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7日 星期四

亞歷山大與希臘帝國

 

    提到這一件事,我們不能不提及在一般歷史裏人不會提的事。就是說,當希臘興起的時候,他們不單是在軍事上有非常厲害的成就,我們讀歐洲的歷史總讀到馬其頓帝國的興起,他的戰功是多麼顯赫。馬其頓帝國就是希臘,當時顯明這個功績的就是亞歷山大大帝。因為他在軍事上的成就是太厲害了,建立一個橫跨歐洲、亞洲、非洲三大洲的大帝國。所以在人的眼裏,只是注意到他在軍事上的擴張過於其他。提到亞歷山大大帝的時候,啊!他打仗很厲害,我們就一直想到但以理的鐵腿。如果我們留心馬其頓帝國的興起,我們就會發現不單是他們強大的軍事,軍事上的強大是與斯巴達很有關係,跟奧林匹克運動的淵源很有關係,但更重要的一樣東西,是希臘的文化。這些都是在當時很突出的,當然希臘的文化是以雅典為中心,他們軍事上的表現,是以斯巴達為中心,在這兩個軍事和文化的相配合下,就造成了馬其頓帝國的突然興起。

  由於他們軍事上的擴張,陪伴著他們文化的發展,所以在那段日子裏,跟著希臘軍事上的成就,希臘的文化同時影響到所有被征服的地方。認真講起來,希臘的文化可以說是屬於西方文化的開山祖,不管是政治那方面也好,社會方面也好,學術和藝術方面也好,哲學上面也好,如果我們今天去追尋西方文化的源頭,你最後一定是追到希臘。

    最簡單來說,美國式的民主,現在是很厲害,尤其是在美國執行外交政策,樣樣都用他自己的模式去看其他的人。英國有英國的另外一個模式,但是你可以看得到,在這種政治制度的模式裏,有一個相同的原則,那原則就是以人為主。這個政治的思想是從哪一個地方發起的呢?就是希臘,就是從希臘開始。所以說,雖然現在隔了約三千年,但是你已經看到今天人生活的內容還是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西方的文學和藝術就更不用說了,等一會我們慢慢的去留意。

    我們特別注意到,在兩約之間的時間,猶太人的生活、思想和宗教,無可避免的受到希臘文化的衝擊。而這個希臘文化的精粹,我們用今天的話來說,完完整整的稱為“人文主義”。所以今天在地面上你所看到一般人所強調的“人文主義”,就發源在希臘的文化裏。

    我們略略注意這件事的時候,就留意到亞歷山大大帝的興起,建立了希臘帝國,也就是稱為馬其頓帝國。從實際上來看,他對猶太人仍是採取一個寬大的宗教政策,他不干涉猶太人敬拜上帝的事。這事情的發生,聽說是有一個小插曲在裏面,在一般的歷史裏是沒有記載的,但是在猶太的歷史裏,就是約瑟弗所記載的猶太歷史裏,就提到這件事。特別提到,亞歷山大用軍事去征服當時所認為的世界的時候,他心思裏面不單是征服一個地區,在政治上去統治一個地區,更重要的是將希臘的文化種在那個地區,要向所有給征服的地方擴展希臘的文化。如果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軍事的侵略加上政治的侵略,再加上文化的侵略。

    當時的亞歷山大大帝,他心思上是有這樣的意圖。但是很希奇的,有一件事情發生了。他從波斯人的手裏奪取了猶大地的時候,他的大軍就向耶路撒冷前行。他的軍隊將近到耶路撒冷的時候,有一批猶大的祭司去迎接他,其中有一個祭司就把“但以理書”,不曉得是送給他還是念給他聽,當他一注意到“但以理書”裏所提及希臘帝國興起的豫言,他立刻就在猶大這個地方改變他的主意。他實在好像看到一件事,原來上帝在兩三百年前就豫言到他今天的事,這一位上帝是可敬畏的。因此他就下令在猶大這個地區裏,不嚴格去推動希臘的文化。所以在講義上我是這樣的提,“猶大是例外。”不過例外的原因在哪里呢?因為歷史上有一段這樣的小插曲造成這一個結果。

