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耶利米書的著者

耶利米書耶利米所著,巴錄從耶利米口中抄寫的 (耶三六32 )。此書的出現雖比數卷的小先知書較遲,如約拿、阿摩司、何西阿、拿鴻等;只因編輯舊約先知書的次序,與編輯新約之次序略同,即多側重於書卷篇幅之長短, 逐將本書列於先知以賽亞之後,而為四大先知書之一。其實他與以賽亞之間,相離約百年,他乃於約西亞王十三年被召。

耶利米的名意是:「耶和華投出」、「耶和華鬆解」、「耶和華高舉」、「耶和華建立」。耶利米是眾先知中最能把人性表現無遺的一位,大多數人會發覺很容易與 先知認同。他不像以賽亞一樣的充滿貴族氣派,或像以西結一樣的遠不可及,或像阿摩司一樣的使人畏懼。他是一位十分敏感、感情豐富、忠貞節義和滿有勇氣的 人。他也是一位常作自我表白的人。他的情緒不太穩定,時而高漲,時而低沉。此外,因他的事奉,他也成為一個孤單的人。他雖被稱為「流淚的先知」,但他的眼 淚並不是弱者的記號,而是表明他對同胞們的關懷。

從人的角度來看,耶利米的事奉可算是失敗的。他傳道超過四十年,幾乎沒有一個人聽從他。他被自己的同胞拒絕、憎恨、嘲弄和逼迫。他雖然不遺餘力的警告百姓,但始終不能挽回猶大被毀滅的命運。

從上帝的角度來看,耶利米是成功的,因為上帝只要求他遵從呼召,宣揚上帝的信息。一位耶和華的忠僕無須為聽道的人沒有反應而承擔任何責任。

主前第八世紀的寫作先知

在主前第八世紀中葉,大約在耶利米之前一世紀,以色列的先知運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先知們仍繼承以前的傳統,為上帝發言。他們更看重話語的職 事,與以前的先知有一個極大的分別。在撒母耳時代起有若干先知,大都是集祭司與先知職分於一身。他們的行動作為比真理話語多,好似以利亞、以利沙,有神蹟 的行為,但留下的話語沒有那麼重要;他們被稱為祭司先知或禮儀先知(Cultic Prophets)。現在新的先知未必出身祭司,但既蒙耶和華呼召成為上帝的發言人,他們的工作以傳講上帝的聖言為主,而且他們的信息寫成書卷。這些先知 著作未必都為先知自行執筆的,而是或由別人記錄,或為後世的人們編輯。但是他們的信息成為書卷,長期流傳,以至列入正典(Canon)。因此,先知著作以 先知為名;這些先知稱為寫作先知(Writing Prophets)、正典先知(Canonical Prophets),或典型先知(Classical Prophets)。

典型先知在狹義上專指主前第八世紀的先知,即阿摩司、何西阿、以賽亞及彌迦。阿摩司與何西阿向北國傳道,而以賽亞與彌迦則向南國傳道。他們被稱為典型先 知,因為他們的信息,成為以色列先知信仰的典型,但是他們傳道的方式並不典型,也不算先知系統的代表。他們顯然與以前的「祭司先知」有分別,因為他們不再 有固定的組織或集團。阿摩司否認他是先知或先知的門徒,因為他不屬於任何先知的集團(摩七14-15)。他認為他先知的身分完全出於耶和華直接的選召。他 們有表象性的行動,卻沒有特殊怪異或狂熱(ecstatic)的舉動。以賽亞似收門徒(賽八16),但傳道卻是單獨的,並不成群。他們在聖所講道,阿摩司 在伯特利,以賽亞在耶路撒冷。他們有禮拜禮儀的用語,卻不主持禮拜。他們如拿單與以利亞指責君王,也像以利亞那樣嚴責人民信奉異教。阿摩司與何西阿仍保有 傳統,認為耶和華選召以色列人是在出埃及與曠野的時候(摩二9-10,九7;何十一1,十二9,十三4,以及阿七16,八13,九3、10,十一5)。二 者都特別強調以色列有特權與責任,可惜他們不盡忠。所以,這兩位先知一直反覆提醒、警戒他們。有長期歷史信仰的傳統,是人民應該明白,無可推諉的。

