下,聚集在主前516年重建的聖殿裏面。波斯王視為猶大地律法的「摩西律法書」,成為猶太人獻身和敬拜的主要依據。猶太 教是這次復興的產品,它成了一道保護的屏障,也是隔離的牆,把猶太人和外邦人隔開。在被擄巴比倫時期萌芽的宗教制度,再移植到耶路撒冷,變得根深蒂固:會 堂的廣立,作為宣讀律法書和先知書,以及獻上禱告的地方;文士的興起,專一的獻身於研究聖經;猶太公會的成立,繼續執行神權的統治。

  主前三世紀的猶太會眾可與現今的基督教會相比,兩者都承擔著上帝所重視的屬靈重建和更新的挑戰。在這方面,可見尼希米的改革的適切性,悔改和服從是道德及靈性更新的基礎(八1至十39)。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