    當然這一方面叫我們看到,上帝在暗中保護的百姓。雖然上帝向他的百姓隱藏,沒有再向他們說話,但是上帝不允許人的文化思想來淹沒他的百姓,好像淹沒其他的民族一樣。弟兄姊妹,我們如果稍微留意希臘文化主要的內容,我們就會發現,希臘文化與上帝對祂的百姓的啟示是非常尖銳的對立的。我們注意到,如果希臘文化淹沒猶大,好像當時淹沒其他民族一樣,用人來看,猶大對上帝的事奉和敬拜,老早就要從地上被塗抹掉。正如過往的一千多年裏,猶大分散在全地,如果不是上帝暗暗地在保護,以色列這個名稱也只能在歷史上去尋找。而今天在地上我們還見到以色列,我們就看到上帝的手,從古到今一直在暗暗管理祂的百姓。就算是在兩約之間,上帝停止向百姓說話的時候,上帝仍然一樣在作工。

    亞歷山大大帝還在世的時候,猶大人似乎是受到相當好的對待,但是可惜亞歷山大大帝很年青就病死在出征的路途上。好奇妙的一件事,就是“但以理書”上的豫言所老早宣告的,亞歷山大大帝一死,我們很難想像,一個這樣厲害的帝國,一下子就分裂了,而這個分裂是由亞歷山大手下的四個將軍將馬其頓帝國瓜分了。這件事情正是“但以理書”上所提及的,馬其頓帝國就分裂成四個國家,一個是埃及,一個是敘利亞,一個是馬其頓本土,一個是小亞細亞。和猶大發生直接關係的,就是埃及和敘利亞。因為這兩個國家也多次以猶大作為他們的戰場,有時是敘利亞占了猶大,有時是猶大又被埃及搶回去。

 

四百年間的政局演變

    我們現在要留意,這四百年當中在上帝百姓中間所發生的事。我們說上帝並沒有停止的工作,雖然上帝沒有講話,但是上帝要對這段日子講的話老早就講了,在這段日子裏,上帝的百姓所經歷的各樣的事情,也都照上帝所講過的話來發生。弟兄姊妹,你稍微留意,在“但以理書”裏上帝所啟示的,我們就留意到但以理所發表的豫言,也都發生在這四百年裏。上帝的百姓所經過的事,按著但以理的豫言一一的進入歷史裏。

    我們特別留意到,在“但以理書”裏,提到四個大帝國。我們都熟悉那四個大帝國,就是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和羅馬。巴比倫是擄掠猶大的。波斯是釋放猶大的,但同時繼續統治猶大。然後發生的是希臘征服猶大。跟著來的是羅馬接管了猶大。所以我們看這四個大帝國,除了巴比倫以外,末後那三個大帝國,都直接與這四百年有關係。他們都在統治著巴勒斯坦,所以在政治和文化上,對猶太人所留下的影響是非常明顯。

    我們記得,“瑪拉基書”結束舊約的時代。認真來說,舊約的時代不是在“瑪拉基書”結束的,我們只是從上帝講話的那一點來看,瑪拉基是結束了舊約的時代。舊約結束的時候,猶大雖然是從被擄之地歸回,但他仍然是受波斯的統轄,是波斯的一個省份。接著是希臘帝國興起,從波斯的手裏接管了猶大。我們留意到,波斯和希臘之間,曾經發生過很多次的戰事,而發生戰事的時候,猶大總是成為他們的一個主要戰場,在那個地方進進出出爭奪很多次。不單是波斯和希臘發生戰爭,波斯和埃及也同時發生戰爭,在同一個時代裏,不停的有戰爭。剛好巴勒斯坦是強國的緩衝地帶,所以戰事不發生,他就有一定的好處,戰事一旦發生,他就必定成為戰場。雖然在波斯和希臘統治的時候,是由於波斯的政策,猶大享用了一定程度的信仰自由,所以弟兄姊妹可以留意到,在波斯統治的時候,他們回國重建聖殿,以後又重建耶路撒冷,這一切都是和信仰有直接關係,在敬拜事奉上帝上面有直接的關係。

    我們讀“尼希米記”和“以斯拉記”的時候,你都可以看見波斯君王的那種態度。因為我們曉得是上帝在歷史的背後操管著,但是我們不能不留意到,當時波斯的君王對上帝的權柄的反應。希臘滅了波斯以後,他們是維持著波斯的政策,所以猶太人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宗教自由。

 