以賽亞與彌迦對上帝的選召,卻看重另一方面,強調耶和華為祂的子民揀選大衛。錫安山為特定的地方,那裏有約櫃,是耶和華的居所。這不是阿摩司所看重的,但 以賽亞十分重視。耶和華的同在是在耶路撒冷,這是以色列民族的盼望;上帝的福分必在錫安,由此傳到萬邦(賽二2-4)。耶和華必保護錫安(賽十四32,十 七12-14,廿八14-18,廿九5-8)。但以賽亞也傳審判猶大的信息(賽一12-26)。上帝也必審判耶路撒冷(賽廿1-4)。彌迦也傳這審判的信 息(彌三9-12)。所以,第八世紀的先知疬重西乃的約與大衛的約,兩者都甚重要,只是西乃的約仍是最基本的。

聖約與律法,是第八世紀所強調的,因為上帝的子民,無論是民族群體或個人,都應守約遵行律法。律法是包括以色列生命的整體,有道德的深度。上帝的公義以律法為準,上帝也以此賜福以色列人。他們若干犯律法,上帝必按律法來審判他們,甚至咒詛與降禍。
以色列最大的罪,就是離棄耶和華,不信奉祂為以色列權能之主。他們不可又事奉耶和華,又事奉別神。以利亞曾呼喚說:「若耶和華是上帝,就當順從耶和華。」 (王上十八21)。這樣的呼聲是眾先知一直重複的;未必有同樣的語句,卻有相同的精神。信奉別神,是背約的行為,必惹耶和華發怒。第八世紀先知提出審判的 警告,審判不是在遙遠的將來,而是就在現今歷史的事件,他們也展望在審判之後必有光輝的將來。

第七世紀先知中的耶利米,有這樣長久的先知傳統,蒙召傳道。他正如以前的先知,有蒙召的經驗,深體上帝的靈在他身上,上帝的話放在他口中。當他發言時,他 能說:「這是耶和華說的。」他為耶和華發言,在言詞中用第一人稱「我」。他提以往的傳統,以色列被揀選,在出埃及時(二2-8,七21、22,十六14、 15,廿三7-8,卅一31-34),也是耶和華與大衛的立約(廿三5、6,及廿二30)。他十分重視聖約的要求。如果干犯聖約的律法,是多麼嚴重的事。 耶和華是唯一的上帝;任何混合宗教都有極大的危害,會導致審判。如果人只崇尚禮儀或聖殿,卻不守約遵行律法,都無法逃罪(七1-15,廿五1-29)。他 論耶和華與以色列的關係,好似夫妻(二2,三6-14),又如父子(三19、22,四22)。但是以色列很早就有離道背教的事(二7),他以自然的景象來 描述(二2-3、7-8,三19-20,八4-7)。唯有切實悔改,歸向耶和華,才能免去災禍(三6-13,三21-四2,四3-4,廿三3-7)。

耶利米在舊約先知群,是十分卓越的人物,他傳的話語,經過歷代的考驗,仍在信仰的見證上發出異彩。但是,他不是單獨在以色列的歷史中,而是有許多見證人如同雲彩圍繞。

耶利米書之特點

1. 耶利米書的內容背景是橫跨約西亞王13年至耶路撒冷被毀,內容也包括耶路撒冷的事件,在猶大和埃及。

2. 在舊約中,耶利米書放在以賽亞書之後,正如教會的傳統一樣。不過,在他勒目中,先知的次序是「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紀、耶利米書、以西結書、以賽亞書和十二小先知書。」,這種編排方法有很多抄本跟隨。

3. 耶利米書出現了兩個版本,一個在馬所拉版本;一個在七十士譯本。後者的篇幅短過前者的篇幅八分一左右(少了二千七百字):

a. 缺了整段編幅:三十三14-26、三十九4-13、五十一44b-49b和五十二27b-30。

b. 材料的編排不同:七十士譯本在耶二十五13a和13b之間,加上了馬所拉四十六至五十一章的內容,而二十五1-13a作引言,而13b-38成為該「書」的總結。

4. 在死海古卷中有四份是耶利米書的抄本,分別是4QJera、4QJerb、4QJerc和2QJer。

4QJerb是支持七十士譯本的,而其餘的則反映馬所拉的傳統。顯示耶利米書在那時出現兩個不同的經文傳統,馬所拉版本和七十士譯本建基於不同的經文傳統上。

上帝的名字是耶和華嗎?