 

沉默期

     四百年沉默期  , 四百年間的政局演變  , 亞歷山大與希臘帝國 ,

     兩約之間的時期  , 在巴勒斯丁的敬拜  ,  羅馬的統治 ,

     敘埃兩國的戰爭  , 希臘的文化 , 希臘文化引發衝突 ,

     馬加比王朝  , 七十士譯本與次經 , 七十士譯本  ,

     大議會與公會 , 猶太人會堂出現 , 法利賽人與撒都該人 ,

     文士們  ,  沉默期的反思 ,

四百年沉默期

 

今天我們要看到兩約之間四百年的事,我們先從一般的歷史來留意這一段的時間。

 

“瑪拉基書”是上帝在舊約裏向人最後的講話,從瑪拉基的話發表了以後,上帝就長期的沉默下來,上帝再沒有向任何人講話。沒有再指著他的永遠計畫來講話,也沒有指著上帝前面要作什麼來講話,好像完全的靜默下來。如果人要尋求上帝的話,只能夠從“瑪拉基書”裏去看上帝所給的應許,抓住這個應許來看著前面遙遠的日子。

 

    弟兄姊妹都記得,瑪拉基是與尼希米同時代的人,所以在“尼希米記”書裏所發生的事,也都是瑪拉基當時所面對的事情。從猶大被擄歸回的人身上,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他們一而再的離開上帝,先是在“以斯拉記”的日子離開上帝,然後是在“尼希米記”的日子裏離棄上帝。他們離棄上帝都是用同一的形式出現,就是將上帝的話擺在一邊,不再尊主為大,不再以上帝的話作他們生活的指導,所以他們就一直落在上帝的責備下。

 

    “以斯拉記”末後有一次的蘇醒,“尼希米記”的末了連蘇醒都沒有。上帝責備的話雖然是這樣來到,但是人在上帝面前的悖逆就是這樣發生下去,所以造成了上帝就不再向人說話了。人既然不願揀選上帝的心意,上帝就停止向人說話,上帝從那時候開始沉默,一直沉默到施浸約翰出來的日子。

 

    施洗約翰來到,就是為著將基督引進來。我們留意這段上帝的沉默時間,前後大約有四百年。在這四百年裏,一般讀歷史的人就稱它為新約和舊約當中空隙的日子,這一段空隙的日子,上帝是沉默的。這段日子簡略的給稱為兩約之間的時間。我們特別注意到在這段時間裏,上帝雖然是表面上沉默,但上帝暗中沒有停止在上帝百姓中間的工作。雖然任憑人在這段時間裏去發揮人的潛力,但是上帝並沒有因為人的潛力發揮太多,自己也放棄祂的計畫。

 

    相反的,我們看到這一段的沉默,正如好像任何大事發生前的沉默一樣,好像一個大的政治變動前,有一個沉默;好像一個大的戰役要發生以前,有一個沉默,甚至你留意到,在暴風雨要來臨以前,好像空氣凝結了一樣。沉默也同樣給我們留意到這種情形,原來上帝是在這沉默的背後,安排從律法跨入恩典。律法從摩西開始一直到瑪拉基的日子,在這漫長的年日裏,因著上帝百姓的悖逆,律法沒有顯明它正面的功用,只是顯出律法負面的功用,叫人完全落在上帝的定罪下面。如果這種情形繼續下去,人在上帝面前完全被定罪就沒有辦法可以避免了。

 

    但上帝定人的罪不是上帝所喜悅的,在舊約先知書裏,上帝一再說, “上帝豈是喜悅人死亡呢?上帝是喜悅罪人走到滅亡的境況裏呢?上帝豈不是盼望他們轉回得生嗎?”

 

    在舊約先知書裏,我們多次看到上帝這樣心意的發表。所以我們顯然看到上帝並不是喜悅人落在定罪裏,既然律法在人中間,不能按著正面的功用把人帶到上帝那裏,上帝就在祂的工作裏帶入一個新的階段。所以我們說,上帝停止不講話,並不等於上帝結束了上帝的工作。

 

  上帝不講話,只不過是說上帝準備結束用律法來作作工的法則,同時準備轉換用恩典來作作工的法則。因此我們看到在這四百年裏,雖然好像是上帝沉默下來,但上帝並沒有停止祂的工作。