    希伯來文是一種拼音文字,由22個字母組成,舊約聖經由希伯來文寫成,在傳遞的時候原先只有子音,以色列人看見這些字都可以念出來,這就好像學過中文的人看 了國字可以認得,不需要倚賴注音符號。但是以色列人被擄以後生活在異地,漸漸地不再熟悉母語,很多人不懂希伯來文,需要有人翻譯講解才能明白,經文的傳遞 就靠會堂的拉比。為免這些讀音失傳,第七世紀以後拉比開始為這些子音經文加註母音。

   
當時發明的母音系統有好幾種,最後流傳下來的是提庇哩亞系統(Tiberian),也就是現行希伯來文聖經的標法。不過在標註母音的過程中,有些字由於種種理由拉比認為應該念成別的字,而不是像經文所寫的那樣。可是他們又不想更改被視為神聖的子音經文,於是就保留原有的子音經文,而將他們認為應念的字的子 音和母音拆開,將母音標在原有經文下面,子音寫在書卷的左右空白處,同時在經文上面加註一個圓圈,意思是讀者一看到這個圓圈,就應該看旁邊的子音來配經文中他們所標註的母音。

   
換句話說,對這些字而言,現有經文中出現的母音和子音組合,其實是一個不存在的詞彙,經文中的母音應該搭配書卷左右空白處的子音來讀。拉比看到這些字絕對 不會直接將母音配經文的子音讀出來,因為這裡所標註的母音並不屬於經文的子音,而是屬於書卷左右空白處的子音。經文原有的字稱為「寫型」(KETIV),書卷左右空白處的字就稱為「讀型」(QERE)。這是希伯來文聖經的一個特色,有時會造成研讀時的困難。

   
歸納起來,這樣的字在舊約聖經約有1300多個,拉比認為要改念成別的字的理由約可分為四類:

1. 神學上的理由,

2. 美學上的理由,

3. 文法上的理由,

4. 有重要的異文。

    上帝的名字耶和華 (英文Jehovah德文 Jehova)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上帝啟示摩西祂的名字是YHWH(出埃及記三:13-15),子音的經文就是這四個字母而已。到底這四個子音要如何讀出來? 在經文傳遞的過程中,被擄以後由於猶太人不敢直呼上帝的名字而以Adonay (上主) 來代替,每次一看到YHWH這四個字母,他們就讀成Adonay,因此標註母音的時候他們是將Adonay 的母音標在經文出現的YHWH之下而形成:英文Jehovah德文 Jehova中文耶和華。

   
耶和華就是這樣的一個組合字,是將要讀的Adonay (上主) 的母音a, o, a和經文出現的YHWH 的子音組合成的一個讀音,Jehovah這個組合字雖然出現在經文中,但是猶太人並不讀成「Jehovah」,即「耶和華」,而讀Adonay (上主)。聖經翻譯成德文、英文之初,由於不知道 Jehovah 是這樣的一個組合字,譯者直接就將這個組合字音譯成英文Jehovah、德文 Jehova,中文也隨之譯成耶和華。不過很快地學者們就發現,這樣的翻譯是一個誤會,於是紛紛改譯成其他譯名,英譯以LORD為最普遍。

   
目前沒有人知道YHWH 的原本讀音為何。近代學者根據語言學的探討,大部分都同意其讀音為Yahweh (雅威),因為其短形式Yah出現在經文許多地方以及人名當中。因此 New Jerusalem Bible將它譯為 Yahweh, 有一些中文的神學著作也將此字譯為「雅威」。不過如果將「耶和華」全部改譯成「雅威」恐怕華語教會界還不能接受。中文聖經新標點和合本、新譯本保留「耶和 華」,呂振中譯本用「永恆主」,現代中文譯本譯成「上主」,當代譯本用「主」。不過有些經節要迴避「耶和華」這個譯詞也有困難,例如以賽亞書42:8「我是耶和華,這是我的名;」現代中文譯本就譯成「我是上主;耶和華是我的名。」呂振中譯本譯成「我耶和華,這是我的名;」

   
雖然「雅威」是上帝的名字YHWH 最有可能的讀音,但由於華語教會沿用「耶和華」已久,有關聖經和信仰方面的事務,大部分的人又傾向於保守,不容易接受改變,可能「耶和華」還得使用一段不 算短的時日。只是不知道上帝是否喜歡我們這樣稱呼祂,或者祂一點也不在乎人們怎麼稱呼祂?

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

耶利米書之簡介

作者:耶利米(耶利米口述,巴錄代筆)

日期:620560B.C

主旨:指出猶大拜偶像之罪行,若不悔改必招惹上帝之審判。

時代背景:

如果要徹底了解耶利米書,就必須認識耶利米生活的時代。當時的政治動盪,在古代近東可謂是空前的,在主前609年,耶利米目擊了古代最強大之一亞述的傾覆,以及繼之而起的巴比倫帝國之崛起。他也看見埃及企圖征服巴比倫;卻在主前605年於迦基米施之役中被擊至潰不成軍,結果在當時的列強中退居次席。他也親眼看見巴比倫的大軍攻陷耶路撒冷,猶大從此淪為番屬國,那時期確實是一個關鍵性和重要交替的時刻。

內容大綱:

  本書通常被分為四大段落,亦是耶利米所宣告的四個信息。

1.警告悖逆之民的信息(一~廿五)

2.宣告審判和盼望的信息(廿六~卅六)

3.在國家危難之時的信息(卅七~四五)

4.批判外邦的信息(四六~五二)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耶利米書一章概論

經文:耶一119

聖句背頌:

弟兄們哪,可見 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上帝 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一2629

靈糧分享:

耶利米生長在亞拿突城,是便雅憫地的一個祭司。以賽亞死後70年左右,耶利米便奉召為先知。當時他年紀很輕,做了40年的先知,始終熱心謹慎,忠於職位,直到猶大國罪惡盈貫,自趨滅亡為止。

由耶利未的蒙召,我們可以體會出:

1.上 帝所揀選的器皿,不是在繁榮的大都市,而是在亞拿突一個貧窮的村落,不是德高年邵的長老,而是默默無聞的年輕人,不是名門貴冑之後,而是一個平凡的祭司之 子,不像以利亞那樣大有能力,像以賽亞那樣辯才無礙,像以西結那樣純潔為尚的人,而是一個膽怯畏縮,自知無助,渴望被愛,被憐憫的人。我們發現屬天的寶具 竟放在一個簡陋的瓦器裏,這是上帝所揀選的器皿,要在那樣墮落、敗壞的時代成為祂話語的出口。正如保羅所說: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 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上帝卻揀選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棄的,以及那無有 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一2629)。

2.上帝所差遣的,上帝不但將當說的話傳給他,上帝也親自與他同在,保護祂的使者(耶一819)。 上帝從來不會差我們去服事祂,而又未告訴我們當說什麼。我們若與祂有活潑的交通,祂必會將信息放在我們心中,用合宜的話語豐富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用這些話 語將祂的信息傳遞給人。如果我們唯一的目的就是榮耀上帝,那麼上帝會用祂的手按我們的口,將祂的話語放在我們的口中。新約時代的主耶穌差遣門徒時也說: 「你們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同時應許說:「我必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1920),主必與我們同在,用神蹟奇事隨著,證實所傳的道。

3.上帝所差遣的人無須懼怕,上帝說:「你不要懼怕他們,免得你在他們面前驚惶」(耶一817),就本質而言,耶利米太軟弱多愁,根本無力與他那時代的危險艱難相抗衡。耶和華對祂的應許也是針對他這種畏縮的氣質而發的,「我今日使你成為堅城、鐵柱、銅牆,與全地……反對」(耶一18)。可見得,上帝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十二910)。對軟弱的人,祂能加添力量。那些能夠從全然的軟弱無助中仰頭起來,與耶利米一同說:「耶和華啊!祢是我的力量……在苦難之日,是我的避難所」(耶十六19),這樣的人是何等的蒙福啊。

耶利米書第2章概論

經文:耶二137聖句背頌:

你自己的惡必懲治你;你背道的事必責備你。由此可知可見,你離棄耶和華你的上帝,不存敬畏我的心,乃為惡事,為苦事。這是主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耶二19

靈糧分享:

    上帝懲罰罪人之前,必先與他們辯論,勸他們悔改,而人所作的第一件惡事,就是離棄這「活水的泉源」。第二件就是倚靠世界和其中的一切,隨從人自己所發明的一切東西,這一切都像「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這活水的泉源指真神。而自己鑿池子,指著拜偶像,活水的泉源是指著上帝的能力、慈愛、賜福如活水泉源,是無限制的,選民離棄這位能救他們,可以賜無限福氣的上帝,反而用手鑿水池,想藉自己的手造偶像,求得福,結果偶像如同破裂的池子,不能賜他們福氣。

    基督的恩典好像清涼潔淨的泉源,令人提神,使地滋潤。它是湧進永生,是永流不息的活水,使已死的罪人甦醒,叫軟弱的聖徒奮興,令將滅的靈命延續。

    現今當中亦可能有許多自鑿池子的人,因為每個人都有飢渴的心,渴望得到滋潤,每個人都可以輕易獲得那永活的泉源。但他們卻是竭盡心思要用人的方法滿足那無限的需要,結果自然是功虧一簣。

    現今的選民常常為自己鑿什麼樣的池子呢?

1.享樂的池子:

    它裝滿了鮮花美果,縱情歡娛,卻是要付出健康和安寧的代價。經云:「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他寧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來十一2426);摩西如此,那您呢?

2.財富的池子:

    它閃耀著世上的珍珠寶石,卻是奪走了不少人的時間和生命,經云:「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10),主亦說:「財主進天國是難的」,切記,勿成為那無知的財主(路十二1621)。

3.名望的池子:

    它吸引許多年輕人不惜離開家園和拋棄愛情,孤獨地走向那人蹟罕至的巔峰,殊不知終究是虛空,是捕風(傳四16)。當如保羅所云:「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名望、權勢),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如此才能得到那公義的冠冕為賞賜。

詩篇第四十八篇 錫安的上帝

    上帝揀選猶太人不是因為他們比別人好,乃是要透過他們向世人宣示一個真理,上帝怎樣愛猶太人,也必怎樣愛世上其他的人。世人透過猶太人的經歷,可以知道並且能經歷和体會他們所經歷的。
    詩人在詩中稱頌上帝,祂在錫安向猶太人顯出各樣的恩惠。這位錫安山的上帝,不但是猶太人的,也是全世界人的。猶太人怎樣享受到上帝的恩惠,其他的人也同樣可以享受到。錫安的上帝怎樣向猶太人施恩惠呢?

. 祂保護 (v.3)
    「上 帝在其宮中自顯為避難所」,在錫安的聖殿中,上帝顯明祂是避難所,祂是保護人的。「看哪,眾王會合,一同經過。他們見了這城,就驚奇喪膽,急忙逃跑」,在 猶太人的歷史中,這是常發生的事,猶太人是耳熟能詳的。雖強敵當前,四面被包圍,上帝常顯明祂是保護他們的,是人的避難所。

    人生不時陷在四面楚歌的惡劣環境中,被攻擊,被欺凌。身陷其中,沒有出路,沒有盼望。不少人受不了,就變得神經衰弱,心靈憂鬱,更甚的就自殘,自我了斷。

    但詩人提醒人,錫安的上帝,是避難所,祂怎樣保護了猶太人,也必保護凡投靠祂的人。二千年來,不少基督徒在各種各樣暴政壓制下,因倚靠這位耶和華錫安的上帝,他們經過水火,也經歷了上帝的保護。

. 祂慈愛 (v.9)
    「上帝阿,我們在你的殿中,想念你的慈愛」,這位錫安的上帝是慈愛的,當你站在錫安的城中,就不期然的想起祂的慈愛。
    「你們當周遊錫安,四圍旋繞,數點城樓。細看它的外郭,察看它的宮殿,為要傳說到後代」(v.12-13),看看它的建築,看看它仍屹立在那裡,你就知道上帝是信實,慈愛的。
    大江東去,浪濤盡,不少名城名將都隨時代的巨輪而消逝得無影無蹤,唯耶路撒冷仍在那裡。那是要向世人宣佈,錫安的上帝是慈愛的,祂保護錫安。
    不是猶太人比別人好,不是他們特別屬靈,愛上帝。乃是這位慈愛的上帝向他們施恩,施慈愛,不然,他們也會像其他的國,其他的城一樣,早就灰飛煙滅,成為黃土。
    所以當人站在錫安,細看耶路撒冷,人當看見這位慈愛的上帝。祂愛錫安,祂也愛你。你我雖然沒有什麼值得祂愛,但上帝就是這樣,沒有計較地愛你,愛我。

. 祂引路 (v.14)
    「因為這上帝永永遠遠為們的上帝,祂必作我們引路的,直到死時」(v.14),耶路撒冷之所以仍然屹立,猶太人之所以遭遇那麼多的災難仍未消亡,皆因有這位錫安永活的上帝。
    錫安的上帝引領他們,帶領他們。有時上帝領他們經過太平盛世,有時領他們遭遇兵荒馬亂,甚至被擄。然而上帝沒有放棄他們,仍然引領他們,錫安仍然屹立在那裡。這是上帝引導。
    在我們個人而言,上帝也是這樣引領。正如詩篇廿三篇大衛所說的,上帝有時領我們走過青草地,到可安歇的水邊,但有時又領我們到敵人面前,到死蔭谷。人生每個階段,每一小站都不同,但上帝必在那裡,與他們同在。上帝不會放棄我們,必引導我們直到最後一口氣。
    各位,這樣的上帝,我們能不大大的讚美祂麼!

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耶利米書第5章概論

經文:耶五131

聖句背頌:

我說,這些人實在是貧窮的,是愚昧的,因為不曉得耶和華的作為和他們上帝的法則。(耶五4

靈糧分享:

.找不到一位正直的人(113

    上帝為了說明耶路撒冷的道德狀況是何等無望,就叫他們嘗試在城中搜尋一位正直人。如果能夠找到一位,祂便會赦免整個城市(五1;參看:創十八2232)。但搜尋的人將發現城裏的人的臉「剛硬過於磐石,不肯回頭」(五3)。先知耶利米也在耶路撒冷找尋一位正直的人。他首先到家人那裏去,以為他們必定是虔敬的人,誰知卻發現他們是愚蠢的人,並不認識耶和華的法則(五4),他接著到領袖中搜尋,以為按他們的教育程度和背景,必定認識上帝的律法,但最後只能作結論說,各個階程、貧與富,都悖逆了上帝,因此都應受罰(五56;羅三23)。

    上帝雖然賜猶大物質豐富,他們卻對上帝不忠,生活不道德,不存感謝的心,自恃,大行詭詐攻擊上帝(五11)。他們如何詭詐呢?(五1213

.不承認耶和華

1.說這不是祂;呂譯「祂沒什麼」意思說,沒有祂的存在。

2.必沒有災禍會臨到我們,刀劍和飢荒我們也不會看到。

3.先知的預言必成為風,不會實現。

4.上帝的話,不在他們裏面

5.所預言的災禍必臨到他們身上。

    此乃不聽勸勉之人所行的詭詐,使得心裏剛硬,不能歸向上帝,故經云:「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來三13)。

.上帝從遠方差派一國來懲罰猶大(五1431

    因百姓罪大惡極,他們悖逆,就像波浪要越過海洋線一樣(五22),他們不懼怕上帝,也不承認上帝是按時降雨給他們的(五24),他們陷害人正像獵人設陷阱捕捉雀鳥一樣(五26),他們肥胖和光潤,卻不憐恤窮人和孤兒。所以上帝的話要燒滅百姓像燒柴一樣。耶利米再一次提出警告,上帝將藉一「從古而有的國」(五15),即巴比倫,來懲罰他們。將毀滅土地和人民(五17),並俘擄他們(五19)。

    聖 經說,上帝是公義嚴厲的,罪人卻不相信祂真的那麼嚴厲,凡是勸他們離棄罪惡,或是使他們因罪感到困擾的話,他們都不願承認是上帝說的。頑梗不屈的罪人,在 苦難中只知怪上帝不公平,但在懲罰中必要看見自己的罪惡。上帝為他的百姓存留慈愛,不把他們滅絕淨盡,所以祂的懲罰是有限度的,因此祂一方面表明自己的神 聖,和罪的憎惡,另一方面卻饒恕罪人(詩八十九3035),上帝年年為我們「定收割的節令」,使人蒙恩惠得生存;人卻依然得罪上帝,觸怒祂。

    「我豈不因這事討罪呢?」

    可見上帝的懲罪是必須和必定的,作惡之人應想想因果不爽,凡事必有結局,而罪的結局必定是苦楚的。

耶利米書第6章概論


聖句背頌: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那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裏必得安息。(耶六16

靈糧分享:

    本章生動的描寫耶路撒冷將如何被兇殘的巴比倫軍隊所毀(2226),這預言在耶利米生前即見應驗。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耶利米不懈怠的警告居民,悔改是他們唯一逃避毀滅的方法(1619)。

    耶利米看見百姓這樣頑梗,不聽警告,便大感忿怒。他只有期待上帝的怒氣傾倒在年老和年幼的人身上(六11)。似乎所有的人都為求私利,貪婪成性,甚至先知和祭司也是如此。先知們給予百姓虛假的保證,對他們虛報一切平安(六1314)。這樣的說話好像一個醫生用紗布包裹病人的毒瘤,隨即對他說毒瘤已經醫好。百姓十分邪惡,毫不覺得羞恥。他們慣於行惡,並不感到慚愧(六15)。

    耶 和華呼籲猶大「訪問古道」,那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他們心裏必得安息,這是他們現今的行徑不能帶給他們的。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要我們固執守舊,反對任 何的進展,不去嘗試新穎或不同的事物。「古道」是指頒賜他們列祖的律法,他們只有藉著遵行上帝的律法,行走在公義的路上,才可以叫他們的心裏得著安息,但 猶大卻拒絕行在「善道」上。

    在現今充滿邪惡、兇暴、淫亂的罪惡世代中,我們將如何得到安息呢?豈不當行在耶和華呼籲猶大所當行的「古道」上嗎?

如何行在「古道」上而得到安息呢?

1.要察、看

    經云:「你們要查考宣讀耶和華的書,這都無一缺少,無一沒有伴偶。」(賽卅四16),並亦說:「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五39),故當常常查看,必得永遠生命之安息。

2.要聽、問、記

    上帝曾呼籲祂的先知,要將祂一切的典章法則放在心上,要用眼看,用耳聽,並要留心記(結四四4),如此,才能因明白上帝的話語,而有得救的智慧,故保羅勉勵眾信徒,當用各樣的智慧,將上帝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西三16

3.要相信、實行

    若只聽道不能行道的,就好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但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這樣對他而言有何益處呢?只有相信並實行出來的,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因此,我們不可單單聽道,也要行道,因為將來上帝的審判是按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羅二6)。

4.要守住

    保羅勉勵提摩太說:「你從我聽的那純正話語的規模(古道),要用在基督裏的信心和愛心,常常守著,從前所交託你的善道(古道),你要靠著那住在我們裏面的聖靈,牢牢的守著(提後一1314)。人易受環境及潮流而失去那純正的道理,因而失去了上帝的救恩,故當守住這使人得救的真理。


聖經神學之意義

  目的在闡明聖經在其歷史方面的教義與倫理的發展。這方面的代表性人物是歐勒爾。

   『聖經神學』這個名稱,似乎是起於十七世紀中,目的是要與『經院學派的神學』相對立。乃是要以聖經作為神學的基礎,完全與那根據哲學的觀念和宗教的傳統所建立的神學有別。         

                           此後,『聖經神學』的意義又有所不同了。本來,聖經神學乃是根據聖經或基於聖經所系統化的教義神學。近代對於聖經神學的意義,乃是指在聖經的教訓中作歷 史性的神學研究。這種聖經神學的原則比較客觀,因為目的乃是要從聖經中發現神學,如此就不必決斷神學的權威是從何而來,也不必依據某種宗教的傳統。這種研 究神學的方法是任何一宗派的學者都能從事的,無論是東正教的,或天主教的;寬大派的或保守派的;都能從聖經中發現神學教訓;雖然這些學者有不同的派別,遵 守不同的教規;都能同心從一本聖經中研究神學。對於一個純正的基督徒,因為他承認聖經是上帝的啟示,更能對他信仰有極大的助益;如同海靈頓 (Harrington1973)所說:『聖經神學乃是我們要從聖經中尋找生命——即永遠的生命。』             

                                  我們如果用『神學』這個名詞來討論聖經的內容,似乎不太正確。假使『神學』是專門有系統地討論上帝的教義,那麼全部聖經對於這方面內容甚是有限。然而, 通常我們用到這個字的時候,有更廣泛的意義,凡是關於上帝的本性或上帝的行事的經文,都可以被稱為『神學』。當我們討論『聖經神學』的時候,乃是指這個廣 泛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